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轉眼一個多月過去,楊葉在武當后山的修行也將要結束。
這期間劉煥、秋楓、馬青云等人都來看過,后山比起以前更是大變樣。
除了絡不通,也總算是進入‘四個現代化’了。
每早起,楊葉都會與師兄晚輩一起收看央視的新聞聯播,這時候他們才知道楊葉的名氣有多廣。
幾乎每都有關于楊葉和無限夢的新聞,尤其是楊葉進入武當山修行這一個多月,簡直引動了全民好奇心。
各種猜測與八卦如潮水一般瘋漲!
當然也有一些‘正規新聞’,例如:借此機會弘揚華夏傳統文化,普及一下道教知識等。
當地政府也不愿錯過這條大新聞。
楊葉剛來第三,武當特區政府便上山訪問。
一是想請他作些指導,第二是想請他投資建設。
一年多的鍛煉,讓楊對這方面的事情處理到了輕車熟路的地步,三兩句就把話圓了,哄的那群領導開開心心的回去。
對于他們提出的開發景點商業區的建議,楊葉倒是有點意思,但如果大規模建設,反而破壞了這里的生態環境。
楊葉可不想背這黑鍋,而且當他把事情告訴李靈玉時,當場就被臭罵了一頓,并要求他趕快回來‘突突了’宇那群混蛋。
他們生物實驗室,這一個多月已經搞出兩次爆炸與危險事故。
有一次差點把同事們嚇出尿來。
現在一聽到宇他們的大呼叫,同事們就是一陣心驚膽戰,神經都開始有些衰弱了。
而且吃飯時,還談論著:
“某某細菌傳染性極強……”
“我覺得它的細胞組倒是可以用來研究一下……”
“對了你洗手了嗎?”之類的話。
這無疑給公司里其他成員帶來不壓力。
雖然都是一些玩笑話,但玩笑多了也是很嚇人的。尤其是他們那些研究細菌生物的。
爆炸事件,主要是因為在研究電鰻細胞與生物面板的時候,不兼容所產生的細胞爆炸。
還有一些事,是因為某人員在實驗品中混入了化學物品。造成的意外事故。
目前宇所在的實驗室大樓100米范圍。已經作為公司禁地。
生物實驗室那群混蛋也在李靈玉威脅下,被迫簽訂一些‘不平等條約’。
比如:吃飯時禁止談論工作有關話題。不準謊報軍情等等。
不過這些事在楊葉看來,反而是些好事。
事故可以加強人的反應能力,起碼等以后真的發生問題時,公司成員能做出一個快速反應。不再悶頭悶腦的。
古人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就是這個道理。
同時楊葉也對意外制造出來的‘爆炸物’打起主意。
據當時操作時只加入幾克物質,就把電鰻細胞變成極不穩定‘電磁炸彈’。
這種‘電磁炸彈’在對物體產生物理傷害的同時,還帶著一定的電子破壞能力。
當時有一臺正在運行的電腦設備就遭到嚴重破壞。
剛開始還以為是軟件問題,直到技術部的人拆開看后才發現:里面幾塊芯片組已經熟透了。
對于這項技術,楊葉已讓宇停止研究并封存,等他把激光武器技術搞定后。一起打包賣給101實驗室。
關于細胞電池、植物發電這兩大塊的研究,基本已經到了尾聲,只要再培育出合格的葉綠素細胞就算大功告成。
可以進入試驗階段。
細胞凈水液方面進展非常順利,相應團隊正在研制第二代產品。希望能在上市前研發出來。
除了這三項,還有兩項新生物科技,一個是從生物面板中分裂出的活性液體。
該液體凝固后,具有塑料一般的硬度和韌性,同時具備一定的記憶能力。
也就是它可以用來充當塑料材質。
這聽起來似乎很沒用,但該材質有個很好的特性就是可以被土壤吸收。
這一點相當重要,完全可以通過后續改造,研制出可以代替塑料的環保材料。
第二項是比較有趣的‘金屬染色劑’,研發人員叫它‘涂鴉礦工’。
之所以它有趣,是因為該生物細胞具備‘金屬染色的能力’。
當然,很多金屬都具備‘有色特性’,但涂抹上該細胞后,色彩將變得更加鮮艷易區分。
用戶購買一些灑在土地上,然后根據提供的色表分析土壤,不定很快就能在自家后院發現金礦!
這項發明的作用在于它的趣味性,有了‘涂鴉礦工’,每個人都能變成‘勘探大師’。
閑暇之余,大人可以帶著孩外出郊游,玩一場勘探游戲也是很有趣的。
而且‘涂鴉礦工’也能幫助專業人員更準確的分析勘探結果。
另外楊葉與霍金的科學之戰也沒結束,并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相互出的題目也越來越‘高深莫測’。
這讓不少物理科學家也開始躍躍欲試,加入楊葉的‘外星人陣營’或者是霍金先生的‘英國紳士陣營’。
通過解答,不少人從中找到了其他難題的解決辦法。
就拿霍金上次對楊葉提的問題來。
楊葉通過解答,就幫助德國一家機械公司解決了一項技術難題,相當于某種優化。
為此該公司準備分別給楊葉二人50萬美金作為報酬。
于是,便有一些人突發奇想:為什么不拿出自己的科技難題,塞給‘外星子’和‘歪脖子’?
不到半個月,楊葉就幫助一些公司解決了十幾項難題,大概從中賺到了300萬美金左右。
而且他也樂在其中的。
楊葉知道,他們能從中賺的更多,但干嘛不幫幫他們?反正只是一些問題。
……
下午3點。楊葉一行從武當純陽宮出來。
下山時順便叫上王峰、赤心采了一些野蘑菇。
在山上這一個月里,他基本每都是吃素的,作為一個肉食動物他決定今好好補一補。
而最精彩的當然是雞燉蘑菇!
武當山上的野香菇味道很濃,吃過一次楊葉就忘不了。配上鄉民散養的野雞……
想想就開始流口水了。
關于葷素這個問題。道士并沒有太多的忌諱,只是不鼓勵吃葷。
上山已來楊葉一直以為道士與和尚一樣。所以不敢問,直到有一水清讓弟子下山買雞……
“峰哥,心弟,多采點啊。我準備帶回去一些,讓大家也嘗嘗。”
楊葉一邊低頭尋找,一邊對二人叮囑。
二人一聽都忍不住笑起來。
赤心笑道:“這蘑菇有什么好吃的,山上多了。我聽師父,外面什么都有賣的,師叔祖這么有錢,可以自己買啊。”
“不一樣的!”
楊葉搓了搓手上的泥巴笑道:“山下的蘑菇都是大范圍種植。在特殊環境催生下長的都很快,但吃起來一點味道都沒有。這就是無為與有為的區別。”
“師叔祖懂得真多!”赤心高興看著他,滿眼的崇拜。
王峰含笑道:“那先生為什么不自己種一些?”
“咦,你這個倒是提醒了我!”
楊葉在口袋里摸索了一陣。拿出手機找到父親的聯系電話。
王峰那句話,讓他無意間想起了家鄉的‘生態果園’,他在想:為什么不把果園和素菜一起搞?
“喂,爸,這會忙什么呢不接電話?”
楊父:“哈哈哈,剛才招聘的幾個大學生來了,正給我介紹呢。他們可都是這方面(水果)的專家!”
楊母:“啥大學生,人家就是博士生、研究生!你跟誰話呢?是不是兒子?”
“楊葉?嬸啊,俺葉哥嗎?別吵,再話都出去!”場內一片喧嘩。
“是兒子,他問咱這邊建設怎么樣了。”
“哦哦哦,余慶啊,你是總經理,你來幾句吧。”
楊母口中的余慶,是縣政府與大堡村聯合請來的高層管理人員,目前負責‘無限夢生態基地’全面工作。
單憑那群鄉民很難管理的公司事務。而且他們自己也知道,管理是得罪人的工作。
因為大部分人員,既是員工又是股東,而且輩分有高。你指揮誰也不合適。
因為這個鄉民內部出過不少亂子,最后楊葉親自打電話過問才算解決。
別看楊葉不怎么回去,他在大堡村的威望卻是最高的。
大人們服氣,孩們崇拜。
不少孩子在學習楊葉的事跡后,都開始以他為目標,好好學習,努力成為一名科學家。
有了這股學習風氣,整個村落的孩都開始相互攀比學習,看誰更努力。
這簡直讓大人們高興壞了,偶爾那些前來工作的科技人員會充當一下老師,在當地搞一些知識講座什么。
正是因為講座的緣故,使得鄉民與張余慶那些科學人員親密起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管理都很融洽。
經過大半年的建設,生態基地已經完成,縣里也在申請資金對大堡村的公路進行修補和擴充。
未來5年內,生態旅游將成為全縣的重點項目。
“挺好的。你們最近在研發什么項目?”楊葉問道。
“關于提高果樹產量,提高果實維生素含量,這兩項。”
張余慶還是第一次與楊葉通話,作為無限夢分公司的管理,他不僅是科學家,同樣是楊葉的粉絲。
“楊先生,您有什么指點嗎?”
“呵呵,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必這么鄭重的稱呼。”
楊葉和王峰二人互視一眼,找了塊干凈點的地方坐下道:“是這樣的,我建議你們把研究重心先放在‘味道’方面。”
“無論是食物還是水果,都是要被吃的。所以,好吃才是重點。”
“我們搞的是生態園,如果生態園出產的水果與大棚里的沒區別?誰愿意來消費?”
“可以的話,我建議你們再搞一個蔬菜研究基地,只要我們能牢牢抓住這兩項,等于抓住了吃貨們的‘嘴’。屆時也是一片大市場。”
“當然,這些是我私人的建議,不干預你們內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