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宇在信中只是竭力邀請楚清一定要回來參加他的婚禮,卻沒想到楚清回來的這么快,畢竟楚清也很忙,離得還很遠。
“姐,我要結婚了,結婚無大小,我就叫你姐了。”張銘宇笑得憨憨的,楚清能趕在他結婚之前回來,他真的很高興。
明兒就要接親,現(xiàn)下他家里好多親戚,不便交談,楚清便沒問張銘宇可否有要緊的事。
張銘宇幾次欲言又止,最后說道:“不差這一晚,姐,明兒喝喜酒的時候,你跟我去見一個人。”
楚清點頭同意,送上那個紅木匣子,張二妮早就想跟楚清說說話,這下趕緊湊上來,摸著那個紅綢蝴蝶結愛不釋手:“姐,多謝了!”又囑咐張銘宇:“趕緊收起來,別給弄皺了!”
張銘宇向來知道楚清給的都是好東西,自然不能聽張二妮的話真的就給收起來,而是問楚清:“我能拆開看看嗎?”
楚清就喜歡他這性子,親手幫忙拆了蝴蝶結,讓張銘宇把雙刀拿出來,然后把匣子再蓋好,蝴蝶結重新系好,送給張二妮。
一件禮物送給兩個人,對張二妮“買櫝還珠”的做法,楚清是頗為滿意。
第二天雞還沒叫,寶爐集團就給張銘宇家又送去不少桌椅和炮仗,把他家院門外的道路都擺滿,并送了大量的雞鴨魚肉,還把廚娘也全都打發(fā)去。
有這份支持,三個村就算全來吃流水席,不成問題。
因為寶爐集團的人知道,楚清回來參加張銘宇的婚禮,必然就不再是張村一個村的行為,而是整個“里”的行為了。
張銘宇家也臨時決定,接親隊伍修改路線,要在三個村都穿行一遍才接到婆家去。
楚清被當做婆家的上賓,與張銘宇的爹娘坐在一處。
楚清沒有隨其他賓客那樣奉上隨禮,而是悄悄把一個紅封親自交給了張銘宇的父母,并交代他們等晚上宴散后再拆。
那紅封里是一處烤鴨鋪的房契,是楚清打算秋后開的眾多小鋪子中的一處,就在縣城里。
直到傍晚,張銘宇給客人先行敬了一圈酒,才帶著楚清溜走,去了五棵樹村的三胖家。
因為流水席的存在,各村現(xiàn)在都比較安靜,人都跑去吃席了,三胖家尤其冷清,只有院子里的雞在溜溜達達。
不過三胖家的人并沒有去吃席,而是都在家里,個個神情凝重,只有三胖的大嫂面上還能有些笑容,因為她男人回來了,盡管還不能下床。
楚清印象里沒見過她的大嫂和二嫂,不過看相貌,以及張銘宇信上所說的“三胖大哥回來了”也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這兩個女人與三胖完全是不同的氣質(zhì),她們看上去內(nèi)斂、謹慎得多,雖也是普通村婦的打扮,但明顯不像村里女人那般好事。
三胖婆娘則是躲在灶間不敢出來。
張銘宇先帶著楚清看望了三胖的老母,老人家面色發(fā)灰,十分虛弱,人也瘦得不行,見楚清到來,撐著身子想坐起來,卻怎么也使不上力氣。
楚清上前扶住她,老人卻屏退了兒媳,還請求張銘宇去屋外守著,不要人進來。
根本不必守著,這時候不會有人來,張銘宇自是知道老人是不想讓他聽,打發(fā)他離開,便說聲:“讓大嫂守著吧,我得回去敬酒呢”,就走了。
“楚大人……”老人雖然看著虛弱,干枯的雙手卻緊緊抓著楚清的手腕,力道大的驚人,以至于上半身借著力道吊在半空,完全不似這般病弱的老嫗所能擁有。
楚清趕緊把枕頭墊在老人背后讓她靠著:“老太太,你別急,有話慢慢說。”
老太太滿眼祈求、疑慮和迫切,卻沒有戒備:“楚大人,我能信任伱嗎?”
問題有些突兀,不明白老人究竟何意,楚清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可是,這位老人當年救過自己的命,不論初衷為何,救命之恩不能不念著。
因此楚清說道:“老太太,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但是你救過我的命,我會對得起這份恩情。”
老太太閉了閉眼,緩了一會兒氣力,再次睜開眼時,她神色平靜許多,說道:“老身沒有別的選擇,所以必須信任你。”
楚清明白她的意思,必要之時,矬子里拔大個兒,也得賭一個人去信任。
楚清給她倒上茶水,讓她潤一下干燥的唇,老太太說道:“你可知道皇家暗衛(wèi)?”
“我沒見過,但是感覺到過。”想到第一次面見皇帝,被皇帝要求給打制一把寶劍時,那搖晃的宮燈穗子,楚清如此說道。
在楚清的印象里,暗衛(wèi)這個職業(yè),似乎存在于歷朝歷代,只是名字不同,形式不同,職司也不盡相同。
比如武則天的梅花內(nèi)衛(wèi),這個組織是武則天私人的特務機構,主要職責是護衛(wèi)女皇的安全和查處異黨。
再比如萬俟卨,是以間諜的形象出現(xiàn)的,他在出使金國時被收買,按金朝指令,回國后與當朝宰相秦檜合謀,以“莫須有”之名殺害了岳飛。
還有明朝的東西兩廠錦衣衛(wèi)、以及清朝雍正皇帝的粘桿處血滴子。
當然,除了皇家的暗衛(wèi),一些權貴也豢養(yǎng)了自己暗衛(wèi)力量,他們還擔負著“死士”之責。
老人點了點頭,緩緩說道:“今天我對你說的話,不要被第三個人聽到。”
見到楚清點頭答應,老人繼續(xù)話題:“皇家暗衛(wèi)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叫影衛(wèi),他們專門負責皇上和皇后的安危;
另一部分叫密衛(wèi),他們負責為皇帝刺探敵國的情報。”
“這不該是密偵司的職責嗎?”楚清驚訝,因為她就負責沃斯國的動向。
老人搖了搖頭:“說來話長啊。百姓只知道先皇愛面子,縱著東倫國占咱們大宣的便宜,卻不知,先皇這樣做的深意;
楚大人,我知你如今是密偵司的官員,那么,你必然知曉,東倫國的位置吧?”
這個楚清自然知道,東倫國都變成新倫州了,而且簡直成為楚清的最大錢袋子。
老太太這么問,自然是要引出她將要說出的話——“可是,你有想過,東倫國是大宣在軍事上的緩沖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