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話殺氣騰騰。</br> 文武百官聽得膽戰心驚。</br> 陛下這是在敲山震虎....看到了嗎?我連親如兄弟的功臣都能殺,更何況是你們?</br> 而且理由無懈可擊——造反!</br> 古往今來,皇帝可以容忍臣子囂張跋扈,可以貪腐食肉,可以拉幫結派,但唯有造反這一條是皇帝的逆鱗。</br> 尉遲可以證明自己的忠誠,可你們呢?</br> “尉遲敬德,他在陪圣人演了一出大戲啊……”</br> 大臣們漸漸有些明悟。</br> 紛紛用復雜的眼神望向黑鐵塔。</br> 這個粗鄙的武夫,怎么就會有如此覺悟?</br> “密函!”</br> “一切的起因,都源自那封密函!”</br> “陛下和尉遲恭演戲,缺少的就是一個契機,偏偏在這時,就有人把刀塞進了陛下的手里……”</br> “做出這件事的人,便是當朝駙馬,房遺愛!”</br> 群臣震動不已。</br> 心說房二郎竟如此厲害?</br> 他連早朝都沒上,僅憑一張無中生有的密函,便將整個事件鋪設開來。</br> 這等運籌帷幄的本事。</br> 簡直如同當初的房相啊!</br> ……</br> “房遺愛這小子,竟有如此心機。”</br> 人群中,長孫無忌面色陰沉。</br> 不和為何,他從房贏這個小輩的身上,竟然感到了一絲威脅。</br> “房玄齡已是常青樹,常居尚書省左仆射,現在又多出了個房遺愛……”</br> “房家,難道要一門雙相么?”</br> 長孫無忌袖中的拳頭死死握緊,暗自深吸一口氣:</br> “無妨,花無百日紅。”</br> “只要押對了未來的儲君,無需老夫出手,陛下自會親自修剪枝葉!”</br> ……</br> 李世民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平靜的看著這一切,開口喝道:</br> “阿難!”</br> 大太監在側后方躬身應道:“老奴在,陛下有何吩咐。”</br> 李世民沉聲說道:“現在便傳令下去,讓房贏率領百騎全城搜捕不法者……三日之后,若長安依舊亂象,讓他提頭來見!”</br> “喏。”</br> 張阿難揣著手,低頭領命。</br> 臺下。</br> 太子黨們眼神發亮。</br> 好機會!</br> 無需門閥士族出手,到時候只要動用些許力量,制造些混亂……</br> 屆時,房遺愛必死無疑!</br> 太子黨暗中雀躍。</br> 李世民已神色漸緩,將目光投向了群臣,和藹問道:</br> “玄齡,你是不是忘記了一件事情?”</br> 房玄齡心里咯噔一下。</br> 皇帝今天手段倍出,讓人根本琢磨不透其用意。</br> 他剛剛攜帶殺伐之余威,下令雷霆鎮壓士族,現在絕不會無緣無故的說廢話。</br> 于是,房玄齡連忙拱手道:“不知陛下所指何事?”</br> “呵呵!玄齡年紀大了,記性也退步了。”</br> 李世民遙點了點房玄齡,笑呵呵的說:“你是宋州刺使,封國于梁,為何不去上任?”</br> 房玄齡微微一愣。</br> 隨即瞳孔收縮,震驚的霍然抬頭。</br> 與此同時。</br> 文武大臣心中像是被炸雷轟下,不可思議的望著李世民。</br> 能讓一向淡定的房相變色,讓群臣震驚的,有且只有那件事……</br> 貞觀十一年的分封!</br> 那一次,皇帝在沒有和任何人商量的情況下,直接下了一道詔書:</br> “朕憑借上天的庇佑、功臣的幫助,削平四海,廓清宇內,爾等功臣,曾經出生入死,功績彪炳……”</br> “朕心中銘記,現正式裂土分封,以為世襲之制……”</br> 那一次。</br> 包括房玄齡在內。</br> 一十四位開國功臣被封為諸侯,名為“世襲刺使”!</br> 這就涉及到了,幾乎貫穿整個中原王朝的根本制度——郡縣制和封建制之爭!</br> 實際上。</br> 貞觀十一年那次分封,只是李世民的眾多試探之一。</br> 早在武德九年,年輕的秦王當了皇帝之后,便馬上舉辦了一次奏對。</br> 李世民問:“把皇族子弟都封為王爺,對江山永固有好處嗎?”</br> 群臣當然反對。</br> 第一次試探失敗,不僅沒有新封,太上皇李淵親封的一大票宗室郡王,還被悉數降為縣公。</br> 貞觀元年。</br> 一次君臣廷議上。</br> 李世民又問:“朕想讓子孫長久,社稷永安,有沒有什么好辦法?”</br> 彼時,蕭瑀剛剛被恢復了尚書省左仆射,于是給老板了一個臺階下,表示贊同。</br> 李二陛下很滿意,但是沒有行動。</br> 當時沒行動。</br> 不代表以后沒行動……</br> 貞觀五年,李世民忽然下詔,分封十二位皇子為王,再度提出恢復古制。</br> 這次臣子們都炸了毛。</br> 尚書右丞魏征,禮部侍郎李百藥,兩人打頭陣,百官說的吐沫橫飛,紛紛反對。</br> 李世民險些暴走。</br> 中書侍郎顏師古,見皇帝的臉色陰沉的可怕,知道如果大臣不讓步,今天的事恐怕難以收場,因此提出了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br> “如果要分封的話,也不是不可以。”</br> “但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可以分封親王的兒子,要以州縣相隔,互相牽制,讓他們同心協力,扶持皇室。”</br> “同時,為藩國設置的官吏,必須由尚書省選拔錄用,除了中央朝廷的法令外,不允許他們擅自實施刑罰,其他的事兒也都要訂個規矩。”</br> 李世民無奈,只能說:“朕再想想吧。”</br> 貞觀十一年。</br> 李世民再次招呼也不打,直接分封了十四位大臣。</br> 世襲罔替……</br> 沒有特殊緣故,不得廢黜。</br> 為此,還做了小動作,比如,把房玄齡的魏國公改為梁國公,把李靖代國公改為衛國公……</br> 全部是以封地名字命名!</br> 然而,大家全都不感冒....直接漠視了李世民的詔令,因此這道詔書擱置了兩年之久。</br> 現如今。</br> 皇帝竟然故事重提。</br> 這里面顯然蘊含著極大的政治意義,那便是……用功臣的王位,去遏制天下門閥士族!</br> 這就見血封喉了。</br> 比如滎陽,直接派個封王過去,鄭氏還怎么活?</br> 因此此言一出。</br> 朝堂上五姓七望的勢力,全都慌神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