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長者不必生氣。”
這時李知站出來打圓場
“剛才那位仁兄不過是在畫之一道上輸了,有些不甘罷了。
四位皆是心胸寬廣之人,何必于此等小人一般見識。”
說到這里他一引手
“我等還要比詩詞之道,四位長者,還是快請入座吧。”
臺上四人聞言理了理心情,平復(fù)了一下心中的怒氣,對他點點頭便坐了下來。
李知把四位長者安撫下來以后,便對眾人說道
“諸位仁兄,詩詞書三道同時進(jìn)行,我等寫詩,詞,各一首。”
“至于書之一道…我等寫完詩詞之后,此便是書之一道的作品。”
“若有單單參加書之一道之人,便不必寫詩作詞,只抄寫一些前人的名詩名詞便可。”
說到這里他停了下來,看向眾人
“知如此說,諸位可聽明白?”
他見眾人皆是微微點頭。
“如此,參加此三道之人便可起身了”
李志話音剛落,便有約有百人站了起來。
見此,李知面對郭德點了點頭。
郭德見他點頭,便立刻一揮手,幾十名仆人從其身后蜂擁而出。
端著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一一的放在了參加較技之人面前。
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之后郭德又看上了宋忠,宋忠微微的點了點頭,走到臺前
“諸位賢侄,當(dāng)今天下天災(zāi)人禍不斷,百姓流離失所,這詩之一道,便以當(dāng)下百姓為題”
“至于詞之一道…”
說到這里他沉吟了一下
“今日我等前來是為了品酒與論才,這詞之一道,便以酒為題吧”
說到這里宋忠停了一下,指著郭德手中拿著的一根兒臂粗的香說道
“以這一炷香為限,香滅,鑼響,眾位賢侄便不可再寫,眾位賢侄可明白?”
見眾人點頭
“如此甚好”
說到這里之后宋忠對郭德點了點頭
郭德明了其意,把手中的香,插入香爐點上,隨后便使勁的敲了一下鑼
“當(dāng)……”
一聲鑼響聲起,眾人知道這便開始較技,皆都坐下苦思冥想起來。
李知時候也坐了下來,拿起筆來,潤了潤墨,便埋頭大寫起來。
畢竟他與別人不同,別人都是在苦思冥想自己做詩詞。
而他卻是想了一下前世的詩,便抄了起來。
不一會兒李知便抄完了,看著自己的作品,李知眉頭緊皺。
倒不至于他抄的這些后世之詩太差,而是他的字實在有些不堪入目。
就在他面前的紙上,歪歪扭扭的寫著不少的字,但是其字跡卻如雞踏亂泥一般。
“唉…”
李知憂愁的嘆了一口氣
“罷了,便如此吧…我寫的是詩詞,又不是參加書之一道的較技。”
他自我安慰道。
待他寫完之后,坐在席位上有些無聊,便四處觀望起來。
只見場中當(dāng)真是人生百態(tài),有的帶眉頭緊鎖苦苦思考。
有的卻是已經(jīng)奮筆疾書,看那樣子,像是心中以有腹稿。
還有一些人,像是想不出來,死死地咬住筆桿,在那里苦思冥想。
而在李知旁邊的一位仁兄,可能想得有些焦急,便使勁的撓著腦袋,把原本攏得整整齊齊的頭發(fā)都撓開了。
只見他頭發(fā)散開的那一刻,頭屑如雪花般飄飄灑灑,嚇得李知趕緊往一邊挪了挪,免得沾上“雪花”。
時間緩緩流逝,香也慢慢的燒完,只剩下一點余燼。
“當(dāng)……”
隨著一聲鑼響,時間到了。
“時間已到,眾位賢侄停筆,不可再寫了。”
宋忠從席位上站起來走,到臺前大聲的宣布道。
隨后他便對伺候在一旁的郭德點了點頭。
郭德對眾仆人揮了揮手,眾仆人便去諸位參賽之人面前,一一的收起來眾人的作品。
待到作品全部收上去之后,宋忠拿起做品一一的看了起來。
只見他不時的點頭或搖頭,有時卻又有些哭笑不得的樣子。
碰到可以入眼的,便放在左邊,那些不堪入目的,扔到了右邊。
眾人在下面忐忑不安的,看著臺上正在批閱作品的宋忠,連面前精美的茶點也沒有什么心情食用。
時間緩緩流逝,宋忠終于把作品梳理了一遍。
他左手邊剩余的約有十余份,其余的全部被拋于一旁。
“呼……”
看完之后宋忠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三位便與我一起來看看吧”
宋忠此時把那十余份稍好一些的作品遞給三人后,面色復(fù)雜的看著臺下的李知。
三人接過十余人的作品,緩緩的看了起來。
當(dāng)蔡邕看到其中一份作品之時,眉頭先是一皺,然后緩緩的打開,越看雙目越是清亮。
“好詩!”
“好詞!”
蔡邕忍不住開口贊道
“哦?伯喈兄可是見到了什么佳作?可否與我兩人一觀?”
盧植聽到蔡邕的贊嘆,頗為的好奇。
要知道蔡邕可是儒道大家,能令他忍不住叫好的作品,必然是曠世大作,遂心中十分的好奇。
“呼……”
蔡邕也長出了一口氣,把文章遞給兩人
“兩位賢弟請看”
遞給兩人之后,亦是于宋忠一般面色復(fù)雜的看著下面的李知。
“好!真乃佳作也!”
盧植和陽球的看完之后,異口同聲的說道。
隨后兩人卻又眉頭一皺
“只是這字……”
他兩人此時卻是面面相覷,同時用復(fù)雜的眼光看著下面的李知。
詩詞皆是佳作,而這字卻實在是不堪入目,令他等如鯁在喉,難受不已。
“哎……罷了……”
這是陽球先是嘆了口氣然后寬慰三人道
“三位仁兄,須知人無完人,詩詞一道有如此成就,已然是非常了得。”
“至于這字……”
說到這里陽球眼睛一閉,咬了咬牙,像是在忍受什么痛苦一般,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
“反正他又不是參加書之一道的較技,差一些便差一些吧。”
“罷了,也只能如此了”
其他三人面面相覷,無奈的說道。
待他們把作品全都看完,四人相視了一眼,互相點了點頭,心中已有了定數(shù)。
宋忠這時離開席位,走到臺前宣布結(jié)果
“此次詩詞書三道較技,已然有了結(jié)果”
“書之一道最佳者為……”
宋忠看了一眼荀彧
“荀彧荀文若賢侄”
“恭喜文若兄,于書之一道稱尊。”
李知郭嘉戲志才三人人同時說道。
“恭喜”“恭喜”這時候曹操與袁紹過來恭喜道
“哪里…是諸位承讓了”
荀彧并未有驕傲,謙虛的說道
待到眾人恭喜完,平復(fù)下來之后。
“此次詩之一道為尊者,乃是李知李行之賢侄。”
宋忠用復(fù)雜的眼光看著李知,隨后宣布道。
不待眾人反應(yīng),宋忠便又說道
“而詞之一道為尊者,亦是李知李行之賢侄”
宋忠說完,便面色平靜的看著下面眾人。
“嘩……”
臺下眾人一片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