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之久。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以內,氣勢如虹的華軍各個野戰軍開始了氣勢如虹的南下作戰,被稱之為夏季攻勢的這場大攻擊從長江入海口以南的海岸線一路向內陸推進而去,足足推進至長江流域的九江一帶,劃出了一個堪稱巨大的戰略進攻弧線。
在這個弧線之下,藤田進中將的華中派遣軍毫無戰意,正在一路“轉進”向南,簡直就是被華軍攆著的耗子一般,作戰部隊跑得比輜重部隊還快,哪里像是在撤離,反倒像是在高歌猛進呢。
當然了,偶爾也會有幾支如同茅坑里臭石頭一般死硬的日軍企圖頑抗到底,然而大勢已去的背景之下,這些日軍兩翼根本沒有友軍的掩護,也不可能獲得任何師團級別的火力支援,只能如同孤島一般各自為戰。
于是乎,這些企圖負隅頑抗的日軍轉瞬間就被華軍那可怕的重炮群給轟成了血肉橫飛的碎塊,或者干脆被猛攻的華軍給繞了過去,隨后便因為失去后勤補給而生生餓死,壓根無法給華軍造成一丁點的困擾。
而日軍方面卻害怕這樣的小規模沖突會造成華軍的誤判,擔心會引發如小火星墜入火藥桶一般更劇烈的爆炸,生怕整個戰線再一次陷入到激烈的混戰。
于是乎,日軍立刻在華中派遣軍內部宣傳,這些獨走的小股部隊統統違反了大本營命令,忤逆了天皇陛下的旨意,僅憑一己之欲就去輕易破壞大本營的良苦用心,不僅得不到任何榮譽,反而還會被開除軍籍!
這些宣傳一出,固然遏制住了不少死硬日軍的獨走事件,但卻給華中派遣軍原本就低落的士氣帶來了更加可怕的打擊,現在甚至已經沒有日本士兵再愿意相信他們能打贏如狼似虎的華軍了,轉進只不過是一個幌子,逃跑才是真的。
但此刻,藤田進中將可顧不得那么多了,他甚至還派遣了一批特使去找華軍進行解釋。
日軍特使的態度十分謙卑:“近日發生在你我兩軍之間的小規模沖突并非華中派遣軍的意志,只是一些小規模部隊的獨走事件而已,我軍已經嚴格加強了內部管控,不會再發生這些事情,請貴軍不要誤會。”
在后方一路追擊的華軍某師政委則冷冷一笑:“我軍倒是不擔心這樣的誤會,實際上,我們倒是愿意正眼看一下那些頑抗到底的敵人,畢竟他們也算是日本為數不多的男人了。”
日軍特使的表情顯得極為難看,青一陣紫一陣的,顯得極為憋屈。
真是八嘎!
放在幾年前,他哪里要受這種委屈?那時候的他什么人都可以不放在眼里,趾高氣昂到甚至可以無視一切戰斗力低下的對手,他甚至親自用軍刀虐殺過一個被俘虜的華軍旅長!
可現在力不如人,自己那些武士高傲的自尊心被敵人踩在腳下踏個粉碎,卻又無可奈何!
華軍政委似乎看出了他的心理活動,冷笑著說道:“怎么著?不服氣?不服氣就罵出來,再不服氣就打一仗!我們的戰士們可都等著呢!”
日軍特使咬著牙:“不敢,大校閣下,帝國軍隊目前是為了大局著想才選擇一讓再讓,我們希望貴軍也能夠照顧大局,不要再如此步步緊逼,留下緩沖空間,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
華軍政委卻毫不示弱:“緩沖空間?你小子可別忘了,你腳下踩著的是我們國家的國土!你們是侵略者!我們現在沒把你們全殺了已經算是寬宏大量了!要是再敢嘰嘰歪歪,那就直接開打吧!”
日軍特使捏緊了拳頭,最后卻又被迫松開了,然后回過身去,離開了這里。
……
與此同時,日本國內。
東久邇宮稔彥王大將正在一步步的實現自己的目的,裕仁實際上已經接受了自己的勸誡,已然開始慢慢的轉移了戰略重心。
此刻,華中派遣軍甚至已經撤退到了南方軍的作戰區域之中,收起了全部的鋒芒,不與衛平展開任何交鋒,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沒有如關東軍一般被華軍徹底聚殲。
雖然這樣一來,日軍在華夏丟失了大量的占領區,可在東久邇宮稔彥王大將的戰略布局之中,這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一些損失罷了。
——在東久邇宮稔彥王的眼中,華夏早已經是一塊巨大的雞肋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德國占領了法國之后,便完整的獲得了法國的重工業,于是乎德國從法國源源不斷的獲得了各種工業財富與軍工輸送,足以支撐其在兩線乃至三線同時發動大戰,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
而相比之下,日軍對華夏的占領卻費效比頗高。
華夏只不過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根本沒有重工業基礎,所以日軍即使此前占領了華夏沿海最富饒的地區,也根本無法從中國獲得剪刀差收益。???.BIQUGE.biz
而在日軍占領了廣袤華夏國土之后,東北抗聯、華北八路軍、華南新四軍這些敵后抗日武裝又讓日軍的統治一刻不得安生,需要耗費天文數字的軍事資源去進行治安戰,進一步提高了成本。
于是乎,日軍能從華夏獲得的收益就更低了。
更何況,自徐州會戰以來,不知道老天爺是不是偏不讓日本安生,居然打石頭縫里蹦出了衛平這么一號牛人。
這家伙在短短幾年之內就令天地風云變色,從華中派遣軍一路打到華北方面軍,幾十萬日軍在其面前黯然失色,從來沒在衛平的手上討到任何好處,大小幾百次戰斗下來,日軍損失極為慘重。
而那些日本名將,如松井石根、畑俊六、土肥原賢二、岡村寧次、梅津美治郎也都一個接一個的被打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之中,要么被斬首,要么剖腹謝罪,要么便是被俘虜,下場可謂是一個比一個慘。
在一片收益極低的戰場上與一個極為可怕的對手打下去,怎么看都是愚蠢的決策。
東久邇宮稔彥王認為,不如壯士斷腕,離開這個緩慢失血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