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頂在風口浪尖上, 卻仍囂張至此,當真是對自己親自訓練出來的兵卒再有信心不過。
聯名彈劾胤禔之人,放眼望去皆是滿臣。
身居高位的, 有刑部滿尚書褯佛, 吏部滿尚書廖丹, 財政部尚書麻爾圖,工部滿尚書高爾位,兵部侍郎愛新覺羅舜拜, 農業部滿侍郎阿山, 督察院滿使朱都納等。
廢除八旗之制, 牽涉到的是他們最根本的利益, 事關子孫后代是否還能享用到入朝為官的捷徑。
皇宮之中的侍衛, 哪一位不是出身顯貴的各家族之后?算上祖上三代,其中還有國功勛之后, 隨著皇家一路從關外打到關內的。
現在說要廢除上三旗,豈不是給他們子子孫孫的“鐵飯碗”給砸碎了?
上三旗之中與下五旗不同, 他們享受的待遇高于底層旗民的待遇,其中更有因家室而獲得職務的。
如今大阿哥卻說要“比劃比劃”,其挑釁囂張之態度, 觸怒了這些人的神經,也令自知子孫后代恐怕不足的高官厚爵之人惱羞成怒。
兵部侍郎乃覺羅氏宗親,率先站出來反駁胤禔:“上三旗之兵卒, 駐守京城,有守衛紫禁城之郎位,大阿哥以去往戰場磨礪之兵,來與負責守衛宮門之旗人對戰,這合適嗎?”
索額圖朗聲道:“既然是守衛紫禁城之侍衛, 則更應有才對,否則如何保衛皇宮?”
眾人瞧索額圖站出來力挺大阿哥,紛紛看了太子。
太子正微笑著看大家,朝臣頓時了然,這次為了廢除八旗,最有的兩位皇子大阿哥與太子殿下聯了!
“大阿哥帶兵在邊境打仗,其兵卒經歷了戰火而駐守于京城之兵卒,則日夜勤守崗位,并非鍛煉之機會,這是事,”財政部尚書麻爾圖道:“這是上三旗之侍衛職責所在,并非是其疏于鍛煉。”
“既然如此,那便在重編新軍后,為禁衛軍安排輪崗訓練,”胤禔說道:“京城之中,本就為值守之人安排了軍營訓練,只問近十年來,因疏于管理,又有少人正在按照前人制定之軍紀在輪守后前去訓練的?”
胤礽沉吟道:“若孤沒記錯,麻爾圖尚書之子此前與宗室皇親因搶奪霸占青樓女子鬧不和?”
麻爾圖如同只囂張的公雞,驟然被人掐住了嗓子,瞪圓了眼說不出話來。
“太子殿下!微臣教子不嚴,早已訓過他,現在這事兒過去那么年了,您又怎會惦記至今?微臣自認并未做過得罪殿下之事,殿下以微臣不成器之庶子攻殲微臣,在令人寒心。且此事與參奏大阿哥有罪之事無關!”
是誰這種事也寫成折子送到太子面前?他都命人在內閣御史彈劾折子攔住了!
胤礽搖了搖頭:“孤倒是沒有惦記著,只是此前汗阿瑪第一回西征,孤初掌朝政,比之幼時監國獲得了更多的磨礪,還要謝各位大人各種奏折堆積到孤面前,孤只是記憶好。畢竟御史們彈劾之奏每天都有,難得出現個兩男爭女的戲碼,令孤在忙碌之余有了樂子看。”
噗——
朝臣中有人沒有憋住,率先笑了起來。
“麻爾圖尚書之子,雖是庶子,也是領了職的,也不知這些年過去,他是不是還是如當初那樣下了班就去青樓尋歡作樂?”
麻爾圖的臉漲紅成了豬肝色,他口咬定:“犬子已經改邪歸正,再無去過青樓,殿下若是不信,可派人去查證!”
胤礽無所謂地攤:“孤只是順便一提,麻爾圖大人莫急,咱們還是談正事。”
談論起正事,這回變成了滿臣們與直郡王之間交鋒。
直郡王口咬定上三旗旗人自由散漫,其中有違反軍紀,好吃懶做之人,滿臣們憤怒反駁,斥責胤禔是污蔑。
胤禔則冷聲道:“各位大人對本王之彈劾,難道就不是污蔑?”
帝王坐在上首,語氣平淡,頗有為兩位兒子打圓場的意味:“眾臣彈劾直郡王事,是真是假,朕派人查明。”
于是,康熙指定了幾位臣子來負責查案,他所指之人,沒有個滿臣,皆為漢臣!
滿臣們驚疑不定,為皇上的態度而感到不安。
胤礽最為了解汗阿瑪,莫要看他現在神色淡淡,其實早就已經生氣了。
胤礽主動交代與大哥一起布網抓小魚,若非是小魚們本身就有問題,又怎會那么快就咬住魚餌?
何況,捏造子虛烏有之罪名,挑撥離間太子與大阿哥兄弟關系,好似巴不得皇子們內斗起來,此等惡劣之人,其罪當誅!
汗阿瑪已經發怒了,那火一挑起來,輕易消滅不了,胤礽思考了下自己火上澆油以后會不引火燒身?
說不定汗阿瑪還因為他火上澆油鬧脾氣?胤礽暗道:大不了,等這事兒過去孤主動領罰。
撩撥帝王脾氣以達到自己目地,真有點恃寵而驕的感覺。
胤礽“恃寵而驕”的次數兩只手都數不過來了,債多不愁。
“汗阿瑪,兒臣有個提議,不如去看看上三旗如今在做什么,這叫做突擊檢查,以最快的速度去,防止人通風報信。如此,原本就遵守軍紀的人當然還是十幾年如日地在崗,本就散漫慣了的,也在突擊檢查中暴露無遺。”
胤礽當朝提議道:“大哥覺得上三旗旗人散漫無章,大人們又說大哥是在污蔑,究竟是不是污蔑,看便知了。”
朝臣一片寂靜……
突……突擊檢查???
損不損啊!
現在是朝,就提議突擊檢查,半點都不給人準備的嗎?
胤禔在的眾臣提出反對意見前,便橫眉問道:“清者自清,自然不畏懼查,唯有心虛之人,才在此時跳出來。”
“可……可這于禮不和。”
索額圖輕嘆一聲,在心緩緩搖了搖頭。
他們是當真以為皇上不動他們嗎?當年索額圖與納蘭明珠也是這么認為的,結果呢,上世他們的下場又是如何的?
皇上親手為太子殿下培養的人脈,赫舍族龐然大物一般的家族底蘊,說廢就廢,若真惹惱了皇上,莫說是上三旗了,就連自己親外家都能下去懲治。
沒有什么是皇上下不去手的,帝王處于最高位上,無論是哪一個家族,不過是他中的棋子。
索額圖一點都不擔心太子,就算他請辭了,他家中還有心裕、法保在太子身邊,更有他兩位兒子格爾分、阿爾吉善做后起之秀。
太子殿下比前世的底氣更足了,最大的不同,是漢臣們的支持啊!
此前所做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了漢臣們擁護太子的助力,現在廢除八旗之制,漢臣們不說,是因自身地位尷尬,可若是太子殿下有何吩咐,他們定積極響應,勤奮干活。
康熙怒意未減,聽聞胤礽提議,心中打算給八旗子弟最后一絲機會。
他下令去檢查,率先從皇宮內的侍衛處查起,侍衛處在宮中任職,職位重要,無人敢怠慢崗位,粗粗檢查下來,確實無人玩忽職守。
索額圖之五弟法保是侍衛處統領,其屬下之兵丁,在未值崗之時皆有訓練任務,法保因表現良好,還被康熙提拔為了領侍衛內大臣。
接著,又去查京城之中,從內城查起,再查外城。按照傳統定旗位置,分為左翼與右翼。
在京城按照規定,滿族人居于內城,而漢族居于外城。
康熙自問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從徹查侍衛處始,那風聲就已然刮了起來,他甚至都沒有刻意阻止朝臣們下朝后各自去通風報信。
可即便如此,京城各處旗人之散漫,令康熙失望透頂!
西征以后,再無戰事,參與過西征之兵,尚且還保留有崇尚武藝,互相操練之風,對比留駐于京城之旗人,則顯得養尊處優。甚至于有橫行霸道,強搶民女,私占良地,更因此次突擊徹查,查出了京城之中青樓與八旗旗人關系緊密。
麻爾圖一口咬定的兒子“改邪歸正”,前去徹查的侍衛沖入青樓直接他那來不及穿上衣裳的兒子給逮住了。
今日其子當值,卻沉迷享樂,出錢令同隊侍衛一人頂雙崗!
刑部查案,講究的是證據,這回康熙不指定刑部尚書查案了,而是指了品大員,大學士徐元文。
徐元文命人當時當地在場眾人皆捉拿審問,誰知那花樓女子口咬定并未見過麻爾圖家的公子。
所有人都說沒見過,這事就透露出了蹊蹺,再往深了查,好家伙,這家青樓是八旗幾個家族合的,更有逼良為娼、買賣人口之事!
京城之中的青樓關系盤根錯節,幕后亦有達官顯貴的筆。這是一種黑色產業,其中罪孽之深厚,利益之動人,令人瘋魔。
索額圖很久以前也有青樓的人脈,后來遭遇陳廷敬查案,他就將這些不正當的產業給拋棄了,這也是人們戲稱的:索相改邪歸正,從良了。
而因為他拋棄了巨大的利益,跟在其屁股后面撿“垃圾”的人可有不少,收獲頗豐之余還嘲笑索額圖膽子小。
如今,當初產業撿“垃圾”撿得有歡快,現在就有么凄慘。
索額圖也沒料到,他們竟能在天子腳下那么大膽。
與全國各地人販子合作之事,他是萬萬不沾染的,那些人還有拐賣女子、孩童之事暴出,還真是嫌死得不夠快。
康熙整天的心情,都因徹查一事徹底敗壞了。
廢除八旗事,漢臣們為自保無法出言,可爆出巨大丑聞一事,其駭人聽聞之惡劣行徑,漢臣們群臣激憤,消息更是傳遍了民間,激起民怨!
被拐賣的女人、孩子,被逼良為娼之人,都是無后臺無地位的漢人啊!
為平息民怨,就必定要下去嚴懲,不僅需要維持穩定,還需宣傳部加快輿論宣傳,道是朝廷定給百姓們一個公道。
夕之間,鋪天蓋地懇請皇上徹查的折子堆滿了康熙的御案,漢臣們找到了可以齊齊發的口,激烈正直之臣,如湯斌,早些年在地方上抄青樓,滅惡霸,政績赫赫、為官清正,更是朝中文人領袖代表。他跪在乾清宮外,高聲奏請皇上為民討回公道,還片清白人間!
胤礽火上澆油一句話,直接天給捅破了,露出了隱藏在京城繁榮富貴外貌之下的丑惡與腐朽。
杜太師說了,要他放眼看看陰影下的大清,胤礽站在陽光底下,陽光有么溫暖,陰影就有可陰冷。如果可以,希望陽光能夠找到更多的地方,令那些見不得人的東西無所遁形。
前朝風風雨雨都傳到后宮來了,皇上連日心情不佳,點就炸,誰都不敢在這時候湊到政務暴增的康熙面前。
瓜爾佳氏協助皇貴妃打理后宮,也算是手握宮權的人了,亦聽聞了此次大事。
瓜爾佳氏憂心胤礽,女子又不可過分前朝政事,只能將擔憂憋在心,天天看著太子沒心沒肺地該吃吃該睡睡,她待在后宮都聽聞誰誰誰被抄家了,誰誰誰被斬首了,還有誰誰誰被革職了。
前朝風風雨雨,太子每天笑嘻嘻,白天忙政務,晚上還有閑情與她探討化學知識。
瓜爾佳氏喜愛化學,閑余時總會有些奇思妙想,比如,她每次來月事都感覺腹部寒涼,需要抱著暖爐,還需要點火,保溫,每一步都精細到位。
但若是用化學的放熱反應,可能做出自己就會發熱的東西?
胤礽從探討空氣的成份,到說起氧化反應,瓜爾佳氏聽著臉驚嘆,白天胤礽去做公務時,她就嘗試著琢磨不同物品的氧化反應。
因科學研究所管理方式越發完善,如今已開始對外接受實驗報告,還刊登雜志,無論是用本名還是用化名,能上科學研究所雜志的人,那定是名聲赫赫的奇人了。
胤礽有不少科學研究所出刊的雜志,還有如今已經成型的研究項目,胤礽還主動邀福晉同去書房,告訴福晉:毓慶宮里每一個地方福晉都可以去。
所以胤礽的書房也是對福晉敞的,他可不藏私房錢,也不像三姥爺那樣在他夫人眼皮子底下藏小零食。
今日福晉有些心事,胤礽問她怎么了,福晉回答道:“今日皇貴妃心情不佳,后宮傳言說佟家出事了,鬧得人心惶惶,皇上去了趟后宮,又命惠妃娘娘禁足。又有傳言說皇上對爺避而不見,臣妾擔憂爺。”
佟佳皇貴妃代表著后宮最大的座大山,惠妃代表著大阿哥,兩大勢力都出了些小問題,太子東宮又是獨立于后宮之外的第三方勢力,也難怪人們都朝太子福晉處下希望探聽到消息了。
瓜爾佳氏有些忐忑,額娘育她婦人不問國事,又在出嫁前叮嚀她莫要越界,小心謹慎。
然對待枕邊人,她不想活得戰戰兢兢,太子殿下是個對自己人坦誠的性子,他顯然更喜歡有疑惑就問,能溝通就溝通的相處方式。
她都做好了太子不說,反而讓她不要管的準備。
胤礽卻不是個能憋住事的,聽福晉與他關起門來說起今日后宮動向,他那憋了幾天的嘴就叭叭叭說了:“倒也不是對孤避而不見,汗阿瑪就是鬧別扭,覺得沒臺階下了,過陣子就好了。”
汗阿瑪現在正在氣頭上,也是政務爆發最忙碌的時候,等他憋著這口氣攤子給收拾得差不了,胤礽再湊上去。
到時候再大的火,汗阿瑪也是對著別人發去,不發在自己兒子身上。
胤礽道:“其實不是孤下絕情,是京城八旗旗民在安逸中太久,怪他們自己不成器啊!”
從廢除八旗,到滿朝漢臣呼吁掃/黃/打/非,事情發展之快,出乎胤礽的意料,他也沒想到他們能有這么大的膽子。
“戰事剛定國家即將興盛,他們卻迫不及待率先享樂了,此前徹查貪污腐敗之事還歷歷在目呢,這么快就又有小蟲子冒出來。汗阿瑪有心維護,對他們抱有期望,他們卻將汗阿瑪的面子往地上踩。果然啊,反貪腐需要不松懈地長期持續下去。現在不下去整治歪風邪氣,等到它們在安逸之中成了規模,到時候治起來可就麻煩了。”
“至于佟家,是因為隆科和李四兒,”關于這對狗男女之間的糟心事,胤礽就不與福晉講了,免得臟了她的耳朵。
“總之,佟家家中子孫玩忽職守,又站錯了隊,因此被汗阿瑪遷怒了。至于惠妃娘娘,汗阿瑪罰她禁足,可能是為了保護她,讓她待在自己宮里清凈。畢竟大哥正到最關鍵的時候,沒有精力關注后宮。”
瓜爾佳氏不懂政事上的彎彎繞繞,聽胤礽這般解釋,恍然大悟。
至于太子正在做的廢除八旗,她的家族已然站在了太子身后,太子往哪兒走,她的父兄就會往哪兒走。
廢除八旗勢已經定下,勢如破竹之下,想要再停下可就難了。
這切都要感謝汗阿瑪的放任,是他的猶豫、疑心,令他沒有在胤礽與胤禔合作時下去阻止,也許汗阿瑪還顧念著舊情,顧及著族群,可在帝王之位,皇室利益的對比之下,汗阿瑪勢必做出取舍。
民怨已生,漢臣站起,掃/黃/打/非,懲治黑惡勢力,拔除八旗之痹病,方為除國蛀蟲之良藥。
如今大清八旗兵有十萬人,比之綠營要少許多。綠營是沖鋒陷陣在最前的兵卒,他們重編自明軍,全都是漢兵,人數是八旗的三倍。
重編新軍,以鎮為單位為各處駐地,每鎮之下又定不同兵種,于大清海軍相對應,則取名為“陸軍”!
軍隊之軍制,訓練方式,集當今世界各國之所長,經歷眾時日才趨于完善,并在此后幾年不斷改善。
無需打仗,軍隊則負責國防事務、抗擊天災、維持各地方穩定、建設大清等眾事務。
剔除下來的原旗人,釋放其旗籍,由朝廷鼓勵并給予優待,令他們尋求到其他生計。
整個八旗制度的廢除,可謂是將原本軍制都給徹底得改換了,漢臣們喜極而涕,而滿臣們……好像沒覺得自己利益有被奪走多少。
他們有官職,有爵位在身,除去在皇上懲治時被擼下去的人,其余人該做統領做統領,還是將軍的還是將軍,只是訓練方式不同了。在京城里不再提起上三旗,下五旗,人們不再為了“抬旗”而拼搏,轉而為了升官進爵而拼搏。
切都大同小異,根本上還是他們占據著位置。
當意識到這些以后,人心浮動的朝政漸漸安定下來,滿漢之見仍然存在,滿臣在朝中仍然得到優待,且滿漢之間也并未通婚,大家族在京城的威名赫赫,并未因廢除了八旗名號而受到影響。于是,也漸漸有傳言稱“八旗廢除其實并無意義”。
八旗之制廢除,各處新軍成功建立,自然意義重大。
于汗阿瑪而言,是軍隊日后只聽汗阿瑪之言,再不懼八旗舊貴族們聯合,也就是說,廢除的八旗制度,不僅沒有造成康熙帝位不穩固,反而因為八旗子民失去了勢力,中軍隊更為純粹,加強了皇權的集中。
于大清百姓們而言,滿漢之分,已然消去了中間隔板。正如兩色顏料,在中間隔板拿去時,最始是緩慢交融,漸漸融合起,待天長地久時日過去,漸漸就混為了色。
太子笑嘻嘻地對大家說:“既然眾位大人們覺得廢除八旗沒有意義,不如我們將包衣制也塊廢了吧!”
包衣之制,說白了就是各旗家奴,秦始皇大一統建立大秦帝國,廢除的奴隸制度起,歷朝歷代就再也沒有這種畸形的制度了,到了大清,卻因滿人入關而興起包衣奴才制度。
如今八旗制度都廢除了,那么依附于八旗而生的八旗包衣制度,也并廢了吧!
若說廢除八旗制度,滿臣們還挺會自我安慰,康熙廢了好大勁兒捋順了下朝政,胤禔在軍營之中忙翻了天,其他阿哥們有的負責聯系外洋,整理重編軍制消息,有的阿哥們負責隨部院臣子懲治貪官污吏。
忙碌了大半年,這才稍稍整頓出來點樣子。
看到手中權更為集中,康熙原先那些不情愿都消失了。
他以為這事兒結束了,接下去該好好搞發展了吧?
西方各國正打得熱火朝天,還有外洋商人問他們購買軍用呢!
結果廢除了八旗制以后,太子又要廢包衣,康熙口老血梗在喉嚨口。
不過太子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已經不存在八旗的說法了,又何來八旗包衣這個稱呼?
于是,“廢除包衣之稱改為家奴”,成了下步。
各家族的仆人們還是沒有改動,只是稱呼變了而已,原本的包衣奴才身份改編入賤籍,成了“家奴”。
胤祉沒明白太子哥費那么大的勁兒就只是為了改稱呼,他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胤禛,希望胤禛為自己解除疑惑。
胤禛恍然間,回憶起了自己前世下達的政令,心中大為震撼,他喃喃道:太子哥,是連之后幾十年都已經想到了啊!
什么叫做“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不過是換了個稱呼罷了?”,改包衣為賤籍,其中意義大了。
胤禛繼位以后干過件事“攤丁入畝”,為了落實攤丁入畝,也是當時賤籍越來越,各地都是豪強地紳,于是他又做了另一件事“廢除賤籍”!
果不其然,太子并未閑下來太久,他見大家都有些喘過氣來了,強烈暗示胤禛:說好的土地改革呢?你的動作該起來了!
胤禛自己倒是沒什么,卻有些同情已經許久未去后宮的汗阿瑪。
十三阿哥以后,后宮妃嬪再也沒有人懷孕過。西方有不少眼睛關注著大清帝王,他們可不知道大清國在搞什么,加之西方人對大清的不孕不育研究所眼熱,如今聽聞康熙皇帝連幾年都沒有兒子與女兒誕生,于是漸漸始有傳言道:東方的阿波羅,他不行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