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神州飄搖第三十七章賣了自己數銀
李鴻章接和珅傳書,在左宗棠率軍北上的第二天,就以手下淮軍為主力,配合曾國藩一起向太平天國施加壓力。
李鴻章此人胸有大志,又善權謀,任安徽巡撫后就學著他老師曾國藩招募鄉勇,力圖打造出一支能與湘軍媲美的淮軍。這些年里,為了淮軍他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加上安徽地處兩江,借著與和珅的關系也得了不少好處,現在淮軍雖然比不上左宗棠新軍的強大,但在稚型上卻有了些新軍的模樣。
李鴻章雖不如曾國藩,武也不及左宗棠,但他善于模仿,更懂得學習的道理。以一介書生帶兵,數年的團練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為將之道,積極吸取他老師曾國藩的教訓,不在一時勝敗,不逞匹夫之勇,穩扎穩打,幾年下來隱約已成繼和珅、曾國藩、左宗棠等三人之后的又一員興之臣。
而且,李鴻章雖師出曾國藩,但性格卻與曾國藩截然不同。曾國藩乃圣人之后,為人處事講究“儒緩”,性格使然,每有大計常會猶豫再三才決,過于小心謹慎。而李鴻章的作風明快果斷,戰略和用人眼光尤在曾之上,所以他的淮軍實在雖遠不如湘軍,但從組織結構和人員配置上看,卻強于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湘軍。
淮軍現有四營,分別由張樹聲、潘鼎新、吳長慶、丁汝昌各為統領,同時大膽起用郭嵩燾、丁日昌等一批務實肯干的洋務派官員,建立起了不同于湘軍地幕府。以務實干練、通曉洋務為基準的淮軍幕府。在這點上,更對和珅胃口,也是和珅特別看李鴻章重要的一點。
和珅一行剛踏入安徽境地,李鴻章聞訊就派丁汝昌帶兵迎接,并親領手下淮軍在安慶為和珅接風洗塵。
“少奎辛苦,如今淮軍與長毛戰局如何?”和珅沒和李鴻章多多客套,兩人見面后立即就問起當前戰局來。
“請堂隨我來……。”李鴻章帶著和珅走進內堂。來到一副地圖前,指著上面細細述說起來:“我淮軍從安慶東擊。前鋒已近蕪湖一帶。張樹聲、潘鼎新部已初步抑制住長毛在江蘇西境的力量,正與李秀成部形成對峙局面……。”
和珅瞧著地圖,點頭又問道:“滌生兄的湘軍呢?現在何處?”
“老師的湘軍已經到英山,正往霍山、安等地挺進。不過老師的敵手是賊寇石達開,此人帶兵有方,不可小視,而且身邊還有陳玉成等人協助。湘軍目前進展緩慢,突進阻力頗大?!?br/>
石達開是什么人和珅當然清楚,太平天國內亂后,在軍威信最高也是最能打仗地就是這位翼王了。前些年一舉攻破兩大營,舉兵北伐的主將正是這個石達開,就連朝第一悍將僧格林沁也在石達開手下吃了不少苦頭,再有英國人暗地支持,這才會導致那次打算三面夾擊。一舉收復南京地計劃失敗。
與李鴻章會面前,和珅已經做了考慮,現在左宗棠遠在天津,江蘇可以說是實力大減,雖有李鴻章、曾國藩兩軍牽制太平軍主力,但和珅最放心不下的還是江蘇。江蘇如一失去。上海就將危急,上??墒呛瞳|的命根,不僅是他的財賦來源,更是新軍、湘軍、淮軍等軍械供應要地,同時也是他將來借此與各國抗衡的基礎。
所以說,在眼下的局勢既要解決英國人的問題,又要解決太平天國地問題,同時還要防止意外生。這么錯綜復雜的關系,和珅必須要有個妥善安置,要不然等他到了北京再考慮。就為時遲亦。
“堂。您是否有話要對學生說?”李鴻章善于察言觀色,見和珅默默瞧著地圖不語。輕聲地在旁問了一句。
“少奎,我先問你。你手下淮軍如只要牽制長毛而不作突擊之舉,還能剩下多少實力?”
“堂問的是不是只守不攻?”
“正是!”
李鴻章默默算了算,答道:“回堂,學生的淮軍暫有四營,每營的人數要比湘軍普通一營多些,以八千人馬為基數,另有一萬五千團練鄉勇未編入其。如以堂所說只以牽制為主,學生估算有三營人馬足亦?!?br/>
“三營,那就是說還有一營加一萬五千鄉勇可用?”
“是的,堂。”
和珅默想了一下,又問道:“那些鄉勇戰力如何?可否堪以大用?”
李鴻章小心回道:“學生的鄉勇是用來補充四營缺損人員的后備,訓練還算可以,但武器裝備嚴重不足,而且又無戰斗經驗,只能暫作為地域守備調用,并不合適與長毛作戰。”
李鴻章這么說其實也帶了點私心,他地鄉勇比較起正式的淮軍來說戰斗力遠遠不如,但也不像他說的那么不濟,主要還是想借著這話從和珅身上多撈點軍械。要不是軍械缺乏,李鴻章早就想把手下淮軍擴編了,如今四營淮軍再加這些鄉勇,重新擴編整合一下,就算組成十營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在和珅眼里,李鴻章這些小那里逃得過他的眼睛?目光往有些言不由衷的李鴻章身上一掃,淡淡地笑了起來。
“長毛也只不過是些泥腿罷了,難道少奎訓練過的鄉勇還比不上那些泥腿么?”
“這……這……堂,學生練兵另有方法,淮軍要求頗高,不比普通鄉勇,所以……。”李鴻章的心意被和珅一語揭破,神情有些尷尬地連忙解釋。
和珅擺擺手,并未追究下去。反而問道:“少奎,如我把上海交與你手,在一月之內你能抽出多少淮軍可用?”
和珅的這句話就像是在李鴻章腦袋上打了個霹靂,驚得他目瞪口呆。上海是什么地方?李鴻章早就對它垂涎三尺了,上海既是國最大地通商口岸,擁有每月幾十萬兩的財賦之地,更主要的是上海還有和珅一手建起的制造局!在這制造局里。能夠生產出與洋人一樣的洋槍、火炮之物。這些東西在任何人眼里都是一座金山,但這些年里和珅主要扶持的是左宗棠地新軍。畢竟這新軍地前身是和珅自己的鄉勇,而曾國藩地湘軍、他李鴻章的淮軍雖然也借了不少光,可所得到的遠遠不如近水樓臺的新軍。
把上海交到自己手里?難道這是在開玩笑?李鴻章驚喜之下又有些不信,兩眼直愣愣地瞧著和珅。
“左季高已北上天津,直隸總督譚廷襄因為棄城而逃被僧王格殺,如今朝廷與英國戰事未了,左季高或許會暫代直隸總督一職……?!?br/>
“堂是說……左大帥在直隸時。由學生暫入江蘇,替堂與左大帥接管江蘇與上海防務?”李鴻章聽到了明白了一些和珅的用意,剛才還興奮暈的腦袋立即就清醒了過來,同時內心不由得有些失落。
看來,上海依舊還不是自己的,和珅只不過是讓自己暫代而已,一旦左宗棠回來,或者和珅回上海。這些拿到手地東西依舊要交出去。但轉念一想,李鴻章又打起了小算盤,如果左宗棠的直隸總督一旦坐實,那么兩江總督的位置就很可能落到暫代的自己頭上,而和珅回京后水漲船高,也不一定再拿回上海親管。只要自己在上海把事干的漂漂亮亮,讓和珅心里滿意,這塊肥肉說不定還在自己懷。
再退一步說,就算到時候無奈拱手讓出,只要自己暫代一段時間得到的好處也絕對少不了,光是制造局的那些武器供應,只要短短的幾個月,他就可以把淮軍打造成一支另一個新軍,憑借實力與左宗棠、曾國藩抗衡,讓天下人不敢小視。
“堂如此看重學生。學生定不負重托!”李鴻章連忙答應下來。并拍著胸脯道:“如是這樣,一月之內學生可撥出兩營淮軍聽堂調遣。但不知堂何時要用?”
“到時候我會通知你,你先做好準備即可?!焙瞳|這么做是以防不測,可不敢現在就接過淮軍兵權。要知道他現在是入京,接了兵權再北上,朝上下肯定會以為他意圖謀反,這種事是全身長滿了嘴也說不清楚地。
李鴻章是聰明人,就算猜出了些什么也不會說出來,連忙應道,準備等明天就去辦這件事。
談了幾句,李鴻章有些猶豫地問道:“堂,學生有個想法,想請堂參詳一二。”
“哦,少奎有何難事?盡管說來。”
李鴻章露出為難的表情,猶豫片刻這才說道:“堂,安慶之地處于原腹地,周圍礦山眾多,又是兵家要地。學生自那年前往上海,見過制造局后回來一直在想,如在安慶也建個制造局,就如堂的上海制造局一般豈不更好?”
“制造所?安慶?”和珅沒有想到李鴻章會突然提出這個建議,有些意外地向他望去。
李鴻章連忙點頭,費勁口舌向和珅說明安慶的地理位置與周圍礦山資源的分布,并指出上海制造局雖然規模龐大,技術先進,但因為礦產資源問題成倍一直居高不下,如果在安慶也建個制造局的話,有百利而無一弊。
和珅瞧了一眼李鴻章,在他渴望地目光察覺到一絲得意的神色,微微一想就明白了李鴻章這么提議的目的。自己把上海和江蘇交到李鴻章之手,但這只不過是暫時的,將來究竟怎么樣誰也不知道。李鴻章雖然接受了自己給他的任務,可心里打著的算盤依舊還在,只不過迂回出擊,想借上海制造局的實力為自己的淮軍做好退路。如果安慶制造局真的建成,就算將來把上海還出去,他李鴻章也就有了自己地軍工基礎,憑借這個就能大展手腳。
明白了李鴻章真正用意地和珅非常沒有生氣,反而更欣賞起他來。不論李鴻章是出于什么目的,多建企業本就是和珅想辦地事,就算李鴻章現在不提,當時機成熟的時候和珅一樣會做。
何況,兩江是和珅的勢力,安慶雖在李鴻章之手,但也歸與和珅勢力范圍之內。何況上海制造局的技術全掌握在和珅手,和珅也不怕李鴻章有什么二心。再說了,人都是為自己著想的,李鴻章這么打算也是人之常情,并沒有什么不妥,等安慶制造局建成,淮軍勢力減大,對和珅也只有更大的好處,和珅沒有理由不答應這個。
“少奎說的是,在安慶建制造局的確是個好辦法?!焙瞳|笑了起來,不過沒等李鴻章開心,又說道:“但是,少奎別忘了,要建制造局得有圣意,上海制造局乃皇上親旨,如你在安慶私自建局,必將被朝臣彈劾!”
李鴻章一愣,表情馬上變得難堪起來,喃喃有些失落地搖頭。
和珅又是一笑,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少奎啊,其實辦法也是有的,就是以上海制造局名義在安慶設分所,這么一來既不違圣意,又能達到目的,豈不兩全其美?”
“上海制造局……安慶分所?”李鴻章一瞬間就明白了和珅已經察覺到了自己真正用意,嚇得后背燙,忍不住流出汗來。
“堂……這……這可行?”
“當然可行!”和珅輕松笑道:“制造局大臣如今是江蘇巡撫王有齡兼顧,他就在上海,另外制造局的另一位大臣辜鴻銘也隨我來了安慶,此事由他們決定就可。到時候他們會派人員來安慶幫你建分所,你可得要把一切準備妥當噢?!?br/>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李鴻章當然不會聽漏和珅話里“幫他建分所”之意,就是說這安慶制造分所名義還是屬于上海制造局,但一切資金來源和人力卻要由李鴻章提供。這等于是李鴻章自己給自己出了個難題,用自己掏出的銀卻幫別人辦了件大事。想到這,李鴻章忍不住苦笑起來,同時也對和珅更為恭敬、畏懼,他的小算盤在和珅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三言兩語就反客為主,把他玩弄在手心里,讓一向自認有才的李鴻章暗暗心驚。
不過,和珅也不會不給李鴻章好處,主動告訴他在安慶建分所建成后也要給他分一杯羹,讓李鴻章感激萬分。滿意地看著李鴻章的表情,和珅暗暗得意,權臣之道就如天之術,使用的就是平衡和控制,在這點上天下還有誰能比得上他和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