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過去。
英武挺拔的李辭,成了個蜷縮著身子、躬著腰、每日搬著小凳子坐在屋檐下,靜靜看著晚霞、悼念亡妻的村頭老漢。
而那個,只會跟在李辭屁股后面、緊緊抓著李辭的衣袖不撒手的李賀,已經成了個不錯的皇帝。
每當李賀去問母后——三哥為何要走?
夏惜玉總會沉默半晌,輕嘆口氣,說道——你要做一個好皇帝,只有這樣,才不會辜負你的三哥。
文有季君,武有贏邑,這兩人皆是李辭親手提拔上來的人物,也是北滄國真正的遮陰巨樹,有了這兩人,即便是將一頭豬推上皇位,北滄國都亂不了。
這些年來,李賀每次與朝廷上那些個‘忠心為國’的‘肱股之臣’撒潑罵街的時候,都會想到不告而別的三哥。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對帝王之術的揣摩,李賀漸漸明白了三哥當初為何要走,也從季君和贏邑流露出的蛛絲馬跡中,猜到了一絲真相。
父皇曾對母后親口說過,李辭是北滄國新帝,可結果卻是他李賀承襲帝位,那么......父皇為何讓李辭順利即位,能做出些什么,已經不言而喻。
身處高處,方知高處涼薄,居于市井,方知人間冷暖。
李賀真的很想見一見李辭,再說些話,家常閑話。
可他派出了一撥又一撥的人手,尋了整整二十七年,卻沒有搜尋到絲毫痕跡。
仿似,這個世上屬于李辭的痕跡,皆被抹去。
畢竟,任誰也想不到,堂堂北滄國的三皇子,竟會躲在一處深山老林、荒蕪村落,成了個握著鋤頭忙活、還時不時埋怨日頭太烈的閑漢。
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但大多數人都只能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為別人的人生而活,太過辛苦,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按著自己的心意,隨心所欲的活著。
李辭舍了帝位,卻保住了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
不過,畢竟是久經陣戰之人,他總有耐不住心癢的時候,也常常穿著一身破衣裳,闖一闖江湖,走一走人間,憑借他那身不俗的武藝,確實也闖出了不少名號。
十年前,李辭的妻子病逝,為了散心,他默不作聲的走入江湖,他憑借二品聞道巔峰的實力,結識了許多厲害的人物。
其中一人,名為聞十里,這老東西啊,性情桀驁,常常是沒說兩句話就要抽刀弄劍,被李辭痛毆幾番后,兩人便結拜成了兄弟,一笑泯恩仇。
兩人啊,常常在茅屋擺棋、飲酒談笑、舞刀弄劍。
約莫是八年前,司涯與百曉生在江湖上創立西荊樓,聞十里這老東西,是第一批加入西荊樓的人物。之后,在聞十里的不斷蠱惑下,李辭以‘木子李’之名,入了西荊樓,擔任主事。
當然,西荊樓內知道木子李真實身份的人,只有聞十里。
三年前,李不二這小子,被官府給抓了。
李辭聞得消息,一邊感慨吾兒不孝,一邊想著該如何將李不二給弄出來。
正逢此時,寧不凡從柳村走出。
李辭動用西荊樓的力量,與未湖樓配合,設計了一出圍殺天機榜首的好戲,其目的便是為了將寧不凡引至后山的必經之路上。
果然,事情進展的很順利。
當縉云公主、寧不凡、葉辰,三人走入村子,說要討碗茶喝的時候,李辭便笑著說道——那斜道山口,有山賊。
順其自然的,將自個兒的兒子李三思引薦給寧不凡認識。
后續嘛,依著李辭所料,李三思這小子,憑借身上那股子書生氣,與寧不凡結為兄弟,寧不凡也答應去救李三思。
說來說去,其實在這個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其實大多數的巧合,都是被人提前安排好的劇本。
結局,早已注定。
只是身處局中之人,不知罷了。
李辭依然坐在村口屋檐下,看著晚霞,心中卻在想著天下之事。
約莫在一個月前,西荊樓在北滄國的產業皆被東宮太子李如意查封。
李辭憑借西荊樓源源不斷傳來的消息,一眼便瞧出了這里面藏著的深沉算計,從而也對李如意這位侄子,生了興趣。
之后,李辭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去信告訴他的結拜兄弟聞十里,讓這廝厚著臉皮闖一趟東宮,瞧一瞧李如意這小子長的是個什么模樣,瞧完了之后,趕緊過來跟他說說。
可惜,這聞十里的動作實在磨蹭,闖完了東宮后,不去尋李辭,反倒琢磨起來,要救出干女兒,恰好此時,寧不凡過路黃河,瞧見了聞十里的通緝令后,給這廝抓了起來,換了千金。
第二件事——將皇璽交由李不二,讓李不二轉交給寧不凡。
李辭心中覺著,寧不凡這小子,怎么說也救過李不二的性命,救命之恩嘛,自然要回報,也算投桃報李。
否則,李不二怎敢拿著父親的皇璽送人?
寧不凡與季相高談論闊之時,隱約發覺季相似乎一直在退讓,卻只覺著是季相的老成持重、生性謹慎。
他不知道的是,季君自看到皇璽的第一眼起,心中便掀起了狂瀾,他明白,自己必須得一直退讓,一直退讓。
因為,這是三皇子李辭的意思。xしēωēй.coΜ
三皇子縱然二十七年未曾露面,但虎威猶在,只需一句簡簡單單的話,也能將整個北滄國徹底攪亂。
須知,無論是季君還是贏邑,皆是三皇子一手提拔出來的人,而端坐于朝堂上的那位皇帝陛下,皇位還是三皇子讓出來的。
三皇子說的話,季君不敢不聽,也不敢不遵,只好給了寧不凡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李如意與筱青漣雖然意見不一,卻都在心中覺著,季相處理與寧鈺的談話之時,顯得不夠高明、也不夠老辣。
他們雖是天機榜上有名的才子,但畢竟都是年輕人,不知往事。
季君若是不夠高明,怎能安然在朝堂上,做了二十七年的丞相?
季君若是不夠老辣,怎敢當著陛下的面,說道——陛下因何謀反?
季君只明白一件事情,在皇璽到了北滄國的這一日,整個廟堂,便該徹底倒向寧不凡,只是在明面上,卻要佯作一副猶豫不決的模樣,唯有這般,方能麻痹白若塵等人,方能給寧不凡以最大的臂助。
這等復雜心思,除了皇帝陛下與夏太后,或許無人能夠懂得。
贏邑?
他啊,就是個只會舞刀弄槍的愚夫,他懂個屁。
那么,經過一層又一層的鋪墊后,真正的好戲,便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