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毛片免费看-欧美 日韩 人妻 高清 中文-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88-加勒比无码一二三区播放-亚洲欧美精品av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日本三级日产三级国产三级-暴躁老外玩minecraft-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四季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卻說他師徒兩個,策馬前來,直至山門首觀看,果然是一座寺院。但見那:

層層殿閣,疊疊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艷艷千條紅霧繞。兩路松篁,一林檜柏。兩路松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又見那鐘鼓樓高,浮屠塔峻。安禪僧定性,啼樹鳥音關。寂寞無塵真寂寞,清虛有道果清虛。

詩曰:

上剎祇園隱翠窩,招提勝景賽娑婆。

果然凈土人間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長老下了馬,行者歇了擔,正欲進門,只見那門里走出一眾僧來。你看他怎生模樣:

頭戴左笄帽,身穿無垢衣。

銅環雙墜耳,絹帶束腰圍。

草履行來穩,木魚手內提。

口中常作念,般若總皈依。

三藏見了,侍立門旁,道個問訊。那和尚連忙答禮,笑道:“失瞻。”問是那里來的?請入方丈獻茶。三藏道:“我弟子乃東土欽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經。至此處天色將晚,欲借上剎一宵。”那和尚道:“請進里坐,請進里坐。”三藏方喚行者牽馬進來。那和尚忽見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問:“那牽馬的是個甚么東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愚,若聽見你說是甚么東西,他就惱了。——他是我的徒弟。”那和尚打了個寒噤,咬著指頭道:“這般一個丑頭怪腦的,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來哩,丑自丑,甚是有用。”

那和尚只得同三藏與行者進了山門。山門里,又見那正殿上書四個大字,是“觀音禪院”。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屢感菩薩圣恩,未及叩謝;今遇禪院,就如見菩薩一般,甚好拜謝。”那和尚聞言,即命道人開了殿門,請三藏朝拜。那行者拴了馬,丟了行李,同三藏上殿。三藏展背舒身,鋪胸納地,望金像叩頭。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鐘。三藏俯伏臺前,傾心禱祝。祝拜已畢,那和尚住了鼓,行者還只管撞鐘不歇,或緊或慢,撞了許久。那道人道:“拜已畢了,還撞怎么?”行者方丟了鐘杵,笑道:“你那里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的。”此時卻驚動那寺里大小僧人、上下房長老,聽得鐘聲亂響,一齊擁出道:“那個野人在這里亂敲鐘鼓?”行者跳將出來,咄的一聲道:“是你孫外公撞了耍子的!”那些和尚一見了,唬得跌跌滾滾,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爺爺!”行者道:“雷公是我的重孫兒哩!起來,起來,不要怕!我們是東土大唐來的老爺。”眾僧方才禮拜,見了三藏,都才放心不怕。內有本寺院主請道:“老爺們到后方丈中奉茶。”遂而解韁牽馬,抬了行李,轉過正殿,徑入后房,序了坐次。

那院主獻了茶,又安排齋供。天光尚早。三藏稱謝未畢,只見那后面有兩個小童,攙著一個老僧出來。看他怎生打扮:

頭上戴一頂毗盧方帽,貓睛石的寶頂光輝;身上穿一領錦絨褊衫,翡翠毛的金邊晃亮。一對僧鞋攢八寶,一根拄杖嵌云星。滿面皺痕,好似驪山老母;一雙昏眼,卻如東海龍君。口不關風因齒落,腰駝背屈為筋攣。

眾僧道:“師祖來了。”三藏躬身施禮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那老僧還了禮,又各敘坐。老僧道:“適間小的們說,東土唐朝來的老爺,我才出來奉見。”三藏道:“輕造寶山,不知好歹,恕罪!恕罪!”老僧道:“不敢!不敢!”因問:“老爺,東土到此,有多少路程?”三藏道:“出長安邊界,有五千馀里;過兩界山,收了一眾小徒,一路來,行過西番哈泌國,經兩個月,又有五六千里,才到了貴處。”老僧道:“也有萬里之遙了。我弟子虛度一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坐井觀天’,樗朽之輩。”三藏又問:“老院主高壽幾何?”老僧道:“癡長二百七十歲了。”行者聽見道:“這還是我萬代孫兒哩!”三藏瞅了他一眼道:“謹言!莫要不識高低,沖撞人。”那和尚便問:“老爺,你有多少年紀了?”行者道:“不敢說。”那老僧也只當一句風話,便不介意,也再不問,只叫獻茶。有一個小幸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鐘;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真個是色欺榴蕊艷,味勝桂花香。三藏見了,夸愛不盡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道:“污眼!污眼!老爺乃天朝上國,廣覽奇珍,似這般器具,何足過獎?老爺自上邦來,可有甚么寶貝,借與弟子一觀?”三藏道:“可憐!我那東土,無甚寶貝;就有時,路程遙遠,也不能帶得。”

行者在旁道:“師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見那領袈裟,不是件寶貝?拿與他看看何如?”眾僧聽說袈裟,一個個冷笑。行者道:“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爺才說袈裟是件寶貝,言實可笑。若說袈裟,似我等輩者,不上二三十件;若論我師祖,在此處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叫:“拿出來看看。”那老和尚,也是他一時賣弄,便叫道人開庫房,頭陀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開了鎖,兩邊設下衣架,四圍牽了繩子,將袈裟一件件抖開掛起,請三藏觀看。果然是滿堂綺繡,四壁綾羅!

行者一一觀之,都是些穿花納錦,刺繡銷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們的也取出來看看。”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與人斗富。你我是單身在外,只恐有錯。”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錯?”三藏道:“你不曾理會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倘若一經人目,必動其心;既動其心,必生其計。汝是個畏禍的,索之而必應其求,可也;不然,則殞身滅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孫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說,急急的走了去,把個包袱解開,早有霞光迸迸;尚有兩層油紙裹定,去了紙,取出袈裟,抖開時,紅光滿室,彩氣盈庭。眾僧見了,無一個不心歡口贊。真個好袈裟!上頭有:

千般巧妙明珠墜,萬樣稀奇佛寶攢。

上下龍須鋪彩綺,兜羅四面錦沿邊。

體掛魍魎從此滅,身披魑魅入黃泉。

托化天仙親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

那老和尚見了這般寶貝,果然動了奸心,走上前對三藏跪下,眼中垂淚道:“我弟子真是沒緣!”三藏攙起道:“老院師有何話說?”他道:“老爺這件寶貝,方才展開,天色晚了,奈何眼目昏花,不能看得明白,豈不是無緣!”三藏教:“掌上燈來,讓你再看。”那老僧道:“爺爺的寶貝,已是光亮;再點了燈,一發幌眼,莫想看得仔細。”行者道:“你要怎的看才好?”老僧道:“老爺若是寬恩放心,教弟子拿到后房,細細的看一夜,明早送還老爺西去,不知尊意何如?”三藏聽說,吃了一驚,埋怨行者道:“都是你!都是你!”行者笑道:“怕他怎的?等我包起來,等他拿了去看。但有疏虞,盡是老孫管整。”那三藏阻擋不住。他把袈裟遞與老僧道:“憑你看去。只是明早照舊還我,不得損污些須。”老僧喜喜歡歡,著幸童將袈裟拿進去,卻分付眾僧:“將前面禪堂掃凈,取兩張藤床,安設鋪蓋,請二位老爺安歇。”一壁廂又教安排明早齋送行,遂而各散。師徒們關了禪堂,睡下不題。


卻說那和尚把袈裟騙到手,拿在后房燈下,對袈裟號跳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小幸童也不知為何,卻去報與眾僧道:“公公哭到二更時候,還不歇聲。”有兩個徒孫,是他心愛之人,上前問道:“師公,你哭怎的?”老僧道:“我哭無緣,看不得唐僧寶貝!”小和尚道:“公公年紀高大,發過了。他的袈裟放在你面前,你只消解開看便罷了,何須痛哭?”老僧道:“看的不長久。我今年二百七十歲,空掙了幾百件袈裟。怎么得有他這一件?怎么得做個唐僧?”小和尚道:“師公差了。唐僧乃是離鄉避井的一個行腳僧。你這等年高,享用也夠了,倒要像他做行腳僧,何也?”老僧道:“我雖是坐家自在,樂乎晚景,卻不得他這袈裟穿穿。若教我穿得一日兒,就死也閉眼,也是我來陽世間為僧一場!”眾僧道:“好沒正經!你要穿他的,有何難處?我們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罷了。何苦這般痛哭?”老僧道:“總然留他住了年載,也只穿得年載,到底也不得氣長。他要去時,只得與他去,怎生留得長遠?”

正說話處,有一個小和尚名喚廣智,出頭道:“公公,要得長遠也容易。”老僧聞言,就歡喜起來道:“我兒,你有甚么高見?”廣智道:“那唐僧兩個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著了。我們想幾個有力量的,拿了槍刀,打開禪堂,將他殺了,把尸首埋在后園,只我一家知道,卻又謀了他的白馬、行囊,卻把那袈裟留下,以為傳家之寶,豈非子孫長久之計耶?”老和尚見說,滿心歡喜,卻才揩了眼淚道:“好!好!好!此計絕妙!”即便收拾槍刀。

內中又一個小和尚,名喚廣謀,就是那廣智的師弟,上前來道:“此計不妙。若要殺他,須要看看動靜。那個白臉的似易,那個毛臉的似難。萬一殺他不得,卻不反招己禍?我有一個不動刀槍之法,不知你尊意如何?”老僧道:“我兒,你有何法?”廣謀道:“依小孫之見,如今喚聚東山大小房頭,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三間禪堂,放起火來,教他欲走無門,連馬一火焚之。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見,只說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將我禪堂都燒了。那兩個和尚,卻不都燒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豈不是我們傳家之寶?”那些和尚聞言,無不歡喜,都道:“強!強!強!此計更妙!更妙!”遂教各房頭搬柴來。咦!這一計,正是弄得個高壽老僧該盡命,觀音禪院化為塵!原來他那寺里,有七八十個房頭,大小有二百馀眾。當夜一擁搬柴,把個禪堂前前后后,四面圍繞不通,安排放火不題。

卻說三藏師徒,安歇已定。那行者卻是個靈猴,雖然睡下,只是存神煉氣,朦朧著醒眼。忽聽得外面不住的人走,喳喳的柴響風生。他心疑惑道:“此時夜靜,如何有人行得腳步之聲?莫敢是賊盜,謀害我們的?……”他就一骨魯跳起。欲要開門出看,又恐驚醒師父。你看他弄個精神,搖身一變,變做一個蜜蜂兒。真個是:

口甜尾毒,腰細身輕。穿花度柳飛如箭,粘絮尋香似落星。小小微軀能負重,囂囂薄翅會乘風。卻自椽棱下,鉆出看分明。

只見那眾僧們搬柴運草,已圍住禪堂放火哩。行者暗笑道:“果依我師父之言!他要害我們性命,謀我的袈裟,故起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呵,可憐又不禁打,一頓棍都打死了,師父又怪我行兇。——罷,罷,罷!與他個順手牽羊,將計就計,教他住不成罷!”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門里,唬得個龐、劉、茍、畢躬身,馬、趙、溫、關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鬧天宮的主子又來了!”行者搖著手道:“列位免禮,休驚。我來尋廣目天王的。”

說不了,卻遇天王早到,迎著行者道:“久闊,久闊。前聞得觀音菩薩來見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諦等,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去,說你與他做了徒弟,今日怎么得閑到此?”行者道:“且休敘闊。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燒他,事在萬分緊急,特來尋你借辟火罩兒,救他一救。快些拿來使使,即刻返上。”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該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曉得就里:借水救之,卻燒不起來,倒相應了他;只是借此罩,護住了唐僧無傷,其馀管他,盡他燒去。快些!快些!此時恐已無及。莫誤了我下邊干事!”那天王笑道:“這猴子還是這等起不善之心,只顧了自家,就不管別人。”行者道:“快著!快著!莫要調嘴,害了大事!”那天王不敢不借,遂將罩兒遞與行者。

行者拿了,按著云頭,徑到禪堂房脊上,罩住了唐僧與白馬、行李。他卻去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頭坐著,意護那袈裟。看那些人放起火來,他轉捻訣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氣吹將去,一陣風起,把那火轉刮得烘烘亂著。好火!好火!但見:

黑煙漠漠,紅焰騰騰。黑煙漠漠,長空不見一天星;紅焰騰騰,大地有光千里赤。起初時,灼灼金蛇;次后來,威威血馬。南方三炁逞英雄,回祿大神施法力。燥干柴燒烈火性,說甚么燧人鉆木;熟油門前飄彩焰,賽過了老祖開爐。正是那無情火發,怎禁這有意行兇;不去弭災,返行助虐。風隨火勢,焰飛有千丈馀高;火趁風威,灰迸上九霄云外。乒乒乓乓,好便似殘年爆竹;潑潑喇喇,卻就如軍中炮聲。燒得那當場佛像莫能逃,東院伽藍無處躲。勝如赤壁夜鏖兵,賽過阿房宮內火!

這正是星星之火,能燒萬頃之田。須臾間,風狂火盛,把一座觀音院,處處通紅。你看那眾和尚,搬箱抬籠,搶桌端鍋,滿院里叫苦連天。孫行者護住了后邊方丈,辟火罩罩住了前面禪堂,其馀前后火光大發,真個是照天紅焰輝煌,透壁金光照耀!

不期火起之時,驚動了一山獸怪。這觀音院正南二十里遠近有座黑風山,山中有一個黑風洞,洞中有一個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只見那窗門透亮,只道是天明。起來看時,卻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驚道:“呀!這必是觀音院里失了火!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時,與他救一救來。”好妖精,縱起云頭,即至煙火之下,果然沖天之火,前面殿宇皆空,兩廊煙火方灼。他大拽步撞將進去,正呼喚教取水來,只見那后房無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風。他卻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時,見那方丈中間有些霞光彩氣,臺案上有一個青氈包袱。他解開一看,見是一領錦襕袈裟,乃佛門之異寶。正是財動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著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徑轉東山而去。

那場火只燒到五更天明,方才滅息。你看那眾僧們,赤赤精精,啼啼哭哭,都去那灰內尋銅鐵,撥腐炭,撲金銀。有的在墻筐里,苫搭窩棚;有的赤壁根頭,支鍋造飯;叫冤叫屈,亂嚷亂鬧不題。

卻說行者取了辟火罩,一筋斗送上南天門,交與廣目天王道:“謝借!謝借!”天王收了道:“大圣至誠了。我正愁你不還我的寶貝,無處尋討,且喜就送來也。”行者道:“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天王道:“許久不面,請到宮少坐一時,何如?”行者道:“老孫比在前不同,‘爛板凳,高談闊論’了;如今保唐僧,不得身閑。容敘!容敘!”急辭別墜云,又見那太陽星上。徑來到禪堂前,搖身一變,變做個蜜蜂兒,飛將進去,現了本像看時,那師父還沉睡哩。

行者叫道:“師父,天亮了,起來罷。”三藏才醒覺,翻身道:“正是。”穿了衣服,開門出來,忽抬頭,只見些倒壁紅墻,不見了樓臺殿宇,大驚道:“呀!怎么這殿宇俱無?都是紅墻,何也?”行者道:“你還做夢哩!今夜走了火的。”三藏道:“我怎不知?”行者道:“是老孫護了禪堂,見師父濃睡,不曾驚動。”三藏道:“你有本事護了禪堂,如何就不救別房之火?”行者笑道:“好教師父得知,果然依你昨日之言,他愛上我們的袈裟,算計要燒殺我們。若不是老孫知覺,到如今皆成灰骨矣!”三藏聞言,害怕道:“是他們放的火么?”行者道:“不是他是誰?”三藏道:“莫不是怠慢了你,你干的這個勾當?”行者道:“老孫是這等憊懶之人,干這等不良之事?實實是他家放的。老孫見他心毒,果是不曾與他救火,只是與他略略助些風的。”三藏道:“天那!天那!火起時,只該助水,怎轉助風?”行者道:“你可知古人云:‘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風?”三藏道:“袈裟何在?敢莫是燒壞了也?”行者道:“沒事!沒事!燒不壞!那放袈裟的方丈無火。”三藏恨道:“我不管你!但是有些兒傷損,我只把那話兒念動念動,你就是死了!”行者慌了道:“師父,莫念!莫念!管尋還你袈裟就是了。等我去拿來走路。”三藏才牽著馬,行者挑了擔,出了禪堂,徑往后方丈去。

卻說那些和尚,正悲切間,忽的看見他師徒牽馬挑擔而來,唬得一個個魂飛魄散,道:“冤魂索命來了!”行者喝道:“甚么冤魂索命?快還我袈裟來!”眾僧一齊跪倒,叩頭道:“爺爺呀!冤有冤家,債有債主。要索命不干我們事,都是廣謀與老和尚定計害你的,莫問我們討命。”行者咄的一聲道:“我把你這些該死的畜生!那個問你討甚么命!只拿袈裟來還我走路!”其間有兩個膽量大的和尚道:“老爺,你們在禪堂里已燒死了,如今又來討袈裟,端的還是人,是鬼?”行者笑道:“這伙業畜!那里有甚么火來?你去前面看看禪堂,再來說話!”眾僧們爬起來往前觀看,那禪堂外面的門窗堪嘆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間一壽翁。

欲得袈裟傳遠世,豈知佛寶不凡同!

但將容易為長久,定是蕭條取敗功。

廣智廣謀成甚用?損人利己一場空!

慌得個眾僧哭道:“師公已撞殺了,又不見袈裟,怎生是好?”行者道:“想是汝等盜藏起也!都出來!開具花名手本,等老孫逐一查點!”那上下房的院主,將本寺和尚、頭陀、幸童、道人盡行開具手本二張,大小人等,共計二百三十名。行者請師父高坐,他卻一一從頭唱名搜檢,都要解放衣襟,分明點過,更無袈裟。又將那各房頭搬搶出去的箱籠物件,從頭細細尋遍,那里得有蹤跡。三藏心中煩惱,懊恨行者不盡,卻坐在上面念動那咒。行者撲的跌倒在地,抱著頭,十分難禁,只教:“莫念!莫念!管尋還了袈裟!”那眾僧見了,一個個戰兢兢的上前跪下勸解,三藏才合口不念。行者一骨魯跳起來,耳朵里掣出鐵棒,要打那些和尚,被三藏喝住道:“這猴頭!你頭痛還不怕,還要無禮?休動手!且莫傷人!再與我審問一問!”眾僧們磕頭禮拜,哀告三藏道:“老爺饒命!我等委實的不曾看見。這都是那老死鬼的不是。他昨晚看著你的袈裟,只哭到更深時候,看也不曾敢看,思量要圖長久,做個傳家之寶,設計定策,要燒殺老爺。自火起之候,狂風大作,各人只顧救火,搬搶物件,更不知袈裟去向。”

行者大怒,走進方丈屋里,把那老死鬼尸首抬出,選剝了細看,渾身更無那件寶貝,就把個方丈掘地三尺,也無蹤影。行者忖量半晌,問道:“你這里可有甚么妖怪成精么?”院主道:“老爺不問,莫想得知。我這里正東南有座黑風山。黑風洞內有一個黑大王。我這老死鬼常與他講道。他便是個妖精。別無甚物。”行者道:“那山離此有多遠近?”院主道:“只有二十里。那望見山頭的就是。”行者笑道:“師父放心,不須講了,一定是那黑怪偷去無疑。”三藏道:“他那廂離此有二十里,如何就斷得是他?”行者道:“你不曾見夜間那火,光騰萬里,亮透三天,且休說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見了!坐定是他見火光焜耀,趁著機會,暗暗的來到這里,看見我們袈裟是件寶貝,必然趁哄擄去也。等老孫去尋他一尋。”三藏道:“你去了時,我卻何倚?”行者道:“這個放心,暗中自有神靈保護,明中等我叫那些和尚伏侍。”即喚眾和尚過來,道:“汝等著幾個去埋那老鬼,著幾個伏侍我師父,看守我白馬!”眾僧領諾。行者又道:“汝等莫順口兒答應,等我去了,你就不來奉承。看師父的,要怡顏悅色;養白馬的,要水草調勻;假有一毫兒差了,照依這個樣棍,與你們看看!”他掣出棍子,照那火燒的磚墻撲的一下,把那墻打得粉碎,又震倒了有七八層墻。眾僧見了,個個骨軟身麻,跪著磕頭滴淚道:“爺爺寬心前去,我等竭力虔心,供奉老爺,決不敢一毫怠慢!”好行者,急縱筋斗云,徑上黑風山,尋找這袈裟。正是那:

金禪求正出京畿,仗錫投西涉翠微。

虎豹狼蟲行處有,工商士客見時稀。

路逢異國愚僧妒,全仗齊天大圣威。

火發風生禪院廢,黑熊夜盜錦襕衣。

畢竟此去不知袈裟有無,吉兇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三山門:又稱“三門”,“山門”,佛教寺院的大門。因佛教觀念中有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和無作門,故寺院大門一般開三個門以表象征意義。但也有寺院只開一門也稱“三門”,表示同樣的喻意。

浮屠:梵語譯音。就是塔。也作浮圖。

驪山老母:又作梨山老母。我國神話傳說中的女仙之一。

樗(chū)朽:樗,臭椿樹。樗朽,不成材的自謙詞。

幸童:貼身的僮仆。

納錦:一種用穿紗方法做的刺繡。

疏虞:疏忽,疏漏,考慮不周到。

管整:包辦、負責到底的意思。

房頭:僧人師徒相傳而形成的支系,一個支系就稱一個房頭。

一骨魯:形容翻身一滾。后文第二十一回作一轂轆。轂轆,車輪。有時也作一 就里:底細。

相應:便宜、合算、劃得來。

南方三炁(qì):即道教的火神。

回祿:上古傳說中的火神。

選剝:強行剝脫。

仗錫:拄著錫杖。仗,通“杖”。

金銀島·化身博士(譯文40) 閑情樂事 南溪陸見深 以婚之名葉瀾成安之素 農門嬌娘:帶著萌娃巧種田 腹黑相公美如花大結局 這些妖怪怎么都有血條起點中文網 我的御獸都是神話級 馭龍破九霄 特種兵之血色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