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個金龜婿 !
≥70%v章訂閱,可無視防盜, 否則需等三天看。見諒
其實這里的老房子早就說要拆了, 可從余紈紈小學拆到她上大學, 還是沒能拆掉。
眼見著海市的房價一年一年高漲, 一直等著動遷后再換新房的居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高居不下的房價,望而卻步。
心里想著要是拆了房, 自己也能是×百萬富翁,實際上住的還是房齡都在五十年以上的老房子。
這種房子逼仄狹小,甚至沒有獨立的衛生間。早些年弄堂里的居民,都是擠公廁, 還是近些年有些住戶在老房的基礎上, 進行了裝修和改造,才一改這種窘態。
以前弄堂里的路燈,壞掉的時候占多數, 后來出了兩次晚上有人被搶的事情, 市政才重視路燈問題, 并在弄堂里裝了攝像頭。
所以弄堂里雖是昏暗, 但只要時間不太晚,余紈紈還是敢一個人走這條路的。
路剛走到一半,從前方沖出一個人影。
“你怎么一個人回來了?小杜沒送你?”
是林芬,身后站著滿臉無奈的余建國。
“我讓他只送到路口。”
林芬拉著女兒往回走:“怎么了呀?你是不是嫌棄這里太破了?不是媽媽說, 這里的房子可是老值錢的, 不是太值錢, 也不會一直動遷不了。”
這倒是實話,老房子看著逼仄狹小,實際上人口密集。住戶們為了掙動遷款,家家戶戶都是掛了十幾個戶口。
這種情況下,誰也拆不起,于是就成了僵局。
“不是,我就是覺得路黑,怕他等下走不出去。”
其實出于少女的虛榮心,余紈紈并不想讓小杜知道自己住在這種地方。雖然她明知道對方可能已經知道,或者遲早知道。
這大抵是女孩們在中意男生面前都會有的心態。
很快,就到了余家所在的房子。
是一棟老式的洋房。
要是在幾十年前,能住在洋房里,也算是非常體面了。可現在這種老式洋房,代表著老破小。
五十多平的面積,樓高三層,一共住了三戶。
一樓姓周,二樓就是劉家,余家在三樓。
樓梯又窄又陡,踩上去嘎吱嘎吱響。
不過余家人都走習慣了,閉著眼睛都能上去,就是回來的太晚,會影響其他住戶。
走到二樓時,劉家的門從里面打開了。
“林芬呀,這是從哪兒回來了呀?一晚上就聽你家里上樓下樓,來回折騰了這么多次。”
余建國是個老好人,歉意地對王美琴笑了笑。
林芬瞪了她一眼:“我上樓下樓管你什么事。”
“你吵到我睡覺了呀,都像你這么辦事,還能不能行。”從門里伸出一雙手,將王美琴拉了進去。
劉文兵的臉從里面露出來,對著余家人笑了笑,才關上家門。
……
其實余家的房子在這條弄堂里,算是比較大的。
老房子沒有公攤,五十平都是實用面積。
三房一廳,有廚房和衛生間。
房子是兩年前剛裝修過的,當初林芬是下了狠心的,也是余艷艷到了適婚年齡,王美琴嫌貧愛富,一直嫌棄余家太破,可惜最后房子裝了,婚事沒成。
回到家,余紈紈就趕緊進了自己房間。
狹小的房間,只擺了一張單人床,一個衣柜,和一張書桌。緊緊湊湊,卻布置的溫馨少女化,以粉色為基礎色調。
余紈紈是心存躲避的想法,可惜不如林芬道行高深。在女兒關上門前,林芬擠了進來,問:“你和小杜相處的怎么樣?”
能怎么樣?她能說沒說上幾句話嗎?
“行了,紈紈也累了,時間不早了,剛才安慧媽媽還說吵到她睡覺,這房子的隔音可不好。”余建國在門外說。
林芬這才打消詢問女兒的心思,不過她臨走的眼神,明顯表示余紈紈明天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余紈紈以很快的速度洗漱上床。
躺在松軟的床上,她摸出手機,調出通話記錄的那一頁,看著上面的一個號。
“這手機號可真奇怪,是國外的號碼?”
看了又看,她還是沒撥出去,而是轉為存儲。
備注名是——小杜。
……
一時半會兒余紈紈也睡不著,就打開QQ刷讀者群。
她在一個女性文學閱讀的網站上,做兼職言情小說作者。
從大一就開始寫了,已經寫了一年多。
學習之余編織一些美好的愛情故事,換得零花一二,雖然沒有大紅大紫,在大批寫手中不過是個小透明,但也有死忠讀者幾個。
讀者群里有幾個可愛的妹子,與其說是余紈紈的書粉,不如說是朋友。
余紈紈這會兒心里非常激動和亢奮,總想找人說些什么,可想了又想,還是按捺住了。
聊了會,她在群里說了晚安,正打算關上手機,突然最下側聯系人那一欄跳出個鮮艷的1字。
會是誰加她?
她點開,是新朋友那一欄亮了燈。
再輕觸一下打開,一個陌生的號,沒有頭像,昵稱是小杜。
其下有一行小字——來自通訊錄。
余紈紈的心怦怦直跳,這是企鵝的自動推送?
*
回酒店的路上,陸耀詳細地給杜甄解釋了什么是微信和QQ。
陸耀知道老板常年在國外,且性格怪異,有些孤僻。為了讓他能夠明白,他特意在到了酒店后,拿出自己的手機,給杜甄演示。
這不就是即時通訊軟件?
杜甄知道這種東西,美國也有Skype,卻從來沒用過,他更多的是用電話、郵件,或者網絡視頻會議和別人聯系。
“我聽陳特助說,杜先生很多年沒來過中國,不知剛才那個女孩——”
在杜甄清冷的目光中,陸耀的臉上的笑顯得有些僵硬。
“不好意思,杜先生,我多話了。”
杜甄并不是苛刻的性格,只是不擅長與人交際。也心知接下來在海市的日子,他會經常和陸耀打交道,他收回目光,淡淡地說了句剛認識的。
手指卻點開手機的應用市場,搜索QQ。
看著那個憨態可掬的企鵝,他猶豫了一下,點了下載鍵。
陸耀松了口氣。
想著這是第一天和老板接觸,還是不該太急切地想了解對方,就生了想離開讓老板休息的心思。
“杜先生,不知道剛才那家飯店的飯菜可和您胃口?”
“還不錯。”
“既然這樣,明天我安排這家飯店送餐過來,當然要是您想去飯店用也可以。”
杜甄點了點頭,突然問:“什么是相親?”
陸耀愣住了。
看著對方的黑眸黑發,他有一種光怪陸離的感覺。
可想起陳特助對他說的話,忙用簡潔的言語把相親的定義,解說了一遍。
在他說話的過程中,杜甄一直表現地很認真聽的樣子。因此他的解釋得更加完善,甚至打開話匣子,描述自己被家里逼婚的情形,做以描補。
“年紀大了,才會相親?”認真聽講的杜甄發問。
“一般都是二十七八,有的家里著急,可能二十五六就會催了。”
“二十歲也能相親?”
陸耀眨了眨眼,頓悟:“杜先生,那個女孩是您的相親對象?”
他覺得很不可思議,陳特助不是說距離杜先生上一次來中國,還是十幾年前。那這相親的對象是從哪兒來的?
杜甄想了想之前在吃飯的地方,聽見那位阿姨和少女說的話,有些不確定說:“算是。”
只是對方好像找錯了人,她知道是找錯人了嗎?
不過他的心思,陸耀并不知道。
聽到杜甄的答復,陸耀下意識說:“那杜先生這次相親肯定會很順利。”
“為什么?”
杜甄覺得這個助理總會說一些自己聽不懂的話,可想著他和對方只是第一次接觸,只能按捺下來。
“以杜先生的條件,在相親市場上是上佳……”想著對方背后代表的巨大資本,陸耀加重語氣:“不,是上上佳的結婚對象人選。正確的應該說,杜先生要是看中哪個女孩,她包括她的家人,肯定樂意之至。”
為了給老板一個成熟穩重的印象,陸耀還是選擇使用了不那么夸張的說法。
即使這樣,他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聞名全球,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被人譽為風投界‘Angels’的杜先生,居然和一個普通的中國女孩去相親?
若是他想,恐怕想嫁給他的豪門名媛將會不計其數。
那個女孩肯定不是普通的中國女孩,絕對不是!
可想著剛才那個女孩回家的地方,陸耀在海市待了快五年,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整個海市最繁華區里的貧民窟。
里面住著一幫海市的原住民,卻是守著老破小的房子,看著上只角的繁華可望不可及。
像這樣的地方,海市還有許多,算是海市一大特色。
即使陸耀這種外地人,也有些看不起那個地方的人。不光是因為那里的人窮,還是因為那里的人窮卻看不起外地人。
這無關于是非對錯,不過是海市當地人排外的一種特色,致使兩者之間產生了一種不可調停的、心態上的矛盾。
聽得出對方這是在夸贊自己,出于禮節,杜甄說:“你也是。”
這句‘你也是’,又讓陸耀愣了下,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
心中感嘆杜先生說話真難懂,一邊不免苦笑說:“杜先生,我和您不一樣,在我的家鄉,我肯定是一等一的結婚對象,可在海市,恐怕還夠不上。”
“為什么?”
“我的工作在海市,結婚肯定是在海市的,可是海市房價太高,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買下衛生間的一塊磚。”
想起本地人的女友提出結婚,卻因為他買不起房子,對方媽媽那難看嘴臉,陸耀神色黯淡又有些憤怒。
“你是在抱怨薪資太少?”
陸耀愣一下后,忙說:“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他還想解釋什么。
杜甄卻說:“你可以回去了。”
這是下逐客令。
陸耀只能說了晚安,就忐忑不安地離開了這間位于海市最豪華酒店的頂樓。
*
聽見房門咔噠一聲響,杜甄往后靠了靠,用手指輕觸腹部的位置。
他有些吃撐了,胃隱隱作痛。
這種感覺并不陌生,他一直有胃病。
只是吃撐了胃疼?
杜甄又想起之前吃飯時的情形。
他拿過筆記本電腦,在等待電腦開機的過程中,想到剛才下載的軟件。
滑開手機,輕觸那只憨態可掬的企鵝。
出現一個讓他登陸的界面,上面提示他可以輸入手機號進行注冊。
他手指輕盈地在手機上點觸,很快就注冊好了,滑開一個空白的界面。
他看了一下,正打算關上手機,突然手機急促地震動了下,正下方出現一個紅色1字。
他順手點開,上面出現請求加為好友字樣。
有一個兔子的頭像,備注名是丸子。
其下還有一行小字,你是小杜嗎?
以陸耀的眼光,只有電視里保鏢會這么穿,事實上這幾個人也確實是保鏢。
陸耀還是低估了杜甄的能量,他以為杜先生投資的生意大多都在海外,沒想到在中國也有。
而他竟是飛騰科技的股東之一。
飛騰科技在中國曾被譽為互聯網的奇跡,借著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構架起一個以網絡為主的商業帝國。
創始人鄭威是年輕一代的夢想,無數年輕人自主創業就是受到他的事跡激勵。
而在十幾年前,鄭威不過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因為超人一等的眼光,抓住了最好的時機,一躍成了中國首富,已蟬聯多次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一名。
人人都傳頌著他的發家事跡,甚至電視里、雜志上、互聯網等等,都報道過無數次他的傳奇。
可沒人知道當年鄭威組建飛騰科技,最起初的啟動資金,不過是一個從美國來的年輕人,將一大半身家都投資給了他。
這就是‘杜先生’作為一個 Angel Investor,也就是所謂的天使投資人的起源。
風險投資行業大概分為三種,天使投資、VC 以及 PE。
三者大體相同,都是有資金的一方向看中的項目進行投資。要是細分,大概也就是入場的階段不同,和資金來源不同。
天使投資是處于種子階段,可能是一個idea被資本方看中,也可能是創始人本身的閃光點被人看中,進行的最初期的投資。
資金來源為個人。
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失敗的例子也太多,能轉化為可盈利的不可預計,所以這種投資人又被稱之為Angel,也就是天使。
當項目經過重重困難,終于籌建起來,又在市場顯露其巨大的利益價值,但本身實力已不足以支撐其繼續發展擴大,這時就需要有外來資金介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