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方向沖下山的日軍一腳踢在了鐵板上,在這位脾氣火爆的華軍將領一次設伏打擊之下,大量有生力量直接被威力同樣無比火爆的炮兵和空中轟炸消滅得干干凈凈。
B17重型轟炸機群投下的凝固汽油彈點出了一片片明亮的火海。
山上山下的大火徹夜燃燒,讓橫尸遍野的日軍尸體也在大火下噼里啪啦的燃燒著,等天一亮,山風一吹,到處都是灰色的煙塵,這其中既有燃燒的黑色顆粒,也有骨灰的灰色顆粒,浩浩蕩蕩如煙云一般蔓延席卷。
這可怕的一幕,讓其他山上的日軍再也不敢下山一步了。
至于西北方向的日軍反撲兵力,他們倒是沒有在正面被伏擊,所以也并未在正面遭受到炮兵、裝甲兵和空軍的聯合火力打擊。
只是千萬不要以為他們有什么好過,畢竟他們要面對的對手,可不是一般人物。
那名嚼著黃豆、神情冰冷的將軍,直接來了一次釜底抽薪。
日軍反撲兵力一路從西邊正式接近而來,層層遞進,企圖趁著華軍正在向南方攻擊之際,從背后切斷華軍的輜重路線,攻擊華軍脆弱的后勤補給部隊,打完一票就上山,如同土匪一般消耗華軍的戰斗能力。
可是一路沖下山來,幾條路線上都沒有遇到華軍的后勤補給卡車車隊。
日軍師團長感到無比奇怪,覺得華軍可能在設伏,于是下令派遣大量斥候向前做更遠距離扇形搜索,以確保華軍沒有反客為主設下伏擊圈。
畢竟華軍慣常于誘敵深入,然后來上一次可怕的伏擊,這可是華軍的拿手好戲。
他們華中派遣軍已經在華夏戰場上領教過太多太多次了,決不能再上一次當!
不過,這個日軍師團長沒想到的是,華軍此次出現的方向卻不是他們的正面,而是他們的老巢方向。
——很快,這個日軍師團長就得到匯報,大量華軍竟然出現在他們身后的出發位置,現在已經抄斷了他們的回撤道路,并且已經構建了完備的陣地!
日軍師團長愣了一下,然后快速看向作戰地圖,發現華軍出現的方向正是自己的進攻路線出發位置,什么情況?華軍怎么可能會從這個方向鉆了出來?
如果華軍從這里早就做好了戰斗準備的話,那么換句話說,說明他們早就對自己的行軍路線有所預測,而且預測極為精準!
日軍師團長倒抽了一口涼氣,自己原以為自己是獵人,沒想到在在敵軍的眼中自己只不過是一只上鉤的獵物罷了,而且此刻恐怕已經墜入了陷阱!???.BIQUGE.biz
天照大神啊,對面的敵軍將領是誰?難不成是衛平親自來了?
日軍師團長惴惴不安,而很快,最新的一則消息傳入了他的指揮部。
——后方部隊報告,其遭遇華軍炮火猛烈轟擊,根據口徑判斷,應該是華軍軍一級的重型火炮在發威,目前,數個中隊已經被華軍的火力覆蓋所全部消滅了!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師團長更是覺得五雷轟頂!
見鬼,華軍連炮兵陣地都給部署到他自己的后方了,真的假不了,華軍這次是大動作!自己甚至可能已經被包圍了!
不過此刻反應過來已經晚了,因為前方的日軍斥候很快就發現,扇面搜索范圍內竟然鋪天蓋地到處都是華軍!
是的,華軍并未按照日軍假想的主攻方向一路前進,而是以雷霆萬鈞之勢,進行了釜底抽薪一般的切頭去尾,朝著他們的方向主動打了過來!
這從軍事理論上看來簡直就是瘋狂的一幕,因為這不僅浪費了好不容易取得的戰略先機,而且若是日軍并未下山,反而還會導致自身徹底的暴露,同時還會影響到后續推進的時效性。
可現在,在那位殺氣冰冷的將軍的指揮之下,華軍看似多走了一段回頭路,卻狠狠的一拳砸在了日軍的命門之上!
至少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和兩個摩托化步兵師齊頭并進,毫不客氣地直接撕碎了日軍前方的斥候群和進攻陣地,反客為主,直接將軍!
從隱藏出發點咆哮著沖過來的T34坦克如同鋼鐵洪流一般,履帶滾滾前進,坦克炮和機槍迸發出猛烈的抽射,這支坦克群的規模之巨大,儼然已經超出了日軍所有的想象。
一整個機步師轉瞬間就將整個日軍師團切成了兩截,而其他兩個摩托化步兵師則展開包抄,大批精銳的摩托化步兵則從卡車上一躍而下,搶占戰場主動權,狠狠地消滅周遭的日軍,戰場主動權在瞬間易手!
原本正在進攻的日軍師團這下子倒了大霉,進退不得,無比僵硬!
此刻,那些剛剛還在進攻的日軍士兵全都傻了眼。
什么情況,不是他們正在主動的向山下打去,準備攻擊華軍后方薄弱的輜重部隊嗎?為什么眼前到處都是華軍的坦克和精銳步兵!?
這他娘的是什么輜重部隊?
這明明就是華君最為精銳的裝甲一線作戰部隊!
日軍們萬念俱灰的面面相覷,他們完蛋了,在這樣開闊地形之中與華軍重裝部隊展開正面交鋒,無異于自尋死路!
沒錯,他們確實完蛋了。
第3集團軍已經如同一頭兇猛的獅子一般狠狠地將這日軍師團一口吞了進去,火炮是其最強有力的牙齒,坦克是其最強勁的肌肉,步兵是其最敏銳的神經,在這頭可怕的戰爭巨獸的撕咬之下,這個進退失據的日軍師團只有死路一條!
在這場可怕的攻勢之下,四面合圍的華軍將該日軍師團盡數殲滅,以可怕的殺傷效率將數萬名日軍全數化成了滿地的尸體!
這是華軍北線集群自從突破日軍北線要塞群以來的第一仗,也是北線集群與日軍主力部隊在東南亞的第一次交鋒,卻同時在兩個主要戰場上都取得了極大的勝利,華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而日軍則是毫無還手之力。
兩場戰役,都分別取得了殲敵數萬人的戰績,而華軍的自身損失卻是微乎其微。
自此之后,東彭西林的名號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