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是在一個漆黑的深夜回到翊坤宮的。宮里安靜得近乎詭異,空氣里頓然失去了江南杏雨煙柳的暖與潤,觸鼻是清冷的寒意。</br> 她打了個寒噤,身上的素青色云紋折枝蓮花大氅顯得格外單薄,在夜風里顫顫地抖動。如懿望著熟悉的甬道上一盞一盞亮著的昏黃燈火,仿佛照著自己早已看不清的昏昧前路。一路送她回來的人是福靈安,那是孝賢皇后親弟傅恒的長子。她與孝賢皇后的恩怨宮中皆知,又當落魄之際,福靈安這一路陪伴,自然沒有什么好臉色,照顧也不周全,不過是容珮細心陪伴,才熬了回來。</br> 那又如何?她的未來已然全部斷送,何來祈求別人的好顏色?</br> 海蘭本沒有跟著南巡,她一早得了消息,急得嘴角都上了火,便領著人候在了翊坤宮外。</br> 因著帝后離宮,宮中的燭火都停了一半,黑沉沉的夜里,月色慘淡。青釉色的月光下只見重重金色獸脊安靜伏定,冷冷仰天瞪著,吶喊無言。四下里寂然無聲,唯聽見一乘青帷輅車的車輪軋過古舊的雕花石板路,驚起擔上的宿鳥呱一聲撲棱著翅膀飛遠了。翊坤宮似一只沉馱怪異的獸,潛伏在暗色之中,唯有宮門口兩個斗大的水紅色薄綢燈籠,被風曳得晃晃悠悠,如兩只不能合上的眼。</br> 宮車轆轆而定,容珮扶了如懿下車,海蘭已然帶著葉心候在了門外。她陡然見了如懿,看她身著碧水色無繡鍛服,桓字髻上簪著幾支素凈的犀玉扁簪,臉色是病態的蒼白。她哪里還按捺得住滿腹的凄惶,喊道:“皇后娘娘——”</br> 話到唇邊戛然而止,進忠小跑著上來,皮笑肉不笑地道:“愉妃娘娘,這一句皇后娘娘還不知叫得叫不得。您,還是跟奴才一樣,先叫一聲主子吧,也不算得罪了。”</br> 名分未定,總是落在尷尬地里。</br> 海蘭也未看進忠,走到如懿身前,依足規矩施了一禮,輕輕喚:“姐姐。”她仰起清定的眸子,溫聲道,“你和皇上,終究還是到了這個地步。不過,姐姐終于回來了。外頭不安寧,只要回來就好。”</br> 如懿眼底一熱,握住她的手,念念道:“海蘭。”</br> 海蘭的掌心明明是濕的。不知這一路候著自己的消息,海蘭是何等焦急失措。她原是靜慣了的人,無欲無求,波瀾不驚,卻為了自己,這般心驚。</br> 如懿生了歉意,靜靜道:“別慌。”</br> 如何能不慌呢?這話原是安慰罷了。海蘭笑意溫沉,定定道:“是。咱們還有永琪和永璂。”</br> 進忠道:“愉妃娘娘,主子得趕緊進翊坤宮去。春寒料蛸的,總得進了里頭才好歇息,隔了外頭不該有的東西。主子也好靜心思過啊。”</br> 海蘭知道進忠正得勢,也不便頂撞,便道:“皇上的旨意本宮已經知道。皇上遠巡在外,宮中一切都由本宮打點,翊坤宮事宜,本宮也會照料好。”</br> 進忠笑道:“那是自然的。皇上身邊有令皇貴妃照顧,宮里一切還得仰仗愉妃娘娘。”</br> 他刻意咬重了“令皇貴妃”四字,海蘭如何不惱,面上卻笑得安然,“是。”</br> 進忠又道:“皇上說了,主子一回宮就得進翔坤宮,一應服侍的人都得撤去。只留容珮、菱枝和蕓枝三人,免得閑雜人等擾了主子靜思己過。”</br> 他話語中未有一絲尊敬之意,如懿哪里肯與他計較,海蘭也忍下不言,只是扶住了如懿手臂,“里頭連夜已經打點好,臣妾送姐姐進去。”</br> 進忠伸手一欄,“愉妃娘娘,皇上說了,進了翊坤宮就不必出來了。您玉足矜貴,這一步邁不邁,您可得思量清楚了。”</br> 海蘭銀牙微咬,正要發作。如懿已在袖子上按住了她的手,微微搖頭,“你還要替我照顧永璂,更有永琪。”</br> 冷風涌動,在甬道間呼嘯穿梭,打得鬢邊一支白玉蓮首壓發綴著的一綹紅纓珠流蘇,沙沙地打著耳際,是冰冷的疼。海蘭眼底淚光一閃,解下自己身上的織金南荑曲字貢緞大氅披在如懿肩上,那大氅的領口袖口皆圍有白狐腋子毛,十分和暖。</br> 海蘭忍著淚道:“臣妾已經極力安排,但內務府已得皇上旨意,里頭…里頭不比往日,姐姐保重。”</br> 如懿合上掌心,從她手背滑過,“海蘭,保重。”</br> 如懿不忍再回首,步下匆匆,轉入宮中。身后兩扇宮門相合,發出沉悶悠長的聲音,似將一副綿軟心腸,狠狠夾斷。</br> 海蘭看著她的背影,目送她踏著宮燈傾流而下的一泊光亮緩步走進,淚水潸然而落。</br> 進忠勸道:“時辰不早,愉妃娘娘既已接了主子,也可早點安歇了。”</br> 海蘭頷首,“公公一路辛苦。”她正要挪步,只覺得足下唯有窸窣之聲,正是如懿素日間不離的一枚金累絲嵌珍珠綠松石蝶舞梅花香囊。那香囊以細金絲累累綴起梅花十二朵,花蕊處均嵌白色珍珠一顆,以綠松石琢成蝴蝶模樣,內側鑲金,陰刻梅花十九朵,朵朵如生。囊內存著如懿最愛的沉水香,香氣幽然,猶自沾染她衣袂之間。</br> 海蘭心底一酸,彎身拾起,緊緊攥在手心,吩咐葉心道:“夜深了,咱們回去吧。”</br> 如懿行至殿內,才知海蘭的不得已是為何。連菱枝也禁不住發出驚呼,來感慨殿內天翻地覆的變化。</br> 燈燭被減至兩盞,昏黃暗淡。她漸也適應了昏暗,熟悉了周遭物事的輪廓與錯落。容珮端起蓮形銅燈,小心護著燈芯,替她照亮察看。</br> 自如懿出冷宮,翊坤宮便是她的居所,多年來精心布置,無一不典雅華貴,早已融進一桌一椅之中。可是乍然見到,宮中略微值錢的東西一應都被撤去,連床帷帳簾所用,都換成了宮人所用的青灰布幔。</br> 容珮雙唇哆嗦著道:“內務府的人怎可以如此待娘娘?皇上尚未廢后,他們便迫不及待了么?”</br> 如懿擺擺手,示意她不必多言。</br> 廢后之意昭然若揭,內務府最通上意,如何不知。如懿步進佛堂,見青燈依舊,佛尊含笑,一如從前。菱枝再開柜子,四季衣衫還算周全,連暖閣里如懿的一副繡花架子,各色絲線都還不缺。便知海蘭所能極力打點的,便是如此了。</br> 如懿安然盤坐于青絨布蒲團上,拈起一串佛珠,對著拈花慈悲的佛像,念出佛語三千。</br> 她的唇角,綻開郁郁笑色,也好,這便是往后所有的日子了。</br>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翊坤宮外是艷陽如織花事錦簇,而翊坤宮內是青燈古佛寂然終日。</br> 皇帝回宮后不久,便下令收回如懿手中的四份冊寶,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并將后宮所有事宜交予新晉的皇貴妃魏嬿婉處置。冊寶交出的那一刻,她心底沒有一分戚然。只是看著那些曾經屬于她的東西,又失去了一分。不要緊,這一路與他風雨同來,不過是得到一些,失去一些,</br> 那是他與她來時的路。從嫻妃起,以皇后終,還是走不到天長地久的盡頭。</br> 因著冊寶收回,嬿婉宮中氣焰更盛,眾人日日奉承簇擁,將永壽宮捧到了高處。連偶爾出入的和敬聞得喧鬧的笑聲,也不覺蹙眉,“新封了皇貴妃,攝六宮事,這全然是當年烏拉那拉皇后的做派。只差一步,就是皇后之位了。難怪人人都奉承永壽宮。”</br> 話固然是氣話,但當和敬看到皇帝御桌上本屬于如懿的四份冊寶,亦是黯然垂嘆。</br> 皇帝訝異:“你嘆什么氣,別告訴朕,你要為烏拉那拉氏求情。”</br> 和敬連稱“不敢”,可還是忍不住抱怨,“兒臣只是想著皇阿瑪這般生氣,令娘娘也該多來陪陪皇阿瑪。畢競她所得所有,都來自皇阿瑪。若是得閑,也得教養好幾位阿哥和公主,別和翊坤宮娘娘似的,一味和皇阿瑪慪氣,連孩子都不顧著。”</br> 皇帝原以為她剛攝六宮事,怕也千頭萬緒,不肯計較,便隨口垂問。和敬索性都說了,“宮里多的是趨炎附勢,令娘娘怕也身不由己。兒臣過來時,聽見永壽宮的笑聲,能傳遍西六宮了。”</br> 皇帝微微蹙眉,也不指責。和敬覷著皇帝神色,漫不經心地說:“兒臣前幾日遇見舅舅,倒聽舅舅說起一件行宮里的舊事。”</br> 皇帝這才在意,便問:“什么事?”</br> 和敬坐到皇帝身邊,一副女兒家親昵之色,毫不諱言,“舅舅說起翊坤宮娘娘觸怒皇阿瑪那日,本是從西湖邊上船要去御船上的。那夜本是舅舅戍守在西湖邊,他若看到翊坤宮娘娘,原該阻止,也少了一樁糾纏。那時令娘娘還不是皇貴妃呢,也一樣憂心皇阿瑪,怕御船上守衛不周,所以特意問了舅舅御船上有哪些人。”</br> 皇帝“哦”了一聲,隨手撥了撥如懿的冊寶,“皇貴妃倒是用心,可朕御船上的事,可不干她的事。”</br> 和敬額首道:“舅舅自然是不肯多口的。后來知道翊坤宮娘娘和皇阿瑪鬧起來,令娘娘急急來扯兒臣同去勸說,這才撞見了翊坤宮娘娘斷發這一冪。唉,其實皇阿瑪與翊坤宮娘娘也是夫妻,爭執也是常情。可這樣難堪的事落在兒臣與嬪妃面前,又有奴才們在,這才難以挽回了。”</br> 皇帝眸中漫起陰郁的焰火,“你是說,朕周圍的一切,皇貴妃都知道得緊?”</br> 和敬的訝異恰到好處:“不是皇阿瑪與令娘娘親近,令娘娘才知道的么?難道她還有意窺探,才時機如此之巧,正好拉了兒臣撞到翊坤宮娘娘斷發的情景?令娘娘素來溫柔恭謹,總不至于吧?”</br> 皇帝的臉色漸漸難看,“她既然向傅恒打聽過,自然也會向旁人打聽。哼,皇貴妃心眼兒挺多。”</br> 和敬微笑:“令娘娘能得皇阿瑪多年寵愛,自然心思過人了。哎,皇阿瑪,咱們說這些不悅之事做什么?兒臣許久沒向皇祖母請安了,兒臣與您同去慈寧宮吧。”</br> 皇帝笑意凝固在唇角,卻也不提此事了。</br> 沒過多久,又有人帶走了三寶和蕓枝,只剩了容珮和菱枝在身邊。美其名曰,娘娘靜心思過,不必太多人打擾,</br> 菱枝氣得直哭,拉著容珮的手道:“這算什么?皇上到底沒有廢黜娘娘,為何只剩了咱們兩人伺候。宮里的常在小主才只有兩個宮女呢。不,常在還有太監伺候,娘娘卻連這點體面也沒了。”</br> 容珮只得安慰道:“別哭,別哭。三寶去伺候十二阿哥了,蕓枝去了婉嬪小主那里當差,也不算壞。”</br> 如懿只作聽不見。她獨自留在佛堂內,擦凈銅燈上的烏跡,添油點亮,置于佛尊前。天色一分分暗下去,燭光中的佛尊眉目慈藹,渾不知人間疾苦。她只是奇怪,與其如此麻煩,他為何不直接廢黜了自己,也省得這些零碎折磨。想不通,不愿想,她便孤坐于蒲團之上,翻閱著那些艱難晦澀的梵文。</br> 春夜幽涼,冷冽如秋。宮燭焰火搖曳,牽得她身影幽長,漫成孤請一道。冬日的火盆早已撤去,涼意漸漸迫近,逼入骨髄。她穿著青素襯衣,不覺生寒,伸開雙臂,緊緊箍住的,難有自己。</br> 有腳步聲走近,她以為是容珮,也未抬頭。那雙足停在自己身前,分明是一雙梅紫色松葉長青縷金鞋。</br> 那人彎下身,輕輕擁住她,溫柔道:“姐姐,地上涼,著了寒氣便不好了。”</br> 這樣的聲音,入耳安心。除了海蘭,再無旁人。</br> 如懿握住她手起身,二人對坐,如懿方問:“你怎么進得來?”</br> 海蘭道:“永琪進宮請安,絆住了皇上。你這里又忙忙亂亂的,我趁機打通了關系,進來瞧瞧姐姐。”</br> 如懿用一枚素銀鑲珍珠扁方綰著髻,梳燕尾后橫貫一枚銀箔珠花,雨過天青色襯衣,深綠鑲邊,暗紫如意襟,顯得格外清瘦,簡靜。^</br> 海蘭的淚便滾滾而落。如懿笑:“你真是不大哭的人,卻每每都為了我哭。看來我是不祥人。”</br> 海蘭忙忙去捂她的嘴,“姐姐說話這般不當心。”她用絹子抹了淚,“我讓葉心帶了些西季穿戴的衣裳和幾床被褥,都交予容珮了。姐姐放心,你的貼身衣衫都是我親手做的,一應無礙。”她又道:“永璂也好。除了去書房便跟著臣妾,或是在太后眼前,太后也對永璂好。”</br> 如懿念了句佛,“可憐我的永璂,太后若能憐憫,我也安心些。”</br> 海蘭忍淚道:“姐姐,我進來一趟不易,皇上南巡回來,把李玉打發了去圓明園當差,跟前的差事一應給了進忠,進忠與魏嬿婉沆瀣一氣,更是了不得。我以后便要進來看你,怕也難了。”</br> 如懿知她用意,“你費盡心思進來,必有要事說與我聽。”</br> 海蘭從袖中取出一枚紅寶石粉的戒指,無比鄭重地放在如懿跟前,“這是凌云徹死前交給我的,我雖不知他真意如何,但是他曾經告訴我,這是他與魏嬿婉的定情之物。”海蘭將戒指對著熠熠燭光,那鍍金戒面的里側,分明刻著燕舞云間的圖樣。</br> 如懿眼神一跳,“你打算如何?”</br> 海蘭急切道:“云是凌云徹,燕子是魏嬿婉,其中深意,不言而喻。魏嬿婉如日中天,一旦登上后位,姐姐就萬劫不復。若要東山再起,扳倒魏嬿婉,這是最好的法子了。”</br> “凌云徹是已死之人,我還要拿他做賭注,搏一個未知么?”如懿輕嗤,目光微涼,“我與皇上積重難返,并非只用一枚戒指就能東山再起。”</br> 海蘭盯著她,殷殷切切,“姐姐,我知道你有許多的不甘心。你說得對,嫁了這樣一個男人,身膺榮華,可是又能得到些什么呢?但是你想想,你還有我,有永璂,有永琪。姐姐,我看得出來,凌云徹是真心為你,不惜自己的性命。既然如此,再用他一回又如何?他如果看你過得好,九泉之下也會含笑的。”</br> 海蘭說得太急,幾乎被自己嗆到。她伸手取過如懿常用的茶盞正要喝,才發現里頭連一片茶葉也無,只是冰涼的白水而已。連盛著水的茶盞,亦缺了—角,露出粉白的底子。她愈加凄然,執著如懿的手,不肯放開。</br> 大約是寒氣侵體,如懿咳了幾聲,緩緩沉聲,“凌云徹身受污名而死,我不愿他死后不得安寧,再受一重侮辱。且光憑一枚戒指,未必能動搖魏嬿婉的地位。海蘭,罷了吧。”</br> 她眸中晶亮,有不可更改的執拗,讓海蘭有些怕,然而一想到如懿所受的苦楚,海蘭如何能依,“不能罷休!我只要想到姐姐所受的痛苦和侮辱,我便閉不上眼睛不能入睡。姐姐,你被關在翊坤宮里,我在延禧宮又何嘗好受?姐姐,我們搏一次,好不好?”</br> 已無太多悲傷,如懿的眉間凝著幾許溫默與疲倦,“蠃了,我依舊是皇后,依舊陪著這個屢屢傷害我的男人。輸了,卻要搭上你,搭上永琪的大好前程。海蘭,我真的倦了。有生之年,我離不開這個地方,死也要死在這里,那就容我安安靜靜地過下去吧。”</br> 如懿的話錚錚然,如鋒刃直中海蘭心聞。海蘭分明震了一下,眸中驚痛不已。她嘴唇微張,卻什么也說不出來,頹然低首。她喃喃,“姐姐,我不知你竟灰心到這種地步。今日的話,便當我沒有說過吧。”</br> 她拂袖起身,將那枚戒指籠于懷中,放入衣襟墜子上所佩的金累絲嵌珍珠綠松石蝶舞梅花香囊,珍重安置。“姐姐若是不喜,便由我暫時保存。這枚香囊是姐姐歸來時所落,我一并收著,當作念想吧。”</br> 珍珠,本是如懿喜愛之物,所以每有首飾,大多點綴。她正欲答應,忽而掩袖咳嗽兩聲,面上泛起幾許虛弱的紅,似為不施粉黛的她添了一痕新潤的薔薇色胭脂。海蘭關切道:“怎么好好地咳嗽起來?宮中陰冷,不如請江與彬來看看。”</br> 如懿連連擺手,“春潮反復,咳嗽也是有的。我要說的便是這個,不必再叫江與彬與惢心為我擔憂,未免連累,不許再讓他們探知我的事。知道么?”</br> 海蘭憂心忡忡,嘴上答應了,卻還放心不下。如懿道:“不用管我,好好顧著永琪和永璂。永琪腿上的附骨疽如何了?雖是小病痛,也要上心,江與彬治這個頗有見效,得叫他去看看。”</br> 海蘭應承著,心疼道:“姐姐還不知道永琪的脾氣?諱疾忌醫,也總不當回事。總怕自己弱些,別人就拿住了話柄。如今幫著皇上處理政務,也沒日沒夜的。叫他換個太醫,也總說瞧著原來那個就好,不必費事。”</br> 海蘭殷殷叮囑幾句,也不敢多留,微有環佩相撞之聲,玎玲而去。</br> 如懿靜靜坐著,任由天光昏暗,逐漸墜落。</br> 那一晚,深碧暗紅的帳幕低垂,如懿居然夢見她的姑母——先帝的烏拉那拉皇后。</br> 夢中的姑母未再老去,或者說,她的心已老,相貌也不再重要。她的青絲中夾雜白發,一身皇后鳳妝,氣勢旗然,不減當年。</br> 身畔已無至親,與姑母夢中相見,也足以讓如懿熱淚盈眶。她剛喚了一聲“姑母”,烏拉那拉皇后卻殊無笑意,肅然凝望著她,“如懿,你的皇后鳳冠呢?”</br> 她無言,只能沉默以對。</br> 那一晚,深碧暗紅的帳幕低垂,如懿居然夢見她的姑母——先帝的烏拉那拉皇后。</br> 夢中的姑母未再老去,或者說,她的心已老,相貌也不再重要。她的青絲中夾雜白發,一身皇后鳳妝,氣勢旗然,不減當年。</br> 身畔已無至親,與姑母夢中相見,也足以讓如懿熱淚盈眶。她剛喚了一聲“姑母”,烏拉那拉皇后卻殊無笑意,肅然凝望著她,“如懿,你的皇后鳳冠呢?”</br> 她無言,只能沉默以對。</br> 姑母卻冷笑連連,“無用!當真是無用!戴在頭上的鳳冠,也會被人生生奪取。你我姑侄,便是這般無用么?連自己的男人都守不住,生生看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生生地成了一個個棄婦!”</br> 如懿跪在烏拉那拉皇后跟前,慘然笑道:“姑母,這個世上有沒有抓不住的姻緣?我想我就是吧,哪怕是他的女人,是他的妻子,他卻總是帶給我一重又一重的失望。我們的姻緣,只是有姻無緣。我曾經很愛這個男人,如今卻覺得陪伴他身側,耗盡我所有的尊嚴與心力。姑母,我真的很累。”</br> 烏拉那拉皇后厲聲呵斥,“累?一個失敗的人,有什么資格說自己累,無非就是做得還不夠好!你曾深陷情愛之中不能自拔,優柔寡斷不能決絕,所以你才落得這般地步!”</br> “昔日犯下的種種錯處,是我咎由自取!如今困鎖深宮,我也坦然。”她仰頭望著聲色俱厲的姑母,“姑母!情愛和權欲固然是魔障,但清醒更讓人寒冷,讓我們百死不能超脫的,難道只是皇上么?兒女離散,夫妻背心,皇上也未必好到哪里去!”</br> 姑母的嗓音凄厲劃過,是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便是皇帝讓你失望又如何?終究只有一個皇帝,抓住了他,便抓住了一輩子的指望。”</br> “曾經我也這樣想,我曾把一生托付于他,渴望得到安穩的人生,可是等待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如懿漸漸平靜,從容道來,“姑母,我以為只有這個男人會讓我失望,后來我才知道,真正讓我失望的,是我過了幾十年的這樣的日子。我不想再這樣了。姑母,我想問問您,您活著的日子,有哪一日是真正的平安喜樂,順遂無憂?”</br> 烏拉那拉皇后看著如懿,眼底有復雜難辨的情緒,終于默然離去,歸于鴻冥大荒。</br> 如懿自驚悸中醒來,抹去額上冷汗,一顆提著的心卻放了下來。自此,對誰再無愧欠了。因為她,終究成了烏拉那拉氏又一個棄婦。</br>m.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