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氣不打一處來,使勁拍向桌案,怒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你來做皇帝?朕給你當相國!Xιèωèи.CoM
要是放在別國,這句話可謂是誅心之言。
可,這是北滄國。
只見季君不緊不慢的嘆了口氣,裝模作樣的抹了把眼淚,面上悲切不已,陛下因何謀反啊!
......皇帝陛下直接愣住了,腦瓜子嗡嗡的。
贏邑強忍著笑意,身子隱隱抖動,可見忍得十分辛苦。
父皇息怒。李如意見此情景,只得出來打圓場。
他朝三人行了禮,清了清嗓子,笑了笑,兒臣覺著,季相說的不無道理。
皇帝陛下狐疑的打量了一番李如意,問道:太子覺得此事可成?
李如意定了定心神,沉吟道:
父皇容稟,此間天下皆知,天風國兵將兇悍,皇帝霸道,早有一統天下之野心。往后推數年,在龍脈漸漸潰散以后,天風國必會伐我北滄。為存國,我北滄與天風早晚會有一戰......而以我北滄之國力,必然不是天風國的對手,若是拉上燕國,或可一戰!
四國中,天風最強,北滄最弱,這是不爭的事實......此正值生死存亡之時,我北滄國必須早作謀劃!兒臣私以為,率軍北上,可讓燕國看到北滄之決心。此事成或不成,實則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徹底與天風國劃清界限,以此盟燕!
季相與贏邑皆是暗暗點頭,他們覺著,直到今日,太子才終于有了儲君的氣象。
皇帝陛下面上欣慰不已,目光柔和看向李如意,輕聲問道:盟燕以后,燕國若強,又當如何?
李如意斟酌了一會兒,繼續道:
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天風強我北滄則盟燕。燕國強,我北滄也可盟天風,總之......或邦交或伐戰,或蠶食或強征,我北滄必須立足于亂世而自強!唯有自強,方能于亂世存國,唯有自強,方能霸絕天下。如此這般,千載王業或可一想,一談!
這些話說完以后,李如意略微局促的撓撓頭,尷尬道:當然,這些只是兒臣心中一些淺薄見解,若有不當之處,就當是稚子戲言吧,不必放在心上。
這可不是稚子戲言,這番言論,已然將從此以后數十年北滄國該走的路說的清清楚楚。
一個等待了十數年的老父親,終于見到唯一的兒子,有了能夠繼承家業能力,皇帝陛下心底的歡喜難以掩飾,目光略微有些濕潤,欣慰點頭道:太子大才,朕心甚慰!
季君,贏邑!
臣在!
皇帝陛下大袖一揮,凝重道:北上之事,朕允了,只是......此事重大,必須先手做些安排,你們可懂?
季君朝皇帝陛下拱手恭敬道:
陛下!近些日有消息傳來,說什么天風國皇帝北上,而我朝臣竟因此事爭論不休。臣現已查明,天風國皇帝仍在萬京,北上之事純屬子虛烏有!臣身為一國之相,自當統御百官,將此流言蜚語按下,絕不會再讓陛下煩憂!
皇帝陛下輕輕嗯了一聲,贊嘆道:相國真乃朕之臂膀。
贏邑接過話茬,高聲道:陛下!昨日家中老母來信,說是身子不適偶然風寒。此癥雖輕,可臣身為人子,欲盡人倫孝道,望陛下恩準臣回鄉省親,待母親身子好轉以后,臣再回鳳陽城繼續為我北滄國盡忠!
皇帝陛下擺了擺手,嘆聲道:上將軍身為北滄國柱石,忠孝兩全,省親一事,朕準了!
季相與贏邑感動不已,齊聲道:陛下圣明!
這般君仁臣忠的情景,這番和善融洽之言,可把李如意惡心的夠嗆,惡寒不已,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心底輕嘆一聲,暗道,這些身居高位之人,說起鬼話來,比說人話更是熟絡,一個個的都是這般虛偽模樣。
翌日,初破曉。
朝堂之上。
季君老神在在居于大殿中央,閉目假寐。
身旁文武百官分為兩側,皆是一片靜默。
李如意位列左側首位,靜靜觀望,再次對季相手里握著的權力有了新的認識。
這才一夜過去,整個朝堂竟已變了模樣。
皇帝陛下坐在龍椅上,饒有興趣瞧著靜默的百官,問了句:昨日你們不還爭論著天風國皇帝北上之事嗎?今日怎的都不提了?
鳳陽郡守賈正率先踏出一步,朝皇帝陛下行了個禮,大義凜然道:臣已查明,天風國皇帝北上之事確為虛言,正要向陛下稟告。
身后眾文武皆是點頭附和:
天風國正與東荒交戰,一國之帝怎會北上。
暗探傳來的消息,說什么天風國皇帝北上,此等絕密怎會輕易傳至北滄,其中絕對有詐,我等不可輕信。
是啊是啊,臣等附議。
皇帝陛下面上帶著溫和笑意,擺了擺手:幸好有你們這些忠君愛國之臣,竭力為北滄國效力。既已查明真相,那此事就此罷了如何?
是啊是啊,陛下圣明!
理應如此,陛下圣明!
暗衛傳來的消息是假消息,必須是假的,真的也得是假的。
沒有人去問,為何不去追責那些傳來假消息的暗探。
也沒有人問,為何贏邑將軍不在朝堂。
就連平時最愛指著皇帝陛下腦門子大罵的御史大夫,也都是撫須贊嘆了一句:陛下圣明。
要知道,皇帝陛下主政二十余年,御史大夫稱贊陛下的次數五指可數。
假寐的季君睜眼輕咳一聲,整個大殿馬上靜了下來,他環顧左右一番,平淡道:諸位大人還有何事要商議啊。
文武百官互相看了幾眼,連忙搖頭:無事無事......
太子李如意看到季相這般威勢,苦笑搖頭,兒臣,也無事。
皇帝陛下心底略微自得,樂呵呵道:諸位大人辛苦,朕也乏了,退朝吧。
臣!恭送陛下!
呼啦啦一片跪地拜送聲。
李如意面色無奈至極,雖然早已做足了心理準備,卻仍是覺著,這般溫和的廷議,有些匪夷所思。
天地良心,這可是數十年來,北滄國最和諧的一次廷議了。
以往,即便朝政無事,也總有官員站出來罵皇帝陛下幾句荒政誤國,可今日,這些聲音卻如魚入湖面,不顯蹤跡。
這,可都是那位季相的功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