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董卓立刻便回過了神,趕緊點了點頭,沒好氣的說道:“當(dāng)然要!
反正老夫麾下的那兩萬匹戰(zhàn)馬已經(jīng)保不住了。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聽聽你說什么,說不定有用呢。”
李知聞言,輕笑了一聲之后,來到了董卓的身旁,將董卓和李儒兩人一手?jǐn)堖^一個,在他們耳邊小聲的說道:“……”
在聽了半天之后,董卓滿臉疑惑的問道:“就這么簡單?那呂布這么好收服嗎?”
李知聞言,笑呵呵的點了點頭,說道:“當(dāng)然,就是這么簡單!
那呂布早已對丁原不滿,只要你們稍加挑撥,就能將其心中的怒火全部激發(fā)出來。
到時候,你們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呂布自己就會將丁原誅殺,然后投靠你們。”
董卓聞言,撓了撓后腦勺之后,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李儒。
他對于這些計謀之道根本就不了解,所以他只能倚仗李儒。
李儒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察覺到董卓的目光,隨后,他便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董卓見李儒也同意了此事之后,對著李知笑呵呵的說道:“既如此,那就多謝驃騎將軍了。”
說著,他大手一揮,佯裝大氣的說道:“驃騎將軍,營外的那兩萬戰(zhàn)馬歸你了!”
雖然他說的大氣,但是他在說完這句話之后,臉上還是閃過一絲肉痛之色。
“既如此……”李知笑呵呵的說道:“那本侯就不客……”
“報…!”李知的話還沒有說完,帳外就傳來了一聲稟報之言。
聽到這聲稟報之音后,李知頭上滿是黑線。
他覺得,自己上輩子是不是跟那來稟報的士卒有仇?
否則,為什么他每一次說到關(guān)鍵時刻,這士卒都來打斷他?
當(dāng)然,他也知道他這個猜測不過是無稽之談。
所以,他便強壓下心中的不悅,對著帳外喊道:“進來吧。”
那前來稟報的士卒,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立刻掀簾而入。
隨后,他對這李知行了一禮,開口說道:“啟稟主公,營外來了一人,自稱為大將軍董卓麾下校尉李肅,說是有要事求見大將軍。”
“哦?”在聽到侍衛(wèi)的稟報之后,李知驚咦了一聲,把目光轉(zhuǎn)向董卓問道:“董將軍,此人是你的麾下嗎?”
董卓聞言,略一愣神,隨后便點了點頭:“沒錯,此人正是老夫的麾下,還望驃騎將軍行個方便,讓他進來吧,老夫想看看
他到底要干什么。”
李知聞言,點了點頭,對那前來稟報的士卒說道:“你去將那人迎進來吧。”
“喏!”士卒答應(yīng)了一聲之后,便匆匆而去。
等士卒走后,李知滿臉好奇的對著董卓問道:“不知這李肅又是什么人物?”
他之所以有此一問,乃是因為他知道李肅這個人物。
在演義中,就是這個李肅為董卓出的收服呂布之計。
也是這李肅去說服的呂布,并且,這李肅還跟呂布是同鄉(xiāng)。
所以,李知非常迫切的想知道,這李肅到底是不是演義中的那個人。
他心中非常的好奇,此時,他所在的這個世界,到底是正史,還是演義。
在正史中,李肅可不是董卓的麾下,反而,他是誅除董卓的大功臣。
而在演義中,李肅又是幫助董卓收服呂布的大功臣。
所以,只要知道李肅是不是他所知道的那個李肅,就能從側(cè)面驗證,這個世界到底是正史還是演義。
董卓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滿不在意的說道:“那李肅可不是什么大人物,他只是老夫麾下的一個普通校尉。
這一次,可能是得知了什么要緊的事情,所以才來告知老夫吧。”
李知聞言,趕忙追問道:“他是何方人士?”
董卓剛要回答,便被滿臉驚疑的李儒插言打斷:“驃騎將軍,你為什么對那李肅這么上心?
難道驃騎將軍認識李肅?”
李知聞言,也知道,他剛才迫切的詢問,引起了李儒的疑心。
所以,他在聽到李儒的話語之后,搖了搖頭,敷衍道道:“沒什么,只是本侯覺得,李肅作為一個小小的校尉,竟然敢在大將軍辦重要的事情之時前來打擾,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如今看來,可能是本侯猜錯了吧。”
李儒在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并沒有打消心中的疑慮。
不過,他也知道,就算自己是再問,李知也不可能會對他說什么,所以他也不再繼續(xù)追問了。
不過,他內(nèi)心打定主意,在此事過后,他一定將李肅的所有事情都查清楚。
因為他懷疑,李肅是李知打入他們內(nèi)部的暗探。
李儒早就懷疑他們的勢力之中有李知的暗探,但是他卻不知道是何人。
如今,李知這么關(guān)心李肅,即便那李肅不是李知的暗探,也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所以,李儒打算,在回去之后,就將李肅的祖宗十八代都查個清清楚楚。
正在李儒心中胡思亂想的時候,李肅被侍
衛(wèi)帶到了此處。
李肅在來到大帳之后,對著董卓行了一禮,急切的說道:“主公,屬下想到對付丁原的辦法了!”
“哦?”董卓聞言,不在意的說道:“既然這樣,那你就說說吧。”
董卓之所以會如此的漫不經(jīng)心,乃是因為他知道,李肅根本就不是智謀之士,只是一個普通的武將罷了。
如果不是李肅還算有幾分小聰明,他連校尉這個職位都當(dāng)不上。
所以,董卓根本就沒有對李肅的主意抱什么期待。
李肅在聽到董卓漫不經(jīng)心的回答之后,為難的看了看李知,小心翼翼的說道:“主公,要不然…我們回去以后屬下再說吧?”
董卓聞言,擺了擺手,大大咧咧的說道:“有什么話就在這里說吧。
驃騎將軍現(xiàn)在是自己人,不用瞞著他!”
此時,董卓也有點不耐煩了,他對于李肅的不識相,十分的生氣。
但是在李知的面前,他又不想丟臉,所以只能忍耐著性子,應(yīng)付著李肅。
不過,他心中打定了主意,等此事過后,他一定會重重地責(zé)罰李肅,讓他知道給自己添麻煩的后果!
看著滿臉不虞的董卓,李肅咬了咬牙之后,開口說道:“啟稟主公,屬下有一個同鄉(xiāng)叫呂布呂奉先,他是丁原的義子,此次他也跟著丁原來到了京城。”
“呂布?!”李肅剛一說到這里,董卓和李儒便同時驚叫了一聲。
隨后,他們猛的站起了身,來到了李肅的跟前,看著李肅,一字一頓的問道:“你所說的那個呂布可是丁原麾下的主簿?”
聽到董卓的問詢,李肅里驚訝的點了點頭,回答道:“沒錯,那呂奉先正是丁原麾下的主簿,怎么,主公也知道此人?”
“嗯”董卓聞言,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之后,說道:“你繼續(xù)說你的主意吧。”
聽到董卓問他的主意,李肅不敢怠慢,急忙說道:“啟稟主公,屬下和那呂布乃是同鄉(xiāng),深知他的脾性。
此人雖然看起來英武不凡,但是他內(nèi)心之中,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小人。
而且,在往日的時候,屬下便知道,他對自己的義父丁原非常的不滿。
只要主公能給他一些利益,便能將他拉攏到主公這一邊。
到時候,主公完全可以讓他誅殺丁原。
如此一來,主公不僅得到一員勇猛的大將,還能得到丁原的勢力,豈不是一舉兩得?”
董卓和李儒二人聽到李肅的話語之后,皆都震驚不已。
隨后,他們對視了一眼,皆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
驚訝。
因為李肅現(xiàn)在所說的辦法,正是李知剛才告訴他們的主意,甚至于,連話語都沒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這是巧合的話,那這也太巧了吧?
隨后,他們便把目光一同看向了李知,眼中帶著驚疑不定的神色。
李知此時也用驚疑不定的目光看著李肅。
他倒不是因為李肅所說的辦法,和他的主意差不多而驚訝。
而是因為,他通過李肅的話語,得知了,他現(xiàn)在所在的世界,乃是演義的世界。
不過,在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三國演義的世界之后,李知反而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因為,如果他現(xiàn)在是在正史中,那他就要小心翼翼,不敢改變歷史了。
因為,現(xiàn)在是在正史之中的話,他害怕歷史會反擊。
比如,他現(xiàn)在不小心殺了一個李姓之人,而那個李姓之人正是他的祖宗,那樣的話,他豈不是就會消失了?沒有祖宗哪有他?
所以,在得知自己不是在正史中之后,李知總算是放心了。
才放下了心中的擔(dān)憂之后,李知饒有興致的看著李肅,問道:“你老實告訴本候,你這個主意是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別人告訴你的?”
李知在前世看了三國演義之后,就一直有一個疑問,這李肅到底是不是智謀之士?
你說他不是吧,他卻能為董卓獻出收服呂布之計。
你說他是吧,他卻在收服呂布之后,根本就沒有什么作為,反而處處拖董卓的后腿。
這前后矛盾的表現(xiàn),實在是讓他疑惑不已。
如今,總算是有機會搞清楚,他當(dāng)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了。
聽到李知的問詢之后,李肅面色一變,隨后,便恢復(fù)如常,強裝鎮(zhèn)定道:“驃騎將軍這話是什么意思?
這個主意當(dāng)然是在下自己想出來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