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銷售情況出乎幾人的意料,蘇文興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訴李石,“姐夫,咱們第二種的對聯快要賣光了,比第一種還好賣呢。”
“哦?”李石想了一下就明白過來,“怕是有了對比才如此吧,既如此。我們今后就多做一些第二種的。”
說罷幫蘇文將剩下的五十副對聯給他捆好,又拿了第一種剩下的八副對聯道:“把這也拿去吧,省的來回跑。這第三種需要嗎?”
蘇文想到幾乎無人問津的第三種,連忙搖頭,“第三種才賣出兩副呢,還是算了吧。”
說著興沖沖的抱了東西跑出去了。
李石好笑的搖搖頭,才要轉身,卻看見木蘭背著背簍回來。他忙迎上去。
木蘭就將手中的鋤頭給他,好奇的問道:“我才看見阿文跑出去,連我回來都沒看見,他跑去干什么?”
李石笑道:“他和江兒要去賣對聯,我想著他們閑著也是閑著就應下了,他說賣的還不錯,才跑回來再拿呢。”
木蘭點點頭,將背簍放進雜物間,洗了手吃過飯后拿了衣服在陽光底下做,旁邊的李石則鋪紙寫對聯。
一時間,整個空間都安靜下來。
李石寫完一副收好,看向木蘭,見她手中的針飛速,眼睛聚精會神的看著手中的衣服,拿著筆的手就是一頓。
他母親也常做針線,甚至可以說是各種佼佼者,他很小的時候就聽母親說過,以后不讓妹妹拿針太早,就是怕她年紀小小用眼過度,以后眼睛就不好使了。
繡坊里的繡娘,年紀過了三十,眼睛就漸漸干澀,到了四十已經不能再動針線,最多只能在大戶人家教教那些千金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