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雞絲粥,兩個女人圍觀,有初吃的香甜,又讓丫鬟給添了一碗才罷休:“以后別說是明著暗著,我看為了這好手藝的廚子,我和月筠怕是也要天天過來報到了。”
“天天來當然是最好了。”大太太滿意地看著有初,一臉的溺愛,要不是兒子已經長大成人,真恨不得摟過來,按在懷里才好,“你才離家時,我天天躲在屋里哭,被老爺不知道數落過多少次,可是每次逢年過節,對著你那個空位子長吁短嘆的人又是哪個,接到你的家書看了一遍又一遍不舍得放開手的人又是哪個,有初,你父親心里一直惦念著你的。”
“這些事情,我都記在心里,我都明白的。”有初親熱地拉著月筠的手,“月筠與我說了,喜歡住在家里,什么都好,比上海還好。”
“金窩銀窩都比不上自己家的窩,以后我把月筠當閨女一般的疼,一大早的,我已經將能安排的下人都安排去了落英小筑,抹灰打掃,盡快讓你們搬過去。”大太太越說興致越高,“再不走了,都留下來,都留下來才好。”
“親閨女才不舍得這么早從熱被窩里拖出來的。”有初有意無意地埋怨一句,月筠趕緊地掐他手心,不讓他往下說。
“這是老爺要試探兒媳婦,又不是當真的。”大太太心情一好,什么都攤開來說了,“哪里真的能天天讓她來,說句不中聽的話,她要是肯天天早一次,晚一次的,我們還不得這么多空閑來陪著她呢,老爺外頭的生意不要看著嗎,時不時還要出個遠門的,我就更加閑散了,天氣冷了,熱了,我也沒起身這樣早的,今天是為了配合老爺的叮囑,才早早起,早早坐在這里候著,一侯還侯來兩個。”
“既然父親不在,那么我們只聽母親的話就好。”有初看著月筠,與她商量的樣子,“母親是真心要疼你的。”
“婆婆一直對我很好,我心里是明白的。”月筠知道,這種時候哄著大太太,落下的好處絕對不是一點半分的。
“月筠比你聰明地多,哪里還要你來教。”大太太又一次發話了,“就這一次,除非是逢年過節的要湊在一起做規矩,平日里,想過來就過來,隨時都有好吃的擺著等你們,不想過來,就好好地窩在落英小筑,等有初休息夠了,就去幫老爺做事,這么些年得書,老爺都等著學以致用呢。”
等大太太又留著他們說了好一會兒,才肯放人,月筠走出來時,見到夏末還站在屋檐下等,走過去輕聲道:“以后不用這樣,要是我大半天都不出來,你的兩條腿都要站斷了。”
夏末看看她,又看看她身后的有初,緩緩地低下頭去:“少奶奶的話,我記下了。”
有初握著月筠的手往回走,月筠突然問道:“莫家做的是什么生意,我看公公真的是很忙。”
“綢緞,布莊,都是家傳的鋪面,廠子,不過打爺爺那一輩開始,生意是做得很好,但是卻都留了心,不愿意蘇州城的發展,現下上海那邊的貿易都起來了,回頭我要和父親好好談一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