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血腥任務 張銳走進大帳,游騎團的十余員主要將領都在靜候他的到來。他們是: 一營長:高朔,一連長:王奇 二營長:杜晗,一連長:魏士敬 三營長:張旭義,一連長:程節 四營長:盧預亭,一連長:李國棟 五營長:羅濟,一連長:百里楊 六營長:宋金剛,一連長:文旌宇 中軍官:范明,軍法官:唐特 大家用略帶緊張和期盼的目光看著張銳。張銳見狀不由笑了笑,說道:“各位,不用這么緊張。我出馬還會爭取不到任務?以后就看各位的行動了,只要有了實際行動,我爭取任務來也更理直氣壯些不是?”說到這里,張銳想起與奚少生爭取任務時的情景。 本來奚少生一開始言之鑿鑿,態度強硬,擺出一副非前師不能勝任的架勢。可是當張銳將游騎團的戰績一一列舉出來時,那老小子的氣焰頓時矮了半截,神情尷尬,無言以對。 事實勝于雄辯,游騎團在戰區浴血奮戰取得的驕人戰績讓張銳底氣十足。做什么都要有底氣,有了底氣才能有說服力。別看奚少生吹得天花亂墜,只要一比較兩支部隊的戰績,他不得不低頭服輸。 聽了張銳的話,眾將懸著的心都放回了肚子里,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大家的擔心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次出戰的部隊太多,輪不輪得上很難下定論。現在終于盼到了出戰機會,英雄有用武之地,不禁喜形于色,也不枉前一段時間鉚足了勁積極備戰一番。 “將軍出馬怎會鎩羽而歸?”高朔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頓了頓又對眾將說道:“將軍爭取到的任務,我們游騎團一定能完成。諸位說是不是?” 范明也開口道:“下官來中軍后曾算過一筆賬,我團自前年到達戰區后,全團各部參加過大小戰斗總計三百余次。累記殺敵六萬三千余人,俘敵五千余人,擊潰敵軍達十九萬人。其中還不包括屠殺草原各部和在敵后屠殺敵平民的人數。我們團五千人,能取得這樣的戰績,放眼整個戰區,沒有一支部隊可以匹敵。” 眾人中還沒有誰仔細合計過整個游騎團的戰績,現在聽范明這么一說,都感覺不可思議,紛紛開始掐算起來,合計起自己所在營殲敵的人數來。 范明所說的戰績,張銳十分清楚。是他叫范明做的這項統計,目的就是去爭取作戰任務。他記得很清楚,當他把這些數字在戰區總部的會議當眾講出來的時候,除了戰區總部和飛騎軍總部的數位長官沒有吃驚以外,其他所有的將領都目瞪口呆,嘴巴里都像是塞進了一個雞蛋似的。盡管大家對游騎團的戰績有所耳聞,但也沒想到一個擔任偵查任務的團,居然累積了這么多軍功。 可張銳得意了一會兒,見眾將一直對這些軍功議論紛紛,頓時生出警惕之心。游騎團戰力彪悍不假,如果都全團中級軍官只知以此為驕傲,而不居安思危的話,今后難免滋生自傲自大的心態。驕兵必敗這個道理要隨時牢記,不然今后定會有慘痛的教訓。 張銳決心敲敲各將領的警鐘,于是說道:“這兩、三年來,咱們游騎團是立了不少戰功,在戰區內也有了些威名。可是你們知道這些威名是怎么來的嗎?有誰可以告訴我?” 杜晗搶先答道:“這點下官知道。將軍以前在三營,三營就是全團內最強的部隊,現在將軍在游騎團,我們全團又成了整個戰區內最強的部隊。說起來都是將軍指揮有方,我們才會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你們說是不是?” 他的話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贊同,當然這里面四位營長和兩位一連長都是出自老三營,還有宋金剛、王奇等人也是張銳故交,這些人都曾親眼看見張銳帶領著三營,帶領著游騎團取得一場場勝利。在他們的心目中,是張銳將所部一點點變得強大起來的。即使有些將領感覺杜晗言過其實,過于拔高了張銳的能力,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張銳,游騎團的戰績不會像現在這樣驕人。 不料,張銳卻面帶悲傷之情,說道:“杜晗你錯了,以前三營以及現在的游騎團都不是在我的指揮下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的。” 杜晗不明其意,說道:“不是您還有誰?數年來您哪次出戰沒有取得驕人的戰功?原來劉武周將軍在游騎團的時候,您就是團里的第一戰將,現在您更是全團的主心骨,游騎團能有今日的威名,當然是您的功勞最大。” “我單獨一人能殺六萬余人?能抓獲千余俘虜?能擊敗十余萬敵軍?”張銳朗聲大笑,“如果我一人能做到這點,豈不是成神仙了?” 笑罷,張銳嚴肅地對范明說道:“繼續念出后面的統計數字。” “是,將軍。三年來,我們游騎團陣亡營長級軍官三人,陣亡連長級軍官十八人,陣亡排級軍官七十一人,陣亡騎士二千三百二十五人,重傷不能歸隊者五百一十二人,另外幾乎全團將士都受過戰傷。” 范明說完后,張銳將這些悍將都一一看了一遍,發自肺腑地說道:“諸位可以算算,我們游騎團來戰區后的這幾年里,補充過多少次人員?那些少了的將士去哪兒了?游騎團不是靠著哪一個人才有今日的戰績,是靠著以逝將士和全團將士共同的努力。所以杜晗說游騎團是因為有我才取得這些戰績時,我的臉上感到發燒,覺得無顏面對陣亡的將士,也無顏面對你們。” 張銳懇切的話語讓眾將都低下了頭,他們想起了已陣亡的好友和同袍,想起了戰友們生前鮮活的面容,仿佛間又回到出戰前與他們一起服役的日子里。數年間看著戰友們一個個的離開,即使心腸是鐵石做的也不免為之傷情,更何況他們本就是性情中人,一提及此事,皆黯然傷神。 張銳又用手指著大帳前掛著的游騎團軍旗說道:“所以當你們想起游騎團取得的戰績,就應該想到已逝的英烈們。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游騎團的戰旗,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游騎的威名。我們今后不能辱沒了他們為游騎團掙來的威名,也不能玷辱了他們鮮血染紅的游騎團戰旗。” 眾將也深有感觸,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我等牢記將軍的教誨。” “再有那些戰績都已成了歷史,今后咱們游騎團能不能一直保持威名,還需要諸位同心協力,一步步做保持下去才行。而且,我們在取得戰績的同時,還要讓戰后陣亡名單上將士的名字少些、少些、再少些。” 張銳的思想工作做得不錯,諸將臉上都蛻去了驕傲神色,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表情,張銳見狀深感欣慰。他們認知到勝利來之不易,才能戒驕戒躁,才能隨時保持冷靜的頭腦。有了這些基本條件,今后游騎團才會迎來新的勝利。 教育目的達到了,張銳又將話題轉移到這次任務上來。讓眾將都聚集到地圖前,他指著度信州的蘭城郡,為大家介紹情況:“戰區會五月開始在新羅州北部和度信州北部同時進行驅趕突忽平民的行動,我們團去的地方是度信州的蘭城郡。” 眾人為之震驚,驅趕平民?他們沒有想到會去執行這樣一個任務,說是驅趕,還不是用武力,用武力就意味著要屠殺,而且是大面積的屠殺。 他們震驚張銳不奇怪,之前他從來沒有與部下透露過半句這個戰略構想。現在命令已經下達,就詳細地為眾人解釋了其中的含義。眾人越聽越是心驚肉跳,這絕戶之計也太過狠毒,只要這個戰略目的達到,突忽人再也沒有堅持下去的可能。只能等待著漢軍一步步向南逼近,直至最后滅亡。大家都在想,難怪去年讓我們去偵查這些地方,將所有的城鎮、村莊一個不漏的做了標記,原來目的是為這次行動做準備。 宋金剛心里隱隱覺得這計劃像是出自張銳之手,當年他在軍校時就說過,只有用壓迫式進攻和屠殺政策相結合才能最終解決叛亂,也許這個行動就是依照張銳當年的想法制定的。只是帝國高層怎么會通過這個血腥計劃?難道他們就不怕戰后背負上屠夫的罪名嗎? 張銳接著說道:“蘭城郡屬于度信州,在蔥嶺山脈和楚河以南,面積在度信州內算中等,人口大約七八十萬。蘭城郡因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蘭城郡是度信州的門戶,所以也是突忽人重點防御的地區,在整個郡內有突忽軍隊十萬人。其中的三萬人在蔥嶺南端的各處要道關隘里駐防,以防我軍翻越蔥嶺,另有一個軍團五萬人駐扎在楚河營壘,作為前面各關隘的接應點,最后的二萬人布防在如蘭城等幾座大城內。” 張旭義眼緊盯著地圖,說道:“去年屬下就是帶隊在蘭城郡偵查,那里地勢不利于騎兵作戰,只有蘭城附近地區是平原,郡內大多數地方是山區。去年叛軍出來圍剿,屬下仗著人少能迅速撤離,但這次全團進入蘭城郡去驅趕平民,就很避開不與他們交戰。五千對付十萬,很難!” 盧預亭插言道:“去年我們兩個營在將軍的帶領下去了普爾郡和木爾郡,在那里哈山調集了十余萬人準備圍困我們,最后還不是走了出來?順帶著還消滅了他們兩三萬人,這次他們全團過去,就算是十萬人,也不足為慮。” 張旭義搖頭說道:“這十萬人不好對付,皆是叛軍的最精銳部隊,將領善戰,士卒驍勇,與之交戰我們的傷亡必定很大,搞不好還會有全軍覆滅。” 眾人也在七嘴八舌的議論,大家都知道張銳在制定行動時,鼓勵大家多提建議,有什么想法都盡管提出來。 張銳擺擺手讓大家暫時停下來,補充道:“這次不是我們游騎團單獨做這個任務,戰區為了讓我們能更好地完成這次任務,會將駐扎在柏寒城堡的兩萬步軍和一萬騎兵派出來,到達楚河營壘對面與突忽人對恃,將他們的五萬人死死拖住不能隨意出來圍剿我們。而我們要對付的只是在蘭城等地駐扎的那兩三萬而已。” 聽到這個消息,高朔樂了,道:“那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我們最初的驅趕行動可以在離蘭城偏遠的山區做,而后慢慢逼近蘭城。其間可以將全團按營為單位分開行動,敵人出來圍剿,正面的那營便撤退,其余的各營繼續行動。如果敵人敢分開追擊,那么我們就集中起來,消滅他們其中的一股。只要他們敢一直出來,幾次下來那兩三萬人最后也剩不了幾個。” 張銳哈哈大笑道:“吉元之計與劉武周將軍制定的行動計劃基本一致,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以后我可好小心,不能讓其他軍團的將軍們看見你,否則他們會想法設想將你調走。” 眾人也是哈哈大笑,高朔樂呵呵地說道:“哪位將軍要是要了俺,怕是過不了幾日便會被俺氣死。能受的了俺著脾氣的,也只有將軍您一人而已。” 羅濟突然問道:“將軍,是要將全部村莊人都屠殺干凈嗎?” 眾人皆望著張銳,等著他的答復。張銳突然感覺身上有些發冷,去年,在上都在太尉的感召下,為了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為了漢人能繼續控制這片土地,為了避免更多的戰友死去,他向太尉獻上了這個絕戶計。 現在當朝廷采納了這個計策,當戰區真的準備執行的時候,張銳的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之前的屠殺都是為了給戰友報仇,現在是沒有了這個理由,就很難說是正義的。 他現在要下達的不是一般的命令,這個命令很可能就意味著有數十萬人要為之送命。想想數十萬的男人、女人、老人、嬰兒都死自己下達的命令里,就算他自認已經鍛煉到心狠手辣的地步,也不由感到一陣陣心悸。 張銳低聲地說道:“執行任務時,先燒掉各村莊的房屋,燒掉田地了的莊稼,對平民們說讓他們南下。我想在我們游騎的威脅下,絕大多數平民會南下逃難的。” “要是有人不肯南下呢?”程節閃著血紅的眼睛問道。 “那就格殺勿論!”張銳終于將這個命令說了出來,盡力忍住不讓部下們發現自己有異常之處。 “好,有將軍一句就行。”程節微笑著說道。可是除了他之外,絕大多數軍官都面色沉重,有的甚至低下了頭。 張銳暗想,看來他們都不贊成這個計劃,他們雖然是軍人,但是本性都還是善良的。要他們去完成這個任務,也許會讓其中的很多人終身生活在愧疚之中。可是不讓他們去,誰又能去呢? 說起來戰區內也就只有飛騎軍游騎和前師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情,步軍不可能執行這項任務,其他輕騎師,想想后師霍馮國團在剿匪時的表現就知道了,如果讓他們去,也許就是讓他們去送死。 所以這次張銳和奚少生爭來爭去,都爭到了任務,一個去新羅州、一個去度信州,別的將軍一聽是這個任務,都沉默不語。現在看見大家都是這個表情,張銳覺得還是要成了行刑隊才行,不然軍官都這樣,大多數騎士們的心情就更不要說了。 “程節,你馬上在全團召集五百志愿者,成立單獨的一營。之后你們的任務就是專門對付不肯離開的平民,你們營過后,要是還留下一個活人,我就拿你試問。” “將軍,您放心吧。在敵后,在草原,在烏孫,我哪次失手過?別說人,就是一條狗也活不下來。哈哈……”程節毫不猶豫地答應,又放聲大笑起來,喜形于色。 張銳覺得他對殺人,特別是屠殺平民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心想,幸虧團里有這么一號人物,不然還真的不好辦。 見大帳內的氣氛過于壓抑,張銳對眾人又說道:“諸位,我們去執行這個任務就是為了盡快結束這場戰爭。諸位也許還不知道,現在突忽人正在預謀與鮮卑人結盟,他們準備將西海、大宛、烏孫三州割讓鮮卑,以換取鮮卑人的參戰。” 果然張銳的話,讓大家驚愕不已。宋金剛問道:“這是真的?” 張銳點點頭,說道:“這件事你們知道就行了,暫時不要傳給下屬。朝廷已準備再派遣兩個軍團來戰區,目的就是以防鮮卑人的突然進攻。” “奶奶的,鮮卑狗就是欠揍。等這邊戰事結束后,非得好好教訓他們一下不行,多年不揍他一頓,他就皮癢癢。”杜晗惡狠狠地罵道。高朔等人也紛紛附和,齊聲辱罵鮮卑人卑鄙。 張銳笑了笑說道:“現在鮮卑王還沒有最終答應突忽人,這也只是以防萬一。但你們想想,如果突忽的戰事再這樣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就不止是鮮卑人會動心思,也許會有更多的國家想渾水摸魚。所以我們盡力做好這次任務吧,只要奠定了對突忽人的勝局,也就斷了這些國家的念頭。” “保證完成任務!”這次所有的軍官都高聲的回答。剛才身上略顯沮喪、黯淡的神色都不見了蹤跡,取而代之的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氣勢。 當夜,游騎團的將領們整整討論了一夜的任務細節。三日后,近十萬漢軍紛紛行動,他們將去執行一次血腥的任務。游騎團五千人馬向南而去的同時,柏寒城堡的數萬漢軍也南下向著班迪山口進發。西面飛騎軍前師一萬騎兵,在西海中部和西部草原的數萬漢軍的配合下,也開始逼近新羅州的邊界。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