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會呢?”和珅哈哈一笑,拱手說道:“一張一弛,正是文武之道!書讀得累了,出去聽聽戲,換換腦子也不錯,四阿哥這么做,也是一種可取之法,我哪里有不答應的道理?六阿哥,今天讀的也累了,你就陪四阿哥去吧,一起玩開心點,好好放松下心情,也好明日接著學習。”
“老師……這……。”奕訢沒想到和珅非但不阻止,反而贊成自己和奕詝去聽戲,不由得愣了愣。
“還這個、哪個什么呀?沒聽見于老師都點頭答應了,你還傻呼呼地站著?走啦!走啦!”奕詝聽和珅答應下來,滿面歡喜,跳下椅子就拉起奕訢的手向外奔去,剛跑幾步,他又像想起來什么似的,轉身沖著和珅笑著說道:“于老師!您還真不錯,謝謝啦!對了!等會杜老師如果來這找我的話,記得幫忙遮攔一下啊!哈哈!我們走啦!”
話音剛落,奕訢就被奕詝拽地跑沒影了,房間里只留著和珅一個人,沖著屋外搖頭苦笑。這個奕寧擺明了就是在撒慌,聽他最后一句話的意思,肯定又是偷偷趁著杜守田不注意的時候跑出來的,這個阿哥,簡直不可救藥……。
學生都走了,和珅當然也不會傻呆在這里,優哉游哉地也回了家。
于家的老屋經這些日子的收拾,早就變了樣子,以前破破爛爛的屋子如今修繕的煥然一新,更有賢妻****和管家張權,把整個于府打理地井井有條。
“老爺,您回來了?”
和珅剛一進門,張權就屁顛顛地跑了過來,帶著副媚笑,又是幫著換衣,又是忙著打水、端茶、遞絲巾。殷勤的樣子,加上他那副酷似劉全的面容,和珅仿如回到了以前的和府。
“張權,夫人和老夫人呢?怎么沒見在家?”
接過絲巾擦了擦手,和珅沒見****從內堂出來,不由得向張權問道。
“回老爺的話,夫人和老夫人到白云觀進香去了……。”
“白云觀?進香?”
“是的,是老夫人讓夫人陪著去的,說今日是好日子,要上香許愿……。”
張權低眉順眼,嘴角含著笑答道。
“許愿?“和珅覺得奇怪,平日里母親和妻子從不上香啊!怎么突然間想起去白云觀了呢?正琢磨的時候,突然瞧見張權的眼神向邊上瞄著,順著他的眼神一瞧,只見角落里放著的大清歷,一算日子,啞然失笑起來。
原來****和母親是幫自己求子去了,不知道為何,和珅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子嗣特別的艱難。與****成親也幾年了,兩人為這事也努力了不少,可就是不見****的肚子有任何動靜。雖說和珅沒怎么在意,但作為妻子和母親,她們心里卻尤其焦急,時時刻刻都想著早一天抱兒子、孫子呢。今天正巧是初一,怪不得不見她們在家,也怪不得張權這小子一臉怪笑,就是不肯把話說透呢。
瞧了瞧張權,這家伙一年多下來,當年破落的衰樣早就沒了,雖然身材還是干瘦著,可面露紅光,雙眼透出一副精明,活脫脫地就是當年的劉全樣。
在府里干了一年多的管家,張權也算是歷練出來了,不愧是劉全的子孫,干這個還真是有點天賦,辦起事來讓和珅覺得非常滿意。
“張權!上海那邊這幾天可有信過來么?”坐在太師椅上,和珅懶洋洋地問道。
“回老爺的話,喬阿富這小子干的還不錯,剛來信說,他在松江府已經扎下根了。”張權從懷里取出一份信來,笑瞇瞇地捧著遞給和珅。
喬阿富這家伙是和珅從廣州帶回北京的,在廣州,和珅先把喬阿富押在大牢里足足二個月,再把頂里通外國,破壞和談的大罪名生生扣在他頭上,把這小子給當場嚇個半死,等他覺得今世生機惘然,自認必死無疑的時候,和珅突然風頭一轉,特意對他網開一面,讓他“死里逃生”。之后,并以收他為家奴的代價替他暫時壓下了所有罪名,頓時使他感恩淋涕,從而死心踏地的成了和珅的爪牙。
喬阿富雖然人品不怎么樣,但畢竟在十三行做過買辦,也懂洋文,這種人才,正是打理上海之事的最佳人選。而且,和伍家合作,開埠上海,必須要有個懂行的人在那邊,和珅是不可能親力而為的,而張權又沒這個本事,所以和珅才會想辦法收服了喬阿富,用他替自己去辦這件事。
這么做,不僅是人盡其用,更主要的是喬阿富本來就是伍崇曜的人,對伍家知根知底的,派他過去另一個原因也正是防備伍崇曜暗地里耍小聰明,壞了自己大事。至于喬阿富的忠心,和珅絲毫沒有擔心,先不論前些的那些罪名只不過暫時壓下而已,并未撤消。退一步來說,現在他是和珅的家奴,就算和珅派人活活打死喬阿富,滿朝上下,也不會有人說半個不字。
接過信瞧了幾眼,和珅滿意地點了點頭。喬阿富人雖不怎么樣,但常在商場,倒養成了個好習慣——述事簡練,一封信雖然寫得不錯,卻把要點全說清楚了,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要比那些讀書人七拼八湊的東西強多了。
雖然合約剛定沒多久,但上海開埠已經有了動作,英、美、法三國,包括歐羅巴其它幾個國家的商人都注意到了上海的地理位置優越性,開始了對上海的重金投入。特別是英、美、法這三個國家,不僅設立了商行,還把領事館也設在上海,昔日蕭條的黃埔江邊上,已逐漸熱鬧起來。
和珅派喬阿富過去,主要的事有三件。頭一件就是在黃埔江邊上購買土地,仿照西洋人的建筑建造商館,這件事辦起來容易的很,廣州十三行的建筑本就是仿照西洋人的,喬阿富只要修改一下結構,照貓畫虎就行了。至于土地,更是簡單,和珅現在是戶部郎中,用戶部的名義讓松江府幫忙出面,很容易就搞到了一大塊土地。
第二件事,就是商館的設立。上海是通商口岸,新建商館以洋商居多,雖說有伍家出面合作,但伍崇曜北上之事是瞞著十三行其余各家,私下而為,而和珅又作為朝庭官員,也無法直接打理,只能利用關系,寫信給遠在美國的顧盛求助。只不過顧盛暫時還未回信,也不清楚能不能成,所以商館只能暫時從澳門找了個葡萄牙商人,作為雇傭的經理,擺在明處,暫為打理一切業務。
至于第三件事,就比較麻煩些。喬阿富雖然是買辦出身,和洋人打交道問題不是太大,何況還有個葡萄牙商人擺在門面上,但他們卻全無與內商接觸的經驗。要知道商館、商館,做的就是貿易的生意。如果沒有可靠的貨源,合適的人選,就是海外再有渠道也賺不到什么大錢。這點,和珅心里尤其清楚。當然這個問題也不是不好解決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讓伍崇曜去干,可這么一來,等于把一大半的權利全讓給了伍家,可這么做,和珅又怎么肯呢?
***********************************************
(推薦少了點,還大家多多給票!上海天氣突冷,下雨沒帶傘,現在似乎有些感冒了,希望明天不要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