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在皇帝歸京的第二天, 他就拖著殘軀上了早朝, 然后宣布了自己要禪讓,讓二王子繼位,自己做太上皇。
雖然有不少的大臣甚至二王子都請求皇帝收回成命, 但是重傷未愈、命不久矣的皇帝在此時此刻也沒有心思跟他們多說,堅持讓人馬上開始準備繼任大典。
同時, 太子殿下因為假傳圣旨和犯上作亂,被皇帝削去了太子的名號, 只是以‘義忠親王’的名義下葬, 而原本以為自己可以當成‘黃雀’的五王子就更悲慘了,連個名號都沒有,只是以郡王的規(guī)格草草下葬了。
這兩位倒是死得干凈了, 但是他們身后那些活著的人就悲慘了, 今上可不是什么好氣性的。
首當其沖的就是太子殿下的母族和妻族的沈家,這次可是徹底地讓皇帝給鏟平了, 除了數(shù)年前就因為宗族的苛待而不知所終的幾個嫡支的孩子之外, 其他的沒一個能逃得了,顯然皇帝可是恨極了這家子了。
其次,那些一直依附在太子身邊的人馬,除了臨時反戈的幾個,其他都紛紛落馬, 樹倒猢猻散。
就是那些‘回頭是岸’的幾家,也沒有得了什么好處,皇帝顯然是想找機會收拾他們許久了, 趁著這次動蕩,他們家里也的確有不少不爭氣的混帳在,就干脆一起收拾了,不過,也大多只是丟官,卻沒有連根拔起,他們就已經(jīng)對皇帝的恩德感激不盡了!
五王子的母族和妻族雖然沒有像沈家一般,因為帝王的怒火而完全覆滅(表面為世人所熟知的太后娘家相關(guān)的那個沈家的確是讓皇帝給連根拔起了,至于太后藏起來的那些個,皇帝不知道,當然就沒事,不過在世人眼中的確是覆滅了就是了),但是也元氣大傷,三代之內(nèi)是起不來的了,要是日后沒有出色的子弟,恐怕就要就此沒落了!
至于其他那些在這次動亂中因為種種原因而上了太子或者五王子賊船的人,基本都沒有那個能逃過皇帝的怒火的。
當然,因著如今剛剛歷經(jīng)了一場動亂,皇帝也不可能就只是大肆地把那些相關(guān)的人都趕盡殺絕的,畢竟不利于民心的收攏嘛!
因此,對于那些護駕有功之人,皇帝也是不吝賞賜的!
~~~~~~~~~~~~~~~~~~~~~~~~~~~~~~~~~~~~~~~~~~~~~~~
要說這次皇帝和二王子能最終逃過太后的算計,賈赦算是頭號功臣了!
本來嘛,皇帝和二王子一直就因為寒山寺高僧的批命而對賈老太太陸氏頗為看重,當然,在那之后的數(shù)年里,陸氏也的確是沒有辜負她‘命中帶福、更可以給旁人帶來福氣’的批語,不僅奶大了二王子,還數(shù)度在當時太后在后宮一手遮天的情況下護住了當時還是貴妃的二王子生母。
最重要的是,這賈老太太很是知情識趣,即便他們心中有數(shù),但是數(shù)十年來都沒有主動提過什么獎賞或者其他的。
就為了這點,皇帝和二王子多年來對這賈老太太就很是另眼相看了。
特別是二王子,對著這個奶母的感情就尤為深刻了,畢竟這個奶母目光中的慈愛可是他最為單純的年紀最為美好的那點亮色。因此,陸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于他就是‘母’這樣子一個角色了。
因此,他一直都暗中讓人關(guān)注著賈老太太的生活,并且極小心地放人過去關(guān)照老人家。
等到賈赦年少投奔軍營,二王子對這個作為賈老太太親自教養(yǎng)大的嫡長孫也非常重視。
在他心里面,他甚至覺得賈赦有幸在賈老太太跟前長大,那就跟他當初的情形是相似的,賈赦算起來就算是他的子侄輩了,雖然兩人并沒有血脈的聯(lián)系,甚至沒有正式見過面呢,但是他卻覺得這個人莫名可親!
于是,還特別讓人關(guān)照了一番。
果然,賈赦不僅是個可造之材,后來甚至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在如此年紀就立下了如此大的功績,載著滿身的功勛歸來。
誰都沒有想到年少有為的賈赦會在仕途起點的時候(即使他已經(jīng)站到了某些人永遠無法企及的頂點)就急流勇退,主動給皇帝上交軍權(quán),甘愿領(lǐng)個閑職度日。
也就是這個原因,皇帝才真正重視起賈赦這個人,而不只是把他當做陸氏養(yǎng)出來的好孫子。
以皇帝那毒辣的眼光,他當然能看出賈赦交出兵權(quán)這事并不是以退為進的把戲,而是真心想退下去。
就因為賈赦如此不為名利所惑,加上賈老太太陸氏之前修下的良好信任基礎,皇帝才最終把培養(yǎng)新的近衛(wèi)的任務交給了跟后宮和太后乃至沈家都沒有半點干系的賈赦。
而事實證明,賈赦最后都沒有讓他們父子失望!
因此,皇帝和二王子對賈赦就更是看重了許多。
特別是在這次京師動亂的變故之后,皇帝命不久矣,新帝登基之后,能信賴的人就少了很多。
之前的那些所謂心腹,他們?nèi)缃袷遣辉趺锤腋冻鲂湃蔚模吘顾麄兦瓣囎泳筒铧c死在了這些人的手里。老太后的影響力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給清理掉。
因此,賈赦的存在就更為重要了。
他如今算是極少數(shù)新帝能放心使用卻不怕被背后捅刀子的人。
因此,老皇帝和二王子對于賈赦的封賞都有點頭疼。
下面的人大概不知道,但是在他們這些帝王的眼中,越是重要的人,就越是不能把他送到風口浪尖上去,盛極則衰啊!
賈赦之前因為在戰(zhàn)場上的那些不世功勛,已經(jīng)讓他爬得極高了,要不是他自己知情識趣,急流勇退,當時在朝廷上也不知道會面對什么樣的風波呢!
如今不過是幾年間,要是賈赦再次獲得過多的封賞和榮耀,對他而言反而不是什么好事,特別是新帝登基之后,還想一直重用他的說。
可賈赦作為此次事件的頭號功臣,大家對他的功績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不封賞的話,又實在是說不過去啊!
后來,還是二王子靈機一動,突然間想到了‘封妻蔭子’這個詞語,跟老皇帝商量過后,就決定還是要把賈赦給壓一壓,至于賞賜嘛,就直接給了他的妻子和即將要出生的兒子。
同時,因著賈赦的關(guān)系,賈政的位置也得了調(diào)整,雖然沒有跳多高,卻是往好的方向走就是了。
當然,此舉對賈赦而言可是正中下懷!得了實惠又不用出那些無所謂的風頭可是最好不過了。
~~~~~~~~~~~~~~~~~~~~~~~~~~~~~~~~~~~~~~~~~~~~~~~
而為皇帝舍命的賈代化,皇帝給他追封了寧國公,他也算是得償所愿了。
因著賈代化已經(jīng)過世了,原本理應是由他唯一的嫡子賈敬去承襲賈代化的爵位的,雖然那只是一等將軍的爵位。
賈敬當初是和賈代化一起跟在廢太子身邊的,不過后來賈代化病遁了,賈敬雖然不得已跟這廢太子入了京,卻也因著父親的叮嚀,早早找了由頭脫了身。
不過,賈敬在跟父親分開之前,就已經(jīng)得了父親的囑咐,讓他在皇帝重回京師之后,就上折子把身上即將要承襲的爵位給了兒子,然后消失在皇帝和新帝跟前,畢竟他之前在廢太子身邊混了太多年了,新帝必定不大樂意他在自己跟前游蕩的。
不過,賈敬本身就對修道這事情有獨鐘,不過他跟著生父的感情很不錯,看著老父一把年紀還為了寧國府的將來而奔波勞累的,他當然不好說要擱挑子不干。
如今,為著寧國府的將來,老父親口放了他,他雖然知道老父這一去是兇多吉少的,心中很是不舍和難過,但是心中也隱隱約約有著一種解脫的感覺的。
因此,在皇帝歸京之后,賈敬很快就上了折子,說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話之后,又說自己之前多么有負皇恩,實在是沒有面目再面對圣上云云,最后才是讓爵一事。
皇帝和他的繼任者二王子對此都非常滿意,痛痛快快就答應了。
于是,賈敬也飛速地把自己的東西打包了一下,然后就跟自己親媽稍稍說明了一下原因,就搬到了城外的一間道觀安家去了,連他的妻子小史氏都沒有給留下一句話。
于是,賈珍這個對寧國府前事不甚了解的嫡孫就在如此無知無覺的情況下被二等將軍這個大餡餅給砸中了,一時間還是很蒙的!
跟死了丈夫又失了兒子的太婆婆謝氏和丈夫‘離家出走’的婆婆小史氏不同,賈珍的嫡妻王氏也深深覺得自己終于是熬出頭了。
有些事已經(jīng)慢慢過去了,有些人悄然離去,但是時間還在繼續(xù)行進,在大家都無知無覺的生活,一出大戲卻即將拉開帷幕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