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時候,我媽說周六要帶我去GY區住著的姥姥、姥爺家,因為我們住在市中心,所以離GY區也還不遠。
反正我爸會開車帶著我們一起,也算方便。
姥姥姥爺在我還小的時候,住在一個有很多平房的大院子里。
院子里有一個大房子,朝陽,而且里面有兩間屋子,一個里屋放著一張雙人床和一組衣柜還有寫字臺,另一個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的大一些的屋子有一個獨立的廚房和一個通鋪似的大火炕,平時吃飯就是在有大火炕的這屋,地上會擺一張很大的折疊圓桌。也就是這個帶廚房的屋子被稱為正房。
然后正房的斜對面,也就是一進院門右手邊還有一個房子,但是并不是很大,屬于獨立的一間房。在房子里面一般都會存放一些糧食,以及堆放一些雜物,透過窗子看上去里面很黑,像一個儲藏室似的;這間屋子被稱作為:“糧房”。
一般不會住人,因為它剛好也在陰面。而且黑乎乎的,我覺得也沒有人敢住吧。
然后院子里有一小片土地,我姥姥和姥爺會在自家院子里簡單的種幾棵西紅柿秧苗和尖椒、青椒、以及豆角、茄子之類的蔬菜,都是一些容易成活的蔬菜吧。
每次來我姥姥姥爺家,我爸我媽都會帶東西過來,那會兒也沒什么可以買的,無非就是水果和罐頭、雞和魚之類的。但我有印象的就是那個裝水果和罐頭的袋子,是一個網兜,很神奇的產物。
到了姥姥、姥爺家,我發現我大表姐一家也在,所以大家都去了其樂融融的一起準備吃飯。
當然前期是要先做飯了。
我看到我姥姥讓我姥爺去糧房里拿米和面來正屋,于是我就悄悄的跟在姥爺身后,尾隨著他,看他是從哪里把面拿出來的,因為我想和表姐玩過家家的游戲,如果有真的白面那真是甚好。
深得我意啊~
我偷偷的盤算著,就像個小尾巴一樣圍在姥爺的身后,很小時候,我嘴巴很甜,很會討老人歡心。
于是我時常跟家里人說,我是姥爺的“小拐棍兒”,家里人聽了之后都會被我逗笑了。
我假模假樣的跟著姥爺,直到他走出糧房,把盆里的米和面端回到正屋的廚房去,我才悄悄的趁他們不注意,偷偷摸摸的溜進糧房里,把那個放面粉的壇子打開,把小手伸進去,順手插到面粉里,抓了兩把,裝進了褲兜里。
現在想想,我當初真是笨啊,難怪被家人發現,因為我衣服兜里和衣服上都會蹭上面粉。
我把面粉偷抓出來后,就喊我表姐和我一起到院子的角落里玩起了過家家。
我們也找了一些水,有模有樣的往面粉里倒,雖然面粉并不多,但我們是給里面放了一些土,所以看起來就是黑乎乎的泥巴,現在想想都覺得很有意思。
我們撿了一些小石頭和玻璃碎片,我們把土和面放在一起揉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圓團后,放到玻璃片上假裝是上菜一樣,每完成一個小黑面團就假裝自己已經品嘗過了,就會放一邊,接著上下一道菜,然后嘴巴里念念有詞的報著菜名:“這是大花卷、紅燒帶魚、雞翅、餃子、過油肉、饅頭、包子…”等等,都是小時候家里常吃的一些主食和菜的名字。
不過那時候知道的菜名有限,多數報的菜名都是以主食為主,只有一兩個不是主食的菜名,現在想起來我都會笑。
如果一個人真的每天都按照我們報的這些菜名吃,而且均以主食為主,那他不早就成了一個大胖子了嗎?
其實我小時候覺得玩泥巴、和面粉,都像現在小朋友玩彩泥一樣,想要捏出個什么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