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之官運亨通 !
.第十五章
“張總,這下我們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了。”在電話里,于謙的話說得很快,很急。這幾年于潛都是在銀州創投當老總,雖然穩穩保持著國內風投第一的寶座,可是每年流量只有一點點,讓于潛這個在亞洲金融風暴里呼風喚雨的大鱷提不起精神來,這次閃電基金解凍,不咎是三伏天的涼茶,讓于潛從心里爽了起來。
“哈哈是啊,美國佬還是不堅挺啊,我本來還以為它要凍上個十年八年的,沒想到四年不到,美國人已經受不了了。于潛,四年沒有做,你有啥想法沒有?”張巖也是十分開心,閃電基金的解凍,等于是多了一條供血的血管,對于以后的融資有很大的幫助,張巖本以為至少要到2004年,中美關系空前密切的時候才會解凍,沒想到現在竟然提前解凍,多少有點撿錢包的意思。
“恩現在還不好說,我想還是要一步步走,四年不做就是新手,現在的對沖基金肯定比四年前還要兇險的多,別不小心被別的大鱷囫圇吃了下去。。)不過我想,能吃下我們的公司,估計還沒有上市呢。”說完于潛就哈哈笑了起來,看得出雖然四年沒做,可是對于對沖基金,于潛還是自信滿滿的,張巖很高興見到于潛的這種狀態。
“對了,量子基金怎么樣了?”張巖隨口問了一下。如果自己沒記錯地話,在原來的歷史軌跡中,量子基金在東南亞大獲全勝之后,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索羅斯對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及對日元匯率走勢的錯誤判斷使量子基金遭受重大損失,之后投資于美國股市網絡股也大幅下跌。
至此,索羅斯地量子基金損失總數達近50億美元,量子基金元氣大傷。之后索羅斯不得不宣布關閉旗下兩大基金量子基金和配額基金。基金管理人德魯肯米勒和羅迪蒂“下課”,標志著這個紅極一時的基金的末日。
“現在過得很好,雖然在香港輸給我們,可是索羅斯這個老狐貍看來是早有準備,香港那邊的只是敷衍了事,日本才是他地主要戰場。據我估算,這老家伙在香港虧得不多,在日本賺的不少,總的算起來還是大賺了!”
于潛的話讓張巖吃驚不小,再一次意識到了,自己這只蝴蝶好像有一對不小的翅膀,只是這次怎么沒有把索羅斯扇死,反而扇的特別滋潤,多少有點郁悶就是了:“那這幾年呢,難道都沒出什么大事?”
“沒有。可能是香港吃了虧,索羅斯這幾年都是小打小鬧,沒有去趟別人地渾水,其實我覺得這幾年真不適合對沖基金生存,我們要不是被凍結了,沒準也會栽跟頭,不說別的就說俄國債務危機導致的貶值風潮,最后愣是讓老毛子干擾了。都說老毛子不講信義,我算是見識了,幾百億的基金就那么收走了,鬧的現在誰都不敢去俄羅斯哪塊了。”
“說的對,沒必要的話,不要跟老毛子做生意。”張巖笑道心里卻是不太認同,其實老毛子也有現實的一面,一站的時候跟德國人簽署了一個不列斯特條約,那可是徹徹底底的賣國,歐洲割了一半過去。二戰地時候也是跟德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這說明老毛子還是很識時務的那種,只要情勢逼到了那個份上。老毛子的條件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就好比張巖在邊疆區做的那樣,把邊疆區弄成了一個準農牧區,然后控制收購材料的規模,把邊疆區捏的死死的,只能乖乖地成為四大廠的原料供應地,以及四大廠的消費基地,有錢是有錢,可是最多只能算是一頭養肥的豬,遲早要吐出來的。
“最近比較火基金的是那家?”
“張總,稍等一下我要查一下才知道。”過了半小時,于潛才打電話過來:“恩目前最火的要算是麥道夫支持的能量對沖基金了,雖然沒有在這家對沖基金掛名,可是麥道夫已經默認,自己是這家基金的幕后老板,只是礙于納斯達克主席的身份,所以沒辦法明里做生意。。)目前伯納德l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地生意很好,每年高達30%地收益,吸引了大約五百萬的投資者,就連大摩也認為,未來十年是能量主宰對沖基金地時代。”
“靠,真的假的,于潛你認為會有這樣的基金,穩賺不賠,每年收益30%,一直維持十年?”張巖第一反應就是,這多半就是美國吹牛大王,哪怕是再厲害的投資商,也不敢說自己一定會每年都賺錢,更何況是這么牛的基金。
“我想是有的…..,不過不是伯納德l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而是我們閃電基金。老板你的能力好像是天生的,可以抓住哪怕一點點的賺錢機會,然后大把大把的鈔票就賺到了。”于潛的話讓張巖有點苦笑不得,自己那是知道歷史的走向,這才能多少賺一些,至于穩賺,哪怕是自己有了這雙看破時間的眼睛,也是做不到的,前幾次要不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也會虧掉老本,對沖基金的風險,用驚濤駭浪來形容也不過分,想要一年賺30%,一直賺十年,根本就是一種童話。
“恩,這個麥道夫,我要好好研究一下,也許會有我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張巖道,一山不容二虎,閃電基金曾經是對沖基金的老大,而現在的老大則是伯納德l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不管從哪個角度上考慮,閃電基金和伯納德l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都有一場龍虎斗,如果能找出伯納德l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的破綻,對于閃電基金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很可能閃電基金將接收伯納德l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的一切,在電子化時代,這只不過是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結束了跟于謙的通話之后,張巖開始查看麥道夫的資料,克交易所董事會主席,卸任后也一直是董事會成員。在華爾街可謂傳奇人物,幾十年來,麥道夫創立的公司對構造華爾街的金融框架發揮了重要作用。不論是傳統股票交易還是股票及金融衍生品等新式電子交易系統的發展,麥道夫功不可沒。
麥道夫于1960年創立“伯納德l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這家公司是緊密參與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發展過程的5家證券交易公司之一。20世紀80年代早期,他經營的公司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可以獨立從事證券交易的交易商之一。目前公司已擁有資產大約3億美元,在美國證券交易公司中名居前列。
在建立新式交易系統過程中,麥道夫經營的“伯納德l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與包括高盛公司和美林公司等華爾街知名公司建立協作關系。伯納德l麥道夫證券投資公司的投資業績讓人眼暈,每年至少20%,平均每年35%的收益。
“看來問題還不小啊!”張巖自語道如果拋開麥道夫的名聲不管的話,那么這多半就是一個老鼠會,利用下家的錢墊付上家的錢。第一麥道夫的資產只有三億五千萬,每年的投資卻達到幾百億,這完全違背了商業規律,很有可能是虛假的。
另外,即便以張巖想到專業的眼光,也看不清楚麥道夫到底是做啥生意的,怎么賺錢就更不清楚了,張巖一向認為,只有最簡單的方式才是最容易賺錢的方式,這些復雜的讓人生畏的工程式,最終的用意也許只是讓人看不明白,進而覺得高深莫測。
“靠!假的就是假的,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看我不把你們揭穿!“張巖想到這里,不懷好意的笑了起來。曼哈頓的某處大廈內,麥道夫把自己鎖在17層,整整一層都是他一個人的辦公室,沒人知道他在做什么,麥道夫對投資者一再強調“隱秘性”,負責公司審計的會計事務所是神秘的,每年的財務報表也是神秘的,就連本人的辦公地點,也是神秘的。
就是一個這樣神秘的老者,讓華爾街上下都奉若神明,這種態度無疑是把他們的錢包跟地獄劃上了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