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著名紳士堂吉訶德·德·拉曼查的生平及事業
在拉曼查的某個地方,確切的地名我并不愿提及,不久前曾住著一位紳士。他的家產包括一支掛在兵器架上的長矛、一面古老的橢圓形皮盾、一匹瘦馬和一條獵狗。家中難得吃上羊肉,長年只有牛肉下鍋。晚餐一般是拌碎肉,周六燉雜燴,周五齋日吃豆角,周日添只乳鴿佐餐。光這些就已經花費掉他日常收入的四分之三了,余下的收入只夠添置一套節假日穿的黑呢長外套、絲絨褲子和配套的平底便鞋,還有一件平日里能風風光光穿出去的精致褐色粗呢衣裳。家里有位年過四十的女管家,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外甥女,還有一位兼干農活的仆人,既負責照料瘦馬,又負責修枝剪葉。
我們這位紳士已年屆五十,骨骼粗大,體態精瘦,面容干癟,習慣于早起,熱衷于狩獵。據說他有個諢號叫吉哈達,或者蓋薩達,在不同的敘事者筆下稍有區別。據最可靠的推測,人們一般認定應稱之為蓋哈那。但這一點對我們的故事來說無關緊要,只要情節不偏離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上面提到的這位紳士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都無所事事,他把所有的閑暇都用來閱讀騎士小說,如癡如醉,以至于不但把打獵這回事拋到了九霄云外,甚至連莊園都無心打理。他沉溺其中,難以自拔,竟賣掉了大片的耕地,只為購置騎士小說來讀。就這樣,他把所有能找到的騎士小說都搬回了家。在所有的作品中,他認為最出色的是著名的費里西諾·德·席爾瓦創作的故事,因為其行文平實流暢,而且書中錯綜復雜的玄妙哲理在他看來字字珠璣,尤其是讀到那些求愛信和挑戰書的時候。這種段落往往是這么寫的:“理性歸于盲目,我于是失魂落魄,怨恨你的美貌實屬情非得已?!被蛘哂袝r是這樣的:“高遠的天際以群星奇妙輝映您的神圣,因崇高而斬獲的榮耀于您當之無愧?!?/p>
就這樣,可憐的紳士走火入魔,為了理解并領會文中的精義而廢寢忘食,即便是亞里士多德專為此復生,也未必能挖掘出這么深的含義。他對于堂貝利亞尼斯給別人造成的傷和自己受到的傷心存疑慮,因為據他推測,縱然有名醫能妙手回春,面部和身體總該留下些許傷疤和痕跡。但無論如何,他很欣賞作者在小說結尾處的伏筆:征途永無止境。很多次他都想提起筆來,字斟句酌地給作品補上結局,履行書中隱含的承諾。毫無疑問,要不是因為有更宏大、更執著的理想干擾,他一定已經動筆并著成了。
關于誰才是最杰出的騎士,他跟本村的神父常常意見相左——神父是一位飽學之士,畢業于西根薩大學——究竟是帕爾梅林·德·英格蘭還是阿馬蒂斯·德·高盧?而村里的理發師尼古拉斯卻認為太陽騎士才是任何人都無法企及的,如果非要說有誰能相提并論的話,也只有堂加拉奧爾——阿馬蒂斯·德·高盧的兄弟,因為他在各方面都很優秀,既不矯揉造作,也不像他哥哥一樣頻繁落淚,論膽識更是毫不遜色。
總之,他一頭扎進書堆,每個夜晚都從黃昏直到黎明,每個白天都從日出直到日暮;因為極度缺乏睡眠以及無休止的閱讀,終于神思枯竭,漸漸失去了理智。他頭腦中充斥著從書中讀到的那些虛妄的故事,諸如魔法、沖突、搏斗、挑戰、受傷、調情、戀愛、折磨和種種荒誕不經的事,而且對那些癡人說夢般胡編亂造的情節都深信不疑。對他來說,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確鑿的歷史了。他承認熙德·魯依·迪亞斯的確是位優秀的騎士,但跟“燃劍騎士”相比還是望塵莫及,后者一個反手就能把兩個兇殘龐大的巨人劈成兩半。更厲害的是貝爾納多·德爾·卡爾皮奧,因為他效仿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用雙臂扼死大地之子安泰的做法,在隆塞斯山谷將被施了巫術的羅爾丹置于死地。他也很欣賞巨人莫爾岡德,雖然出生于一向狂妄傲慢的巨人家族,卻難得地謙和有禮。然而,他最最欽佩的還是雷納爾多斯·德·蒙塔爾班,尤其愛讀他離開自己的城堡,一路劫掠,又跑到異國他鄉搶回了據說是純金制成的穆罕默德塑像的經歷。要是能把背信棄義的加拉隆狠狠地揍一頓,他情愿賠上女管家,甚至再貼上親外甥女也在所不惜。
實際上,因為理智已經喪失殆盡,他開始編織世界上任何瘋子都沒有萌生過的荒唐念頭:為了揚名立萬,也為了報效國家,他認為自己有理由也有必要成為一名游俠騎士,披堅執銳,躍馬馳騁,闖蕩天下,把在書中讀到的游俠騎士的英雄事跡一一效仿,鏟奸除惡、除暴安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一朝功成名就,便可萬古流芳。這個可憐的人想象著自己因為英勇善戰而被加冕,登上了至少是特拉比松帝國的王位寶座。于是,帶著這些想入非非的念頭,鬼迷心竅般被虛幻的成就感驅使著,他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遠大志向付諸實踐。
他做的頭一件事就是把祖上傳下來的武器擦拭干凈。這些武器被遺忘在角落里好幾百年,早已腐舊發霉、銹跡斑斑。他不但竭盡全力擦洗,還做了些裝飾,最后卻發現還有一點很大的美中不足:家里沒有上下嵌套式的全盔,只有一頂不帶護面的帶沿盔帽。不過他靈機一動,用硬紙殼做了類似半截頭盔的護面板安到盔帽上,乍一看就是個完整的全盔。然而,常言道樂極生悲,為了檢驗它是否足夠結實能抵御刀鋒,他拔出佩劍朝它砍了兩下,誰知剛揮出一劍,整整一個星期的勞動成果頃刻間土崩瓦解。頭盔如此不堪一擊令他沮喪不已,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重新制作時,他在內部鑲了幾根鐵條。這回他對頭盔的強度相當滿意,但再也不想拿它做什么試驗了。好歹就是它了,權當是一頂精致絕倫的嵌套式全盔。
接下來他開始琢磨那匹瘦馬。雖然它每只蹄子都裂成八瓣兒,裂紋加起來比一個雷阿爾能兌換的零錢還多,身上的癩疤比戈內拉那匹被當作笑料的劣馬還要密,正如拉丁語俗語所說,“瘦得皮包骨頭”,但在他眼中,不管是亞歷山大的坐騎布塞法羅還是熙德的駿馬巴別卡都無法與之媲美。為了給馬取個好名字,他花了整整四天時間冥思苦想。因為考慮到,既然效力于一位威名赫赫的騎士,馬本身又是這么出類拔萃,沒有理由不擁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不僅如此,這個名字應既能體現出它在成為游俠坐騎之前的身份,又能彰顯出它如今的卓越價值。主人的身份變了,坐騎的名字也該隨之而變,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這樣才能贏得如雷貫耳的名聲,才配得上主人的新晉頭銜和嶄新的事業。于是,他搜腸刮肚,想出一個,否定一個;候選名單不斷增加,又不斷排除。在分解、重組了無數個名字之后,最終決定替它取名為“羅西南多”。在他看來,這不但是個崇高而響亮的名字,同時也寓意著,在此刻之前它曾是一匹卑微的瘦馬,而今卻一躍成為全世界所有瘦馬中的翹楚。
為坐騎覓得一個如此得意的名字,接下來他開始考慮自己的名號。這次又花費了整整八天,終于決定自稱為“堂吉訶德”。正如前文所述,從這個名字看來,這個紀實故事的敘述者們可以據此斷定,他的外號應該是“吉哈達”,而不是另一些人認為的“蓋薩達”。不過,考慮到英勇的阿馬蒂斯并不滿足于干巴巴地自稱為“阿馬蒂斯”,而是把自己的國度和家鄉加到了名字中,以使其揚名于世,從而創立了“阿馬蒂斯·德·高盧”的名號,因此,作為一名堂堂正正的騎士,他也得把家鄉加進來,稱為“堂吉訶德·德·拉曼查”。他認為這個名字不但清楚傳達了自己的門第和籍貫信息,而且也將為家鄉拉曼查帶來無上榮耀。
武器都擦拭一新,頭盔已天衣無縫,坐騎的名字取好了,自己的名號也確定了,他覺得萬事俱備,只差去找一位淑女作為心上人了。要知道,沒有愛情的游俠騎士就像一棵既無枝葉又無果實的枯樹,就是一具行尸走肉。他自言自語地說:
“假如我罪有應得,哦不!倒不如說是時來運轉,遇到某個巨人——這對游俠騎士來說是家常便飯——我一個照面就把他打敗了,或者將他一劈兩半,總之最終我戰勝了他并使他臣服。如果能遣他去見我的心上人,讓他走進屋子,在我可愛的小姐面前雙膝跪地,并用謙卑而恭順的聲音說:‘小姐,我是巨人卡拉庫良布洛、馬林德拉尼雅島的領主,在一場空前的惡戰中被無比值得贊頌的堂吉訶德·德·拉曼查騎士一舉擊潰,他遣我來臣服在您的腳下,任尊貴的小姐您隨心差遣。’豈不美哉?”
哦!我們高貴的紳士在發表完這番演說后是如何地心花怒放,而當他找到合適的意中人時,更是欣喜若狂。原來,在距他家不遠的地方,有一位年輕美麗的農家姑娘,他曾經迷戀過一陣子,雖然她明顯對此一無所知,也根本沒那個意思,但他認為這個叫作阿爾冬莎·洛倫索的姑娘是堪作意中人的不二人選。為了給她選一個既配得上自己“堂吉訶德”的名頭,聽起來又有幾分公主和名媛風范的雅號,他決定稱之為“杜爾西內亞·德爾·托博索”,因為她是托博索人。他認為,這個名字不但朗朗上口,而且立意崇高又寓意深遠,正如他為自己和他所擁有的東西取的名字一樣。
對于堂吉訶德的故鄉到底是拉曼查的哪個村鎮,歷史上很多學者進行過考證和研究?!霸诶榈哪硞€地方”是西班牙民謠《棒打鴛鴦》中的一句詩。
當時西班牙的羊肉比牛肉貴。
13世紀西班牙為紀念對摩爾人的一次勝利,規定星期六不吃葷,但可吃一些動物雜碎。
星期五是耶穌受難日,為天主教齋日。
費里西諾·德·席爾瓦,15世紀西班牙作家。
此處含諷刺意味,西根薩大學是當時小型大學之一,畢業生受人輕視。后文中的奧蘇納大學也是如此。
以上提及皆為騎士小說中的人物。
熙德·魯依·迪亞斯(約1043—1099),11世紀西班牙著名軍事統帥,民族英雄,西班牙史詩《熙德之歌》中的主人公。
即阿馬蒂斯·德·希臘,阿馬蒂斯·德·高盧之孫,胸口文有一把紅色的劍。
貝爾納多·德爾·卡爾皮奧,西班牙傳說中的英雄。
雷納爾多斯·德·蒙塔爾班,法蘭西十二騎士之一,羅爾丹的對手。
顯然,伊斯蘭教并沒有塑像。
加拉隆,騎士小說中的人物,因他的背叛,法蘭西十二騎士在龍塞斯山谷戰敗。
雷阿爾為西班牙古代貨幣。
戈內拉,15世紀意大利朝廷弄臣。
羅西南多為音譯,由Rocin(瘦馬)和Antes(以前/名列前茅)組合而成,意為從前是瘦馬,現在是出眾的駿馬。
一說“吉訶德”源于加泰蘭語“cuixot”,意為保護大腿的鎧甲部位。
“阿爾冬莎”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普通而粗俗的名字,有句諺語叫作“沒有女人過活,阿爾冬莎也能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