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因著正卡著年節時候,譚氏也不好即刻找媒婆子打聽薛家之事,雖心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但也得忍耐。
大夜三十除夕夜,安家的氣氛很不好。安之甫與段氏還在獄中,安若晨與安若芳不在,團圓飯桌上少了好幾個人,譚氏煩心安之甫的牢獄之災,又憂愁薛家的親事,一張臉黑得難看。安榮貴這段日子為父親為家中生意奔波,也受了不少冷眼譏諷,心里很不痛快。安若希沉默不語,三房薛氏和女兒安若蘭一如既往地努力撇身事外,恨不得誰也瞧不見她們才好。五房廖茵拼命按著兒子安榮昆不許他調皮,罵了幾回,將安榮昆罵哭了。
丫頭仆役們站得一旁大氣都不敢喘。就見得主人桌上頭黑臉的黑臉的,啞巴的啞巴,哭鬧的哭鬧。最后譚氏草草吃了幾口,一拍桌子讓各房全都滾回自己院子去。一眾人如鳥獸散開,火速消失了。
譚氏見得他們的模樣,氣得摔了碗。安榮昆氣也不順,覺得母親大過年的撒什么瘋。兩人當著眾仆的面吵了起來,安榮昆將桌子掀了,叮鈴乓啷一陣響,桌上碗碟摔了個粉碎,菜汁湯飯潑了一地,屋里一片狼藉。
安榮貴摔完東西扭頭就走,譚氏氣不過,追在他后頭接著罵。屋子里只剩下安若希一人,眾仆尷尬地站著沒敢動,安若希嘆了口氣,讓他們把東西收拾了,里里外外安排了一遍。然后自己去祖宗祠堂給祖宗們上了香,代父親母親及各位姨娘兄弟姐妹們給祖宗們請了安。看到安若晨母親范氏的牌位時,她小心地擦了擦,默默單獨給范氏磕了個頭,輕聲告訴她大姐如今過得很好,請夫人放心。
安若晨這一晚與丫環仆役們一起吃了頓飯,大家熱熱鬧鬧開開心心,還給各位守崗的衛兵們送了熱乎的飯菜。之后安若晨與春曉、盧婆子等一塊兒去了城門外的四夏江畔放福燈。這是中蘭城的年俗,福燈里寫上祈福心愿,放入江中,福燈帶著放燈人的心愿隨江遠去,愿神明看到,保佑新的一年順利美滿。
安若晨及一眾丫頭婆子都準備好了自己的福燈,大家點好蠟燭,將燈小心翼翼放入江面。江邊站滿了人,江上許多福燈,一盞挨著一盞,隨江飄遠。安若晨雙掌合十祈禱,福燈里只能寫一個愿望,不能貪心。所以她寫的是:希望四妹平安,她們能早日團聚。
其他的事她所得到的早已超出她的預期,她不敢再多貪念,唯一事心愿未了,便是四妹。
邊關前線,龍大站在堤墻上看著四夏江,江面偶爾飄過幾盞福燈,龍大便看著。宗澤清問:“將軍怎地不回營歇息?”
龍大認真道:“那些燈里,必有一盞是晨晨放的。”
那又怎樣呢?宗澤清完全不明白。就算里面確實有,可是也不知道是哪盞,就算知道是哪盞,難道還能撈上來瞧瞧人家寫了什么?
“將軍,寫信更妥當些。”
“嗯。”龍大應歸應,還在繼續看那些燈。“她掛心的事不少,也許她寫的心愿是找到她四妹。可惜我幫不了她太多,還得讓她自己煩憂。”
宗澤清受到了驚嚇。是今日過年的緣故嗎?將軍大人這般多愁善感起來。還幫不了她太多,將軍,你差一點就把她寵天上去了你不覺得嗎?宗澤清摸摸鼻子,退遠一點。自從將軍把安管事叫晨晨,他就每每受到傷害,聽一次起一次雞皮疙瘩,這適應過程比練兵還艱難些。
龍大懶得理他,繼續看燈。四妹這事確實頭疼,待戰事解決了,他再想想法子,不然晨晨跟他回京心里也還有牽掛。
靜心庵里,靜兒與靜緣師太吃完過了晚飯,便將自己前幾日糊好的福燈送給了師太。每年過節,大姐便會帶她一起做福燈,此處材料不足,她也就只能做做樣子,下不得水。人也不能出去,看不到四夏江邊的熱鬧景象。但靜兒仍是開心,她用紅紙做了好幾個,串成了兩串,倒像是喜慶的燈籠了。
靜緣師太讓她掛在了院子里,靜兒很是歡喜。光選要掛在哪兒便頗費了一番功夫。靜緣師太微笑,隨她去。之后靜兒又在地上畫了格子,撿了石塊跳格子玩。靜緣師太坐在一旁靜靜地陪著她。忽然真有了種在過年的感覺。
這時候庵后碎石路傳來了有人走路踩踏的聲響,靜緣師太臉色一變,揮了揮手讓靜兒快回側院小屋去。靜兒火速跑了進去。靜緣師太將側院門鎖上了,這才走到庵院后門處,開了門走了出去。
庵外,菜園邊上,站著一個男子。他道:“正想過去敲門喚你。”
“有何事?”靜緣師太問。
“殺一個人。”
“誰?”
“霍銘善。”
“為何?”
“殺了便是。”
“何時?”
“今夜。”那男子道:“今夜除夕,太守府內疏于防范,正是時候。霍銘善初三便要離開,在此之前他必須死。”
靜緣師太眉頭都不帶動一下,過了一會答:“行。”
男子交給她一張圖:“這里是太守府的院落位置,上面標好了你進|入的路線及霍銘善的居處。你丑時到太守府南側門,會有人接應你。”
靜緣師太接過,掃了一眼,將圖收入懷中。問:“就這個?”
“他有一個隨從,莫殺他。莫教他瞧見誰人下手。”
“好。”
男子看了看院門,再看看靜緣師太,道:“沒事了。勿失手,否則你知道該如何辦。”
靜緣師太沒應話,扭頭推開院門進去了,看也不看那人一眼,將他關在了院門外。
那男子站了一會,這才離開。
靜緣師太在院門后聽到了男子離開的腳步聲,便走到側院門前敲了敲:“靜兒,晚了,你早些歇著吧。我也歇去了。”
側院里,靜兒應了聲,靜緣師太聽到了,再檢查了下門外的鎖鏈,確定鎖好,回屋去了。
稍晚,靜緣師太穿了衣行服,包住了頭蒙好了面,拿上了她的劍,翻出了庵院圍墻,潛入了夜色之中。
丑時,靜緣師太潛在太守府南側門外的暗影之下,耐心等待著。過了一會,一身著衙差服,腰佩大刀的男子開了南側門出來,他左右看了看,又走了兩圈,再看了看,用力連咳三聲。
這是暗號,于是靜緣師太走了出來。那人看到一著夜行衣的人,并不驚訝,對靜緣師太點了點頭,指了指門。小聲道:“護衛每一個時辰換一個班,今日大家喝多了,此時又是換班的時候。”
靜緣師太聞言不語,扭頭進門去了。這人她未曾見過,相信他也不識得她。這是最安全的辦法,若是東窗事發,誰也指認不了誰。
靜緣師太已將太守府內地形圖熟記于胸,她小心翼翼,挑墻跟暗角慢行,耳聽六路,眼觀八方,一切如那人所言,大家喝多了,又值交班時候,這大半夜的,守衛松散,她一路順利,到達了霍銘善的居院。
月光高懸,山上除了蟲鳴蛙叫,再無其它聲響。先前來找靜緣師太的男子又回到了靜心庵。他圍著靜心庵轉了兩圈,庵門沒有開。他站在后院門那聽了聽,也沒有聽到任何動靜,于是他足尖一點,跳了進去。
庵內燈都滅著,沒有人。男子放輕腳步,在后院轉了一圈,就著月光,他看到后院掛著的兩串福燈,他微瞇了眼,思索了一會。一轉頭,看到了地上畫的方格子。他再看了看周圍,走到廂房門前輕推了推,門沒上閂,一推便開。他站在門口看了看,廂房里很簡單,一桌一床,沒什么值得探究的。
男子又一路走到中院前院,四下里都仔細察看了,甚至連觀音像座下的桌底都看了,沒找到什么異樣的東西。于是他又復回到了后院。這次他看到了后院與中院之間的那個小門。他走近一看,門上掛著鎖鏈,他扯了扯,這鎖鏈是鎖著的。
小屋里的靜兒淺眠,聽到院門的鎖鏈被“咣鐺咣鐺”扯了數下,驚醒了。
她忽地一下跳了起來。這動靜,不像是師太弄出來的。
“咚”的一聲輕響,似是有人松了手,鎖鏈敲在了門上。靜兒趕緊爬了起來,扯過放在被上的棉裳套在身上,迅速下了床。下床后第一反應是往床底鉆,進去后發現這床底太高,沒遮沒攔的,若有人開門第一眼便能瞧見。
她趕緊又爬了出來。想到門還沒有插閂,趕緊過去將門閂輕輕插上了。
這時候又聽到“咚”“咚”兩聲輕響,似是有人翻墻跳了進來。
有賊!
靜兒捂住了自己的嘴,嚇得心就要跳出嗓子眼。師太呢?師□□全嗎?該怎么辦?她得向師太示警,可這時候如果大叫,賊子一定會知道這里有人。
靜兒從枕頭下的被褥下面摸出了把匕首,四下張望,這小小屋里,竟找不到可以藏身的地方。166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