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曹操在聽到劉備的話語之后,看了他一眼,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說道:“讓玄德賢弟失望了,那七千士卒在下已經(jīng)交給了關(guān)將軍。”
說到這里,他略一停頓,看了看滿臉失望的劉備之后,眼中顯露出一絲戲謔之色,繼續(xù)說道:“不過,既然玄德賢弟這么想為聯(lián)盟出力,那此次攻城,就由玄德賢弟為先鋒吧。”
說完之后,曹操便立刻閉上眼睛,閉目養(yǎng)神。
他生怕自己眼中的笑意被劉備察覺。
此時,他心中都是非常的佩服劉備的厚臉皮,竟然空口白牙的向自己索要軍隊,這臉皮實在是太令人佩服了。
不過,他總覺得劉備是一個偽君子,所以只是言語調(diào)戲,而不給他實權(quán)。
并且,曹操心中也打定了主意,即便是此次攻破虎牢關(guān),他也不會讓劉備占一席之地。
恐怕劉備怎么也沒想到,就是因為他略微虛偽的性格,讓他失去了心心念念的諸侯之位。
劉備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后,臉色一僵他本來以為曹操會順水推舟的將那七千俘虜交給他。
但是,沒想到,曹操竟然將他那七千俘虜交給了關(guān)羽,這讓他心中不悅之極。
不過,劉備的非常擅長隱忍,即便是心中不悅,他面上還是笑呵呵的對著曹操說道:“既然盟主有令,在下當然會遵從盟主之令。
不過……”
說到這里,他話語一轉(zhuǎn),面帶難色的對著曹操說道:“在下麾下只有幾百士卒,而且這些士卒大多都是老弱病殘,恐怕難以成為攻城的先鋒。
請盟主見諒,不是在下不愿出力,而是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曹操在聽到劉備綿中帶刺的話語之后,猛地睜開了眼睛,直勾勾的看了劉備一會兒之后,平靜的問道:“玄德賢弟這是在違抗本盟主之令?”
說完之后,他看向劉備的目光之中有了一絲殺意。
雖然劉備是他的故友,但是,此時乃是軍中,劉備乃是他的麾下。
作為一個屬下,劉備竟然敢如此對自己說話,難道他認為自己這個盟主是吃素的?
劉備在見到曹操的眼神之后,心中一驚。
他也知道,自己剛才因為心中不悅,說的話有些沖了。
所以,他趕忙對著曹操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請盟主恕罪,在下才疏學淺,所以在話語上有些不妥。
在下剛才的意思,并不是推脫盟主之命,而是害怕自己完不成盟主之命。
畢竟,在下麾下只有幾百老弱病殘,用這些士卒去攻城,哪怕是全都賠上,恐怕也打不開一道缺口。
所以,在下才不愿領(lǐng)命。
在下并不是怕死,而是怕耽誤進攻的大好時機。”
說完之后,劉備滿臉真誠的對著曹操深深地行了一個大禮。
然而,在劉備把頭低下,誰也看不到的時候,他臉上的表情卻非常的猙獰。
此時,他非常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為什么沒能爬上高位,讓往日的同僚如此的折辱自己!
“哼!”曹操在聽到劉備的狡辯之后,冷哼了一聲,也沒有再說什么。
劉備剛才的那番話語,雖然是推脫之言,但是合情合理,讓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所以他也就懶得再理會劉備。
正在這時……
“報……”
曹操看著遠來的傳令兵,點了點頭之后說道:“說。”
傳令兵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后,立刻稟報道:“騎兵主公,各方大軍已經(jīng)全部集結(jié)起來,正在等待主公命令。”
“哦?”曹操頗為意外的挑了挑眉毛,喃喃自語道:“這一次他們怎么這么配合了?”
也不怪曹操會有如此疑惑,在聯(lián)盟剛剛成立的時候,曹操想動用其他諸侯的大軍,其他諸侯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生怕曹操搶他們的軍隊,現(xiàn)在怎么突然之間都積極了起來?
李知的耳朵比較尖,他聽到了曹操的話語,所以便小聲的對他說道:“盟主當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啊!”
曹操聞言,轉(zhuǎn)過頭,看著李知,問道:“穆先生此言何意?”
因為劉備就在近前,所以曹操便稱呼李知為穆先生。
李知看著滿臉疑惑的曹操,失聲一笑,搖了搖頭之后,說道:“盟主當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董卓麾下的第一大將呂布已經(jīng)被盟主的麾下?lián)敉耍@時城內(nèi)的士氣必然大落,這正是攻破虎牢關(guān)的大好時機。
盟主已經(jīng)有了擊退呂布之功,如果盟主再自己一個人將虎牢關(guān)攻破,那還有其他人什么事?
若事情當真如此,在我等討董成功之后,陛下論功行賞之時,豈不是只會賞賜盟主一人?”
“原來如此。”曹操在聽完李知的解釋之后,悵然若失的點了點頭。
他沒想到,諸侯之所以如此積極,竟然是為了功勞,這讓他心中有些不舒服。
但是,曹操心性非常堅韌,所以在失落了一會兒之后,便提起了精神。
隨后,他面色肅穆的對著傳令兵大聲吩咐道:“傳我軍令,令眾軍圍三缺一,放開洛陽城方向的城墻,全力圍攻其他三面城墻。”
“喏!”傳令兵在應(yīng)了一聲之后,便匆匆而去。
等傳令兵走后,李知思索了一會兒,滿臉不解對著曹操問道:“孟德兄,你為何不將洛陽城的那一方也派些軍隊?”
在場的眾人,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皆都用詫異的目光看著李知,更是有幾人眼中帶著鄙視之色。
李知也發(fā)現(xiàn)了眾人的目光,他看了看自己身上之后,不解的問道:“諸位為何如此看在下?可是在下身上有什么不妥?”
眾人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沒有回答他的問話,不過,眼中的鄙夷之色更加濃重了。
此時,曹操才開始回過了神,他用不解的目光對著李知問道:“穆先生,你怎會如果問出如此荒謬之言?
圍三缺一乃是兵家常事,之所以放開一個缺口,乃是為了不讓成虎牢關(guān)內(nèi)的將士起絕死之心,這樣才更容易攻下城墻。”
說到這里,他用滿是懷疑的目光看著李知,問道:“穆先生,據(jù)在下所知,你是驃騎將軍的智囊,為何會問出如此幼稚之言?”
這時,曹操都懷疑李知是不是被調(diào)包了,畢竟李知戴著面具,誰也不知道他是真是假。
李知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后,恍然大悟的拍了拍額頭,失聲一笑,說道:“是在下沒有說清楚,讓諸位誤會了。
在下的意思是,既然我等有把握將虎牢關(guān)攻破,那為什么不在通往洛陽城方向的道路上,設(shè)下重重的伏兵?
等我等攻破虎牢關(guān)之后,董卓一定會從那個方向逃走,
只要我等安排得當,就算不能將董卓生擒活捉,也一定能將他撤退的大軍斬殺殆盡。
如此一來,我等攻打洛陽之時不就輕松了嗎?”
曹操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眼中一亮,撫手感嘆道:“行之賢弟不愧是行之賢弟!!果然……額……”
說到這里,曹操驟然愣住了,因為他太過于激動,所以便將李知的真實身份說了出來。
好在,曹操也是機敏之輩,他在說到這里之后,立刻改口道:“行之賢弟不愧是行之賢弟,連他麾下的幕僚都如此的聰慧,本盟主佩服!
穆先生說的沒錯,只要我們安排妥當,一定能讓董卓吃個大虧!”
說完之后,曹操立刻招來了一個傳令兵,在他耳邊小聲嘀嘀咕咕的說了些什么。
傳令兵在聽到曹操的話語之后,點了點頭,朝著遠處匆匆而去。
不一會兒,關(guān)羽便帶著三萬精銳兵馬,悄悄的朝著遠處的小道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