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嘯是“圣道毒藥”不滅圣道其心不死!這一點早就是很多士大夫的共識目而今天他提出改革也僅僅只是再一次證明了這毒藥嘴臉的不折不扣。
除魔衛道培本祛毒本是孔門弟子不容推卸的職責??墒俏膲跖勺趲熜苜n履提出“凌禍”這一初級階段概念便立刻身敗名裂化為一抨黃土;熙朝文宗王漁洋創建圣道詩會僅僅誹議幾句旋即被連根拔起投入刑部監牢生死未卜理學宗師李光地早已致仕隱退明哲保身桐城派鼻祖張英顯然貪圖富貴變節投偽。四大文壇宗師已被凌嘯毒垮其二老去收買各一人群龍無在朝的袞袞諸公慮及身家性命已是敢怒不敢當堂言。
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吏部侍郎曹雎終于勇敢地站了出來第一次公開地對凌嘯提出了彈劾。所以他的這種挺身而出他的這種舍生取義甫一登場亮相就具有強烈的悲情氣氛成為朝會上保守派欽敬的焦點……彈劾意味著控告而“誣蔑圣人廢黜圣道”如此駭人罪名的控告就意味著凌嘯和曹雎兩人自此以后將你死我活不共戴天!
太和殿上鴉雀無聲無數緊張的目光投向了皇帝康熙。
而此時一聲脅裹著金石之音的憤憤怒斥聲響起“皇阿瑪兒臣凌嘯彈劾侍郎曹雎誣蔑親王離間君臣之罪!”
反彈劾?滿朝文武立刻全都一呆成了互訐局面啦?呆滯中曹雎嘿嘿冷笑。反唇相譏“王爺公道自在人心只手怎堪遮天!你自上朝以來。開口儒術不行閉口理學悖道這不是誣蔑圣人廢黜圣道是什么?”
凌嘯嘿嘿得更嘿嘿相譏得更反唇“曹大人你彈劾本王誣蔑圣人?好按大秦大漢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律無論哪一律都有明文規定誣蔑罪之原告須感覺被誣蔑者本人及子孫提請有司審決……倘若是你來告我誣蔑。那你就是膽敢自矜自夸為圣人!倘若是圣人自覺被誣蔑……嘿嘿……你請他出來狀告本王試一試?!”
噗!坐觀看戲的滿族官員哄堂大笑……老孔恐怕早爛到全身都是孔了爬得出棺材嗎?
嘩!敵愾同仇的保守漢官一片嘩然……早知就該把曲阜衍圣公請來這還真失策??!
而曹雎的目瞪口呆之中。對圣人極度不敬卻絕口不帶一個臟字地凌嘯又開炮了“曹大人你口口聲聲彈劾本王要廢黜圣道好。好好!你曹大人哪只耳朵聽到過本王說了廢黜圣道的話過?嗯?!”
曹雎滿臉通紅一句話頂了回來。“王爺不是說儒術不行了哼這可是皇上和滿朝文武都聽到過了的眾目睽睽覆水難收王爺難道想要否認不成?”
凌嘯嘎嘎奸笑起來跨前兩步直指曹雎胯間侃侃而道“曹大人。你也是六十好幾的人了幾度寒暑歲月摧人想必臍下三尺地所在也已經力不從心了嘎嘎是不是也要因為它不行了就把他咔嚓一聲割掉?!”
哄!滿族官員多粗豪聽了這個比喻立馬絕倒無數甚至還有人起哄“咔嚓吧曹大人!”
咚!漢族大員多裝B見凌嘯羞辱圣道如排穢淫器忿忿得以頭搶地“咱們跟你拼了!”
凌嘯卻回頭望望莞爾的康熙知道老康又想起讓他枯木逢春的凝血壯也就更加的無所畏懼在大殿雙手猛然一揮按下了滿朝文武的嘈雜提高聲音言出聵耳“諸位你們笑的人本王不感激你們哭的人本王也不怒。哼你們以為本王的這個比喻是侮辱儒術?錯了是在給儒術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評價!它就像是我們的陽根一樣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香火傳承地精粹所在……曹雎!廢黜圣道是吧行曹雎你說偌大一個國家廢黜圣道之后九州萬方疆域萬里中樞、地方、職官、民生之間的秩序和平安何以約束?普天之下生民無數皇帝、官吏、軍隊、百姓之間的綱常和統屬何以維持?!大千世界國家林立毗鄰、遠邦、友落、敵國之間地抵御和征伐又何以組織?!……哼在沒有一個越儒家的新學說面世之前在新學說還沒有經過幾十上百年的論證和考驗之前皇上和本王會貿然廢黜掉架構整個國家社稷綱統的儒學會輕易拋棄久經兩千年考驗的儒學?!你太小看皇上地圣明也太小看本王的見識了!操當我們的陛下是豬頭???來呀將膽敢誣蔑皇上和本王是弱智地曹雎押出午門斬……不你既然如同豬一樣的蠢又認為‘不行’的就該不要了好押出去像騸豬一樣幫他割了!”
“喳!”丹犀龜鶴左右的一等侍衛武丹、劉鐵成兩人立刻領命不由分說地拽了那曹雎出去行刑。
金鑾殿立刻就成了“痙攣殿”!
見凌嘯毫不猶豫甚至也沒請示便又騸割了一個二品大員滿族官員們全都心生了敬畏之心其中為剛才命懸一線而后怕不已的隆科多嚇得是大腿都顫抖麻么。而那些保守派則是看著凌嘯橫眉掃過來的森冷目光盡皆股栗尤其是見到凌嘯運用凝血壯搞出的胸腹猛烈起伏甚至隱約有尿騷味傳來。
不過親王這番酣暢淋漓的怒罵指斥如果除開其鮮血淋漓的殺戮和徹頭徹尾得羞辱之外在朝官員就猶如是聽了一堂人文科學地科普課拋開了大感快意的輕浮和大感恐懼的狐悲之后皆是若有所思地頗有領悟……看來親王凌嘯也不是不學無術之人啊!是的。親王說得極有道理治國之人無不慎重而行誰會拋棄一個經過了千錘百煉能有效維持整個國家架構有序安穩的學說。而去用未經理論豐富階段和應用實踐的新學說?更何況新學說還連根本就沒出世呢!
康熙很是滿意凌嘯此舉帶來地效果笑著緩和氣氛“親王罵朕是豬頭的人已經伏法了好了朕已經平了氣你也把一腔忠憤暫且平息平息氣大傷身啊。呵呵豬尾臣工。肚子餓的忍忍下午朕會賜宴群臣你們繼續暢所欲言。朕已經安慰了王沒事了沒事了啊?!?br/>
皇帝的這一句話說出保守派盡皆傻眼……皇上你搞錯了吧。最該被安慰的是我們啊!
而凌嘯當然是收了劇烈“胸腹起伏”又道“諸位大人啊。人生于天地間風刀霜劍摧人老而道呢效法于天地自然啰有些地方也會隨著滄海桑田的變遷而略顯不匹我們師法于古之圣賢要的不是拘泥于他們針對當時環境態勢所的字面意思。而是師法這些圣賢敢于否定不匹配的旁支末節的勇氣師法他們著眼現實與時俱進地精神!本王認為儒學經過兩千年的風雨變遷后世給它們不斷加入的闡述既有豐富其理論地功效也有改得面目全非的弊端當然功也罷過也罷這些后世賢哲其實也都是值得我們所欽佩的因為它們直接繼承了孔孟的勇氣和精神。試問賢哲們能如此我們為何不能效仿承其勇氣和精神勇于打造一個生機勃勃又針砭時弊的新儒學呢?!”
打造新儒學?!
此言一出大家全都面面相覷起來交頭接耳地議論之聲不絕于耳。議論中頗有些瞧不起孔老二的滿族官員漸漸地安靜下來而漢族官員立刻就生了分化雖是沒有誰公開地大聲吵鬧但往張廷玉李紱身邊悄悄移動位置的人多了起來。很顯然無論滿漢都不缺乏能理解真知灼見地人。
康熙拈起御座旁放著的點心吃得有些心不在焉因為他也密切關注著百官的情況絲毫沒有掉以輕心!要是以為提出了真知灼見就能從學術爭辯到變法完勝得一瀉千里那就是在是小看了這一幫君和臣!康熙久馭群臣一看沒有新人公開表示支持凌嘯“打造新儒學”的建議立刻就信了凌嘯的觀點“皇阿瑪新儒學改造是不關痛癢的學術之爭變法才是涉及貼身利益的根本之爭他們死護儒學圣道兒臣提出創新儒學都是為了搶奪理論的制高點爭奪王道正義的名分罷了這一點他們這些道貌岸然地家伙用得極為嫻熟想要他們馬上俯聽命那基本上是幻想所以還要……”
女婿講的雖太赤果果岳父卻憑著經驗深信不疑現在康熙就等著看事態的展等著看誰要他使出凌嘯口中的“所以還要”!
“還要”的人馬上就出來了散秩大臣贏任起站了出來。他之所以敢站出來是因為贏任乃是秦始皇的后裔其族譜上記載的一句“帝令公子扶蘇遣使入極北尋夏之后裔朱里真族夾擊匈奴”雖真假無辯卻是大清朝證明自己是中華一脈的佐證其父還得到了皇太極和順治優渥保證他才不相信凌嘯乃至康熙會對他敢如何呢!
贏任也搶名義制高點來狙擊“皇上既然要臣等暢所欲言那臣就說了。親王說要創新儒學臣不敢評價其志向大小但臣以為歷朝歷代都以圣人為‘至智而為圣’親王要改難道是圣人有錯了的嗎?”
赫!死硬的保守派一下子清醒過來暗贊一聲好頓時信心大懲眼睛全盯向凌嘯……圣人沒錯親王就錯!
凌嘯沒有答腔康熙卻興奮得一下子蹦起來了終于輪到他上場了一指帝座旁的空椅子嚯嚯狂笑。
“好圣人沒有錯是朕無德朕既然無德退位總該可以了吧?好朕禪位朕禪位行了吧!”
當此時滿朝文武鮮有不眼前一黑的……太和殿成了太黑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