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皓見到程卿,是非來不可。
自從在莊子上被程卿撞見,程小姐就再也沒去過鄉下田莊,紀皓自然也沒有機會見到心上人。
紀皓好不容易等到了中秋文會,果然等來了程卿。
向伯公紀老尚書告罪一聲,紀皓就匆匆走過來。
紀老尚書老眼昏花,沒看清程卿,還問旁人那是誰。
“是程卿,去年的案首,連中了小三元的那個?!?br/>
“原來是他,老朽聽過,好好好,他們年輕人正該多親近一下?!?br/>
天下的長輩都喜歡自家孩子和學霸做朋友,紀老尚書也不免俗,程卿就是當之無愧的學霸,而且和紀皓倆人都是秀才,平等來往,誰也不必瞧不起誰!
老尚書不僅是嘴上說,還要往程卿方向走去。
他一動,他身邊一群年輕人也嘩嘩挪動,大家把程卿團團圍住,紀皓剛和程卿寒暄完,還來不及把話題拐到大娘子身上。
程卿也是如此,本想給紀皓一個機會,問一問兼祧的事是真是假,聽聽紀皓的解釋。
結果嘩啦啦跑來這么一群人,還問什么?
紀老尚書十分和藹,古稀之年添了耳背眼花的毛病,一丈以內還能勉強認個人影,一丈外,連是男是女都不好分辨。到了他這歲數輩分,說話已經是無所顧忌,有什么話都是直說,和程卿不過才說幾句話,就問程卿可有定親:
“……老朽家中有一孫女,溫良恭順,可配程小郎君?!?br/>
老尚書,您老說真的?
紀皓都傻眼了。
程卿也有點卡殼。
何老員外要嫁孫女給她是有跡可循,紀老尚書這又是鬧哪一出???竟這么隨便就要嫁孫女,真是像司墨打聽的那樣,紀家孫輩的小娘子太多了,紀老尚書遇到合適的就趕緊抓一個去當孫女婿?
何老員外眼里要噴火。
那火氣不知是沖著老眼昏花的紀老尚書,還是沖著程卿。
好在程卿很快回過神來,直言謝絕了:
“多謝老尚書厚愛,不過程卿已有了心儀之人,沒有福分做您的孫女婿?!?br/>
周圍的年輕書生們看著程卿,頗有不平。
若不是連中小三元有個案首名頭,紀老尚書哪能瞧得上程卿呀。
不如他們挺拔,不如他們玉樹臨風。
可程卿偏偏還拒絕了紀老尚書的垂青……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強扭的瓜不甜,紀老尚書說了句可惜就把此事丟開了。
何老員外這下心里比較舒服了——程卿這小子還挺忠情的,用同樣的理由拒絕了他,也拒絕了紀老尚書,可見不是孫女婉娘不好,換了別人程卿也不會同意!
紀皓好不容易找到機會和程卿單獨說話,終于問到了大娘子。
程卿態度很是冷淡:“紀公子請自重,被外人聽去,還以為家姐和你有什么首尾?!?br/>
紀皓傻眼。
所以真的不是他疑神疑鬼,他見不到程小姐,是因為未來小舅子反對?
為什么反對啊。
他已說了鄉試后會上門提親,上次在田莊,程卿也沒拒絕,紀皓以為他和未來小舅子已經有了默契。
紀皓靈光一閃,或許程卿是嫌他上門求親的時間拖得太久?
“紀某對程小姐的心意絕無半點虛假,我明日就回府城向父母稟明此事,請媒人到貴府提親!”
是他想的差了。
可以先定下名分,以安程家之心,明年鄉試后再迎娶程小姐嘛!
紀皓自說自話,也不管程卿有沒有答應,難掩興奮的走了——紀老尚書不顧年邁體衰來文會露面,紀皓也不能離開伯公身邊太久。
崔彥已經滿場溜達一圈回來,剛好瞧見紀皓離開。
“這個姓紀的還敢往你身邊湊,難道你沒把話給他說明白?”
程卿奇怪看他,“我為什么要去當這個惡人,我說不行,他覺得是我棒打鴛鴦,等他自己回家撞個頭破血流不是挺好么!”
“……!”
真狠,真夠狠啊,崔彥都有點可憐紀皓了。
兼祧兩房并不是錯,紀家的特殊情況擺著,大房就是生不出兒子有什么辦法。
但兼祧兩房,娶兩房妻子,議親時只敢往下挑。
高門嫁女低頭娶媳,尋常人家挑兒媳婦往往會略低自家一等,那要給兼祧兩房的男子挑妻子,就不僅是略低一等的問題了,而是要低很多!
紀皓本來和大娘子是門當戶對,兩個人結親剛剛好。
他這按照禮法要娶兩個妻子,和程卿家門楣相仿的人家,瘋了才把女兒嫁過去。嫁給別人頂多是丈夫納小妾,正妻對小妾有天然壓制,嫁給兼祧之人,平白要忍受丈夫被分成兩份,一半屬于自己,另一半屬于別人,兩邊都是名正言順,誰壓誰?
紀家若真要讓紀皓兼祧兩房,就絕對不敢來程卿家提親。
提親時隱瞞不說,那叫騙婚。
以后事發了,程家可以上衙門告紀家騙婚,官府依律多半要判個婚姻無效。
提親時若不隱瞞……對不起,當場被拒是常態好么!紀皓要兼祧兩房,妻子就要往門戶低的人家去找,人家只圖女兒高嫁,不在乎紀皓娶兩房妻子。
程卿是這樣想的,她萬不料這世上有許多人都是沒有自知之明的,她覺得自家門檻不低,紀家不這樣想。
紀皓第二天就跟著紀老尚書回了府城,說自己要娶妻。
紀家兩房都炸開了鍋。
這是哪跟哪呀!
送他去鄉下別苑靜心讀書,距離明年鄉試還有一年呢,怎么忽然開了竅?
紀家擔心紀皓是在鄉下被哪個不要臉的勾壞了,一問之下卻是想娶程家女兒。
“就那程知遠的女兒?南儀程氏的家風不錯?!?br/>
“是屬程氏二房,不對,也是早就分家單過了。”
“他家好像只有一個兒子。”
一說起程卿家,紀家好幾人都聽過,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
程卿覺得自家門檻不低,在紀家人眼里,她家與二房不睦,自己分開單過,不巧程知遠又死了,留下三個女兒和程卿一個獨子。
這算什么好姻親?
幸好程知遠還為獨子掙下了蔭襲的恩典,程卿也很能讀書,‘小三元’這個名頭,在紀家眼里也比較值錢——有程卿這么個小舅子,那程家小娘子,嫁給紀皓倒也合適。
紀老尚書精力不濟,坐在太師椅上就想打盹兒,說話也含糊:
“原想家里適婚的,不拘六娘還是八娘哪一個嫁那程卿都行,皓哥要娶他姐姐,倒也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