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水沉不歡而散后,水溶終于騰的出手來,把這幾天發生的事兒詳細寫了下來,也不敢叫隨便的人帶回去,還是喊的自己最親密的暗衛:“這份給老莫,這份送去靖遠侯府。你親自送,別假手別人,也別讓第四個人看到。”
“這樣不是只剩一人保護王爺?”暗衛覺得不大對勁。
“這東西讓別人看見了,我才準備死呢。”水溶皺眉吩咐,“一定得帶到。去吧,別叫人看見你。”
現如今已經不是兩三年前了,皇帝對他的疆土的掌控已經到了固若金湯的地步,不過是小小的狩獵,若真的會出現什么刺客,不免就讓他想起林沫當年遇到的那只老虎了。
刻意,或者說是提前的安排。
只是他派暗衛遞過去的消息并沒有得到多大的重視。林沫對景柔公主出嫁的排場、對楚王提出的叫甄寶玉代替賈寶玉和親的建議、對皇帝似乎重新信任燕王…….都沒有太大的興趣。他更想知道戶部呈上的關于撤銷方檢之前草立的田稅案項的折子皇帝看過沒有,不過想也知道這是大事,就是皇帝也不會一念之間做出決定來。他摩挲著信紙,問那遞消息的暗衛:“你們王爺還有別的話沒有?”
暗衛覺著奇怪,這信寫了洋洋灑灑的三頁,還能有什么:“沒有。”
“那你早些回去吧。”在林沫看來,圍場是個危險的地兒,“就說我備了梨花白,等他歸來同飲。”
送走水溶家的暗衛,他才整理了衣袖,把謄抄好的賬本子鎖起來,出戶部赴約。最近他負責的事情不多,這些有關山西舊賬的本子索性自己謄抄,連陳也俊也不假手。倒是陳也俊那兒,他臨走特意說了一通:“和周家結親,對你來說沒有壞處,你若是還有別的意思,不如趁早說開了。”陳也俊心里也懊悔得很,只道:“是我糊涂,險些辜負先生、師娘好意,更叫母親傷心,這事原是我高攀,若是周大人能原諒我,算是我三輩子的造化。”林沫這才放心,還給他指了路:“你在戶部做事,固然穩妥又貼心,我敢說幾個員外郎里你是最有出息的,只是京城里的情況你也知道,不說戶部,多少翰林院的還眼巴巴地等個差事,要我說,你要是能外放,還是抓緊了些。”
陳也俊也明白他說的是實話,心里頭到底是嘆了一聲——他到底不是科舉進仕的,這路子走得就要比別人艱難些,只是外放若能做出些什么政績來,倒也是出路。便千恩外謝地應了,回去籌備婚事不提。林沫也安安心心地坐著,等王子騰過來。
雖說早有水溶提醒,但王相真的找上門來的時候,林沫還是有些吃驚。他印象里的王子騰是個還算聰明的人物,否則也不會三家皆退,唯他做到了內閣學士。現在眼看著方檢要倒,多少人在爭著內閣首輔的位子,他倒是摻和進榮國府的亂事里頭去了?
王子騰倒是客氣,先謝過了靜嫻年前收留鳳姐的舉動:“那丫頭被我父親寵壞了,年前那事,誰對誰錯也說不清楚,只是若非郡君護著,王家女兒的名聲到底有礙。”
林沫心道,王家出了王夫人那樣的姑太太,倒是指望名聲好聽呢。不過王子騰到底是丞相,他是要給人面子的:“大人客氣,當時我不自量力,要去北邊干點事業,郡君那幾日也多虧璉二嫂子照應著,是我該謝二嫂子才是。”
王子騰知道他的性子,若是接著客氣,林沫又該裝不知道他的來意了,還是直截了當道:“陛下沒幾日就要回了。想是林大人也聽說了,寶玉現下還瘋瘋癲癲的。這孩子在我看來,是養壞了,傻與不傻都那個樣子。只是到底是自家外甥,便是寧愿他瘋傻著也不愿他有什么閃失的。”
林沫懶洋洋地回道:“王大人放心,我也不過是父母生的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人,便是有什么奇遇,一次兩次也罷了,說我什么鎮宅通鬼的,都是以訛傳訛罷了。何況我棄醫多年,真論起治病救人的買賣,還不一定比得上我家藥鋪里一個小小的伙計呢。究竟寶玉如何,還是太醫院的太醫,或者說是哪里的得道高僧能救,我是沒法插話的。”
王子騰聽了這話,明白林沫是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心里雖說有些遺憾,但也明白,如此已經是最好了。林沫同榮國府關系算不上好,甚至曾經鬧得撕破臉皮對簿公堂,如今不落井下石,就得夸聲不愧是正人君子了,也只得起身道謝。
“大人原不用這般勞碌的。”林沫半真半假地勸道。
王子騰苦笑:“能有什么辦法。”他不是林沫,他早前升官,雖說有自己努力,到底還是四家在后頭托著,現下是甩不開掙不脫了。到底還問了一聲:“現在戶部催債催的挺緊,可是出了什么大事?”其他人家倒罷了,史家說是一門雙侯,偏偏欠了不少,現在一家子過得苦哈哈的。
林沫奇道:“沒出什么事——可是當年跟太宗皇帝打下的條子,該是十年前就好還了。”人家都拖賬拖了十幾年了,還不許債主催一催?非得等到國庫空了才能要錢?
他回答得理直氣壯又理所當然,讓一直沉浸在舊例的王子騰一愣,說不出話來。
可是還有別的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就是不識字的市井頑童都知道的道理。
史家的事到底還有回轉的余地,不過是變賣些家當還清楚賬目就是了,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寶玉。
王子騰以為,只要沒什么人插手,寶玉應當是能留下條命來的。
對皇帝看來,甄寶玉還是賈寶玉,都沒什么關系,橫豎都是棄子。雖然此舉定會讓皇上徹底地厭棄賈家,但也是沒辦法的事了。撐的過一時是一時吧。
說到底,他從九省檢點的任上趕赴京城時心里就有數了,明面上升了官,實際上丟了實職兵權,說到底,也就他們家那些人覺得自己是體面了。若他還在九省檢點的位子上,何至于同現在似的,自己親自求爺爺告奶奶也沒個搭理的人。想當初,可是連王家的女眷都能管些事的。
林沫客客氣氣地目送王子騰上了馬,才鉆進了自家的車子,腦子里轉了一圈,啞聲道:“直接回吧。”
他今兒個得空吃些熱乎的東西,本想著瑞文口味同自己差不多,可以一起來嘗嘗新鮮——都是這樣的出身,什么山珍海味沒吃過,倒是想嘗嘗野味了,不過仔細想想,再怎么被忽視,瑞文也是王府公子,他貿貿然地把人接出來,亂了規矩不說,若是叫瑞文因此被韓王、韓王妃疑上,他可就罪過大了。
待回了家里,天還亮堂,他隨口問了一侯妃在做什么,便命聆歌把桌子擺到了園子里去:“到溱沚去,正好今天沒有風,那里也涼快,我吃熱和點。”
溱沚正在園子的正中央,是池子里頭的一塊小地兒,卻是人工的——乃是一塊難得平滑漂亮的大石頭,得踩著布好的石塊路兒走過去,或者乘船去才好。地方也不大,只夠擺一張桌子,坐三五好友罷了,好在他今兒個吃飯也用不著人服侍,自己燙著吃也好。只是到了地方,竟發現靜嫻也在那兒坐著,還替他燒好了鍋子。
“這是?”
“老爺還真是,吃個豆腐也能吃出這樣的花樣來。這樣的天吃鍋子,也就你一個人不怕熱了。”靜嫻嘴上這么說,手里卻沒閑著。
鍋底是昨兒個熬了一夜的小雄雞湯,把油都撇了干凈,還添了幾片人參,算是大補之物,確實用來燙涼性的豆腐的,尤其這豆腐還是綠豆做的,細嫩柔滑,比外頭買得更軟些,旁邊是一碟子加了秦椒沫的老陳醋,這醋昨兒晚上泡了一夜的蒜末兒,問得出辣味蒜香同鮮酸味,格外地開胃。
林沫許是打小因為身子的緣故,吃得格外清淡,等自立門戶了,口味就愈發地重些,好在靜嫻同他算是同鄉,倒也能跟著吃一兩口,若是黛玉在,只能坐得遠遠的笑話他活似個貪吃蟲子。
“和惠公主來的時候,妹妹大約能回來一趟。她如今身份不同,當時的屋子是不能睡了,器物用具都不合她身份。不過燕子坊我還留著,她的性子,是愿意回那兒坐坐的。我琢磨著她的新屋還是要在園子里的,到時候我搬出來去你院子里住幾天就是。”靜嫻挖了一勺豆腐,蘸了醬吃了一口,小聲嘟噥道,“皇后娘娘問了兩次呢,說你教導崇安王辛苦,賞了我一匣子珠子——你教皇孫念書出什么差錯了?”皇后可不是一句話說兩遍的人。
林沫苦笑道:“是嫌我偏心,或者是嫌我不夠偏心呢。”
秦王兩個嫡子,次子年紀小些,還在呂王妃膝下承歡,齊王的庶長子燁堯亦在上書房里頭,他生母是皇后親自選的側妃,出身不俗,人也有幾分伶俐,只是林沫看那孩子不過庶出,卻被寵出了幾分邪氣,連看崇安王都隱著幾分輕蔑,心里不大喜歡,看他與其他學生并無二樣。倒是花霖身份尊貴,勤奮好學,亦從不生事,叫他十分喜歡。又有瑞文更與他有一份濡慕之情,格外關照罷了。
皇后嘛,要么是不喜歡他偏疼瑞文,要么是疑惑他為何不幫襯著燁堯罷。他對瑞文的疼惜,果真成了這孩子的新的負擔?
能有什么辦法。
喜歡誰不喜歡誰,還能是別人能決定的?連他自己都決定不來。
靜嫻也沒想到這一層,聽了這話沉默了片刻,又把修朗學說話的樂事拿出來說了一通,瞅見太陽落山,天時漸冷,二人又都吃出了一身味兒,各自回房沐浴歇息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