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五月中旬,被李騫調養得胖了好幾斤的司空也終于歸隊了。
他的軍銜從一個從六品的飛騎尉,晉了正六品驍騎尉。
這是個虛銜。
不過隨著鳳隨的歸營,他手下的一眾親信也都有了實職。陳原禮被調去了騎兵營任統制,白潛和羅松被調入了步兵營做正副都頭,司空被鳳隨安排到了陳原禮手下的馬兵營,徐嚴任都頭,管著手下一個部。
司空任副都頭,協助徐嚴管理這兩個小隊,一共一百來個騎兵。
除了身份上的變動之外,司空還得到了不少賞賜。朝廷賞的金銀、鳳家軍賞下來的金銀,零零碎碎加起來也有好幾百兩了。
司空高高興興的將自己的私房錢交給他師父保管,還很大方的表示,“師父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就買啊,別給我省錢。”
李騫得到了小徒弟的孝敬,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司空的信任,整個人樂得都快冒出泡泡來了,當天晚上就讓人買了幾頭羊,要給大家加菜。
驛館里左鄰右舍的幾個戲班子都在商量要跟著朝廷的人一起回京城,他們雖然沒能去中京,但邊境局勢緊張,這個時候要是還堅持北上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他們這一路雖然辛苦,但出發之前拿到手的銀子可不算少了,因此這些人空跑一趟,倒也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何況他們還參與到了收復順州這樣的大事件當中,一個個都感覺與有榮焉。
在交戰雙方都停下來舔傷口的這一段短暫的平靜的時光里,陳原禮也帶著他的兄弟們全力以赴,適應著新的身份。
其他人倒還好說,畢竟以前就是鳳家軍里出來的,唯有司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外來者。這就導致他成了一個靶子似的存在,那些原以為自己能升到都頭、副都頭職位上的大頭兵們都將怒氣都對準了這個外來者。
徐嚴記著鳳隨的叮囑,不敢讓他去跟人動手,一身的窟窿才剛補好呢。
但司空也是在軍隊里呆過的,手下的人有怨氣,不聽指揮,這種隱秘的怨氣如果聽之任之,是會出大事的。
司空不會拿自己的身體不當回事兒,但下面的人也不能不打。軍隊里就是這樣,上位者要想服眾,那就必須展現自己的實力。除了拳腳,還有很多可比的項目啊,比如騎射。
大家都是馬兵營的老兵了,騎射這種技術總要過得去吧……那就比騎射。
如此幾次三番地比試下來,那幾個挑事的刺頭們被司空用一副弓弩虐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就都老實下來了。
技不如人,這確實沒什么可說的。再說還有軍銜官銜壓在頭上呢。
于是,又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徐嚴就發現,他的副都頭忽然間就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了。還有別的營里的大頭兵跑來套交情,打聽的都是一件事:百發百中的箭法,都是怎么練出來的?!
徐嚴自己琢磨了一會兒,忽然就想樂。他想,司空以前總嘀咕什么一力降十會,這話可真沒說錯啊。
北境的夏天姍姍來遲。
司空掛著一身臭汗從營地回到驛館的時候,天空中沉沉壓下的烏云之間,已有閃爍不定的電光忽隱忽現了。
李騫知道他今日回來,樣樣都已經準備好了。
司空洗澡換衣服,從浴房出來的時候簡直覺得身上都輕了二斤,忍不住就嘆氣,“還是師父這里舒服啊。”
李騫正指揮小魚跟他一起擺晚飯,聽見他這話,忍不住就笑了,“回家來,可不就舒服了。你這是餓了吧?”
司空恍惚了一下,忽然就有些不可思議。明明是一個初來乍到的城市里條件也不怎么樣的驛館,只因為師父在這里,竟然就讓他覺得像一個家了。
其實司空入職之后也跟李騫商量過,要不要租個好一點兒的院子來住。但李騫覺得驛館里地方寬敞,商南商北他們每天要活動拳腳也施展得開,至于說條件不好,無非就是房屋舊了些,可是家具細軟都已經換成了他們從家里帶來的東西,生活水準并沒有降低。
司空提過兩次,見李騫堅持,而且小魚也很舍不得他的菜地,就沒有再提。反倒是鳳隨跟他說過一次,說驛館的位置距離城中禁軍的營地比較近,安全方面比較有保障,而且驛館里除了他們之外并沒有其他人,進出其實也很方便。
就這么的,李騫就在驛館里扎下根來,以隨軍家屬的身份安安穩穩的在順州城里過起了小日子。
暴雨未至,天氣有些悶,但外面已經起了風,倒比白天的時候要舒服一些。
師徒兩個一邊吃飯一邊閑聊,李騫就問起了使團的事,“聽驛丞說,使團已經過了東京,再過兩個月就過來了?”
司空也聽鳳隨說起過朝廷派出使節團的事,他也有些迷糊,想不明白順州剛剛安穩下來,朝廷派人去遼國,能商議什么呢?
“好像是皇后要過生日?”李騫琢磨了一會兒,“聽著怎么像個借口呢?他們皇后面子這么大嗎?過個生日也要鄰國派使臣去給她賀壽?那咱們的皇后過生日,他們來不來?”
司空笑著搖頭,“這我上哪兒知道去?”
他連皇后是誰圓是扁都不知道呢。
“遼人鬼主意多得很,”李騫總結,“咱們的那些文臣又大多沒脾氣,總是被人牽著鼻子走……好容易出了個有脾氣的吧,嘿,這幫沒脾氣的文官在自己人面前又抖起來了,偏偏不聽!你說說,他們腦子都咋長的?”
司空聽的直樂,“誰知道呢,大概就喜歡給人當孫子吧。”
“這要照咱們小老百姓的想頭,不是應該把鳳家軍捧起來么,最好一鼓作氣把咱們的土地都給搶回來……”李騫說著,忍不住搖起頭來,“朝廷上那么些大人呢,都是讀過書的人,咋就想不明白?我看他們好像生怕遼國會生氣,生怕會得罪了他們。”
司空給他夾菜,嘴里應和,“可不是,要照我說,他們不服,打服了就是,光想著阿諛奉承,你好我好的面子光溜有什么用呢?難道人家看他們會拍馬屁,就肯把搶走的土地還回來?那不是做夢嘛。”
李騫總結了一下,“這個時候就不該派人去遼國給個婆娘賀壽!他們這一去,不是給鳳家軍拆臺嗎?好像搶回了順州,朝廷還不好意思了似的。”
司空就覺得,他們議論這些事的時候都這么生氣,鳳隨他們估計只會更生氣吧。
鳳家兄弟不是生氣,他們是快氣炸了。
鳳錦的書房里,除了鳳隨之外,還有剛剛來到順州城的兩位智囊:一個是鳳云鶴身邊主管文書的主薄唐凌,另一個是千里迢迢剛剛帶著京城的消息一路北上,氣都還沒有喘順溜的嚴一初。
當初鳳隨出發的時候,安排嚴一初和陳榮守著虞國公府。如今,嚴一初千里迢迢北上,鳳隨早就提著心,知道京城肯定是出了事,還是他們不敢以書信方式外傳的大事。
這些人當中,唐凌年紀、資歷都是最老的一個,他跟在鳳云鶴身邊大半輩子,鳳家的幾個孩子都稱呼他“唐叔”的,自然是他先開口。
“國公爺接到信兒就打發我過來了,”唐凌捋著頜下短須,慢條斯理的說:“使節團來不來,咱們也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真要跟那幫慫蛋的文臣生氣,那早氣死了。”
鳳錦和鳳隨對視一眼,心里都是一松。這“慫蛋”的稱呼一出,他們就知道這是鳳云鶴的原話了。
唐凌又說:“這一次使節團的正使是林玄同,這個老閹狗一貫跟左光書沆瀣一氣,都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是,咱們也犯不著去故意下他的面子。”
鳳錦點點頭,“我明白。”
唐凌想了想,“別的消息,暫時還沒收到。小嚴,你說說,京里都什么動靜?”
嚴一初放下茶杯,他這一路為了趕時間可是遭了老大的罪,到現在兩條腿都還酸痛得抬不起來呢。
“京里的事,在燕州跟國公爺提過一次,國公爺囑咐,見到兩位郎君之前,不許跟人提。”他說著,沖著唐凌拱了拱手。
唐凌點頭,表示理解。
嚴一初這才說道:“遼人派了使臣秘密進京,由左光書引薦,見了官家。”
鳳錦一下站了起來,“什么時候的事?!”
“四月末。”嚴一初說:“具體日子沒打聽出來。”
鳳錦與鳳隨對視一眼,那個時候,正是他們緊鑼密鼓商議怎么拿下順州的節骨眼上。戰事未起,使臣要見崇佑帝,就不是為了順州。
唐凌笑著搖頭,“遼人的胃口又不是只吃得下順州、燕州。”
一語驚醒夢中人。
遼人的眼睛怎么會只盯著一個州府,他們要的是十六州,是大宋的北大門。
只要占據了燕云十六州,大宋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座不設防的富庶又繁華的庭院,只要他們愿意,隨時都可以長驅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