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有意拒絕, 帝王一個眼刀過來,語帶不善地問他:“外洋事務不是你一直都想做嗎?自己當初提出來,現在臨到需要你代表大清去主持大局, 怎么又一臉不情愿?”
胤礽無奈道:“那是彼丟給兒臣的激將, 您怎么照單全收了呢?”
“羅剎國主也是年少浮躁了, 去了趟外洋就想要改革國內弊政,外洋之先進事物,我大清派遣出去使臣一樣能為朕帶回消息。至于招攬各國人才, 他眼巴巴地跑過去招, 還不知道去當地招到什么牛鬼蛇神, 朕只需點頭首肯, 西方各國就派了最頂尖科學家前來出使大清, 就他那蠻夷小國如何能與我國之威相比?”
康熙不遺余力地將羅剎國往底下踩,一個至今國家大片土地還處于大地主與貴族們的領地下, 甚至都沒有儒家禮教做基礎蠻夷國度,聽說那兒還有什么農奴, 大清在這兒士農工商,農之社會地位高于工商,而羅剎那邊, 視農為奴,其落后可見一般。
從字面意思就能理解什么叫做農奴制度,農種田不是為了自己, 不是為了國家而種地,而是為了領主,這不就好比周王朝之分封之制?
他們國民信仰之教派也是混亂堪比西方,什么東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新教等,可惜派遣去他們國家探子折損了許多, 康熙沒能接到更加多信息,但這并不妨礙他看低羅剎國內各方面底蘊。
康熙深沉道:“他倒是給朕提了個醒,朕且看他之后改革會如何收場,如何壓制反對之聲?!?br/>
聽他意思,似乎有再次派人前往羅剎國的意思。
而兩國簽訂邊境盟約,友好互市開始以后,大清商人還真能名正言順地去往他們國家行商。
胤礽:???
他什么都還沒說,也沒料到汗阿瑪竟然興起了讓羅剎“以身試毒”想法,通過觀察他是把自己毒死,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以此吸取改革之經驗,到時候好的舉措就改善模仿,壞的弊端就摒棄不用,這可真是小機靈。
彼得面臨難題可有不少,國內各大貴族大老爺們,束縛農奴于土地上,剝削其勞力。
各地管理內政、財富與律法職務混淆,沒有明確之各部分工,且貪污受賄情況尤其嚴重。
軍隊經營地產,軍紀尤差,且好吃懶做之流居多。國內也沒什么學堂,很少有人能夠識字。
國內更是窮叮當響,前些年內政皇室內斗,又與奧斯曼長時間打仗,不重農也不重傷,能有錢才有鬼了。
在大清人的認知里,羅剎落后、貧窮、野蠻,他們打仗最大的優(yōu)勢是毛子們魁梧英勇,以一當十。
康熙冷哼道:“羅剎國主初登基,中之權力還在他舅舅中呢!朕對他能將國內改革成什么拭目以待?!?br/>
就等著看彼得與國內舊貴族斗起來的大戲。
他還告訴胤礽:“太子莫要處處都想著學外頭,有些事情,其實大清才是最好的,你要對比著來看?!?br/>
胤礽道:“可是我國在前些年原地踏步太久了。造船技術與造炮之技術沿用前朝,連續(xù)幾十年沒有改變?!?br/>
他一一舉例:“我國之科學家底蘊,確實不如外國,這些改變汗阿瑪也看見了。糧食產量,百姓生活,造船造炮事關大清國力之發(fā)展,都與科學息息相關。而我國士人,前些年全去研究復古、反過來令注釋古籍,闡述前人思想的‘小學’興盛了。唯缺創(chuàng)新之精神,這樣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科學研究院出現成果,才使得間一批年輕人將眼光放在此?!?br/>
然康熙態(tài)度仍然很明確:“朕答應你興科學,卻不代表科學成主學。以儒治國,事關大清之安定,望保成悉知?!?br/>
“當然,當然,兒臣自小熟讀圣人之言,成績之好多次獲太傅們的贊美。兒臣以德行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也定會在外洋事務上給各國留下大清乃禮儀之邦的印象?!?br/>
接待各國使臣的事一生二熟,胤礽早些時候接待外國使臣還是禮部出人,如今有了外交部,朝中政務運轉更為完美,外交部與禮部兩部共同分管負責,處理起來效率也快。
沒多久,沿海海關處便將各國使臣之國書遞交至京城,待京城批準,則護送使臣入京,來回驛站皆有人接應,住處干凈整潔,沿途景色也很美,待他們到達京城時,恰好是最熱的時候,大街上還有小攤販沿街售賣楊梅、桃子味兒的涼水。
英格蘭使臣團這次一共來了十個人,其中有五位皇家科學院的科學家,兩位議會成員,艾薩克·牛頓則兩種身份皆有,算是此次負責人之一。
大清之國,在西方人印象之中有古典、優(yōu)雅之印象,沿途一路驛站住下來,也多是小橋流水,假山裝飾點綴,頗有將建筑融入自然風光之景。
這其中裝飾設計,令居住充滿商業(yè)氣息倫敦的牛頓感到新奇。
接待他們的大清官員見他對此感興趣,著說道:“驛站這里,只是借用了好風水,要論園子規(guī)模之大,設計之精妙,當然還是大清皇家之園林,待使臣入宮面圣,就有機會參觀紫禁城了。”
如同皇上唯一京城郊外避暑別宮暢春園,就是既有恬淡自然之意境,有兼顧皇上治國理政之需要,集合儒學禮樂之道大成而建。若是使臣運氣好,就有機會與法蘭西使臣一樣參觀暢春園,因為京城暑熱,皇上與太子殿下會在最熱的時候居住在別宮避暑。
英格蘭使臣的衣服較為繁瑣,他們?yōu)榱吮3?#59210;面,寧愿在熱乎乎的天氣里穿著,即使已經熱得渾身汗?jié)?,也絕不會表現出來一絲一毫的苦夏。
倫敦與京城的溫度差不多,每年夏天如出一轍熱乎,使臣們倒是還算習慣。
驛站官員道:“為了消暑氣,驛站為眾位使臣準備了解暑湯,綠豆湯能清熱解毒,蓮子湯可養(yǎng)神益脾,皆是解暑佳品,各位可在驛站休整一番,等待皇上召見?!?br/>
牛頓正處于最意氣風發(fā)的中年,對暑熱還能抵抗,倒是共同供職于倫敦研究所羅伯特·胡克,年紀卻大了,早已是熱的滿頭大汗,聞言立刻便讓人端了一碗綠豆湯來。
那綠豆熬煮得稀爛,入口即化,其中還放了白白的花瓣,嚼著苦兮兮的,配合著湯中甜味中和,冰涼之感順著喉間滑下,舒爽得令人精神一怔。胡克哈出一口氣,一屁股坐下,又要了一碗蓮子湯。
其他使臣見他這樣,交頭接耳:“這胡克,性格越來越乖張了?!?br/>
他們紛紛去瞧牛頓,牛頓笑道:“不如大家也去休息吧,看羅伯特先生反應,綠豆湯與蓮子湯味道一定不錯。”
小老頭胡克冷哼一聲,一點不給他面子。
接待各國使臣之時落到胤礽頭上,這就成了政治任務,與艾薩克·牛頓之間的見面,則是正式又嚴肅。
大清國皇太子矜持、矜貴,盡顯大國儲君之風采,其禮儀之涵養(yǎng)優(yōu)雅且尊貴,親切中有帶著疏離,兩國交好間的分寸,皆拿捏地無可挑剔。
牛頓可不知那封從東方送來的信是出自皇太子之,作為一名國會議員,一位政治家。他知道該如何通過自己科學知識,來撬開大清大門,讓他們歡迎使臣團的到來。
從天文地理,說到物理知識,皇太子知識儲備之豐富,似乎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難道他,他甚至能夠與他們這些專業(yè)科學研究者探討力學、光學,數學造詣也極高。
牛頓與其交流之下,驚喜地發(fā)現這位儲君還讀過自己著作《自然哲學數學原理》。
“如果不是知道殿下您是大清國儲君,以您的言語談吐,我甚至要以為你是一位科學家、博物學家了!”
牛頓想借此將話題引入兩國之間良好邦交,通商貿易之上,畢竟他加入英格蘭議會后就選擇與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合作,也是因查爾斯許諾等他國將提攜他主持貨幣工作,才讓他對英格蘭未來的經濟更為上心。
胤礽輕笑道:“今日宴請各位使臣,暫時先不談論政務之事,待明日孤帶你們見汗阿瑪,你們可以在汗阿瑪面前提出政治相關的請求?!?br/>
于是,他又一次提起了科學話題。
胤礽感到很遺憾:秦始皇驚艷于韓非《韓非子》,作為書迷能向韓國討要韓非,孤也想將牛頓給討要來大清,可惜,看他在英格蘭議員中的地位,恐怕這個愿望是不能達成了。
于是,他將目標又一次投向了另一位科學家身上。
大清皇太子亮晶晶的眼眸望向了獨自發(fā)呆沉默不語的羅伯特·胡克,他溫聲道:“孤沒有想到,下《顯微制圖》胡克先生也會來到大清,您寫《顯微術》孤也拜讀過?!?br/>
胡克詫異地抬起了頭,見大清國皇太子竟然會注意到他?!
難得在艾薩克·牛頓的光芒下被人注意到,胡克驚訝道:“太子殿下還閱讀過《顯微術》?”
“孤還讀過您的著作《關于太陽儀和其他儀器的描述》,您在其中留下謎底是什么呢?”
胡克頓時來了精神,他喜悅道:“那是我在實驗時發(fā)現,‘力如伸長’,也就是螺旋彈簧沒伸長多少與它所受拉伸力有關。”
牛頓見皇太子與胡克詳談甚歡,不以為然,仍然微著與周圍人談論說話。
使臣團隱隱以他為中心,英格蘭人都追捧著這一位科學領域誕生新星。
次日帝王召見,召見也是英格蘭是使臣代表,像胡克這樣在國內沒什么名氣人,自然是沒有資格獲榮譽。
胤礽沒料到迎接英格蘭使臣還能吃到外洋來的瓜,他不僅看熱鬧看開心,還升起了挖墻角心。
心裕如今專負責胤礽身邊大大小小的情報,也是他底下身手矯健的人手最多。
無論是打探消息,還是殺人放火,心裕都能完美完成。
他告訴胤礽:“殿下,據英格蘭使臣團其他成員所說,羅伯特·胡克曾在倫敦起訴艾薩克·牛頓剽竊他成果。他們都稱呼胡克為‘為了出名不擇手段的瘋子’,‘靠前幾年發(fā)明吃老本的老不羞’?!?br/>
“羅伯特·胡克與艾薩克·牛頓不和消息,在他們使臣之間并不是秘密,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因為胡克此前起訴失敗了,他名聲并不好。”
胤礽若有所:“而牛頓獲了成為議員機會,他即將一躍而上,功成名就。胡克與他不和,在倫敦日子恐怕不好過,你說,若是孤趁此招攬他留在大清,他會答應嗎?”
心裕竟無言以對。
皇上讓您全權招待外洋使臣,您怎么將權力用在盯著別人家的墻角挖?
還不是羅剎國主寄來的信刺激到了胤礽,他不僅改革,還從各國挖了好多人才去呢!
汗阿瑪不屑于這些,胤礽自己卻有一點心癢癢。
“不試一試,又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像胡克這樣能著書的專家,大清太少了,能挖一個是一個。汗阿瑪給了孤權力,孤留個人還不容易嗎?”
胤礽搓搓小手:先讓孤試探試探,看看他是不是郁郁不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