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山鹿</br> ??紅柳河東岸一線,梁師都修筑了不少堡壘烽燧。</br> ??但當唐軍靈武軍團一萬多人自西殺來,而夏州段德操也點齊朔方軍團萬人從南進攻,兩軍夾擊的同時,延州的樊興也率延綏之兵,由東南進攻支援。</br> ??紅柳河東岸防線,梁師都還是花費了些精力的,可他主動棄守鹽州那刻起,注定了他今天的失敗。</br> ??這里沒什么險要可守,更別說到如今,沒有突厥南下增援,朔方梁軍其實也根本沒什么戰斗意志。</br> ??梁軍主力都放在夏州內線防線,外圍已經沒什么精銳。</br> ??再者,撐到如今,這偽梁朝也沒幾個覺得還有什么希望了。</br> ??紅柳河西岸。</br> ??武懷玉接到武君威的捷報后,大笑著道,“給武校尉記首功一件。”</br> ??“派人把那八百人全都送回鹽州去。”</br> ??不論兵將百姓,對這些主動投降的,暫時送回后方去屯田,等戰爭結束后,或就地分田入戶,或是遷入內地,總之這些人會被優待。</br> ??官員甚至可能保留官身,到長安去參加銓選重新授職。</br> ??暫時沒打算讓他們留在鹽州。</br> ??不過遷移前,武懷玉要求他們配合唐軍毀掉莊稼、水渠,甚至把城堡屯堡扒掉一面城墻。</br> ??“節下,滅梁指日可待,朔方夏銀諸州很快將為我大唐所有,現在遷民、毀田,破壞城堡、水渠,是不是可惜,回頭還要耗費人力物力再修復,不如保全?”</br> ??一名府官幕賓對武懷玉建議。</br> ??此時端午過后,地里莊稼已經長的不錯,都是百姓辛辛苦苦種下的,還有那些城堡、水渠等修建也是不易。</br> ??“某非不心疼,亦非不知其來之不易,但眼下是戰爭之時,伐梁這一役,不會馬上結束的,這一次夏季攻勢,本就是為騷擾破壞來的,并沒有打算畢其功于一役,”</br> ??作戰計劃那是事先早擬定的,不能剛一開打,就立馬調整計劃。</br> ??武懷玉派出自己親兵,拿著令箭,到各營監督執行。</br> ??所過之地,不留下梁國一人一畜,地里莊稼也不留下一根,人遷走,莊稼毀掉。</br> ??水渠、村莊、城堡都要適當的破壞。</br> ??就算唐軍撤退了,也要讓梁國無法恢復。</br> ??四道溝堡。</br> ??武君威看到了堂弟傳下的軍令,也只好遵令。</br> ??他現在已經抓來了一千多梁國軍民。</br> ??“拆!”</br> ??從四道溝堡拆起,夯土筑的城堡墻直接拆掉一面,山下周邊地里的青苗,也全都割掉。</br> ??百姓哭嚎哀求。</br> ??“你們全都要去鹽、靈安置,這里的一草一木,都不能留給偽梁,拆吧。”</br> ??武君威也覺得有些可惜,尤其這四道溝堡雖不大,但挺險要,有個百來士兵就能很好的扼守這一片。</br> ??但軍令不可違。</br> ??靈武軍團這次出動了一萬多人馬,但不是來攻城拔寨,更不是要直搗統萬,這次就是要來搞破壞的,搶人、毀地。</br> ??看到百姓哭泣著把自己辛苦種下的莊稼割掉,沒人好受,但戰爭就是如此。</br> ??毀掉青苗,拆掉城堡、村莊,把能帶走的家什都打包,然后趕著牲畜,扶老攜幼的往西遷移,留下一片斷壁殘垣。</br> ??靈武軍團越過紅柳河后,與朔方軍團一西一南,如兩把大斧劈砍在偽梁身上。</br> ??不少堡將屯兵紛紛不戰而降,許多百姓也都毫無抵抗,不少百姓本也是從鹽州那邊強遷來的,之前就不少人逃回去,現在留在這邊的日子也艱難,沒有田地,只能給人做佃戶,甚至淪為部曲奴隸,一切從頭開始,日子艱難,還沒跑的,也都是在謀劃逃跑中,或是跑了被抓回來的。</br> ??現在唐軍來了,許多百姓甚至是提著水壺拿著雞蛋等前來迎接王師。</br> ??雖然最后唐軍要把他們遷走,而不是直接給他們分田授地,讓他們心中有些失望,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仍算是解救了。</br> ??也有不少抵抗的城堡。</br> ??甚至一些本地豪強也憑塢堡莊園頑抗不肯投降。</br> ??面對這些人,武懷玉和楊恭仁的態度一致,如果對方城高堡堅,人馬較多,實力較強的,先圍而不攻,把外圍掃平。要是一些小堡,能打就打,但不強求。</br> ??這些據點堡壘,暫時留著也沒關系。</br> ??越過紅柳河的前三天,靈武軍團便向東推進百里,抵達蘆河畔。</br> ??靈武軍團與朔方軍團,在蘆河畔的山鹿城下會師。</br> ??山鹿城在北周時曾為山鹿縣,隋開皇年間撤縣,蘆河以西到紅柳河東岸,并入到了長澤縣,蘆河以東則并入寧朔縣。</br> ??山鹿城和寧朔城、五原城一樣,都是建在長城線上。</br> ??“此城周長四里,高二丈二,東南北各開一門,樓鋪十九座,管轄著附近長城四十七里,墩臺四十三座,東西交通便利,同時也扼守長城關口。”</br> ??“眼下駐守此城的是梁將孫達,兵八千。”</br> ??山鹿城外,一名身穿明光甲的武將向楊武幾人稟報,此人是夏州都督府長史劉旻。</br> ??他對這里這么熟悉,是因為他以前跟孫達是老朋友。劉旻原是梁將,武德三年和張舉駐防東面的寧朔時,率部舉城投降了段德操。</br> ??歸附唐朝后,劉旻也一直駐扎在長城一線,經常跟梁軍作戰,表現很勇悍,當初還做為段德操的先鋒,一路打到了朔方東城,讓梁師都只得據守西城,差點偽梁滅國,最后還是突厥大軍趕到,才讓梁師都苛延殘喘下來。</br> ??“孫達是李正寶的妹夫,是員悍將。”</br> ??李正寶是梁師都如今偽梁第一大將。</br> ??孫達跟劉旻情況有點恰相反,他早年是唐將,后來卻主動的投梁,李正寶接納他后,還把妹妹嫁給了他。</br> ??如今的偽梁,全國也頂多拼湊十萬兵,孫達能領八千兵駐于山鹿,可見他在偽梁還挺得重用。</br> ??“這個孫達看來是勸降不了了?”</br> ??武懷玉有點好奇為什么孫達是唐將,反而主動投梁,這不四九年投老蔣一樣嗎?</br> ??“孫達也是朔方人,本地豪強出身,隋末之時此人跟梁師都一樣,也是殺官造反,占據州縣自稱總管,后來接受我大唐招撫,歸附朝廷,授予官職,但此人雖勇悍,卻嗜殺殘暴且比較貪婪。</br> ??因為看上部將美貌妻子,一次酒宴后闖入部下家中奸其妻,事后還誣部將通敵而將其斬殺,并霸占其妻女財產,可事后被人檢舉,他意圖謀反奪城,事敗孤身投梁。”</br> ??“這么說,這孫達確實只能跟梁師都一條道混到黑了。”</br> ??這樣的家伙率領八千人守的城,要攻確實也不易。</br> ??不對唐軍也并不是就要攻城。</br> ??現在還沒到硬碰硬的時候,這次來也是以襲擾破壞為主,先圍住這山鹿城,圍而不攻,他這八千兵就成死的。</br> ??兩軍團分兵襲擾鄉野,搞強制拆遷,毀壞青苗,孫達也是只能干瞪眼,他要是敢出城來戰,那他就沒了守城優勢。</br> ??唐軍兵強馬壯,數量上還占優勢,并不懼怕。</br> ??就算梁師都派兵來援,唐軍都還可以圍城打援,這就是戰略上占據的主動。</br> ??事實也如武懷玉所料,</br> ??那孫達號稱驍勇,可面對城外三面扎營的大唐兩支軍團,尤其是看到段字帥旗后,根本不敢出城。</br> ??只令緊守三面城門,城上日夜輪守,不得松懈。</br> ??段德操雖一把年紀,但他任延州都督多年,一遍又一遍的毆打偽梁國,上到梁師都,下到孫達,偽梁沒有一個不怕段德操的,因為真打不過,偽梁的都城都讓段德操圍過三次。</br> ??打一次輸一次。</br> ??要不是每次都要突厥爹救場,偽梁早被段德操攻破了。</br> ??如今段德操改任夏州都督,越發讓他們畏懼。</br> ??至于西邊楊恭仁、武懷玉兩人,這孫達沒吃過他們的虧,沒領教過厲害,倒是沒太在意,但靈武軍團兵強馬壯的,也不敢輕易去碰。</br> ??只能當起了縮頭烏龜,準備跟唐軍耗了。</br> ??至于有軍官勸說一味龜守,那城外的堡壘、田莊甚至百姓,都難保全,孫達哪管的上。</br> ??能守住山鹿城就不錯了,還管那些。</br> ??唐軍三四倍于他們,誰敢出去?</br> ??誰提議誰去,頓時再沒有人提出戰了。</br> ??夏日炎炎。</br> ??靈武、朔方兩路軍團,各留一半圍城,但卻只圍三面。</br> ??各自派其余一半兵馬掃蕩周邊。</br> ??山鹿城這邊,一連數日,都是十分安靜。</br> ??雙方相安無事,十分和諧,既無人城下罵戰,城內更不搞什么半夜偷襲之類的手段,反正城門緊閉,互不打擾。</br> ??縮頭烏龜的日子并不好過。</br> ??孫達壓力巨大,每天晚上都睡不著,每次好不容易睡著,總是很容易就驚醒。</br> ??睡不好的孫達越發暴躁,每日借酒澆愁,然后喝醉后又動則拿鞭子抽打部下,甚至連身邊的親兵、奴婢都不放過。</br> ??城外唐軍大軍圍城,城里這孫達還天天打罵,城中的士兵們更難熬,而孫達不僅對手下動手,還開始抽城里豪強大戶們的鞭子。</br> ??八千兵馬駐于城中,被圍城隔絕,也就斷了糧餉,這么多人要吃要喝,甚至還得要賞賜激勵,孫達給城里攤派。</br> ??有錢的豪強富戶出錢出糧,沒錢的普通百姓出人出力。</br> ??攤下去的錢糧、丁役很重,特別是那些兵將還要趁機也撈一筆,哪怕都這個時候了,他們卻越發瘋狂的貪斂。</br> ??挨家挨戶攤派錢糧,甚至索要好處,不給那就直接把人帶走,甚至直接進去搶。</br> ??不大的山鹿城那是雞飛狗跳,人人自危,怨氣越來越深。</br> ??城中一家商鋪里,伙計送上錢絹打發走了孫達手下士兵,來到后院,“二郎,都打發走了。”</br> ??“這些家伙越來越貪婪了,胃口越來越大,這一天時間都來了三拔了。”</br> ??屋里,瘸子宋江正喝著茶,十分淡定。</br> ??“怨氣這么深,時機差不多了,來這么久,也該出手了。”</br> ??(本章完)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