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出口一直是中國外貿的重頭戲。</br> 可以說改開起步的時候,國家外匯的最重要來源就是紡織品出口。</br> 畢竟那時候的中國沒什么拿得出手的產品,只有拼命輸出紡織品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工業品來換取珍貴的外匯。</br> 說起來百年前舊中國的工業起步也是紡織產業。</br> 但都過了百年,中國紡織服裝品出口還是走的低廉路線。</br> 一件T恤、襯衫賺個幾塊錢,然后外國廠商貼牌賣幾十上百美元,更別提那些潮牌、名牌換個牌子就能賣天價了。</br> 國內廠商也在拼命想辦法。</br> 給國外代工幾十年,技術、工藝上掌握以后,現在也在創品牌、搶市場。</br> 但也僅僅是在國內做提升,出口還是沒擺脫代工、低附加值的老問題。</br> 當初黃盼盼剛從沿海回來,是她自己提出想做服裝電商。</br> 就像強哥把持了3C類電商那樣,做成TM嫡系的最大服裝電商,自己組織生產自己組織品牌,光是把TM自有品牌的服裝版塊接過去都是年銷多少億的產值。</br> 結果趙德柱高興之余,卻沒讓黃盼盼在國內收割。</br> 以他的心態,怎么能在家里橫呢,有TM加成那是手拿把掐的壟斷崛起,能搞得很多小廠家沒生意的。</br> 有本事就要出門去賺鬼佬的錢,那才叫本事。</br> 于是又把黃盼盼嚇著了,國內廠家品牌都沒信心到國際市場競爭呢。</br> 各種琢磨準備,甚至還趁著到呀嘛迅的電商平臺帶隊交流物流倉儲工作,好好了解了花旗服裝市場。</br> 加上貝爾斯領導呀嘛迅也收購了一家女裝網站在做儲備。</br> 趙德柱也就不太催著黃盼盼一定要怎么搞了,他這點挺好,自己只知道大概方向就不瞎指揮。</br> 再好的項目也要遇見對的人,才能做好。</br> 結果黃盼盼又被調到南麗去協調工作,帶隊指導建立SB電商平臺倉儲物流體系。</br> 卻終于融會貫通:“老趙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全國的紡織品出口大部分都在沿海,華中江浙一帶面料紡織品居多,閩建主要是鞋帽,論成衣出口生產主要還是粵東,因為以前就靠著HK搞服裝廠這樣起來的……”</br> 趙德柱作為一個粵東仔,這點基本常識才是知道的,現在只是默默點頭不打斷。</br> 內心還是各種滿意。</br> 黃盼盼其實是當初四個姑娘里,各方面條件最平均的,沒馮曉婷五官好看,但比她高,沒周夢霞那么聰明,沒楊倩心思活絡,卻是最沉穩的那個。</br> 然后這幾年一直在獨立帶隊,也許她的積淀已經悄無聲息的超越了姐妹。</br> 甚至能思考:“然后粵東主要是集中在黑馬市場,這個在粵州的最大服裝市場決定著款式風向潮流之類,全國服裝販子都是到這里拿貨,然后帶動當地服裝買賣的潮流,我一直接觸的是這種檔次,結果你突然要我去搞花旗市場,肯定很懵。”</br> “但是還在粵東的時候我就經常聽他們動不動都要追韓版,韓版的衣服才是潮流先鋒,所以這次能到南麗出差,我工作之余都泡在南麗服裝市場了。”</br> 趙德柱又想摟著親一口了:“宋小姐家不是聽說也有服裝公司嗎,你有沒有去打探下。”</br> 黃盼盼就白他一眼:“別插嘴!那是她妹妹在打理,肯定也要了解下……果然在南麗也有這么個地方,就在漢城東大門,每天晚上八九點,到天亮才是這個批發市場各種檔口最火熱的時候,服裝店老板們夜里進貨,白天在自己店里賣,我幾乎天天晚上都會去看,好多國內北方的客商也在那拿貨,慢慢就琢磨出來了。”</br> 趙德柱靜待結論。</br> 所以說還是得行萬里路,才能有見識:“以前我在國內談這個,他們動不動就瞧不起批發市場的檔次,其實我知道沒這么復雜,很多所謂的大牌設計,模式還沒這個合理,批發市場反而才是最好的試金石,設計師一個款,拿到批發市場,幾十件如果很快被各種批發商帶走,又來要貨,那就必然是個成功爆款,值得返單大量生產,對于面料、配件各方面才好整合,能夠直接得到市場檢驗的好款,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款式,所以你叫我直接把粵東的搞到花旗去賣,我很沒底兒,但如果把韓版捏把捏把的再送過去,我就有點把握了。”</br> 趙德柱聽出來了:“拿南麗的款,我們的生產量?然后一股腦的沖花旗?”</br> 黃盼盼點頭:“南麗畢竟比我們早開放很多年,而且一直都在接花旗訂單,還有很多花旗人在漢城消費,更有不少南麗人去了花旗,跟花旗關系非常近,款式其實是受到焦盆和花旗的影響,比我們要新潮些,恰好就能符合我們這種情況,不抄白不抄!”</br> 趙德柱習慣自力更生:“開始可以這么搞,慢慢的肯定要培養自己的設計團隊,幾百人的團隊都行,還把國內更多人拉起來就業了,我們搞個服裝設計高職專業吧!”</br> 黃盼盼居然嘿嘿嘿的奸笑,有幾分趙德柱眉眼神態:“好,你教佳佳她們,要到焦盆去注冊個品牌來國內賣化妝品,我已經偷偷托燕玲幫我在焦盆注冊好了品牌,以后就說是焦盆設計師了,然后大量在國內代工貼牌,好不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