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這一收了笑容久久忍俊不住的裕親王和幾個宰相們終于忍住了笑意一個個面面相覷……怎么啦?按照李紱剛才宣讀的內容“數落’的那可是凌嘯的功勞啊顯然是在拍康熙的馬屁為何皇上會這般表情?
官員們也開始了詫異心中的疑問和福全他們的大同小異。以李紱一向冷峻的行文風格那是會言必引孔孟的但他既然這般用白話謔媚皇上那后面的三十多條也定然不會對親王針砭到哪里去康熙有必要這樣不高興嗎?
兩方面官員的這種詫異讓御花圓中的氣氛越來越凝重。裕親王實在是抑制不住好奇了剛要欠著身子靠近康熙去看看那份奏章卻突聽康熙猛咳嗽一聲把臉孔板得陰云密布將奏章遞給福全讓他把最后一段當眾念出來“磋磨君子之實福奢華君子之大害常言也道:色絢致眼盲食美致味乏妻多致陽損爵尊致性驕官隆致情墮!可見使之富貴也是一種懲罰。臣李紱彈劾親王凌嘯的上述三十九條大罪皇上已經對他施以了諸多的富貴懲罰罰到他富可敵國罰到他妻妾成群罰到他已位極人臣……”
群臣聽到這里齊齊心中嗟嘆不以……這也是懲罰的話試問誰不想被皇上罰到眼睛瞎、舌頭爛、腎虧、驕奢到橫著走的地步?
但李紱下面的話卻到此猛然一轉“然臣彈劾親王的第四十條大罪乃是他絕不該以武職之身。妄言國家選賢拔能之科舉重典!此一罪試問皇上還能以何富貴之罰罰之?!臣以為科舉之積弊如山亦是世人皆知也。確需整改然臣敢斷言科舉改革之事非科舉中人可以言之而放眼當今天下科舉中人何人可當此重任?-唯李紱最堪此任不做第二人想否則必不能既傳圣教精髓又不能達與時俱進!臣遂效法毛遂以自薦祈請圣上將科舉改革之責交由臣下……”
文人相輕。要是凌嘯在場定會覺得。李紱學地是老頑童李敖那套楚狂人但李紱終究不是李白和李敖他一個“愛君憂民之心。經國匡世之略”的正統圣人弟子突然變得如此狂妄?福全念完之后便馬上有人掩住嘴巴在下面竊笑不已尤其是那一句“不做第二人想”更是讓很多人覺得太狂了。鋒芒畢露得與君子溫潤如玉的原則背道而馳。但漸漸的笑聲慢慢消失了除了李紱慢慢跪倒在地上地聲音以外御花圓里更加的安靜。
安靜中。康熙詢問的眼光最先看向豪成以詢問他知不知道李紱是否是鄔思道安排的棋子。安靜中張廷玉也百思不得其解。他是知道鄔思道曾游說八阿哥之事的少有幾人之一李紱的毛遂自薦與鄔思道的建議何其相似現在有人站出來主動請纓化尖銳為圓潤這是好事啊。為何康熙現在卻不太高興起來?
可他一看康熙閃向老八的眼神就忽地明白過來了看來康熙是在懷疑李紱受了八阿哥的致使:以自己站出來堅決反對而收服百官之凝聚卻安排心腹按照鄔思道的建議向皇上表示忠誠!張廷玉知道要是康熙地這個懷疑是真的那老八這次可就真的打錯了算盤。江山沒穩地時候清朝連“留不留頭”都能推動下去就更別談現在了康熙在乎的還真不是什么士子的反對而是老八的這種有所保留的“忠心”三有所保留就意味著胤祀存了機詐之心也意味著老八把有些機密交易泄漏給了臣子更意味著即使交易能達成也會因為主體地變化而橫添變數弄不好會讓假戲變成了真做!
康熙的確是在懷疑老八盡管胤祀的模樣看起來更加地惶恐驚駭也不能打消康熙的這種懷疑。精芒在康熙的眼中閃了一閃心中已是打定主意縱使是老八的授意康熙也絕對不會再冀望于“過期作廢”了的交易而如果是李紱自己覺察出來要掌控科舉改革的主動免得凌嘯亂改一氣的巧合那康熙就更不會答應把改權交給李紱了。
咯咯一笑康熙往椅背上一靠訝然道“哦?李紱怎么你覺得滿朝名臣如云卻偏偏只有你適合?比如廉貝勒胤祀他就不合適了?”
李紱抬起頭一面正向凝視康熙以展示自己澄凈得眼神一面亢然說道“皇上臣索要此任并非是狂妄。廉貝勒以皇子之尊飽讀詩書平日躬和恭行深得士大夫們親近看似很適合辦此差事但臣卻以為他只是親于圣道而已卻不曾是真正歷經十年寒窗的科舉苦蟲和親王凌嘯一樣都是局外人!一個讀書人十幾二十年苦讀后卻現所學未必能所用的苦悶廉貝勒焉得能知?所以他不適合!”
咿呀還有這見識?
康熙一愣“那老狀元姜夔英呢?該是科舉中佼佼者吧難道他就不合適?”
李紱兩手一攤“皇上您也說了姜夔英是狀元他一生得意和得益地就是這科舉只見其利難見其弊……沒臣合適!”
康熙再愣“那兩廣總督郭琇呢?久考十年才賜同進士難道他就不合適?”
李紱大搖其頭“皇上您也說了郭琇老考不中他一生遺憾和暗恨的也是這科舉只見其弊難見其利……比臣差遠!”
康熙還愣“那刑部尚書王士楨該可以了吧聞名天下難道也比你差遠?”
李紱苦笑一聲“皇上。王士楨王漁洋是文壇宗秀可是陛下他是因文章好而少年成名從秀才到舉人再進士。他哪一次不是因為天下聞名聞名得讓考官都不敢不讓他考中這才得的功名不算是苦戰啊!唉皇上這科舉改革的差事唯有臣這種考了十年才中卻又勉強中個二甲的進士才利弊皆能權衡……就明說了吧。臣之所以最合適全因是個二流貨半吊子!”……因為二。所以俺?!
滿圓子一下子爆出了哄堂歡笑就連康熙也是難抑滑稽感覺笑得是領子上地貂毛都在顫抖半晌方才是強忍了下來。至此緊張的氣氛。被李紱的鬧劇式的進言給強力地緩和下來大家方才對李紱地狂妄有了諒解誰會和一個自認二流的不拔尖人物去計較呢?
但無可否認的。李紱說得很有道理不僅那些想要彈劾凌嘯的人有些心動即便是康熙這個皇帝也在哭笑不得之余有了些心癢癢的感覺……李紱此人平日看似和老夫子們一樣有些裝B但現在看來他是深通進諫之道啊一招先順水推船的諛謔讓自己在心底先容了他三分然后才通過狂妄方式。提出引人好奇得不得不追問的請求最后卻以一招低姿態的自貶全然消除狂妄的后遺癥……是個會看透事情的人物而且還暗中擠兌了老八在士林地凝聚力就很讓康熙高興若真的交給他去挑頭做科舉改革也未必就揉不進凌嘯的改革理念去啊!
眼見著康熙贊許地眼光在李紱身上逡巡九阿哥氣得是滿臉鐵青。雖說有些和皇阿瑪爭斗的吃虧風頭他不贊成八哥去搶可是看李紱這般便削弱了八哥在士人中的影響老九是心中恨得牙癢癢的!想到被邊緣化的可憐八哥胤禟一邊義憤填一邊用同情地眼光側目看向胤祀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卻現八哥滿臉都是落寞卻在嘴角撇出了一個奸笑。
胤禟現這異樣倍感愕然他可不相信這件事情是老八和李紱串通好了的等一深思老九就明白過來八哥的怪異表情是做給康熙看地!以令老爺子起疑的方式一來阻止康熙馬上授命李紱二來則是殘酷地報復李紱那不啻于“二五仔”的行徑……多疑的皇上一般只會寧可用傻一點的純臣也不會用鼠兩端的能臣!
果然康熙很快就注意到了老八的落寞奸笑并且毫不猶豫地宣稱此時元宵后再議讓老九對自己的八哥佩服得是五體投地。但其實在康熙的心中還真沒把李紱是不是老八地人放在心上他只知道在自己最親信的凌嘯和胤祥回來之前根本就沒有必要和這般人動太多的心思李紱忠也罷奸也好唯有用就行!
所以隨著康熙微微笑著的一頷康熙三十七年的最后一場盛宴正式開席了。在杯盞碗筷的聲響里在君臣同樂的氣氛中在滿天焰火的歡慶中勤王軍演武、天橋藝人獻藝、百官祝酒謝恩、內務府例賞節物全都進行得十分順利御花圓內終于熱鬧不堪起來。
只是大快朵頤大飽眼福的官員們誰都清楚過去康熙三十七年再怎么不平坦它也總算是過去了而接下來的三十八年恐怕將更不平坦-誰能忘記即將回來的流毒親王呢?何況一起回來的還有號稱“拼命十三郎”的老十三和自稱聞雞起舞力爭上游的老十四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