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歸辭聽見這消息時,整個人都呆住了,表情里帶著茫然,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顫抖著聲音問道:“那……他們太后娘娘呢?”
聞顛搖搖頭,沉默地嘆了口:“太后娘娘歿了……”
燕歸辭聽得咯噔一聲。
她正在喝藥,聽見這話時,手上力道一松,勺子落進碗里,竟然摔了個稀碎。
“怎么沒的?”好一會兒,她才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
聞顛大約是已經查清楚了,聽見這話時,無奈地又嘆了口氣:“永寧宮有一密室,密室里竟然放著離國的先帝……原本入了皇陵的那個想來是假的,真正的離國先帝在她密室里……”
永寧宮起火那日,剛好是燕歸辭他們到北齊時的日子。
魏柒已經許久不曾回宮了,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云朝令依舊沒消息,這兩個人就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
某天沈傾顏午睡起來,就聽今夏說那些大臣走投無路,找不到君主為了離國今后的大局著想,想請沈傾顏當政。
沈傾顏聽后,當時就笑出了聲。
當初魏凜排除萬難執意要娶她之時,所有朝臣都反對,但架不住魏凜身為帝王的固執,就算所有反對,他也依舊要封沈傾顏為后。
想來便是那時候沈傾顏與朝臣結了仇,所以魏凜一死,他們就迫不及待要拉她殉葬。
沈傾顏為了活下去,故意告知魏柒她手里有東西,魏柒信以為真,當真護著她,不許她給魏凜殉葬。
但那時沈傾顏的心境已經變了,她認為魏凜的死是朝臣害,所以與朝臣不共戴天。
如今朝臣為了大局,來請她主持這混亂的局面,當真是諷刺極了。
可惜,沈傾顏從來都不是逆來順受的人。
她狠起來可以比誰都狠。
也就是那天,她以要好好想想為由打發了那些個大臣,但又在當天夜里請了朝中那些有野心的大臣入宮,以政事為由將他們困在永寧宮,并且用藥迷暈了他們。
那些朝臣沒有想到她會動手,齊齊著了道。
然后沈傾顏便同今夏一起將那些大臣拖進了密室擺在了魏凜的棺槨邊上,囑咐好今夏之后,就關了密室。
那密室只能從外面打開,從里面是打不開。
沈傾顏在密室里放了一把火,今夏在密室外放了一把火,主仆二人合力點燃了永寧宮。
等宮人們發現時,永寧宮已經被火舌卷入了地獄,當真是應了那句永無寧日的話。
而拉著他們入地獄的沈傾顏一身紅裝,躺在魏凜身邊,安心地閉了眼。
被她拉著入地獄的,全是當初逼迫過魏凜和她大臣。
這個離國的太后娘娘,當真是個心狠手辣之人,還是個變態,為了做成某一件事,她可以隱忍很多年,直到找到機會,一擊即中!
而那兩個活下來的宮人就是今夏,還有一個小丫頭,那個小丫頭來幾歲,家里犯了事,進宮為奴,被人欺負時,讓今夏救了。
燕歸辭聽見聞顛這番敘述,想起來的是他們離開時,沈傾顏平靜的臉龐。
原來她平靜的臉皮之下,壓抑著的是復仇的快感。
燕歸辭嘆了口氣,又問:“那今夏和那個小丫頭呢?”
“今夏看著永寧宮被全部燒毀之后,就帶著那小丫頭走了。”聞顛搖搖頭,“但是去了哪里就無人知道了。屬下猜測,沈傾顏死之前肯定還交代了她什么事。”
如今離國能主持大局的人已經死了,沈傾顏身邊的宮人也不見了,整個離國朝堂亂成了一團,所有人人心惶惶,好些人為了活命,都已經走了。
燕歸辭看著碎在碗里的鑰匙,道:“其他幾國知道這件事了嗎?”
聞顛點點頭:“鬧出這么大動靜,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他們都已經知道了,何況是那些消息靈通之輩?
燕歸辭嘆了口氣,終究是一句話沒說。
……
果然,沒多久,聞顛又帶了消息來,容玦帶兵出征了,一塊兒去的還有宋虞。
燕歸辭沒想到,云間月竟然舍得放容玦去。
但這些事情已經與她無關了,她收拾心情,戴上幕籬,出了門——她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實在是沒心思去管別人。
容玦出征沒幾日后,北齊這邊也有了動靜。
燕歸辭聽見的消息時,齊商應請求出兵——如今離國沒人主持大局,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北齊又怎么可能放過這個機會?
齊商應請求出兵好似理所當然一般。
他現在是攝政王與齊華蘭分庭抗禮,主位上的小皇帝仿佛一個傀儡,說話做事都沒選擇權。
但他相當樂意看見齊華蘭和齊商應狗咬狗。
他一心攪屎:“攝政王說的有道理,如今其他兩國都已經出兵,想要將離國據為己有,咱們北齊為什么不行?就是這帶兵的人……”
齊商應出列,在齊華蘭準備咬人的目光之中,道:“臣愿帶兵前往。”
皇帝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當即就要揮手同意時,齊華蘭努力:“不行!此去山高水遠,攝政王一個沒帶過兵的人,突然帶兵出征,誰知道路上會發生什么事?”
皇帝看向齊華蘭別提笑得多猖狂:“縱然攝政王不行,可朝中還有好幾位帶過兵的大將,有他們跟著攝政王一塊兒,想來是不會有事的,長公主就不需要擔心了。”
齊華蘭當真是想咬死皇帝的心都有了!
她怎么可能讓齊商應帶兵前去?
自從他出使離國歸來之后,整個人就變得心不在焉,做事也比往前更加不在意,政事兒上都出了好幾次差錯,讓皇帝逮著機會訓斥了好幾回。
若是現在讓他以這個狀態帶兵出征,恐怕還沒離開齊國,就被弄死了。
皇帝話音落下,齊商應麾下就有兩個大將軍出列道:“臣等愿隨攝政王前往!”
“前往什么前往!”齊華蘭怒道,“出征不是一件小事,何況還有東梁和西夏虎視眈眈地盯著,這件事還需從長計議!”
說罷,她就要甩袖離開。
但齊商應卻在這時抬起眼,淡淡道:“既然長公主不愿臣帶兵,那應該長公主親自帶兵前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