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br> 一張張布告被貼在了鬧市口,并安排有識字的差役當眾宣讀。</br> 百姓無不聞之訝然。</br> 有那些個明白事理的人,想到這月余時間,在神京中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不禁的搖頭嘆息,感慨民眾的易于哄騙。</br> 人云亦云。</br> 三日后。</br> 神京的南城區,前明興建的天壇南部圜丘。</br> 寅時初。</br> 聽過布告的百姓們便三三兩兩的過來,準備看熱鬧。</br> 除了每年正月的祈谷禮、冬至時候的祭天大禮,皇帝在六月份到天壇祭祀社稷的情況,還是極為稀罕的!</br> 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擁著承德帝而來的賈琮暗自咋舌。</br> 果然,看熱鬧才是老百姓的天性所在。</br> 這紅樓世界亦不能免俗!</br> 隨著齋宮的太和鐘被重重敲響,承德帝以及文武百官們已經站在圜丘下方。</br> 在清脆悠長的鐘聲里,告戒陪祭的百官及執事人員各就各位,賈琮站在百官前列,看著承德帝被引導著登上祭天臺。</br> 心里感慨頗多。</br> 作為皇帝,要忙事情真是太多了!</br> 潛心齋戒了三天的承德帝,身著天子袞服,頭戴祭祀社稷的絺(chī)冕,踏著石階,緩緩登上祭天臺。</br> 神色無比肅穆。</br> 五旒搖曳,上玄下纁的冕板前圓后方、前低后高,前者寓意天圓地方,后者責是象征著低頭,表現出帝王對上天的謙虛恭謹。</br> 畢竟天子嘛,上天之子也!</br> 袞服上衣繡一章為粉米,下裳繡黼、黻二章,上衣繡粉米,乃取民有所養之意,下裳繡黼黻,取其果斷、明察之意。</br> 冠冕五旒,衣裳三章,說不盡的肅穆莊嚴。</br> 巨大的圜丘下方。</br> 朝廷的文武百官們列隊而立,四周禁軍俱是瞪圓雙眼、槍戟斧鉞林立,森森寒光閃爍間,叫遠處來看熱鬧的百姓下意識的壓低了呼吸。</br> 東方天色漸亮。</br> 鐘聲忽止,旋即鼓樂聲起,祭天大典正式開始。</br> 第一項是迎神。</br> 亦叫做燔柴迎帝神。</br> 在贊引官的清亮贊歌聲里,承德帝點燃燔柴爐里的柴草,侍從將敬獻上天的一整只牛犢放到爐口焚燒化,將人間帝王的敬意傳諸于天上。</br> 圜丘壇上。</br> 承德帝上前幾步,取出寫著祭文的帛書,高聲誦讀。</br> “臣誠惶誠懼頓首告之于蒼天上帝與四方神靈:</br> 自臣即位以來,尊先祖之遺訓,恤百姓之疾苦,治五氣、藝(耕種)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披山開道,未嘗寧居。</br> 然哉,國有小人作祟,使百姓不得安寧,賴天帝與四方神靈之護佑,賜下神種予朕,畝產逾十石,當使百姓無憂矣。</br> 天不言而有信,地無語而物成。</br> 此皆天帝諸神之所賜也。</br> 乞天帝與四方神靈,佑我大乾國土,使五谷豐登、六畜蕃盛,叫治下百姓無饑寒之苦、江山社稷無兵火之災……….臣頓首再拜!”</br> 這時。</br> 三支九丈九尺高的望燈照亮了圜丘,伴隨著專為祭祀所演奏的中和韶樂,以及空氣中夾雜著的燔柴香氣。</br> 祭天的第二步奠玉帛也已接近尾聲。</br> 緊接著,是第三步進俎。</br> 在司祝的指引下,承德帝行三跪九拜大禮,并依次向諸神進獻盛放著牛羊等肉食的禮器。</br> 而后亞獻、終獻……</br> 直至天色漸晌,祭天大典的流程才堪堪結束。</br> 只是這時候。</br> 祭天大典什么的,早已沒人去了。</br> 不管事文武百官還是遠處的百姓,都目光灼灼的盯著緩緩而下的承德帝,眼中帶著濃濃的疑惑與不敢置信。</br> 面對此情此景。</br> 早有預料的承德帝當即命人抬來了預備好的幾個木箱。</br> 裝滿黑土的沉重木箱落在地上,數株生長茂盛的植物映入眾人眼簾。</br> 站在木箱旁邊。</br> 承德帝的臉上滿是笑意,“朕方才祭天所言之物,便是這土豆了!”</br> 說話間,也不待文武百官們提問,便直接命身旁的侍衛道:“將土豆都挖出來罷,好叫朕的臣民們開開眼界……”</br> “是。”</br> 三名侍衛應聲上前。</br> 不多時。</br> 幾個木箱里栽種的土豆被取出來,放在早就準備好的托盤上。</br> 淺黃色的土豆,在底下大紅綢布的映襯下,分外顯眼。</br> 秤桿漸漸趨于平穩,在文武百官們的目瞪口呆眾,總共不過三十二株的土豆秧苗,卻是結出了二十斤的土豆來。</br> 承德帝伸手取過一枚土豆。</br> “此物可煮可烤,俱能使人果腹,若是聚土為壟,按方才木箱里的間隔種,每畝地能種三千五六,算下來的話,一畝地能出十幾二十石!”</br> 此言一出。</br> 不光是那些當官的被驚住了。</br> 便是遠處的百姓,也是滿臉的難以置信。</br> 在侍衛們的高聲傳達中,在場的百姓們此時都已經知道了,這種名為土豆的作物,畝產居然能夠超出十石!</br> 這特么是什么神仙玩意?</br> 別說是見到了,就是平日里做夢,也不敢如此放肆呀!</br> 使勁的咽了咽口水后,戶部尚書劉策開口問道:“畝產超十石,陛下此言當真?”</br> 聞言,其余官員也都是齊齊點頭。</br> 聽著耳邊的喧嘩聲。</br> 承德帝臉上的笑意越盛,而后高聲道:“朕知道眾愛卿心里不信,但此事已經驗證了,從去年至今,皇莊里已經收了三茬之多,畝產均超十石!”</br> “三茬?”</br> 戶部左侍郎盧若騰敏銳的抓住了重點。</br> “不錯,是三茬!”</br> 承德帝肯定的點了點頭,“這土豆只需三個月便能成熟,氣候適宜的情況下,從春天到秋天,每年都能收獲兩茬!”</br> “嘶……”</br> 眾人頓時倒抽了一口冷氣。</br> 畝產這么高,每年居然還能種兩茬。</br> 這讓在場之人不禁有些懷疑,覺著自己怕是還躺在床上做夢未醒,否則怎么會有這么離譜的東西出現?</br> “陛下天命所歸,是故上天賜下神物以滌蕩謠言,還證清白!”</br> 旁邊裘世安趁勢高呼,“大乾永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聽得此言。</br> 諸大臣以及遠處的百姓也都紛紛伏倒在地,山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承德帝長身而立,胸中豪氣升騰。</br> 朕,天命所歸!</br> 96.</br> 青鋒不燥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