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尊武當,北崇少林。
從古至今,武當山一直是道家異士,文人墨客眼中的仙家福地。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丹市北部,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最高海拔1600米。
相傳武當山是真武大帝道場,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下第一仙山。
到了明朝,武當山更受皇帝推崇,永樂皇帝為了尋訪三豐真人下落。
多次派人前來尋找,無果后在便在山上開鑿道路,修建道宮,希望能有一日仙人會看到他的苦心。
武當山只是個統稱,并非所有門派都是武當派。
比如武當丹派,前面兩個字指的是山名,后面兩個字指的是派名。
雖然丹派是從武當派脫離出來的,但現在已經是兩個門派,不能混為一談。
在武當后山還有很多像丹派那樣的道門,大共計21個。有些人就是道教協會也不知道。
這些人修為高低混雜,修持方法也不同。有的專注誦經,有的兼習武術,大多數在武當修行的道人,都會一手八段錦。
八段錦按照現在話,就是健身廣播操。
一共只有八式,相比太極拳,它更加適合中老年人學習,通過活躍周身氣血,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此次武當山之行,只有楊葉獨自一人。
王燕等人要忙著會公司處理事務,柳飛燕近期也接到一個電視欄目,預計要到9月份才會結束。
而且武當山是道家清凈地,帶著她們去后山也不太方便。
本來王將想派人跟他同行,但也被拒絕了。
有的事你防是防不住的,只有自己變強。才能把握生死。這一點他在波士頓有了深刻認識。
于是一收到師兄的電話,楊葉便馬不停蹄的搭機趕往北洲省,他對這次旅行充滿期待。
時不時的還在想:丹劍舞術是什么高深劍法,我是不是該弄把寶劍?
……
8月的北州省氣候涼爽。這幾平均氣溫都在18°左右。時常會下起雨。
鴨舌帽,黑體桖。休閑褲,旅游鞋,這是楊葉今的裝束。
另外還有一個棕綠色的帆布背包,里面裝著這幾的生活用品和幾件換洗衣物。
其實他昨就到了。只是來到武當山鎮已經快晚上8點,于是就在好心人的指點下寄宿在民家旅館。
一晚上50元,另外管一頓早飯,相當劃算。
付錢的時候,楊葉被另一隊自駕游的游客們認出來,拍照合影又是半時間過去。
一張張照片傳到互聯上之后,又引起一片關注。不少人都柳飛燕玩笑道:你家老公走失了。
上山的路上,眾人笑笑,時間很快就過1個時。
這一時里,大家見到了一個平凡幽默的楊葉。除去身份和金錢,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伙。
而楊葉也玩的很開心,有了他們的指點楊葉少走了不少彎路,路上也不寂寞。
走到武當山腳下,大概是下午1點左右,空霧霧茫茫,沒多久便飄起雨。
雨霧在山峰之間起伏飄蕩,似近在咫尺,又如遠在邊。
這種若隱若現的氣象,真如道家所言的‘仙’字。
“楊先生,您要一起上去嗎?要不我們做纜車吧。”一名30歲左右的女士撐著傘走到楊葉身旁。
她一開口,周邊的游客紛紛邀請,有的已開始爭先恐后的替他去買票。
如果是在國外,這種事很難發生,而華夏人特有的‘面子心里’能把一個陌生人變得非常熱心。
你只有給他足夠的禮貌和尊重,那他就把你當朋友看待。
所謂‘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或許就是這么來的。
“不用不用!張大哥別浪費錢。劉嫂……”
楊葉趕忙拉住那名姓張的游客,剛才上山時他已經給王峰打過電話。
“謝謝大哥大嫂,等下我有個朋友要來接我……”
“呵呵,原來大兄弟早就聯系好了,看我們搶的。”
劉嫂是北人,為人熱情,話從不拐彎抹角,她好奇的問起楊葉朋友的身份。
一聽她問起,眾人也都打起精神,兩眼閃亮亮的盯著楊葉。
在他們眼中,楊葉的朋友應該都是一些非富即貴的人。
正著,便見王峰與一個年紀不大的道士走來。
今王峰的裝束完全一個道人形象,他們一出現就引起眾游客的注意力。
“師叔,師叔祖。”
“師叔?師叔祖?這兩個道士不會是在叫楊葉吧?”
“怎么可能?上沒楊葉是道士啊!”
聽到二人直呼楊葉,眾人都不敢相信的耳朵,好奇心越發的‘凝重’。
“峰哥。”楊葉對他點點頭,看向一旁的道士問道:“你是誰的弟子,敢叫我師叔祖?”
“我師父是道善,師祖是水清叔伯祖……”道士有些緊張,起話來吞吞吐吐。
王峰攬著他的肩膀解釋道:“他叫赤心,是我道善師兄的大弟子,道善師兄的師父與我師父是同門,論輩分自要叫先生為師叔祖。”
“我去,楊葉輩分這么高。”眾人暗自驚呼。
“聽起來挺繞口的。”
楊葉微微一笑,拍著赤心的肩膀道:“我看你也有十五六歲,私下叫我葉哥就可以了。”
“我十六了葉哥。”赤心仰面補充道。看到楊葉微笑,他不自覺的安定許多。
“那好,我們走吧,別讓諸位師兄等急了。”著,楊葉分別與眾人握手告別。
“長見識了,要不是今遇到楊葉,還不知道他是個道士呢。”
“哎。你們道士能結婚嗎?”
“怎么不能,不定楊先生是俗家弟子。我覺得他拜的應該是高人,你沒看都往后山去了!”
“有錢就是好,看看人家這待遇。我們最多也就請個導游。”
“不一定要有錢。這方面講究緣分。你看剛才那兩個道士像有錢的嗎?”
“也是。走吧,今能遇到楊先生已經是大運。趕緊上山頂拜拜……”
……
武當后山。
步行約有十幾里,楊葉在二人帶領下一路閑談來到半山。
丹派修行的地方距離千壽峰很近。
路上除了偶爾看到一些道士在周邊采藥意外,基本沒有什么人。
武當有72峰,據是真武大帝得道時。合地煞之力煉制。
上應36罡。冥冥之中二者遙相呼應,由此才能造就這一片仙山靈地。
反正楊葉聽的是玄之又玄,但當你真的深處在那里時,也就不自覺的選擇相信。
下午2點左右,雨水漸漸停止,只見東南方隱約出現一片瓦房,那就是丹派的道場。
建筑物都是明代的。到處都是歷史的痕跡。
白了就是‘破’!
因為這里距離旅游景點較遠,當地政府也懶得出資修繕。
最主要的是這些人不愿意加入旅游景點,所以也就沒有利用價值。
“哈哈!師弟,這一路可好!”
王九隔山大喊。悠長的氣勁環山而轉,驚的不少道人紛紛抬頭。
楊葉和王峰對視一眼,提氣回應道:“讓師兄掛念,一切順利!”
“九師哥,你這師弟真的只學了半年?”
山門外,水清真人與幾個師兄弟精彩的看著王九。
楊葉的回應雖然了很多,但氣息卻如溪水過山,綿而不斷。沒有幾年功夫的,很修成這樣的成就。
“哈哈,現在知道我師弟的厲害了吧?”
王九得意道:“他學你家的丹劍術可吃虧?”
王九穿著一件白緞練功服,在山中養了一個月,氣色遠比在平安好上很多。
整個給人一種老木逢春,勃勃生機的感覺。
“不吃虧,不吃虧。”
赤心的師祖水笑道:“這位師弟真是縱奇才,要是我門丹劍能在他手里發揚光大,也算是功德無量。”
“嗯。”
水清撫須笑道:“師哥一門雖是單傳,但氣運卻蓋過我丹派。要是楊師弟真與我派有緣,我愿將祖師爺另外兩手絕活傳給他。”
“也不負師兄你大老遠跑來找我‘算賬’,呵呵呵……”
他的另外兩手絕活,指的是:匕首飛術和偃月神術。
傳聞一個可以控制短劍飛出身外傷人,另一個則更加玄幻,已達到口吐劍氣的級別。
民國時期,丹派劍仙宋唯一就在修煉匕首飛術,一直練到65歲才接近大乘,后因服用‘劍丸’中毒,最終坐化。
所謂‘劍丸’,是三豐道人傳下來的一種秘丹,主要作用是輔助修煉‘偃月神術’。
劍丸主要成分是金、銀、銅、汞這四種金屬元素,其中汞的比例占80%以上。
為了避免中毒,吞下劍丸后還需要吞噬一種解毒丹,持續服藥七七四十九日。
然后通過每日大便查看排毒過程。
吞下后的劍丸,被氣勁引導向丹田內,煉成傳聞中的‘劍丹’。
而所謂的‘丹氣’就是由那些金屬元素組成的氣,道家叫做‘庚金之氣’。
修煉到乘,即可吞吐毫光。
修煉到中乘,毫光化作一條白光游走周身之外,開金裂石不在話下。
修煉到大乘,白光如絲帶一般扶搖直上,與月共舞。
到了這個階段,才能稱得上偃月神術。
古今之內,只有不到十人學會這種劍法,但學會之后99%都中毒身亡。
其實用科學也不難解釋這兩種劍術。
修煉到王九這個級別,就可以通過‘氣’對外界影響,
而‘氣’就是生命磁場,弱精神磁場的體現。
這點楊葉在和王九聯系轉靈龜時已經證明,他通過自我的磁場吸引了楊葉和轎轎的精神磁場。
如果王九能將氣(磁場)集中起來,那不就可以引動外物?
口吐金氣,簡單點就是把吞下的金屬元素吐出來,在精神和磁場的作用下化作劍光傷人。
相比起匕首飛術,偃月神術要好練很多。
因為那些金屬元素比起匕首很輕多了,控制起來相對容易。
唯一致命的就是汞元素所含的毒素……
要是不怕汞中毒,直接跳過匕首飛術修煉偃月神術也是可以的。就怕楊葉不敢練,王九也不允許他煉。
不中毒,首先過安檢都不通過。人家一掃描,乖乖你丫整個一人形金屬……
“免了,那兩手絕活還是貴派自己留著吧,別拿來害我師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