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道路上的泥濘不曾改觀多少,但是辛棄疾入住建陽城以后,就開始以建陽城城主的號令,征發(fā)民夫重新修建從建陽到青泥林軍寨這一段路程。
朝廷完全可以無償征發(fā)民夫,只不過強行征發(fā)起來的民夫,很多時候都出工不出力,故意把工期拖延的很長。
還在秦國朝廷這邊有過規(guī)定,朝廷征民夫的時候,都會給秦紙黑白糖作為補償。
現(xiàn)在也正好是寒冬時節(jié),不在農(nóng)忙之際。
秦紙和白糖這兩件東西,在秦國那邊都是機密制作的,秦國朝廷還不會傻到把造紙術和白糖的制作方法公諸于世。
民眾看到白花花的秦紙和透亮的白砂糖擺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眼睛都被晃的發(fā)暈,那里還能生出拒絕的心思?
資源的調(diào)配問題全部都交給狄仁杰和陶淵明兩人,大秦左將軍司馬懿領太白軍西進,整個邗城乃至與廣陵城就只留下了李舜臣一人駐守,可以說兵員上是前所有未有的空隙。
勉強還能有數(shù)萬地方守軍,不過卻都是一些上不了臺面的兵。
狄仁杰在陶淵明的建議下,開始募兵,前線的戰(zhàn)斗開始了,朝廷那邊是不可能在往這里邊派兵,那就只有自己從邗城戰(zhàn)區(qū)挑選士卒,訓練兵員。
薛仁貴在廣陵城中一直都屯有重兵,現(xiàn)在也不得不改變這種策略。
以前邗城戰(zhàn)區(qū)屯兵二十萬,主要是為了防御楚國,現(xiàn)在楚國的丹徒水城從去年就已經(jīng)開始撤軍,勉強還有一個王猛領著數(shù)萬大軍駐守。
畢竟項羽可是要發(fā)動舉國之力,去滅掉蜀國,激昂那天然的川蜀糧倉之地占為己有。
這一點戰(zhàn)略上的眼光還是非常好的。
川蜀被譽為天府之國,糧食是一年三熟的數(shù)制,只要把川蜀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絕對可以在短時間之內(nèi)把整個國家的國力發(fā)展起來。
李世民是雄主,管仲這點看人的眼光開始不會錯的。
所以秦國和楚國之間,都以為各自的問題,難得的出現(xiàn)了短暫的信任。
駐守在六成地帶的范增對于劉備和秦國開戰(zhàn),也完全不放在心上。
他這段時間和王猛的書信往來也非常頻繁,兩人在書信中達成了一致,坐山觀虎斗!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王猛和范增兩人都想渾水摸魚,乘著蔡國和秦國開戰(zhàn)的時候,撈取一點好處,可楚王項羽要和蜀國李世民開戰(zhàn),絕對不允許東邊再起戰(zhàn)事。
況且眼下的時機也不是很成熟。
薛仁貴這一頭猛虎盤踞在廣陵城到武關一帶,一直都還沒有參戰(zhàn)的動作。
邗城中的狄仁杰和陶淵明兩人將各種物資調(diào)配的非常合理。
長江水道上,李舜臣的龜甲船真的像是縮頭烏龜一樣,若不是到了必要的時候,王猛還真是不想調(diào)動水軍和李舜臣開戰(zhàn)。
所以,種種原因歸結到了最后,秦國南邊暫且還是安全的,不然的話,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司馬懿也不會領著李白領軍西進,前去支援辛棄疾。
甚至于在司馬懿出發(fā)的時候,他還給薛仁貴寫了一封親筆書信。
廣陵城中,薛仁貴正在翻看司馬懿的親筆書信,兩人是同級,不存在誰能調(diào)配誰的說法,所以司馬懿在書信中的措辭還是非常委婉。
薛仁貴看完以后,命人把李存勖找來。
李存勖駐守在武關,足足過了小半天的時間,才風程仆仆的趕到了廣陵城中。
“拜見前將軍!”
薛仁貴微微頷首,虛扶了一把:“無需多禮,且入座!”
待得李存勖入座了以后,薛仁貴這才開口道:“陛下神威天降,眼下漢庭已經(jīng)被我朝攻破,陛下欲要興兵討伐逆賊劉備,恰好劉備也領軍東進,辛棄疾已經(jīng)領著大軍上路,前往建陽城去,至于能不能敢在劉備之前占領建陽城,這就不得而知了(辛棄疾那邊的消息還沒有傳過來)。
眼下左將軍司馬懿修書與我,叫我出兵相助,并非是本將不愿意出兵,只是廣陵城到武關這方圓千里大堤上,就只有征西軍一支軍隊駐守。
但是西征乃是大事,不可不慎重,故而本將欲調(diào)遣你領軍一萬,跟隨左將軍西征。”
頓了頓語氣,薛仁貴道:“這是一個好機會,當年你在河水邊上,被劉邦、徐達等人強行渡過河水,這件事情一直都被人病垢,這一次西征,可要好生表現(xiàn),你兄長存孝有名動九洲,你絕對不能墮了你兄長的名頭!”
李存勖激動道:“多謝將軍提拔,也多謝將軍給末將這個機會,末將一定把握好。”
“嗯。”薛仁貴頷首道:“廣陵城和武關不容有失,本將親自坐鎮(zhèn)這里,和楚國范增、王猛對峙,你能不能在戰(zhàn)場上邊立下功勞,就看你自己的,軍中驍勇之士隨你挑選。”
不過半日時間,李存勖領軍一萬北征而去。
在青泥林附近追上了司馬懿的腳步。
兩支軍隊兵和一處,全部都歸屬于司馬懿的調(diào)遣。
睢陽的戰(zhàn)斗開沒有開始,扶蘇領著大軍還在路上,但是建陽城的戰(zhàn)斗卻已經(jīng)開始了。
后軍的張蠔、鄧羌兩人領著剩下的一萬五千先頭部隊,在第二天中午趕到建陽城下,和狄青兵和一處。
得知辛棄疾先一步達到建陽城中,張蠔、鄧羌兩人也是十分郁悶,言語之間,也頗有責怪狄青的意思。
不過聽聞狄青已經(jīng)差人去準備攻城器械,兩人心中也稍微寬慰了一些。
鄧羌令這一對步兵來到了建陽城外,看著正在加固城墻的辛棄疾軍,氣的臉色發(fā)白。
“外邊的,是不是想要過來投降?看看這是什么?”一個秦軍的武夫站在城樓上大笑起來,手里竟然用長槍戳著一塊巴掌大小的烤肉,在城門上咋咋呼呼的叫了起來。
“放肆!”鄧羌堂堂九尺男兒,當下拉開了鐵胎弓,可是卻又很快冷靜下來,對著城中的秦軍譏諷一笑,轉(zhuǎn)身就領著士兵繞著建陽城走了起來。
可以看得出來,這建陽城以前是有護城河的,但是因為朝廷很多長時間都沒有管制過這里。
城主閩元只是一個只知道斂財?shù)拇镭?自然就將這雄關荒廢了,城外的護城河年久失修,看起來就像是一條稍微大一點的水溝。
花費了差不多一個是時辰的時間,鄧羌走得滿腳斗士泥巴,這才把整個建陽城繞了一圈。
回到崖壁地下的軍營中,鄧羌拿熱水泡了一下腳,這才去找狄青。
“狄將軍,某方才領著上百人,在建陽城外轉(zhuǎn)了一圈,看到城樓上的秦軍都在加固城墻,這樣下去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狄青點頭:“今天早上軍中就有士兵回報,只是不知道鄧將軍可有什么良策?”
鄧羌道:“我本來想要挖地道的,可是這建陽城外的泥土含水量太高,壓根就行不通,實在是智謀盡了。”
聽到鄧羌這樣說,狄青嘴角微微上翹了一下,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某之前聽人說,在秦王嬴政一統(tǒng)天下的時候,曾經(jīng)征發(fā)過民夫,要在這雁愁古道上開通一條官道,只是后來天下大亂,也就作罷了,那開采的石料全部都堆在建陽城中,是以辛棄疾撿了一個便宜,那些對了好多年的石料直接就可以用來加固城墻。”
鄧羌點點頭,竟然是因為這樣的事情。
“只是,看著他們加固城墻,我們總不能無動于衷吧。”鄧羌有些心急了起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狄青微微一笑:“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時候秦軍的援軍必定就在從青泥林前往建陽城的路上。”
“將軍的意思是可是去設伏?”鄧羌有些搖頭:“從建陽到青泥林的路上,一路上都是沼澤泥淖,沒有什么險要的地方,就算是想著去設伏,也無法起到什么作用。”
“非也!”狄青自信一笑:“我所說的,是青泥林、廣陵城、乃至于武關、豐城、鹽城等地,必定空虛,這就是你我立下戰(zhàn)功的機會所在。”
“和解?”鄧羌還是不明白,從青泥林到廣陵城,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的嗎,自己總不能飛到青泥林去。
“確實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狄青諱莫如深的笑了起來,“至于怎么走,這就要看將軍是不是有這樣的勇氣了?”
“死且不避,有何不敢?”鄧羌起身,沖著狄青拱手道:“之前言語之間都有冒犯將軍,還請將軍不要記在心上,你我都是為了大王謀劃,今日應當同仇敵愾!”
“好一個同仇敵愾!豈能少了我張蠔!”一個武夫從軍帳外邊走了進來,沖著兩人拱手道:“張蠔不請自來,還請兩位將軍不要責怪。”
“哪里哪里!”狄青連忙起身:“之前是我不好,這才會叫辛棄疾搶先一步占領了建陽城,我思前想后,應該就是在黑風寨那里耽擱了時間,不然的話,這大好的建陽城就是我軍的了。”
“過去的事情就不要說了,將軍拼命趕路,兄弟們都看在眼中。”張蠔笑道。
狄青道:“辛棄疾入駐建陽城以后,就從建陽城中發(fā)出詔令,號召城外的百姓去修繕從青泥林到建陽城這一段道路,實則是好意,可是在本將看來,卻是昏招!足可以將大秦富饒的邗城戰(zhàn)區(qū)拱手送給我大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