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很久的桃山之行,終于啟程了,楊氏高高興興地收拾了許多東西準備路上吃用。
“咱們先搭車去桃村,從山正門上去。”何大山做了安排,本來山上也有小路可以去那邊,但是不僅要翻越,人煙稀少也很多危險,只有山里人家走。
本來郭大妮想著一起去的,結果她身子不舒服,又覺得不是好意頭,怕沖撞了菩薩。
楊氏滿懷的希望就這樣先落空了一個,不過有木他們年輕,也不急在一時。
有木也沒催自己媳婦兒,郭大妮去不了,他也提出不去了,在家陪著,給的理由是有人訂貨了他要和師傅一起趕完。
“咱們去。”楊氏看著小兩口貼心地什么也沒說,就直接吩咐自己丈夫。
“好勒。”
到了桃山村,隱約就能看到桃山寺的輪廓了,桃花村果然名副其實,村人多種桃樹,現在正燦爛如云。
吸引人前來的,也不止是桃山寺。人們也想著看看這爛漫桃花。
楊氏幾人下了車,頓時驚奇。
“我的天,這里人可真不少,都要和縣里差不多了。”
她又低聲給女兒說:“你瞧瞧,這生意果然好。”止不住的艷羨。
“喲,這有胭脂,要不要給你買點?”女人逛街的心是永遠不能停歇的。
“許多有頭有臉的人家也來了呢。”
旁邊擺攤的大娘聽到,熱情地接話:“嫂子,那是當然,咱們這人杰地靈,菩薩更靈,你看看我這糕點,現做的,可香的呢。”
見幾個人被她說的吸引,大娘更是滔滔不絕:“咱們這原來是有大師來的,建的廟叫菩葉寺,咱們也不懂,瞎叫桃山寺,大師說了,入鄉隨俗,隨便人叫。”
“這桃山的人氣都是積累出來的,當然了,現在了然大師也是了不起。你看看這糕~”
“咱們縣令大人還在這舉行什么會,說賞咱們的花呢,帶了一堆讀書人來,好不熱鬧,我這糕,來買了的人都說好,糖肯定足!”
“真是好地方,多謝大娘了,我們暫時不買。”
聽了幾耳朵,還是謝絕了買糕的大娘,他們出門前,葵兒特意蒸了米糕,隨身帶著。
不一會兒,門口有小沙彌過來引路,上香的人雖然多,卻也井然有序。
有的時候佛主不說話,但是比人說的話管用多了。不像在外面吵吵鬧鬧,里面說話的人也有,不過沒人大聲喧嘩。
楊氏舒服地走著,她覺得這一趟沒白來,不管靈不靈,至少是散心了。
她看著寺廟里一草一木,對何大山說道:“這么多空地,不種菜,種著這些柏樹,有些可惜了。”
“不過也怪好看的。”這點楊氏還是承認的。
葵兒跟在楊氏身邊,不由得笑了,還沒說什么,卻見原本前面排隊進香的是一群人回過頭來,撇了撇眼,馬上朝前走了一步。
這是一群讀書人家的家眷,也是來上香賞花的。
話語聲中,仿佛幾聲嬉笑。
葵兒順著他們的聲音看去,有些不確定是不是在嘲笑楊氏。
那些人見她看過去,其中有個穿黃綢錦繡裙衫的姑娘家立刻向她瞪去。
“鄉下的土包子。”
這句話很清楚,且是直愣愣地對著葵兒說的。
楊氏也聽到了,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確實也沒什么見識,她都習慣了,但是被這么個年輕的女郎說,她面子上還是有些過不去。
“小師傅”,葵兒捏住楊氏的手轉頭對引路的小沙彌問道,“咱們寺里平日里不種菜嗎?”
小沙彌微微一笑,雙手合十,有幾分禪意:“自然是種的,咱們這里僧人的用度,了然師傅說了,需自己動手,菜種在了后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眾生平等,種——什么都無區別。”
葵兒也雙手合十,回了一禮:“小師傅,你年紀不大,修行卻讓人敬佩!”
葵兒想,這桃山寺能有今天這地步,果然不是偶然的,她特意挑這個小沙彌,要是他說不出令她滿意的答案,她就自己說。
卻沒想到這小師傅如此說,楊氏聽了更是覺得這里的僧人果然有修行。
“不敢當,都是方向和各位師叔教導的,我們聽多了,自然說的出來,可是論修行——遠遠不如。”小沙彌很坦然地說出這話。
小沙彌的話并未遮掩,那邊的讀書人家也聽到了,那個少女臉色一陣難看。
葵兒看旁邊的婦人好似她娘,依然笑呵呵地,按住了她,她未再說出什么話來。
有幾個婦人也跟著一起關注了過來,顯然也聽到了小沙彌的話。
不過她們不是為了楊氏,而是看向了小沙彌,這個小師傅有幾分意思。
楊氏被打量著,有些不安,不過人家小師傅都說了沒什么區別,她就大膽看回去。
這一看,卻發現對面的人里有一個熟悉的人。
她眼睛一亮,是她!嘴角上揚就要給對方一個微笑,卻看到對方漠然地轉身了,仿佛不認得她一樣。
楊氏只好汕汕地收了笑容。
讀書人里少女旁邊的婦人看見了,這像是有認識的,她疑惑地問那轉身的婦人:“怎么了?沈夫人?有認識的人?”
“沒有。”她微微搖頭,一臉平靜。
被問到的正是何靜,她本來是寡婦,不想出現的。但是燒香拜佛的事情,她覺得還是有好處,便答應了姚舉人的夫人的請求。
而且琦兒也到了該娶妻的時候了,姚舉人家有姑娘,又是讀書人家,合了這姓,娶了個名字姚黃。
姚舉人在玉山書院任夫子,玉山書院,人才濟濟,非美玉不收,她即使不懂科舉,也聽到過玉山書院的名字。琦兒中了秀才以后,一直在縣學里讀書,要想種舉人,談何容易。
姚夫人自然不在意,她抓住機會為自己女兒解釋:“夫人別見笑,我這丫頭讓我慣壞了,心直口快。”
何靜看了眼姚黃,論漂亮,說不上多漂亮,勝在會打扮,她隱晦地看了和小沙彌交談的葵兒,葵兒至少不比她差。
可這少女沒注意到何氏的目光,她只覺得不好意思,“娘,我錯了。”
“姚夫人謙虛了,姚小姐也是天真無邪,無心之言,雖直卻真。”
何靜想著,這姑娘也不錯了,性子有些莽,可也不是很難相處,最重要的是她爹,已經教出了好幾個舉人徒弟。
聽到何氏這樣說,少女姚黃不禁眼睛一亮,興奮之情掩不住。
姚夫人更是一副推心置腹,如見故友:“就夫人您這樣說,還夸她,她還有得教,兒女都是債,要是她以后的……像您一樣明白事理,那我就放心了。”
姚夫人當著閨女的面說得隱晦,但是何氏有意,她也就說些是是而非的話。
他們在這邊說話,那邊楊氏又開始問小沙彌了。
“真是讓人敬佩啊,不知道我們能不能見到修行的大師啊?特別是了然大師?”楊氏好奇地問道。
葵兒說道:“小師傅,我娘只是聽說了然大師的事情比較多,您別見怪。”
小沙彌回到:“無妨,不過常人之情,但是我師傅始終肉體凡胎,無法見每個施主,便以每日的簽來定。一日一簽,有緣人自然能見。”
“原來是大師高徒。”葵兒和楊氏都尊敬不少。
旁邊的人更是好奇,“了然大師的徒弟呢,怪不得,我就覺得這小和尚不一般。”
“難怪能說出那些道理呢!”
小沙彌還是如同先前一般淡然:“小僧法號無遠,和我佛有緣,隨心修行而已。”
他的意思是無論是誰的弟子,都無關修行。
旁邊的人更多的是對無遠小和尚說的求簽見人的事情感興趣。
“這架子這么大?一天見一個人?”不少人問了出來。
但是又有村民解釋:“了然大師平時里經常采藥修行,路上遇到了我們,也都隨和,也是大師太忙了,一心治病救人呢。不在寺里,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周圍人聽了這話:“哦,哦~大師確實不容易呢。”
也有不服的,但是為大師說話的人很多,也不敢犯眾怒了。
“快排隊吧,就要輪到我了。”
不少人開始興奮和緊張,希望快點輪到自己,然后成為那個幸運兒。
姚氏母女和何氏也等著一起,姚氏想的是最好給女兒求個好命格,何氏則是一心為沈琦。
葵兒也很期待,楊氏心情也又好了起來,整個隊伍都按捺不住地等待著。
小沙彌無遠,繼續默默引導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