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胡公家變 七月,就在京城經(jīng)歷一場風雨巨變之時,遠在吉州安江的胡公家也在經(jīng)歷一場家變。 去年,胡公家世子張歧從軍中退役返家。今年年初,張銳之父張逸變把胡公家主之位正式傳于張歧,過起了退隱的生活。 張歧繼承家主之后,對胡公家的人事、經(jīng)濟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在人事上,張歧提拔了一批年輕的家臣取代張逸在位時的部分老家臣,擔任家族中主管之職。在經(jīng)濟上,張歧對家族領地內(nèi)的某些行業(yè)加收了稅賦,理由是近些年物價上漲,現(xiàn)在的家族賦稅收入遠不夠龐大家族開銷。 新任家主的變革,使得一些失去權(quán)利和遭受損失的人怨聲載道,不甘心被革職的老家臣還找到已退隱的張逸老爺子申訴。然而,已把權(quán)力移交給兒子的張逸也愛莫能助,他明確表態(tài)不再干預家族事務,對于找他申訴之的家臣只是好言安撫。大家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明白老爺子完全不理事了,這才心有不甘地接受了新任家主的安排。 上半年,胡公家上上下下幾乎都在為新家主的變革忙碌著。到了七月,新更換的家族主事們都已到位并開始履行職責,家族領地內(nèi)新增加的稅賦收入也都分文不差地繳納上來。正當新任家主張歧想送一口氣時,一場家庭戰(zhàn)爭又突入其來地爆發(fā)了。 “真有這么嚴重嗎?”董小意注視著胡公家的女管事之一的甄夫人問道。 甄夫人低頭回答道:“意夫人,妾身怎敢妄然菲薄胡公殿下的家事。昨夜,胡公殿下和玉卓夫人吵得非常厲害,暴怒的胡公殿下還扇了玉卓夫人一耳光!玉卓夫人從小到大哪受過這種氣,就哭鬧著與殿下撕扯起來,誰勸也不管用。后來,還是徐老夫人聽到吵鬧聲出才勸住。而玉卓夫人氣得尋死覓活,非要殿下寫休書,堅決要回娘家去。任憑徐老夫人怎么勸也不管用。徐老夫人又急又氣,連忙吩咐妾身一定要請意夫人去一趟,幫忙調(diào)解。” 董小意知道徐老夫人是奶奶壽平大長公主當年的陪嫁侍女之一,在胡公家的地位非常高,如果她都沒有辦法調(diào)解二哥和二嫂的矛盾,自己去了恐怕也不頂用。 深思一會兒,董小意問道:“父親大人和母親大人沒有出面勸解嗎?” 甄夫人嘆了口氣說:“老殿下和老夫人上月底到玄州狩獵去了。倘若他們在家調(diào)解矛盾,恐怕胡公殿下和玉卓夫人也不會鬧成這樣。這次,不得不煩請意夫人出面了。” 董小意又問:“胡公殿下與玉卓夫人為了何事吵鬧?” 甄夫人抬眼看了看站在董小意身后的亞紅等幾個貼身丫鬟,沒有說話。董小意轉(zhuǎn)頭對亞紅使個眼色,亞紅便知趣地領著丫鬟們離開了房間,出門時隨手帶上了房門。 甄夫人見房內(nèi)沒有他人,才低聲說道:“殿下去年回家后,瞞著玉卓夫人收了一房小妾。其后經(jīng)常借口巡視領地,跟小妾會面。本來府中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這件事,老殿下和老夫人也略有耳聞,只是都不愿與玉卓夫人明言。上月底,殿下的小妾為殿下生了一個兒子,殿下整日歡喜不已,玉卓夫人起了疑心,遂派人調(diào)查,于是真相大白。玉卓夫人非常生氣,總拿這件事與殿下爭吵不休。估計殿下也是被吵煩了,昨夜終于忍不住打了玉卓夫人一耳光。” 董小意聽罷緣由,又吃驚又好笑。二嫂為了夫君納妾的事就與二哥吵鬧,還不顧斯文與二哥廝打,簡直毫無名門主婦的氣度。 董小意與二嫂司馬玉卓關系很不錯。早年,張銳家境困難,張銳的父母經(jīng)常邀請董小意回安江城堡居住。因此,她與也是單身一人在家的二嫂司馬玉卓成了無話不談的閨中密友。司馬玉卓曾經(jīng)一臉幸福地說過,張歧與她約定,今生只娶她一人為妻,不會再娶側(cè)室和納妾。 當年司馬玉卓就曾跟她談論過對男人的看法,她認為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只要有機會就要沾花惹草,自己一定要牢牢地看好張歧,絕不給他違背諾言的機會。還跟董小意開玩笑,要她看緊張銳,以后留個兄弟倆都終身只娶一妻的美名。 所以,董小意知道二嫂是個愛吃醋之人,容不得夫君再有別的女人。董小意還暗思,說起來二嫂也是大家閨秀,大戶人家都想多子多福,誰家沒有個三妻四妾?她怎么如此排斥她人?當時她就想勸勸二嫂,后來轉(zhuǎn)念一想,一家不管一家事,二哥的家事,自己少插手的好。再說,山盟海誓也算是二哥與二嫂之間情深義重的約定,沒有理由勸二嫂非得同意給二哥納妾呀。 光陰如梭,一晃時間就過十幾年了,張歧也的確沒有再納過妾。董小意也挺羨慕二哥二嫂這么多年來一直相敬如賓、伉儷情深。就這點來講,連深愛著自己的夫君也比不了,張銳這些年還娶了烏蘭為側(cè)室,最近還納了柳欣為妾,雖說這也是經(jīng)過自己同意的,但與二哥二嫂比起來,張銳愛自己還是不如他的二哥愛司馬玉卓更深切。 可現(xiàn)在看來,二哥二嫂的恩愛無間只是表面現(xiàn)象,其實胡公殿下沒有納妾并非自己的意愿,完全是因為二嫂司馬玉卓的高度監(jiān)控,沒有機會納娶別的女人。而這種壓制總歸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旦有機會就會出現(xiàn)今日的局面。董小意暗嘆,如果二嫂早點明白這個道理,還不如當初就大度一些,出動提出讓二哥納妾,夫妻關系也不至于落到眼下這種劍拔弩張的局面。 “意夫人,您是玉卓夫人無話不談的好友,您的話興許她才聽得進去。請您一定要幫忙調(diào)解調(diào)解。”甄夫人見自己說完緣由后,董小意一直低頭不語,以為她不愿意插手胡公家的事,又深深施禮請求相助。 “這個嘛,玉卓夫人的脾氣你是知道的,我也很沒有把握,只有去試試看。”董小意最終答應了甄夫人的請求。 甄夫人見董小意答應,大喜道:“太好了!您與玉卓夫人感情深厚,您又巧于辭令,出面勸解一定能成!” 董小意請甄夫人稍等片刻,自己要把家中事務交待一下,才好隨她去安江城堡。甄夫人知道開遠侯家事務皆由董小意在一手操持,連聲說不急,等夫人安排好家事再走不遲。 董小意隨后來到烏蘭的房間,對她說明自己受托調(diào)解二哥的夫妻矛盾,要離開幾天。烏蘭一聽不高興了:“依我看,姐姐還是別管這等閑事,隨他們鬧去。” 董小意笑道:“怎么,人家鬧你心里高興呀?怎么說,我們也是一家人,哥哥嫂嫂有了矛盾,我去勸解一番也是應該的。” 烏蘭氣呼呼地說道:“人家根本沒有把我們當成一家人,姐姐何必去管他們呢?清官難斷家務事,能勸和當然皆大歡喜;要是勸不了,反被人說閑話——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呢!” 董小意問道:“你還在為增加錢莊稅賦的事,生二哥的氣?” “當然。”一提起此事,烏蘭的怨氣更盛,“他一當上家主,第二天就派人來通知要提走胡公家存在錢莊上的十萬金幣。存款沒有到期,厚著臉皮不給管理費也就罷了,不到一個月又說要提高錢莊的稅率,十五稅一已經(jīng)是很高的稅率了,他還要漲到十二稅一,這不是擺明了和我們家過不去嗎?分明就是眼紅我們錢莊的生意,想把我們擠垮自己做!” 董小意一把拉住烏蘭,趕緊勸慰道:“妹妹也別太敏感了。提走存款的事情,二哥已經(jīng)解釋過了。胡公家現(xiàn)在領地的稅收不好,所屬商號的生意也不太景氣,二哥想要重新規(guī)劃一下家族的生意,所以需要大筆的現(xiàn)金。再有是錢莊的稅率,以前是父親大人照顧我們,定下錢莊的稅率確實偏低了些,二哥提到十二稅一也是合理的。再說,我已經(jīng)對他說了,這個新稅率不能公開。只要不公開,到我家錢莊在別處的稅賦水平也就不會增加。” 這番話顯然沒有把烏蘭說服,只是礙于情面不好再與她爭執(zhí),只說道:“父親大人退隱后,咱們家也別指望胡公家有多少照顧了。依小妹看,咱們還是把一些生意逐步轉(zhuǎn)到開遠去得了。” 董小意點點頭,笑道:“這事妹妹放心吧。畢竟現(xiàn)在開遠剛剛才起步,還不能把所有的生意都轉(zhuǎn)過去,凡事不能太急進,要慢慢來。” 與烏蘭說罷家務,董小意就隨甄夫人一同來到了安江城堡。 見司馬玉卓之前,董小意先看到了張歧。張歧便把她叫到一邊低聲懇求道:“意夫人,請你一定要勸勸玉卓,她太霸道了。” 董小意含笑道:“殿下,這事好像您也做得不對吧?” 張歧支吾道:“我哪里不對了?都怨我平日太寵她了,縱容了她像蠻不講理的脾氣。” “我聽說,是您昨日先動手的。男人動手打女人,可不是件光榮的事情。”站在女人的立場上,董小意自然首先要聲討張歧打老婆的不是。 “唉!”張歧長嘆一聲,“要不是她把我逼急了,我能動手嗎?我對她一貫都十分忍讓。” “但你還是沒克制住脾氣先動了手。先動手就是你的錯!”董小意沒有讓步,義正嚴詞地說道。 “好吧,我承認動手打人是我不對。”張歧也自知理虧,其實他也很后悔自己昨天太沖動。 董小意微笑道:“要我為你說好話,你得先去給嫂子道歉。” 張歧猶豫道:“道歉可以,不過……” “不過什么?”董小意見張歧欲言又止的樣子,忍不住問。 張歧咬了咬牙說道:“不過,她必須要承認這個孩子,同意將孩子接回府上撫養(yǎng)。” 董小意覺得這個要求并不過分,孩子都已經(jīng)生出來了,難道還能硬著心腸不承認?她又問道:“那么,孩子的母親怎么辦?” 張歧又猶豫了一番,嘆氣道:“唉,玉卓死活不同意我收她為妾,也只能作罷。我打算給她一筆錢,讓她找個好男人嫁了有個依靠吧。” 董小意驚訝地問:“嫂嫂不允許她進門,難道你不能想想辦法,比如在外面給她買座宅子,當做你的外妾?孩子總得有娘呀。” 張歧跺腳道:“現(xiàn)在不是玉卓允不允許她進門的問題,而是玉卓要我與她一刀兩斷的問題。玉卓揚言,如果我再與她來往,就要讓我寫休書。” 董小意見他臉上淤青一塊,想必是昨夜與二嫂司馬玉卓一番“戰(zhàn)斗”的結(jié)果,而且為了二嫂能舍棄那個女子,可見悔過的態(tài)度堅決,于是對他心生憐憫之情,嘆了口氣道:“好吧,我盡力而為!” 張歧連連感謝道:“意夫人,有你這句話就太好了。只要能把孩子留下,我就心滿意足了。” 隨后,董小意在房間內(nèi)見到了二嫂司馬玉卓。司馬玉卓一把抱住她,放聲痛哭起來。哭了好一會兒,哽咽道:“妹妹來得太好了……我再也不想在安江城堡呆下去了!......我今天就去你家暫住……等拿到休書后,我就回司州老家。嗚嗚……” “嫂嫂,這是為何?”董小意佯裝不知,驚訝地問道。 “別提了,都是那個沒心沒肝的混蛋!說什么永世只愛我一人,說什么永世不娶別的女人,都是騙人的鬼話!結(jié)果……他瞞著我在外面納妾,連孩子都生下來了!我不想活了!嗚嗚……”司馬玉卓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把張歧偷娶了別的女人的事情講了一遍。最后還說,如果張歧要那個女人和孩子進門,她便堅決要離開張府。 董小意一邊哄她,一邊想辦法勸解:“嫂嫂,納妾的事二哥沒有跟你商量,是他不對。不過,眼下男人三妻四妾的多了去了。你看我夫君,還不是娶了烏蘭妹妹,去年去羅馬期間,又娶了一個侍妾,但他跟我仍然很恩愛。依小妹看,就算二哥納了那個女子為妾,他對你的情意也不會減少。如果你大度一點,二哥會很感激你,會更加疼愛你的。” 司馬玉卓抽泣道:“憑什么男人就該有三妻四妾?你不在意,我可在意。憑什么我為他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他卻堂而皇之地迎娶小妾盡享溫柔?婚前他承諾過,今生只娶我一人。現(xiàn)在他要是反悔,我也要去找個白臉書生,看他答應不答應?!” 她的這番話把董小意說得一愣一愣的。自古以來都認為男人娶妻納妾是應該的,從來沒有想過女人也能有多個夫君。按道理,司馬玉卓的話也不能說不對。 “嫂嫂,世家子弟多娶幾房妻妾也是為了家族繁榮昌盛。你看看,帝國內(nèi)哪個世家子弟沒有三妻四妾?就拿我的哥哥來說吧,今年已經(jīng)娶第十一房小妾了。我看,你還是想開點吧。”董小意此話說得理不直、氣不壯,聲音都小了許多。 “我爹爹也是世家家主,可就只娶了我娘一人,到現(xiàn)在也沒有納過一房妾。還有當今太尉,新任的世襲隋公殿下,他不也是只娶一個妻子嗎?要說子嗣,我為胡公家生有兩兒兩女,難道還不夠嗎?就算不夠,我還能生養(yǎng),以后再生幾個也不無可能。”雖然如韓公家主司馬逸、隋公家主楊堅這類終身只娶一妻的世襲家主很少,但畢竟不能說沒有。司馬玉卓的反駁之語,令董小意啞口無言。 沉默了一陣,董小意見讓二嫂承認二哥小妾的希望不大,轉(zhuǎn)而求其次,建議道:“嫂嫂可以不認那個女子,但孩子畢竟是二哥的血脈呀。你要是不認他,他豈不是就成了沒爹的孤兒了?嫂嫂,不如收了那個孩子吧。” 司馬玉卓用力地搖搖頭,一口否決:“休想!他常年在外從軍,我在家為含辛茹苦地撫育兒女。哪點對不起他了?他現(xiàn)在要帶個野種回家,我絕不答應!” 董小意又勸道:“嫂嫂,孩子由你親手撫養(yǎng),長大后,他只會把你當成親娘,多一個兒子也不是壞事。至于孩子的母親嘛,讓二哥把她送到偏遠的地方,以后也不會有麻煩的。” 司馬玉卓擦了擦眼淚,語氣堅定地說道:“我不要這個野種,我看見他就會想起那個不要臉的女人。如果非要他進門,我就離開胡公家!” 董小意總算是見識到了司馬玉卓的醋勁,也見識到了她的固執(zhí)。勸說了一夜,愣是沒有半點松口之意。本不想再管此事,可一想到答應了二哥張歧,她不得不想再其他辦法。 “那么依嫂嫂之意,此事該如何處理?”第二天一早董小意思量了一番,便又試探著問了一句。她想先聽聽司馬玉卓的意見,再做打算。 司馬玉卓陰沉著臉說道:“我的意思就是那個母子二人都送走,今后再不能與他們有來往。” “好,我去與二哥說說。”董小意見她心意已決,暗嘆一聲告辭而去。 又找到張歧,大致把情況與他講述了一遍。張歧恨聲言道:“你都看到了,向她如此不講理之人,我能與她好好說嗎?” 董小意見他氣得臉色發(fā)青,于是問道:“您也別著急。我想知道的是,您現(xiàn)在只是擔心孩子嗎?” 張歧沮喪地點頭道:“是啊,他是我親骨肉,哪能說舍棄就舍棄?” 董小意又思量了一番,終于下決心說道:“不如這樣吧,把孩子交我撫養(yǎng)。” “意夫人,我……”張歧聽到董小意這個建議,感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董小意見他感激萬分的模樣,莞爾一笑道:“不過事先說好了,這個兒子以后就是我親生的,你們誰也不能告訴他的身世,也別想以后從我身邊搶走他。” 張歧對董小意鞠躬謝道:“意夫人,你的恩德我永世銘記。你放心,這個孩子以后就是你的親生子了,我絕不會違背我們今天的約定。” 與張歧商議完后,董小意又找到二嫂司馬玉卓,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她。司馬玉卓聽罷,又是驚訝,又是過意不去,不好意思地說:“小意,為了我你認養(yǎng)一個野孩子,這太讓你受委屈了。” 董小意玩笑道:“兒子多是福氣呀!白撿一個兒子,其實是我占了便宜才對。” 司馬玉卓一把拉住董小意的雙手,流著淚道:“小意,我們?nèi)叶几屑つ悖愕那橐馕乙惠呑訒浀谩!薄 《∫獍褍蛇叾及矒嵬桩斨螅審埰缛ソo司馬玉卓道歉。張歧倒也沒有猶豫,立即跑到司馬玉卓又是賠禮又是道歉。而司馬玉卓和夫君吵鬧也主要是容不下那母子倆,沒有了這個矛盾,昨日的夫妻打鬧的怨恨勁兒,也在夫君軟言細語的道歉聲中煙消云散了。 董小意笑著看著他倆和好如初,便返回了安江莊園。第二天,張歧抱著嬰兒來到了莊上。董小意見孩子模樣生得俊俏,滿是歡心地接受了。張歧又是千恩萬謝了一番,才告辭而去。 董小意為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張俊,小名叫拾兒。這時,她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叫拾兒的棄子,幾十年后竟成為了胡公家的家主。 因張銳出征前寫回家的信還未到,她又立即寫信,把新保養(yǎng)一個兒子的消息告知遠在京城的夫君,并派人快馬加鞭送往上都。 然而,她的信還沒有到達上都,上都城都已經(jīng)變成了血流成河的戰(zhàn)場。(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