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山脈。
一線天。
此地乃是從西北高原進入中原之地的重要通道之一。
除了此地,那便只能選擇從狼國邊界進入了。
但是那里沼澤遍布,不利于行軍。
因此,西北齊魯之地,想要進攻中原,只能選擇從一線天經(jīng)過。
而此刻,出了一線天向東五十里,正有一支大軍在此駐扎。
不知數(shù)量幾何,然而帳營遍地,數(shù)不勝數(shù)。
蠶窩于山林,黑森一片。
“大將軍!”
一聲嘹亮的聲音響徹帳營,一個士兵急速奔跑。
他背著信鴿箱,里面有幾只信鴿坐臥。
赫然便是斥候兵!
這斥候兵直奔正中的大帳,那帳前豎立一桿大旗,旗幟飄蕩,一個“周”字在風中飄蕩,大風里獵獵作響。
“報!”
斥候兵立刻在帳前跪地請示。
賬內(nèi)走出數(shù)人!
為首一個頭戴金盔,劍眉星目,約莫四十有余,臉頰兩邊生著濃密的虬髯,雙眸如勾,犀利異常。
“講!”那雙眸犀利的壯漢立刻道。
“報告大將軍,敵軍異動,已于兩日前停止不前!”斥候兵立刻道。
那被換做大將軍的壯漢厚手一揮,立刻道:
“拿行軍圖來!”
左右金甲護衛(wèi)立刻撐開一張地圖,壯漢仔細研究過后,忽然頭顱豁然一抬,沉聲道:
“傳令大軍,立刻東征武朝風北關!”
“是!”
左右金甲護衛(wèi)立刻動身傳令。
過會兒傳令兵騎馬大聲呼喝聲響徹山谷。
半天后大軍如同螞蟻,穿山越嶺,有條不紊的涌向東方!
與此同時!
臨近武朝西境五百里處。
一個山谷里,一支大軍同樣在此歇息。
半晌。
高空中撲騰來一只信鴿,被一只大手抓在手里。
取下信鴿足上的紙條后,信鴿被放入旁邊的籠子里。
信紙被緩緩展開,只有數(shù)字:
兵分十萬,速援風北!
大手的主人抬頭望向風北關,眼眸深邃,忽然道:
“來人,傳本帥軍令,左右先鋒軍,后衛(wèi)軍,青龍、玄武、朱雀三旗軍,立刻揮師風北關,責令日暮前抵達!”
此處距離風北關不過九十里(四十五公里),雖山路崎嶇頗多,不利行軍,然而日暮前也足夠抵達。
“其余軍立刻班師回府!”
這位自然便是武朝第二元帥,西境元帥府炎王趙景重!
“父親,為何不繼續(xù)西進,難道不去幫狼國了嗎?”
這時,一個身穿銀色鎧甲的青年迅速奔來,滿臉不解。
炎王趙景重一張堅毅的面龐如同刀刻斧鑿,很有立體感,嘴唇略厚而蒼白,面色有些黝黑。
但是無形中平添一股儒雅之氣。
想來,年輕時是個絕代公子哥!
那喚父親之聲而來的銀鎧青年五官與他有幾分相似,正是趙景重的大兒子趙羽,趙菲兒的兄長!
趙景重看了一眼自己兒子,道:
“為父這幾日一直在配合紀相,如今收到紀相密令,自要撤軍,我乃西境府主,不可擅離職守?!?br/>
“這……”趙羽有些驚訝。
他們興師動眾,日行幾十里,一直到此,原本以為是去支援狼國,沒想到只是在配合紀相!
趙景重道:“立刻收拾行裝,傳令大軍,速速班師回府!”
“是,元帥!”
趙羽雖然不解,但是立刻奉命。
連父親都要聽紀相的,他一個小小的六品武將,還能說什么?
衡谷關。
東出衡谷關十里,便已經(jīng)能夠聽到大沉江斷崖處江水如同千斤巨石砸落的巨大聲響。
有時甚至如同是驚雷。
此處也已經(jīng)能夠隱約看見寬闊的大沉江對岸。
此時,身型壯碩高大,眸光銳利的鎮(zhèn)北王李通正在觀察著對岸。
江岸濃霧彌漫,看得不是很清楚。
鎮(zhèn)北王下令大軍戒嚴,時刻注意敵軍趁著濃霧偷渡過江,已經(jīng)在江岸排兵,數(shù)萬弓箭手已經(jīng)備好弓箭對準大江。
江水滔滔,甚至有些渾濁了。
這幾日下了些雨。
鎮(zhèn)北王抬眸,看了看終日黑云的長空,鷹眸深邃,低語道:
“快要漲潮了。”
“元帥,班姑娘求見?!?br/>
身后跑來一個將士,恭敬匯報。
李通回首,淡淡頷首,道:
“讓她先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