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仁心醫(yī)館</br> 北天碎域,位于圣月大陸的西北角。</br> 以東連接靈族掌控的北天域,以南則是骨族掌控的玄荒域,而在北天域南邊,則是一望無際的圣骨之地,整個圣骨之地,就如同一道天塹,將北天域、玄凰域與整個圣月大陸的中心地帶隔離。</br> 同時也正是因為圣骨之地,才讓靈族和骨族沒有面對那些超級大族的碾壓。</br> 北天碎域,之所以有個碎字,實則是因為除了一小片地域連接著圣月大陸,其余的許多地方,都是孤懸海外的島嶼。</br> 丹靈域與多臂族所在的圣王山脈相連,實則也正是一座巨大的島嶼——北圣島。</br> 北風帝國正是北圣島上的三大人族帝國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數(shù)百大大小小的小國,青溪國正是其中的一個。</br> 蕭林和林雪瑩兩人飛升靈界以來,并未游歷凡間,是以原本也沒有什么概念,真正游歷起來,這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如今人族雖說已經(jīng)衰弱,遠不如當年如日中天之時,但要說這人族的數(shù)量,還是十分驚人的。</br> 像是青溪國這等北天小國,竟然也有數(shù)十億人口,而且靈界的凡間,大部分也是很少能看到修仙者的,只是在許多的較大凡人城池中,都有靈殿存在,所有人在出生之時,都需要前往靈殿祈福。</br> 實則是仙道宗門在凡間設(shè)立的招收弟子的門戶,那些剛出生的嬰兒,并非真的是前來祈福,而是檢測靈根,那些被測出身有靈根的嬰兒,都會被記錄在案,待滿十歲之時,就會有仙道之人將其帶走,送入宗門之中修煉,從此斬斷塵緣,步入仙途。</br> 當然,并非是所有擁有靈根的嬰兒都有這種待遇,那些靈根資質(zhì)差的,也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等來仙道之人,這對他們而言也并沒有影響,因為有無仙根,靈殿也不會告訴嬰兒的父母。</br> 蕭林和林雪瑩兩人也是在游歷凡俗之后,才明白了這點,而且他們游歷了十幾個國家,竟然都是如此的布局,這讓他也不得不佩服四大靈域、十大神宗為首的整個人族仙道,竟是能夠?qū)⒎菜坠芾淼娜绱司袟l。</br> 這也讓絕大部分的凡俗百姓,并不知道有修仙者的存在,而且不管是四大靈域還是十大神宗亦或者是其它仙道宗門所掌控的仙城,都布置了一些障眼之法,凡人就算是來到了仙城門前,也是無法看到的,而且即便繼續(xù)往前走,也只會被禁止引導,與仙城擦肩而過。</br> 蕭林和林雪瑩兩人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任何一個凡俗國家,背后至少都有一個仙道宗門,凡俗國家源源不斷的為仙道宗門輸送新鮮的血液。</br> 而仙道宗門招收弟子的方法也有兩種,一種就是先前提起的那種,通過靈殿來篩選一些靈根資質(zhì)絕佳的弟子,拜入宗門。</br> 這種通常是對于掌控小的國家的宗門而言的,而對于那些掌控一個大的帝國或者是數(shù)個國家的宗門,通過靈殿招收的弟子,還要前往宗門進行一些試煉,借此來挑選心性堅毅之輩,試煉失敗的,則會被抹除進入宗門的這段記憶,重新回到世俗,碌碌一生,至死也許都不會知道,他們曾經(jīng)在仙途大道的邊緣走了一遭。</br> 這番歷練也讓蕭林和林雪瑩明白,人族雖然勢微,不復從前,但在對于族人的管理上,卻是要遠遠超出其余的幾個種族的,像是多臂族,則是以類似于宗教的方式,普通人只是宗教的附庸,而那些能夠修煉的多臂族人,則會被在圣王山安排一些職位,一方面修煉,一方面則是奴役族人替他們修建各種城池和宮殿。</br> 青溪國,也是位于北圣島的東北方向,是一個靠海的小國,背后則是十大宗門之一的古丹神宗,古丹神宗并非是在北圣島上,而是在北圣島東面海外的一座島嶼上。</br> 這座島嶼名為天眷仙島,這天眷仙道僅有數(shù)萬里大小,在北天碎境的無數(shù)島嶼中并不起眼,但這座島嶼卻是有個奇特之處,那就是整座島嶼的下方,竟然聚集著三條龍靈祖脈,以及數(shù)十個大大小小的靈脈,而這些靈脈在島嶼上呈現(xiàn)出大大小小的山谷,足有上百個之多,而在這些山谷之中生長著各種珍惜靈藥。</br> 其中的三個較大的山谷中央的藥王山,就是古丹神宗的山門所在,而三座山谷也被古丹神宗所占據(jù),培育各種珍惜的靈藥,傳聞之中甚至有七階靈藥。</br> 古丹神宗的弟子,大部分都出身于青溪國,所以這青溪國雖然是北天小國,異域風情,民風也是純良質(zhì)樸,而且青溪國內(nèi),有人族最多的醫(yī)師,街道上也隨處可以見到大大小小的藥館。</br> 可以說,北圣島幾個大的帝國的帝皇御醫(yī),也多是出自青溪國。</br> 所以青溪國雖然不大,但卻未曾遭受到任何周邊國家的攻擊,固然是因為青溪國的特產(chǎn)-醫(yī)師,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其背后的古丹神宗。</br> 蕭林身為煉丹師,對于煉丹之道,也有著極深的造詣,盡管還達不到極品紫丹師的境界,也是相差無幾了。</br> 只是這千年來,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了修煉之上,對于靈界的諸多靈藥很少花費時間去鉆研。</br> 這一次他和林雪瑩來到青溪國,正是為了補上這一缺失。</br> 蕭林先是在青溪國都城青香城的百草街上開了一家醫(yī)館,取名【仁心醫(yī)館】,每日清晨,蕭林都會準時起來,從后門進入醫(yī)館,他會先花上一兩個時辰整理藥物,放入醫(yī)館中的格子藥箱中,然后就端坐在座位上,手持一卷醫(yī)書,一邊讀書,靜靜地等待著病人上門。</br> 而林雪瑩也是穿上了青溪國女子的服飾,一頭秀發(fā)也挽了起來,在一旁將那些草藥切割成薄片,然后分類放置。</br> 百草街上的醫(yī)館,至少有幾十家,每日來這里尋醫(yī)問藥之人,至少也在千人以上,這些病人有的是得了各種疑難雜癥,有的則是周圍一些國家的士兵和百姓慕名而來。</br> 蕭林的【仁心醫(yī)館】并不起眼,但每天早上,在林雪瑩將【接診】的牌子放到門口之際,都會看到醫(yī)館門口已經(jīng)排著的隊伍,而且隊伍的人數(shù)不多也不少,正好十二個人。</br> 周圍醫(yī)館的醫(yī)師也只能羨慕的看著這一切,而無可奈何。</br> 因為蕭林每天只接診十二個人,最關(guān)鍵的是,不管得了多重的病,他都分文不取,就連丹藥,也是白送。</br> 這樣的條件一開始的確是招來了許多抱著試一試心態(tài)的病人。</br> 但隨著蕭林將他們的病痛逐一治好,仁心醫(yī)館的名聲很快就在百草街傳開,不僅如此,也很快就傳遍了整座青香城。</br> 越來越多的病人慕名而來,但礙于蕭林的規(guī)矩,也只能天不亮就來排隊,而在看到已經(jīng)有了十二人之后,也只能悻悻而歸,等待晚上再來排隊了。</br> “蕭醫(yī)師,我這半年來,每每到了子時,左側(cè)腹部就隱隱作痛,而且還有愈演愈烈之勢,看了許多醫(yī)師都無法看好。”一名三十來歲的男子,坐在了蕭林面前,將胳膊放置在了桌子上,其臉色有些發(fā)黃,說話之間,也帶著濃濃的疲憊,眼圈發(fā)黑,顯然是睡眠嚴重的不足。蕭林點了點頭,將兩指放置在其脈搏之上,然后微閉雙眼。</br> 片刻之后,蕭林睜開了眼睛,皺眉說道:“半年前,你內(nèi)勁圓滿,是不是曾經(jīng)嘗試沖擊天地二橋,但卻失敗了?”</br> 男子聞言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醫(yī)師所言正是如此。”</br> 原來此人竟是一名世俗武者,而且內(nèi)勁已經(jīng)修煉到了后天之境,算得上一流高手了,只是其太過心急,未曾達到后天圓滿,就嘗試沖擊先天之境,這才傷了經(jīng)脈。</br> 蕭林讓其掀開衣服,然后從身旁玉盒中取出三根銀針,看也不看,就徑直插入了其陽關(guān)、天突和玄門三道大穴。</br> 男子身軀一震,臉上露出了幾分痛苦表情,但很快其臉色一喜,原來隨著蕭林拔出銀針,他感到丹田中的真氣竟然自行游走起來,所過之處也順暢了許多,雖說還未曾突破先天,但功力似乎還有了些許的提升。</br> 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以前運功之際的疼痛,也消失無蹤了。</br> “這是藥房按照藥房抓藥,連服三天,就可以了。”蕭林將一張藥房放在了男子面前,然后擺了擺手,示意其可以離開了。</br> 男子連連道謝,然后拿著藥房離開了。</br> 緊接著又是一名老者坐了過來.</br> 時間荏苒,飛快的流逝。</br> 仁心醫(yī)館,已經(jīng)開了一個甲子了,而年輕的蕭林和林雪瑩兩人,也成了一對年老夫婦,蕭林頭發(fā)斑白,臉上也是有了許多的皺紋。</br> 林雪瑩盡管面容白皙,但也多了幾條魚尾紋,滿頭秀發(fā)也摻雜了小半的白發(fā)。</br> 兩人竟是已經(jīng)在這百草街住了六十年,這六十年中,他們過著日復一日的相同的生活,拯救的病人也早就超出了十萬以上。</br> 蕭林也在青溪國有了仁心圣手的名號,就連青溪國的皇室,也經(jīng)常前來問診,可謂是聲名鵲起。</br> 只有蕭林和林雪瑩兩人知道,</br> 他們想要的并非是這虛名,他們要的是體驗人生百態(tài),淬煉心境,同時蕭林在這一個甲子的時間里,幾乎收集了青溪國大半的醫(yī)術(shù)和藥房,這些藥房雖然只是凡間的方子,但要知道修仙界的諸多丹方,所蘊含的醫(yī)道之理,也是源自于凡間的方子。</br> 五行生克,藥性沖突,陰陽寒熱,殊途同歸,而在這一個甲子的時間里,蕭林也將當年得自李三針的醫(yī)書和鬼門三元周天針法融會貫通,不僅讓他醫(yī)道修為大增,同時也讓他對于各種丹藥的藥理越發(fā)的明晰起來。</br> 這一日,青溪國都城青香城,隨著朝陽的升起,也逐漸的亮起。</br> 隨著一絲暖意進入百草街,正在門口排隊的病人卻并未等來仁心醫(yī)館開門,而是看到了醫(yī)館門上懸掛的一張草紙。</br> “蕭某夫妻二人,從醫(yī)一個甲子,如今年事已高,重歸故里,頤養(yǎng)天年,畢生心血,俱都編纂于【仁心醫(yī)道通解】之中,送各位街坊,聊表蕭某夫妻心意”</br> 百草街的數(shù)十家醫(yī)館,俱都在自家館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本厚厚的書籍,封面之上正是【仁心醫(yī)道通解】,他們無不激動異常,仁心醫(yī)館的那位蕭醫(yī)師,醫(yī)術(shù)驚艷天下,要不是其古怪的規(guī)矩,他們這些醫(yī)館怕是都要倒閉了,這讓他們心中一直恨得牙癢癢,恨不得兩人早日病死,他們這些醫(yī)館,也說了不少仁心醫(yī)館的壞話,同時也聯(lián)合起來,孤立蕭林夫婦。</br> 但蕭林和林雪瑩兩人并不在意,甚至他們更希望如此,從而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br> 數(shù)十家醫(yī)館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仁心醫(yī)館的蕭氏夫婦不但沒有怪罪他們,還在臨走前贈送他們這本珍貴的【仁心醫(yī)道通解】。</br> 這本【仁心醫(yī)道通解】中記載的內(nèi)容,是蕭林這一個甲子中,給人治病時總結(jié)出來的針對各種疑難雜癥的治療之法,還有他借助李三針的【鬼門三元周天陣法】,去掉其中的鬼神之術(shù),精煉出鬼門十三針,能夠驅(qū)除各種冤魂侵體之疾。</br> 這也是蕭林在行醫(yī)過程中總結(jié)出來的,有些人雖然并非修仙者,但魂魄比普通人強大,這類人一旦冤死,就能夠短時間保持意識不散,借助魂魄的至陰之力,侵襲人體,從而引來各種病疾。</br> 鬼門十三針正是針對類似的病疾,被蕭林研究出來的。</br> 數(shù)十位醫(yī)館館主,正捧著那本【仁心醫(yī)道通解】激動不已之時,蕭林和林雪瑩兩人已經(jīng)恢復到了二十來歲的模樣,攜手馳騁在青冥云海之間。</br> “夫君,這一個甲子的時間,可是將凡間藥理鉆研透徹了?”云海之中,林雪瑩露出了傾城笑容,開口說道。</br> 蕭林握著林雪瑩的纖纖玉手,笑道:“天地奧義,博大精深,想要透徹,談何容易,只是這一個甲子的時間,也是讓為夫大有收獲,許多以前不同的藥理,也悟通了。”</br> “哦?那我們現(xiàn)在去哪里呢?”</br> “我們換一個國家,換一座城池,改名換姓,重活一世如何?”蕭林微笑著說道。</br> “只要和夫君在一起,活上千世萬世,雪瑩也是愿意的。”</br> .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