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笑著搖了搖頭,道,
“要說根據這頂花轎和這口棺材就能準確無誤的找到那座古墓,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我的確是做不到,這世上應該也沒人能做到。
但是根據這兩樣東西,去判斷出來那座古墓究竟是屬于什么年代,對我來說還是不難的。
而一旦知道了古墓所處的年代,那再從這茫茫山海墓群里,去尋找它,那搜尋的范圍可就一下縮小了許多。”
胖子他們對于這種并不常見的尋墓手段自然都不太了解,不過聽吳一說的那么有信心,幾個人倒是頓時又打起了一些精神,隨后胖子才問道,
“你的意思是,只要知道了那座古墓的年代,就能知道它大概埋在哪兒了?”
吳一點了點頭,為了讓瞎子重新振作起來,只好又對眾人詳細解釋了一番。
不同年代的古墓講究不同的葬法,根據《葬經》里面所說,這叫“葬而有始,埋而無蹤,俗起于王而終于民,撼龍各有其數。”
意思就是說每個年代有著每個年代所不同的葬俗文化,根據這些迥異的葬俗文化,歷朝歷代在挑選入葬的位置、所處的龍眼以及周圍的小風水格局等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別。
大風水這種東西,衍生出來的葬俗文化是十分活泛的,并不是一成不變,也十分具有包容性。
說白了,大風水其實就相當于是一個總體的框架,只要葬俗的種種行徑,不逾越出去大風水的框架,不違背風水學理論,那就是一種好的葬俗文化,并不存在什么優劣之分。
就比如說唐代的陵墓,一般都會選擇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中,因為唐朝盛世比較長久,打仗的事情雖然也有,但是大規模的戰役卻是沒發生幾次,所以,將陵墓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中的風水寶地,唐朝的統治者們也不擔心自己的古墓會被破壞,唐朝的百姓們也有樣學樣,闊綽的達官貴人,也會學統治者這樣,死后讓后人把自己埋在高處。
而元代則是不同,元代是一個兵荒馬亂格外突出的年代,這個朝代民族文化沖突比較嚴重,甚至,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考古學家認為,元并不能稱之為“中國人的朝代”,因為在這個朝代幾乎沒有完成民族間的融合,基本上就是一個民族征服了我們這片地方而已。
所以,在元這種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年代,古墓文化也有很大的變化與差異,水葬火葬以及山頂葬洞窟葬等等,大多數也都是從這個年代開始就正式出現的。
吳一說到這兒,就打住不再多說了,之所以舉出唐代與元代的例子,也只是因為這兩個朝代的墓葬風俗比較具有代表性,而且,說到這兒的時候,吳一看了瞎子他們一眼,瞎子的臉上已經重新有了喜色,顯然,他的情緒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悲觀和失落,吳一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胖子聽的有些似是而非,點了根煙邊抽邊問道,
“小吳,你的意思就是說,每個朝代的古墓,埋的位置都不太一樣,是這樣吧?”
吳一點了點頭,胖子見狀就撇了撇嘴,道,
“那照你這么說的話,事情可就不太好搞了,你剛才不也說了嗎,那個元代的文化比較復雜,水葬火葬大山平原葬的亂七八糟的什么鳥葬都有,也就是說元代的古墓埋在哪里都有可能。
那萬一咱們要找的這座古墓,它恰好就他娘.的是元代的,那不就歇菜了嗎,就算你判斷出來這大花轎和大棺材是元代的,也沒處找去啊,畢竟這鷓鴣嶺就那么大塊地方,你還不是要一個古墓一個古墓的去找?”
胖子的擔心并不是沒有道理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把墓葬文化給用百貨商品來代替,你想買鉛筆,肯定要去文具店里買,你想買內褲,那就得去內衣店里買。
其余幾個朝代還是很有獨特的特點的,一個朝代基本就只有一種葬俗,也就是只賣一樣東西,認準了東西后去找相應的地方就行了。
但是元代文化復雜比較錯亂,賣鉛筆、內褲、五金器材的什么都有,想要找到元代的古墓,還是必須要每個地方都轉一遍才行。
這樣一來,事情就又回到了起初的問題上,還是要從這鷓鴣嶺無數的墓葬群中去碰運氣。
胖子這么一說,瞎子趕緊道,
“嘖,胖爺,您就別搗亂了,咱們要找的這座古墓,它又不一定非得是元代的,興許就是別的年代的呢,您聽吳爺接著往下說不就行了,吳爺既然都這樣說了,那肯定是有吳爺自己的辦法的。”
胖子咧了咧嘴,不再打岔,吳一點頭笑道,
“瞎子說的不錯,咱們要找的這座古墓,它確實不是元代的,元代首先就能排除掉,因為元代,這玩意兒是不能出現在民間的。”
吳一說著,指了指面前的大紅花轎。
所有人聞言都是一愣,胖子懷疑道,
“小吳,你可別瞎說,據胖爺我所知,西漢時期就已經有大花轎了,元代就算再窮,民間也不可能連頂轎子都沒有吧!”
吳一笑了笑,解釋道,
“你說的沒錯,轎子這種東西確實是西漢時期就出現過,因為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里就有過記載,晉六朝的時候,出現了肩輿,也就是用人抬得轎子第一次出現,后唐五代,這玩意兒也正式被命名叫做了轎子,從那個時候起,不管是統治者們,還是民間有錢有勢的人,也都能坐轎子了。
按理說,時間越往后,轎子也會越流行起來,但是,到了宋代的時候,轎子就被規定成只供皇室使用了,民間的人,是沒資格再去享用這玩意兒了。
一直到了宋高宗趙構南渡臨安時候,才重新廢除了乘轎的有關禁令,從那以后,民間才開始又有了轎子。
但是,到了元代,統治者為了整合各種文化沖突,又一次把轎子限定為只有皇室才能用的東西,一直到了元末明初,禁令才被第二次重新廢除,所以,整個元代,民間幾乎是見不到一頂轎子的。”
吳一說著,又用手電筒燈光圍著面前的大紅花轎照了一圈,道,
“所以,這頂轎子,肯定不是元代的產物,而且你看上面也只有鴛鴦圖譜,連一點象征皇室的金銀朱漆之色都沒有,更加說明這頂轎子是民間的東西,不是皇室所有,從這一點判斷,它也不可能屬于元代,元代民間,這玩意兒屬于嚴重的違禁品,被逮到可是要掉腦袋的。”
記住手機版網址:m.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葬而有始,撼龍有數(第1/1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