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京城中早就已經(jīng)是人心惶惶,直到所有的人都看到皇帝趁著帝輦,從皇宮中緩緩的走在城中,人心終于安定了下來。
眼下太子剛剛被廢,扶蘇不想眾多朝臣看到自己身邊過于親近某一個皇子,所以所有的皇子全部都被皇帝斥退,留在宮中。
贏鼎回到宮中,看著一臉淡然的母妃,便走上前去,低聲道:“娘……”
武媚娘這才轉(zhuǎn)過頭來,招了招手,贏鼎跪坐在一邊上:“該說話的兒臣都說了,父皇卻還是沒有帶著兒臣出城去巡視。”
“乖孩子,這個不要心急,你父皇帶著你去,或者是不帶著你去,這都是有父皇的想法在里邊,你要學(xué)會體諒父皇。”
“孩兒明白了。”贏鼎點頭說道。
武媚娘又道:“你父皇更加注重于對大秦社會有幫助的東西,工部那邊的人重用墨家,現(xiàn)在的墨家鉅子就是工部主事程曠,你應(yīng)該多和程曠大人學(xué)習(xí),不要總學(xué)者儒家那一套,天天都是把仁義道德掛在嘴皮子上的虛偽君子。”
“父皇不是曾經(jīng)說過孔丘是一個不錯的人?”
武媚娘眼中、出現(xiàn)深深的鄙夷:“孔丘此人道貌岸然,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自己政敵,是乃是可鄙,吾兒乃是大秦王爺,你父皇有包舉宇內(nèi),吞并四海八荒之心,切記不可學(xué)儒家那一套酸儒,如若不然為娘第一個打斷你的腿!”
贏鼎嚇了一跳,趕緊道:“聽說二哥就經(jīng)常和一些儒家的人接觸,倒是大哥最喜歡和兵家的人相處,眾多的門課也都是兵家的豪杰。”
“你二哥……可惜了,本來是一個好苗子,你可曾聽說你二個門客中,有一個叫做將驤的,這個人當(dāng)街仗劍殺人的事情?”
“聽說了,父皇還因為這件事情雷霆震怒。”贏鼎如實道。
武媚娘自語道:”聽說那也是一位儒家的俠客,看到有人在欺凌婦人,這才拔劍殺之。”
“這豈不是很好?父皇也常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這是扶蘇經(jīng)常空閑下來的時候,就對著一班兒子們講水滸傳的故事。
“可是孩兒不要忘記了,我大秦治國,可是遵從大秦律法,殺人者當(dāng)死,將驤卻殺當(dāng)街仗劍殺人,而后從容離去,就藏在你二哥的府邸中。”武媚娘頗有深意的道:“俠以武犯禁,此乃是帝王之禁忌,吾兒任重而道遠(yuǎn),自當(dāng)好生記住為娘的教導(dǎo)。”
“那娘親,我朝廷虎賁軍中,卻多是江湖人士,你看著……”贏鼎有些糾結(jié)的說道。
武媚娘嘆了一口氣:“這天地山川,日月河流那一樣?xùn)|西不是我們皇家的?只要能為我皇家所用,而且一直牢牢掌控在手中,自然是最好的,可以但不能掌控在我們手中,那就將之毀滅。”
“兒臣明白了。”
看著稚氣未脫的贏鼎,武媚娘欣慰一笑:“孩兒你還太小,父皇這段時間心力交瘁,你可以叫上其他兄長們,一同去陪父皇說說話,解解困乏。”
“娘親放心吧。”贏鼎點頭,覺得自己今天做的就非常好。
扶蘇覺得蒙恬做得非常好,身后的文武百官跟在皇帝身后,看著堆積如山一樣的尸海,沒有人心中不膽寒的。
殺戮,素來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但是確實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
蒙恬身上的血跡已然干涸,帶著一些灰塵迎著皇帝走了過來。
“查看一下,這些家族所有的田產(chǎn)都收歸國有,招募各地流民前來此處耕種,下邊的小吏用人的時候好生查一下,朕不想看到官欺壓民。”
戶部的官員急忙跟在扶蘇身后,唯唯諾諾的說這話。
扶蘇轉(zhuǎn)身上了帝輦,眸光凝視著前方,幽幽道:“朕希望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
戶部侍郎馮劫拱手道:“諸位同僚,我等自當(dāng)盡心輔佐皇帝陛下,以后那些小心思,還是不要有了,這天下乃是皇上之天下,以后誰還想有什么心思,最好就收拾起來吧,老夫可不答應(yīng)!”
平亂的血流淌在春天的大好時光里,大秦國很快就把這件事情忘記,海王上奏建議在海外選定地方殖民,這樣可以擴大大秦的糧食種植基地。
但是卻被否決了,因為朝廷騰不出人手來,所有的人注意都在漢國那邊,個地方的豪族也變得非常乖巧,對于朝廷的政令,也不敢在陰奉陽違。
雖然皇帝否決了海王鄭和的建議,但是卻親自召見了鄭和,相互談話以后,鄭和帶著一臉喜色,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開始從海邊招募精通語海上海航的人,日月不停的操練水軍。
盛夏剛剛過去,有人上書請求皇帝重新立太子,而且為秦王贏無雙叫屈;皇帝直接將那吏部郎中杖斃在大朝會上,以鐵腕手段把所有的人都壓了下去。
一時間群臣噤若寒蟬,不敢在提立下儲君的事情;而漢國的紛爭也已經(jīng)到了非常恐怖的程度,北邊的劉濞自稱為北漢皇帝,而南邊的劉肥在陳平等人的支持下,自稱為南漢皇帝,兩國直接相互交戰(zhàn)多次,互有勝負(fù),誰都不能奈何得了誰。
扶蘇在等,等北漢向著自己求援,同時也派遣使者前往北漢中,隱約透露出來秦國愿支持北漢的意思。
大秦狩獵二十二年秋收之初,膠東王周瑜上書大秦朝廷,表示愿意接受大秦的封賞,成為大秦的臣子。
朝會太監(jiān)雙手捧著膠東王周瑜的國書,大聲宣讀了一遍,扶蘇眸子里帶著笑意,迫于各方面的壓力,周瑜終于是選擇做歸順大秦。
當(dāng)然,周瑜也在國書委婉的表達(dá)了自己希望可以得到秦國的支援,尤其是在農(nóng)業(yè)上的支援,膠東國哪里地勢平坦,以丘陵平原為主,非常適合栽種水稻,希望皇帝能派遣工部人員前往教導(dǎo)百姓栽種水稻、乃至于玉米這些作物。
跪在大殿中央的,就是周瑜派遣來的使者。
“你回去告訴周瑜,想要我大秦先進的耕種技術(shù)不難,先把陳國滅了,朕親自領(lǐng)著人去膠東國,傳授當(dāng)?shù)匕傩崭N技術(shù);如果只是想要空手套白狼,那就算了,我大秦要滅膠東國,易如反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