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興開朝早年,南北漕運不通,海運更是落后。 后來,南方雨水泛濫,多洪澇災害,積水排不出去,才大興堤壩以及運河的修建,隨后才有了橫跨東西的母親河清江河。洪澇災害減少,南方迅速出現好些魚米水鄉,為了輸送糧食到北邊,除了大興陸路建設之外,又修通了連貫南北,由金龍城至東南郡都城東南城的南北大運河,金東大運河。 自此,航運才算在大興土地上正式發展起來。而隨之而來的海運,也應運而生。 最初,大興朝廷是禁止海運,以及嚴防海上貿易的。可自從有航海學家偷偷從東海出海,橫跨東海看到了另外的大陸以及國家,并帶回來了豐富的物產之后,私運便油然而生。到神宗皇帝即位,海運屢禁不止,諸多大臣以及商賈聯名向上征求要開通海運,大興海事。神宗皇帝剛剛繼位,急需政績,便下令放開海岸通商,并在東南郡成立海事局,主管內河以及海河航運。 由此,海運全面開放,到現在,神宗在位整整三十年,大興海運已是鼎盛。商業的繁忙,經濟富庶,也必然遭人垂涎。東海對岸,便有海上勢力雄厚的倭國,屢屢侵犯。開平二十年,大興成立東南邊防軍,開平二十六年,年僅二十歲的皇九子徐隔江受命駐扎東南郡。 這寥寥幾百字,算是大興海運以及東南郡軍事布防的最簡單介紹。 當然,也是目前賀雙溪能了解到的所有訊息。 不過,這一次南下,因為不能打草驚蛇,賀云鵬所帶領的五千兵馬并未從海上直行,而是從陸路出發。而由常凱旋帶領的五百急鋒兵則由水路出發,順流而下,直往東海。 從大軍開拔,到到達東南郡境內,5000人的軍隊,足足走了半個月。而要到東海邊境,最少還需要兩天的時間。 然而,剛入東南郡,便有壞消息傳來,有偵察兵勘測到琉球島200里外有倭寇軍隊駐守。不日,戰爭一觸即發。 五月下旬的東南郡,多有雨水。從平原地區,轉到盆地,丘陵,山區,將士們早已經疲累,連日來的陰雨,讓北方一群干燥的空氣底下生長的將士們苦不堪言。賀云鵬沒有辦法,便下令大軍停止行進半天,整頓休息,再一鼓作氣直到目的地。 綿綿的陰雨,讓駐扎的營地泥濘不堪,軍隊的營帳并不是隔雨的裝置,大部分已經濕漉漉。幸而,山區多樹木,為了防止雨水沖刷過大,將士們看了許多樹枝罩在營帳上,雨水順著樹枝樹葉緩緩往下流,倒也遮了幾分水汽。 賀雙溪的編制是在此次南征軍中略不起眼的編號中,不屬于前鋒,而是后備軍,專供將士們伙食。而賀雙溪稍微好點,被分配到主帥營,專門負責主帥以及幾位副將的伙食。 不過,哪怕是負責主帥的伙食,離父親這樣近,賀雙溪都沒有機會在這里見到賀云鵬。一個是行軍途中太忙,一個是怕人認出來,再則,也怕父女相見,兩人都控制不住。她便能不出現就盡量不出現在主帥營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recommendBtn'>推薦票</a>、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