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撿來的女兒 “去拿點吃的過來。”張銳對許士基說道。“是!”許士基知道張銳想給那個小孩子充饑,騎士們隨身攜帶的都是行軍口糧,孩子哪能吃得下去?只有去后面的輜重營看看,或許能找到一些合適的食物。 許士基走后,張銳抱著孩子進了草棚,為孩子擦臉,又為孩子脫下了沾滿污泥的衣裳。叫人拿來自己備用的內衣裹在孩子身上,再罩上一件軍服,用皮帶扎緊。孩子太小,衣服穿在身上大得像被單,但總能遮風避雨。 給孩子穿好衣裳,張銳身旁的高朔說道:“看看,這小閨女長得多可愛。”高朔伸過頭去看,只見小孩子的臉白凈多了,也許是她哭累了,或是感覺抱著她的人沒有惡意,她已止住了哭泣,正眨巴著清澈明亮的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 她的五官生得恰到好處,圓圓的臉蛋兒,彎彎的柳葉眉,大大的眼睛,小巧的鼻梁,眼角還掛著淚花,惹人憐愛。可以推測,長大后是個美人兒。她似乎有點害怕高朔,見高朔伸頭過來,忙往張銳的懷里鉆。 張銳見狀哈哈大笑,“打擊”高朔:“小孩怕你不怕我,可見你的面目比我兇惡。”接著對小孩道:“別怕,這是你高叔叔,以后讓他教你騎馬。”孩子還是不敢看高朔,頭轉向一邊,小手緊緊抓住張銳的衣裳不放。高朔見狀干笑了兩聲,縮回頭去。 張銳又問孩子道:“你叫什么名字?”一連問了許多遍,孩子也沒出聲。張銳沒有著急,又耐心地問了幾遍,孩子終于說了一聲“蘭蘭。” “你叫蘭蘭嗎?”孩子點點頭。 “蘭蘭寶貝,從今以后我當你的爹爹好嗎?”蘭蘭眨著明亮的眼睛看著他,像是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半晌才點了點頭。 張銳大喜,在孩子的臉上親了親,大聲宣布道:“好孩子,從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乖女兒。” 張銳的這個決定,讓周圍的人大跌眼鏡。他們都瞪大眼睛看著張銳,仿佛第一次認識他。今日他的舉動,讓大家很難把他與“帝國第一猛士”、“屠夫”、“瘋虎”的稱號聯系到一起。 不少人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眼。有的人還悄悄用手掐了自己一把,感覺到了疼痛,才確定自己是清醒的,才確信自己目睹的一切是真實的。 “三耀,殿下難道真要收留這個小孩當養女?”秦書感到難以置信,悄悄地問鄧三耀。 “既然殿下已經說出口了,還會有假?”鄧三耀喝了大夫熬制的湯藥后,出了一身大汗,頓感身體輕松了不少,也有精神說話了。 “殿下為何這么做?”秦書又追問了一句。 鄧三耀道:“什么事兒都問我,我哪里知道?” 秦書也感覺問得有些唐突,還是跟他開玩笑:“你是殿下的身邊人,當然應該了解殿下的心思。” 鄧三耀笑罵道:“操,我早就不在殿下的身邊了。再說,即使在身邊又如何?難道殿下的心思,我都能猜到?那豈不是神算子了?你也在殿下身邊呆過一段時間呀,你咋不知道呢?” 本來秦書在張銳升任前師師長的時候,也被調到前師部隊當護衛長。擔任這個職務,能經常跟隨張銳的左右,也算是張銳最信任的人之一。 可后來游騎團六營營長文旌宇身患重病,團長高朔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代替。無奈之下,只能請求張銳把秦書調回游騎團。本來張銳不樂意,可架不住高朔的軟磨硬泡,最后只能推到秦書的身上,說只要他本人愿意,他就不會阻攔。 高朔要的就是這句話,歡天喜地去勸說秦書。高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之秦書骨子里就喜歡冒險,所以最終選擇返回游騎團。張銳不能失言,只能惋惜地看著秦書離去。 他在張銳身邊呆了半年左右,所以鄧三耀說的有理有據。按他的說法,他也跟過張銳半年,也算是張銳的身邊人,當然就應該了解張銳的心思。秦書覺得理虧,無言再辯,嘿嘿一笑沒有再回嘴。 他們兩人交談的時候,高朔輕聲問張銳道:“殿下,你真打算認養這個小孩子?” “自然是真的,難道我會拿這事開玩笑?” “這么說殿下是打算帶著孩子一些走了?” “當然要把他帶走,不然還能把她扔在荒野之中?”張銳瞪著眼睛說道。 高朔就算再狠心,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勸說張銳把孩子丟掉。何況他本來就很同情這個孩子,從未起過殺心,只是擔心孩子受不了部隊的急行軍,他覺得張銳太過興奮,沒有考慮過這些事情,他有必要提醒一聲。 高朔說了自己的擔憂后,張銳收起了笑容,問道:“依你看,該怎么辦?” “屬下覺得應該找一戶人家,把她寄養在那里。以后等平叛結束后,再來尋她。” “不行。”張銳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說道:“如果后面經過的部隊中有程節那樣的軍官怎么辦?再如果突忽平民把她當成我們的孩子,等我們走遠后,殺了她報仇怎么辦?絕不能把她留下!” 高朔耐心地勸道:“可我們不止要行軍,還要作戰。即使殿下不用親自參加戰斗,也不能整日抱著她吧。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孩子像是聽懂了高朔的話,嚇得雙手摟住張銳不放,哭喊道:“蘭蘭不離開爹爹,蘭蘭不離開爹爹。” 張銳輕聲地安慰她道:“放心吧乖女兒,爹爹也不會離開你的。”好半天,蘭蘭才止住了哭聲。 高朔似乎還想給張銳講道理,張銳對他搖搖頭說:“到了馬丹城后,再商議此事。” 高朔心想,張銳是怕孩子聽見對話,才不想現在談這事。不過馬丹城今日就能拿下來,晚上再找個機會談談也好。于是高朔退到一旁不再吭聲。 這時許士基拿著食物返回,張銳接過來,親自喂孩子吃。一邊喂食,一邊講故事。蘭蘭本餓急了,感覺特別香,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張銳講的故事也很吸引人。不多會兒,她便忘了父母親人亡故的情景,情緒好多了。張銳見狀心想,幸虧她的年齡幼小,以后或許能忘記父母被殺的事情,如果再大一點的話,只怕親人慘死的狀況永遠銘記在她的心里,一生也不會淡忘。 三營返回后,張銳也沒有叫程節過來問話。而程節遠遠的就看見他正在逗一個小孩玩,心里有鬼,也不敢主動上前報告,溜到一旁與鄧三耀等人閑聊。 又過了一會兒,前方傳來橋已修好的消息。眾人立刻上馬,準備出發。張銳抱著蘭蘭騎上馬,還用披風把她包裹起來為她擋雨。 這時,許士基上前問他,是否等師部人員趕上來再前進。張銳回頭望了望,說道:“不必了,他們還在數里之外,我們還是跟著六營走吧。你派人去通知范明一聲,讓他們及時跟上來。” 正說著,只見許士基“噗哧”一聲笑了出來,隨后趕緊捂上嘴,低下頭去。張銳正奇怪,又發現周圍的騎士都在偷偷地笑,他們或轉頭,或低頭,都想避開張銳的眼睛。 張銳低頭看去,也差點笑出聲來。原來,蘭蘭在披風里感到氣悶,便將披風拉開一條縫,探出頭來往外面瞧。張銳感覺自己活像只袋鼠,育兒袋里裝著一只小袋鼠。這模樣,誰見了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張銳沒有絲毫感到難為情或是尷尬。心想,笑就笑吧。或許現在的我在將士們眼中更有人情味。有人情味的人,總比一個殘酷的人要好,也更能得到他們的擁護。如果真的改變了將士們對我的印象,還算蘭蘭的功勞呢。 下午五點,前面傳來消息,一營和二營拿下了馬丹城。能這樣輕松、迅速地拿下馬丹,張銳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早知道,馬丹城只有一千突忽預備役,而且馬丹沒有城墻。如果一千六百名驍勇善戰的游騎都拿不下來,那才是怪事。 進城時,雨已經停了。城內的百姓,沒有想到漢軍會來得這樣神速,大多沒有逃走。張旭義占領全城后,便下令讓城中的百姓都走出來,此舉也是為了搜查有無躲在平民家中的叛軍。不過百姓卻誤認為漢軍要屠殺他們,都嚇得面如土色,呆立在路兩旁。眼看著不斷涌進城來的漢騎,驚恐萬狀,更有甚者嚇得渾身發軟,如果不是旁人攙扶,早就癱倒在地。 張銳把披風稍稍拉開,讓蘭蘭整個頭都露出來。蘭蘭轉動著小腦袋,好奇地左顧右盼,樣子非常可愛。張銳則沒有功夫看路旁的人。他在考慮如何安置蘭蘭。 正走著,突然聽到路旁有一個女聲驚叫道:“蘭蘭?!”張銳猛然一驚,在這個地方,還有人認識蘭蘭?她會是誰呢?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