這場雨下的很大,也下了很久,一下就是三天,讓海川市內六區變成了汪洋澤國,街面上的平均水深足有半米。這也讓本就交通狀況就不好的海川變得更加更加糟糕了。
海川還因為在網上出了大名,很多人戲稱這不愧是一座有海的城市,為了讓海川的老百姓看水方便,老天過于眷顧海川,讓老百姓直接在城里就可以看海了。
對于嚴重的內澇情況,海川市政府對外給出的解釋是雨水過大,五十年一遇。
作為海川市委書記,石更面對內澇災害,周末他不僅沒有回春陽,還帶著市政府主管交通的副市長,和下面交管部門的人四處察看災情,慰問受災有困難的老百姓,及時給他們解決問題。
看到被水淹的街道,出行困難的老百姓,石更很不高興。
“這次的內澇災害,真的是五十年一遇的大雨造成的嗎?還是平時一下大雨就這樣?”石更問道。
以前海川下大雨什么樣兒石更不知道,這個夏天海川下過幾場雨。要么是很急的雷陣雨,一會兒就完事兒了。要么是毛毛細雨,最多也就是下上大半天,對老百姓的出行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而像這次下的這么大下的這么久,石更在海川還是第一次遇到。但是說五十年一遇的大雨,石更總感覺太夸張了。
“這個這個”主管交通工作的副市長秦衛國有點不知該如何回答。
“別吞吞吐吐的,說實話的。”石更嚴肅道。
“其實最近幾年都這樣。一旦要是下上幾個小時的大雨,路面上就會出現積水內澇的情況。但是像這一次降雨量這么大,又連下三天的狀況,確實也是近年來少有的。”秦衛國說道。
“造成路面積水的原因是什么?”石更問道。
“這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日益擴張的城市建設。在地面上做了很多文章,可是地下的工作往往不受重視,甚至是不做的。時間一長,老舊的排水系統在關鍵時刻肯定是頂不上去的。”
“做地面上的文章誰都能看見,而做地下的工作誰也看不見,徒勞無功是嗎?”
秦衛國笑了笑,沒有說什么。
“干工作不能只干表面工作,只干政績工程。更不能抱著僥幸心理干工作,總想著不出事。這下怎么樣,出事了吧,全城都是水,瞞得了嗎?瞞不了就找理由搪塞和推卸,無論哪座城市有這樣的領導干部,哪座城市都好不了。”石更氣憤道。
在場的所有領導干部全都低著頭不出聲,一個個戰戰兢兢的。
石更看他們就氣不打一處來,可是心里也明白,別說是訓他們罵他們,就是打他們一頓,也并不能解決現實中的任何問題。
看來海川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比想象中的多的多。
“啊!”
突然的一聲慘叫,吸引了石更等人的注意,所有人全都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了過去,只見不遠處停著一輛車,車的前面躺著一個人,人的旁邊倒著一輛自行車。
看到這一幕,石更眉頭緊鎖,像這樣的情況,來海川這幾個月,他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
針對這次內澇和交通中所存在的問題,石更認為必須得重視起來才行。
周一上班,石更召集陶紅專,主管交通的副市長秦衛國,主管公安的副市長謝占海,以及交通運輸局、城管局、建設局、規劃局、交警支隊等部門負責人開了一個會。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次發生的內澇災害讓過去很多不知道海川的人這下全都知道了,也讓我知道了海川不光是地上的問題很多,地下的問題也很嚴峻。一下大雨城市就淹,這是絕對不行的,必須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你們說說吧,究竟該怎么解決。”石更說道。
與會人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吱聲。
“地下的排水管道歸城管局管,城管局的,你先說。”石更點名道。
之前的城管局局長被石更拿下以后,遲遲沒有任命新的局長,日常工作一直由常務副局長負責。
“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城管局的常務副局長看著陶紅專,一副不知該如何回答的樣子。
“你看我干什么呀?石書記問你話呢,該是怎么回事你就說唄。怎么,你想讓我替你回答?”陶紅專繃著臉說道。
“不是,我沒有這個意思。”城管局的常務副局長看著石更說道:“我認為想要單一的解決內澇問題是很難的,因為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做整體的規劃。如果只是小打小鬧,修修補補,那是治標不治本,以后可能還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怎么才能治本呢?”石更問道。
“重新規劃打造一套科學的,適應當下快速推進的城市化進展的,可以用上五十年乃止百年的的地下排水系統。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工程,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還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做到的。”
“你說的有道理,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作為領導干部,不得不說,干這件事肯定是費力不討好的。但是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個惠民工程,更是展現一座城市基建水平,影響一座城市長治久安的工程。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我們作為海川的領導干部,責無旁貸。我認為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找個時間必須得好好研究研究才行。”石更說道。
陶紅專聽了石更的話嗤之以鼻,還歷史意義,責無旁貸,還真是會唱高調說大話。
“內澇的問題短期內無法根治,但一些交通問題我想是可以解決的。我來海川短短這幾個月,已經目睹了多起交通事故,不過都不是車與車之間的,都是車與人之間的。交警支隊,你們主管交通道路安全,說說該怎么根治。”石更再次點名。
交警支隊支隊長說道:“交通事故往往是由不文明的交通行為所造成的,比如司機的不文明駕駛,行人不看紅綠燈,不走斑馬線,隨意穿行。前些年大街上騎摩托車的很多,超速行駛,闖紅燈,導致了很多交通事故。但是經過整治,現在在大街上基本上是看不到騎摩托車的了。可是這兩年又興起了騎電動車。說實話,這個東西比摩托車的危害還大。首先它的速度很快,其次沒有任何動靜,很多時候你根本都不知道它從哪兒就出來了,毫無防備,所以引發了很多交通事故。可問題是我們能像禁摩托車一樣去禁電動車嗎?徹底解決交通事故是不可能的,而想要降低其實是很簡單的,只要開車的人文明駕駛,不違反交規,行人紅燈停綠燈行,不隨意穿行,很多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就全都沒了。”
“所以你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老百姓的個人素質和交通出行意識提高上去,是嗎?”
“是的。”
“是什么呀?這叫什么辦法啊?你認為這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嗎?如果你說的辦法可行,那紅綠燈都不用安了,你們交警隊伍都可以取締了。還要你們干什么呀?我想聽到的是切實可行的辦法。”石更指著交警支隊支隊長問道:“有沒有。”
交警支隊支隊長搖了搖頭。
“你們其他人有沒有好的意見和建議?”石更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誰都不吭聲。
“我說兩點啊。第一,從今以后,不管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車一定要讓人。一個行人闖紅燈了是不對,可不能因為他不對你就開車撞他。你開車停一下,讓一下,你少了麻煩,對方也少了痛苦。在每個路口都要有文字或標志,提醒司機車讓人。再多安裝一些監控攝像頭,對于不讓人的司機,一次就扣他六分,二次再犯,不僅要讓她重新去考駕駛證,還要罰他的錢。我就不信他不長記性。良好的習慣有時是個人素養所決定的,有時也是嚴懲出來的。第二,對于不文明的行人,要進行批評教育”石更沒說完,陶紅專就打斷了他的話。
“批評教育這個恐怕不會起什么作用吧?首先說你不知道對方叫什么,你問人家也未必會配合。其次真要是趕上好幾個人同時過馬路,再趕上上下班高峰期,在路口批評教育反倒會對交通造成影響。再有批評教育得有人吧?弄一批這樣的人來做這件事,這會大大的提高人力提本。”陶紅專說道。
“我覺得陶市長說的很有道理。我記得其他城市為了整治行人的不文明行為,還采取過罰款的形式,但最后全都不了了之了。在一個十字路口那樣開闊的地方,一個不文明的路人好解決,一旦人要是多起來,那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另外無法可依,批評教育就會沒有力度,被批評教育的人也很難真正往心里去,做到下次不犯。”謝占海說道。
石更想了想說道:“你們兩個說的有一定道理,看來解決行人的不文明行為還得從長計議。不過我說的第一點一定要盡快執行,讓司機們先文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