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鴻鵠 !
方夫人也不是傻子,聽秦夫人一說,自然明白了秦夫人的意思,心中對史湘云更是憋了一股子氣,比起史湘雪來,史湘云過得可好多了,母愛這種東西雖說沒有,方夫人所有的母愛都在自己的寶貝兒子史澤身上呢。可是,作為一個嬸娘,她能做的也都做了,史湘云身邊丫鬟婆子都是齊全的,月例也是從公中出,并不需要靠史湘云自己的月例來支出,四季的衣裳首飾,該有的也不會少了史湘云的,都要比史湘雪多出三成,甚至,若不是為了史湘云這個史家的嫡女,方夫人憑什么要多付給家里的西席一份銀錢,教家里的女兒念書,要知道,就算是王家的嫡出女兒,如王熙鳳,可也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結果呢,養出了這么個白眼狼,在外面糟踐自己的名聲!
方夫人恨不得立刻將史湘云教過來,劈頭蓋臉教訓她一頓,不過,方夫人卻也知道,這種做法絕不可行,只會讓人覺得,她的確虐待了自己的侄女,這讓方夫人幾乎更加喘不過氣來了,如果是自己的女兒,哪怕是史湘雪這個庶女呢,畢竟要叫她一聲母親的,她就算是打罵也是正常的,可是史湘云卻不行,三房在某種意義上,是繼承了大房的,因為這個,即便是分家的時候,三房也分到了大頭,作為大房唯一的遺孤史湘云,那就是豆腐掉進灰里,吹不得打不得,你心里再膩味,表面功夫都得做好了,要不然,難免要被人說一句忘恩負義,慳吝刻薄,放在平民百姓家里,這也不是一個好名聲,何況是侯府,要是被史家的對頭拿住了把柄,朝上參一本史鼐內幃不修,縱容妻子欺凌兄長遺孤,獲罪降爵也是可能的。無論從什么地方想,方夫人只能對史湘云更好,絕對不能更壞。這么想著,方夫人覺得自己的心肝都疼起來了。
秦夫人走了之后,為了維持這個家,一貫勤儉持家的方夫人扭曲了一張還帶著年輕的時候幾分美貌的臉,狠狠地將手里的那只因為要招待秦夫人才拿出來的前朝官窯青花瓷杯給摔到了地上,碎片四濺,邊上伺候的下人一個個垂著頭,戰戰兢兢一個字也不敢說。
方夫人臉上露出了一種叫人心寒的笑容,嘴唇動了動,輕哼了一聲道:“你不是不喜歡做針線嗎,我這就如了你的意!”
方夫人對史湘云既然失去了耐心,而且生出了厭惡之意,那么,作為當家主母,她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你不喜歡做針線,行,那上午的女紅課就沒必要保留了,那個繡娘繼續回針線房好了,當然,原因也可以告訴那個繡娘,沒辦法,誰讓云姑娘不喜歡呢,還總是學不會,一點東西都要做到半夜,可見你教得不好,自然不能讓你繼續下去了。至于史湘云將來會不會因為女紅上的問題被夫家挑剔,那方夫人可不管了,誰讓你自己不要做的。另外,方夫人著重整治的還有史湘云身邊的下人,史湘云作為史家嫡女,就算出門,即便沒有一腳出,八腳邁,身邊起碼也要帶著兩個一等丫鬟還有兩個嬤嬤的,結果你拿著史家的錢,看著自己伺候的姑娘在外面說史家的壞話,居然也不阻止,回來也不稟報,那要你還有什么用。
方夫人打發家里的下人早就打發出經驗來了,史湘云身邊的丫鬟也就算了,才一丁點大,而且是史湘云用慣了的,貿然打發了,難保不引起史湘云的反彈,但是那兩個嬤嬤就沒什么好顧忌的了,哪怕其中有一個是自己的奶嬤嬤呢,這么點大,從小就顯示出了叛逆心理的史湘云跟賈寶玉一樣,對于啰啰嗦嗦,總是訓導自己的嬤嬤好感都是沒有多少的,因此,方夫人直接就說,兩個嬤嬤年紀大了,也該回去享享天倫之樂了,另外,兩個嬤嬤一家子也是史家伺候的老人了,勞苦功高,即便為了他們的子孫,也不能叫他們世世代代為奴的,因此,也不要兩家子的身契銀子了,便直接將兩家人都放了出去,從此便是自由身了。
與現代人的想法不同,沒有幾個現代人能夠接受一家子世世代代做人們奴仆的時期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小說里面,那些穿越者們除非一開始就不幸淪為奴仆,否則的話,即便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也沒人肯賣身為奴。而對古代大家族的奴仆而言,可很少希望真的被家主給放出去的,依靠著主家,起碼衣食無憂,若是能有個油水豐厚的差事,一家子的收入甚至不輸于一些小地主。而且,依著主家的權勢,如史家這樣的侯門,家里稍微體面一點的下人,在外面便是一些小官也要對他們客客氣氣的,若是放出去了,說是良民,可是良民的同義詞叫做草民,草芥一樣的人物,過慣了舒服日子的人真要出去了,說寸步難行或許夸張了,但是日子會過得艱難一些也是正常的。
能夠做史湘云的奶嬤嬤和教養嬤嬤,自然是史家的老人了,資歷什么的都不差,兩人的丈夫也是體面的管事,兒子也有差事,女兒也進了內院,雖說不過是個二等三等的丫鬟,但是有她們的照應,在內院也沒人敢欺負,除了月錢之外,平常也有一些賞賜,甚至史湘云的奶嬤嬤的女兒就在史澤那邊,她還想著將來能讓女兒給史澤做個姨娘呢!
于是,當知道方夫人要將他們一家子都放出去的時候,兩個說是嬤嬤,其實也不過二三十來歲的女人都傻了眼,不過看方夫人的樣子,就知道這事已經不能更改了,只得垂頭喪氣地謝了恩,回去就要收拾自己的東西離開了。
這兩人既然是世仆,在家生子中還是很有一些關系的,比如說姻親,因此,很快,他們就知道為什么自家丟了差事,以一種體面的理由被不體面地放出去的緣故了,原因自然在史湘云身上,姑娘做錯了事,小小年紀就會搬弄口舌,你們這些做嬤嬤的卻不知道教導勸阻,放你們出去是主子的恩典,以你們的錯處,直接拉出去發賣了,你也沒地方喊冤去。
知道了原因,兩家人自然也對史湘云生出了一些怨懟之心,雖說他們暫時無法做什么,但是誰知道以后會怎么樣呢!
史湘云畢竟還是個孩子,她只知道自己的兩個嬤嬤被放出去了,以她的見識,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從奴仆變成了自由身,將來無論科舉什么的都不會受到限制,當然是主家的恩典,卻沒有想到,有幾個奴仆家的孩子,有那個資本去科舉呢?他們就算識字,也不過是之前培訓過的一些賬房上的知識罷了。若是有主家照應著,如同賴尚榮一樣,將來也未必沒有前程,可是,史家沒喜事,也沒聽說經濟上有什么問題,就將兩家人一起打發出來了,難免會有人猜測他們是做了什么損害主家利益的時期,對他們的人品首先就有了質疑,又有哪個讀書人肯為奴仆出身,人品還不好的人啟蒙呢?對讀書人來說,錢的確重要,但是,還有別的事情更重要,這種很有可能會讓他們被自己所在的圈子排斥的事情,他們只要沒吃錯了藥,或者是窮得沒辦法了,否則都是不會做的。
方夫人如今對史湘云,采取的就是一種放縱的態度,比如說,以前方夫人還比較抗拒賈家來接人,如今,只要賈家來接,方夫人也就放行了,她也懶得讓一個不知道感恩的小白眼狼天天出現在自己面前,裝出一副恭順的樣子給自己請安問好。她既然覺得賈家好,就讓她去賈家好了,看賈家能不能給她一個侯門嫡女應該有的一切,包括最重要的婚姻。說不得賈家還真能,那丫頭每每不是叫賈家那個鳳凰蛋兒什么“愛哥哥”的嗎?她要真有本事,就勾搭上賈寶玉啊,以兩家的親戚關系,即便賈寶玉不過是二房的次子,五品小官的兒子,也勉強配得上史湘云了,或者按兩個人腦子不清楚的程度,那才叫天作之合呢。反正方夫人覺得,自己之前那般吃力討不了好,還不如就這樣呢,誰都省心,也省得那丫頭又說什么自己寄人籬下,史家這樣不好,那樣不好,苛刻一個小丫頭從早到晚做針線之類的話。你要真知道自己是寄人籬下,就不會說那種不懂事的話。
史家兩房雖然分了家,但是底下的下人之間還是有些親戚關系的,因此,方夫人的動作并沒有瞞過秦夫人的眼鏡,不過,秦夫人雖然對方夫人的手段有些看不上,但是在對史湘云的問題上,秦夫人卻覺得史湘云這是活該。哪家的姑娘不是這樣來的,難道那些大家閨秀天生就能儀態端莊嗎,容貌是天生的,可是德言婦功難道生下來就會的嗎,何況你長得也不是那種讓人一看就不會挑剔其他的絕世美女呢,不在其它上面做文章,將來婚事上蹉跎,哪怕史家養得起你一輩子,也丟不起你這個人呢!
不過,只要方夫人能讓史湘云安分守己,不在外面胡說八道敗壞史家的名聲和家教,史湘云將來的前程可跟秦夫人沒多大關系,秦夫人自己的事情還忙不過來了,誰有那個閑心,去管一個不知道好歹的侄女的閑事,只是對史湘雯和史湘霓的管教更加緊了一些,并讓她們以后少跟史湘云往來,免得跟著學壞了。
作者有話要說:補抽:
方夫人也不是傻子,聽秦夫人一說,自然明白了秦夫人的意思,心中對史湘云更是憋了一股子氣,比起史湘雪來,史湘云過得可好多了,母愛這種東西雖說沒有,方夫人所有的母愛都在自己的寶貝兒子史澤身上呢。可是,作為一個嬸娘,她能做的也都做了,史湘云身邊丫鬟婆子都是齊全的,月例也是從公中出,并不需要靠史湘云自己的月例來支出,四季的衣裳首飾,該有的也不會少了史湘云的,都要比史湘雪多出三成,甚至,若不是為了史湘云這個史家的嫡女,方夫人憑什么要多付給家里的西席一份銀錢,教家里的女兒念書,要知道,就算是王家的嫡出女兒,如王熙鳳,可也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結果呢,養出了這么個白眼狼,在外面糟踐自己的名聲!
方夫人恨不得立刻將史湘云教過來,劈頭蓋臉教訓她一頓,不過,方夫人卻也知道,這種做法絕不可行,只會讓人覺得,她的確虐待了自己的侄女,這讓方夫人幾乎更加喘不過氣來了,如果是自己的女兒,哪怕是史湘雪這個庶女呢,畢竟要叫她一聲母親的,她就算是打罵也是正常的,可是史湘云卻不行,三房在某種意義上,是繼承了大房的,因為這個,即便是分家的時候,三房也分到了大頭,作為大房唯一的遺孤史湘云,那就是豆腐掉進灰里,吹不得打不得,你心里再膩味,表面功夫都得做好了,要不然,難免要被人說一句忘恩負義,慳吝刻薄,放在平民百姓家里,這也不是一個好名聲,何況是侯府,要是被史家的對頭拿住了把柄,朝上參一本史鼐內幃不修,縱容妻子欺凌兄長遺孤,獲罪降爵也是可能的。無論從什么地方想,方夫人只能對史湘云更好,絕對不能更壞。這么想著,方夫人覺得自己的心肝都疼起來了。
秦夫人走了之后,為了維持這個家,一貫勤儉持家的方夫人扭曲了一張還帶著年輕的時候幾分美貌的臉,狠狠地將手里的那只因為要招待秦夫人才拿出來的前朝官窯青花瓷杯給摔到了地上,碎片四濺,邊上伺候的下人一個個垂著頭,戰戰兢兢一個字也不敢說。
方夫人臉上露出了一種叫人心寒的笑容,嘴唇動了動,輕哼了一聲道:“你不是不喜歡做針線嗎,我這就如了你的意!”
方夫人對史湘云既然失去了耐心,而且生出了厭惡之意,那么,作為當家主母,她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你不喜歡做針線,行,那上午的女紅課就沒必要保留了,那個繡娘繼續回針線房好了,當然,原因也可以告訴那個繡娘,沒辦法,誰讓云姑娘不喜歡呢,還總是學不會,一點東西都要做到半夜,可見你教得不好,自然不能讓你繼續下去了。至于史湘云將來會不會因為女紅上的問題被夫家挑剔,那方夫人可不管了,誰讓你自己不要做的。另外,方夫人著重整治的還有史湘云身邊的下人,史湘云作為史家嫡女,就算出門,即便沒有一腳出,八腳邁,身邊起碼也要帶著兩個一等丫鬟還有兩個嬤嬤的,結果你拿著史家的錢,看著自己伺候的姑娘在外面說史家的壞話,居然也不阻止,回來也不稟報,那要你還有什么用。
方夫人打發家里的下人早就打發出經驗來了,史湘云身邊的丫鬟也就算了,才一丁點大,而且是史湘云用慣了的,貿然打發了,難保不引起史湘云的反彈,但是那兩個嬤嬤就沒什么好顧忌的了,哪怕其中有一個是自己的奶嬤嬤呢,這么點大,從小就顯示出了叛逆心理的史湘云跟賈寶玉一樣,對于啰啰嗦嗦,總是訓導自己的嬤嬤好感都是沒有多少的,因此,方夫人直接就說,兩個嬤嬤年紀大了,也該回去享享天倫之樂了,另外,兩個嬤嬤一家子也是史家伺候的老人了,勞苦功高,即便為了他們的子孫,也不能叫他們世世代代為奴的,因此,也不要兩家子的身契銀子了,便直接將兩家人都放了出去,從此便是自由身了。
與現代人的想法不同,沒有幾個現代人能夠接受一家子世世代代做人們奴仆的時期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小說里面,那些穿越者們除非一開始就不幸淪為奴仆,否則的話,即便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也沒人肯賣身為奴。而對古代大家族的奴仆而言,可很少希望真的被家主給放出去的,依靠著主家,起碼衣食無憂,若是能有個油水豐厚的差事,一家子的收入甚至不輸于一些小地主。而且,依著主家的權勢,如史家這樣的侯門,家里稍微體面一點的下人,在外面便是一些小官也要對他們客客氣氣的,若是放出去了,說是良民,可是良民的同義詞叫做草民,草芥一樣的人物,過慣了舒服日子的人真要出去了,說寸步難行或許夸張了,但是日子會過得艱難一些也是正常的。
能夠做史湘云的奶嬤嬤和教養嬤嬤,自然是史家的老人了,資歷什么的都不差,兩人的丈夫也是體面的管事,兒子也有差事,女兒也進了內院,雖說不過是個二等三等的丫鬟,但是有她們的照應,在內院也沒人敢欺負,除了月錢之外,平常也有一些賞賜,甚至史湘云的奶嬤嬤的女兒就在史澤那邊,她還想著將來能讓女兒給史澤做個姨娘呢!
于是,當知道方夫人要將他們一家子都放出去的時候,兩個說是嬤嬤,其實也不過二三十來歲的女人都傻了眼,不過看方夫人的樣子,就知道這事已經不能更改了,只得垂頭喪氣地謝了恩,回去就要收拾自己的東西離開了。
這兩人既然是世仆,在家生子中還是很有一些關系的,比如說姻親,因此,很快,他們就知道為什么自家丟了差事,以一種體面的理由被不體面地放出去的緣故了,原因自然在史湘云身上,姑娘做錯了事,小小年紀就會搬弄口舌,你們這些做嬤嬤的卻不知道教導勸阻,放你們出去是主子的恩典,以你們的錯處,直接拉出去發賣了,你也沒地方喊冤去。
知道了原因,兩家人自然也對史湘云生出了一些怨懟之心,雖說他們暫時無法做什么,但是誰知道以后會怎么樣呢!
史湘云畢竟還是個孩子,她只知道自己的兩個嬤嬤被放出去了,以她的見識,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從奴仆變成了自由身,將來無論科舉什么的都不會受到限制,當然是主家的恩典,卻沒有想到,有幾個奴仆家的孩子,有那個資本去科舉呢?他們就算識字,也不過是之前培訓過的一些賬房上的知識罷了。若是有主家照應著,如同賴尚榮一樣,將來也未必沒有前程,可是,史家沒喜事,也沒聽說經濟上有什么問題,就將兩家人一起打發出來了,難免會有人猜測他們是做了什么損害主家利益的時期,對他們的人品首先就有了質疑,又有哪個讀書人肯為奴仆出身,人品還不好的人啟蒙呢?對讀書人來說,錢的確重要,但是,還有別的事情更重要,這種很有可能會讓他們被自己所在的圈子排斥的事情,他們只要沒吃錯了藥,或者是窮得沒辦法了,否則都是不會做的。
方夫人如今對史湘云,采取的就是一種放縱的態度,比如說,以前方夫人還比較抗拒賈家來接人,如今,只要賈家來接,方夫人也就放行了,她也懶得讓一個不知道感恩的小白眼狼天天出現在自己面前,裝出一副恭順的樣子給自己請安問好。她既然覺得賈家好,就讓她去賈家好了,看賈家能不能給她一個侯門嫡女應該有的一切,包括最重要的婚姻。說不得賈家還真能,那丫頭每每不是叫賈家那個鳳凰蛋兒什么“愛哥哥”的嗎?她要真有本事,就勾搭上賈寶玉啊,以兩家的親戚關系,即便賈寶玉不過是二房的次子,五品小官的兒子,也勉強配得上史湘云了,或者按兩個人腦子不清楚的程度,那才叫天作之合呢。反正方夫人覺得,自己之前那般吃力討不了好,還不如就這樣呢,誰都省心,也省得那丫頭又說什么自己寄人籬下,史家這樣不好,那樣不好,苛刻一個小丫頭從早到晚做針線之類的話。你要真知道自己是寄人籬下,就不會說那種不懂事的話。
史家兩房雖然分了家,但是底下的下人之間還是有些親戚關系的,因此,方夫人的動作并沒有瞞過秦夫人的眼鏡,不過,秦夫人雖然對方夫人的手段有些看不上,但是在對史湘云的問題上,秦夫人卻覺得史湘云這是活該。哪家的姑娘不是這樣來的,難道那些大家閨秀天生就能儀態端莊嗎,容貌是天生的,可是德言婦功難道生下來就會的嗎,何況你長得也不是那種讓人一看就不會挑剔其他的絕世美女呢,不在其它上面做文章,將來婚事上蹉跎,哪怕史家養得起你一輩子,也丟不起你這個人呢!
不過,只要方夫人能讓史湘云安分守己,不在外面胡說八道敗壞史家的名聲和家教,史湘云將來的前程可跟秦夫人沒多大關系,秦夫人自己的事情還忙不過來了,誰有那個閑心,去管一個不知道好歹的侄女的閑事,只是對史湘雯和史湘霓的管教更加緊了一些,并讓她們以后少跟史湘云往來,免得跟著學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