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還有一口氣在,情況也不太好,昏迷了好幾天,都是賢妃衣不解帶照顧。
蕭毓仲想要下葬還不容易,在程知遠等人的操縱下,先太孫比蕭毓仲先一步埋在了帝陵里,蕭毓仲要是泉下有知,大概都不愿下葬在自己的帝陵中了。
三月雖已回春,河水依舊是冰冷刺骨,程知遠負傷跳入河里,駱竣讓人沿岸搜尋,控制了所有船只和碼頭人員,守了足足三天,都不見程知遠冒頭,此人多半是兇多吉少。
“殿下,縱是賊首已死,仍有賊逆同黨潛伏在朝中,如不連根拔起,恐再生事端!”
錦衣衛這個機構,在孟懷謹看來都不該存在。
但這個監察情報機構,還被賦予了過度的權力,必然就會獨斷專行臭名昭著!
駱竣心有不甘,孟懷謹用話點了點他:“孤不是先帝,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想做孤的臣子,就要聽孤的話。俞顯去西北前曾來找過孤,他告訴孤去了西北會確保程卿的安全,會盡量穩定西北的局勢,必要時,他愿意犧牲性命……他只向孤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保你一條命。”
隨即心中涌上了復雜情緒。
“孤會保你的命,不是因為你將遺詔交給高首輔,擁立孤繼位,是因為孤已與俞顯達成了共識,孤希望你不要破壞眼下的局面,如果先帝臨終前交待了你什么事,你可以自己衡量究竟是否要執行。駱大人,真正的忠君不是完全順從君王,而是要學會自己做選擇,孤希望你能活得長一些,替先帝看看大魏的大好河山如何延續,也看看孤將來的表現是否有負先帝的厚望!”
——太子一定是知道了先帝讓他除掉程卿的命令!
章先生將皇后抓去了帝陵不奇怪,但程卿也隨章先生一起出現在帝陵,證明先帝的顧慮并沒有錯,程卿的身份肯定是有問題的。
按照駱竣一慣的行事風格,處理賊逆時寧可錯殺一百不會放過一個。
但太子現在的意思很直白,不追究了!
不管朝中還藏著多少像“黃侍郎”那樣忠于毓章太子的大臣,只要對方不跳出來扯著反旗,太子就通通當成是自己的臣子。
那些忠于毓章太子,緬懷毓章太子,不滿意先帝的人,終將看到一個不比他們記憶中毓章太子差的新君!
孟懷謹讓駱竣放棄執行蕭毓仲臨終前的命令,這是對駱竣固有觀念的挑戰,這么多年,駱竣已經習慣了聽從命令,孟懷謹告訴他,縱是皇帝的命令都有錯——孟懷謹鐵了心要保程卿,駱竣的確該重新考慮先帝的命令。
駱夫人給他準備了補身體的藥膳,告訴他,已經把府里的姬妾們都打發走了,反正國孝壓身,很長時間都不能尋歡作樂,此時遣散姬妾也在情理中。
等新君登基,第一個就會拿駱竣開刀!
先帝給駱竣留了一手,讓駱竣多個保命的機會,但今日孟懷謹告訴駱竣那根本沒用。
殺程卿,抑或不殺程卿。
不聽君王的命令,也叫忠君嗎?
他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可夫人著實無辜。
駱竣的決心有點動搖了。
程卿只是受了點輕傷,回家養幾天就沒事了。
程卿說自己是受密詔回京,柳氏便不再追問了,專心照顧程卿。
柳氏不懂官場之事,董勁秋和崔彥卻察覺到了不尋常,紛紛上門關心,程卿自是不能透漏真相。
程知緒雖不知章先生就是程知遠,卻也知道些內情,知道程知遠和毓章太子的舊部有來往。
程知緒很是郁悶,這是什么氣運?
幸好,家里還有個程珪,和程卿關系不錯。
程珪的妻子小高氏為生了一子,程珪初為人父,雖然有“抱孫不抱子”的習俗在,程珪依然非常想和兒子多多相處。
現在不去看程卿,程卿是不會見怪的。
程知緒被迂腐的兒子氣得喝起了黃連茶降火。
菩薩都是不開眼的,她老人家決定省下所有的香油錢,再也不拜神不信佛了!
一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