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國來朝隊伍浩浩蕩蕩, 大鄴為顯大國之風,肯定是好生接待的。頭一天就不說什么只讓人休息整頓,隔日再去覲見大鄴皇帝。
如今情況不比十年前為質(zhì)之時, 低了人一等,現(xiàn)而今炎國的王爺公主都是心中隱隱驕傲, 志得意滿。
接風宴定在三日之后。
顧青瓷現(xiàn)在可不是閑人,不怎么能安靜呆在家中。一則她屬蹴鞠隊中的一員, 這幾日大伙免不了添了些緊張于是多了立場訓練,二則跟康泰郡主她們混熟之后也常常被人邀請,三來可能也有李成則外出讀書不在家有關。
好處是,對各類消息知道得很快就是了。
奉太書院非常貼心, 言道外使朝圣是國之大事,順道這也進了七月里,就直接給他們放了半個月的農(nóng)桑假。
于是李成則就回家了。
因為之前沒有提前寫信打照顧, 李成則一到家沒見顧青瓷在, 才從丫鬟嘴里才知道人一大早就出去了, 說是去了王府那邊。
李成則了然,沒說什么。
他是先在東院去見了孫氏和白氏的,至于他爹李保德因為水瓜的事忙了起來, 已經(jīng)去河口一段日子, 還沒回。
因水瓜一樁事, 李家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情況寬裕不少,零零碎碎又買回一百多畝地,補足了當初那個空缺, 且賬上還剩不少錢。
家里有錢了,白氏越發(fā)惦記顧青瓷那邊,心里惱怒送過去的丫頭不得力,又恨顧青瓷不賢德容不下人,她這里意思都這么明顯了,人還轉(zhuǎn)頭把那丫頭打發(fā)去做粗活。
可好的機會顧青瓷今日不在家,李成則又回來了。
白氏心中暗喜,跟李成則說話的時候明里暗里暗示了好幾遍,李成則都顧左右而言他推脫過去了。
那丫頭原先叫菲兒,張嬤嬤一聽就是不喜,覺得取這妖妖嬈嬈名字兒就不像個正經(jīng)做事的丫頭,于是回稟了主子就給改了個名,說以后叫翠竹,聽著都順耳。
院子不大,原就有兩個粗使的婆子。
尋常秋菊只照顧馮如似,小孩吃喝穿用少了什么都是她盯著,回頭再告訴兩個大丫頭,偶爾再給跑腿傳個話。這會兒多了一個翠,因她是外來的,大伙對她并不熱絡,灑掃漿洗的活兒分給她一半。
她們且還不知道,翠竹的身世并不是白氏說的那樣。
卻原來這翠竹是吳家屯那位吳太太家中的庶女,當丫鬟養(yǎng)大的,不知因何緣故,讓吳太太提腳送給了白氏。
丫頭還是帶著任務來的,吳太太吩咐她摸清楚李家院子里的情況,盯著李成則,再一個緊要的,離間李成則夫妻二人的關系,將他家弄得亂糟糟最好。
翠竹也不知吳太太和李家有什么仇,只不過她除了聽話也沒別的選擇,她生母在吳太太手下討生活,她說起來是吳家的庶女,實際上吳老爺從來不管,不當一回事,吳家七八個庶女沒一個能上得了族譜,這樣的身份和丫鬟幾乎沒差別,所以吳太太賣了她們也沒人會當一回事。
連那個“菲兒”的名字,也是因為吳太太打算把她送人后才隨口取的,她原先沒個正經(jīng)名字,姨娘就依著排行叫她小五。
眼下改了翠竹,她也不覺有什么不適應,翠竹在吳家里頭就是個沉默寡言的,在后院里做著粗活長大,從沒想過爭什么,爭也爭不過,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不被人打罵,每天有口熱飯吃,冬天冷不著,就要感恩戴德。
十六年都是這么熬過來的,現(xiàn)在她到了該出嫁的年紀,她姨娘這一年愁白了頭發(fā),知道女兒有爹就跟沒爹似的,太太又是面慈心毒的,女兒的前程怕是好不了。
其實翠竹的姨娘也不是有多大的奢求,她只盼著女兒能嫁一個鄉(xiāng)間老實可靠的農(nóng)家漢子就成。
翠竹自己你要說她沒期盼過什么那不可能,再更小一點的時候,她知道自己的爹,吳老爺在吳家屯非常有錢,這周遭數(shù)十里一眼能望盡的全是吳家的田地,他們家蓄的奴都有兩三百,吳家不缺錢使,院子建得極大,吳老爺出門車馬奴仆跟隨,吳太太穿金戴銀,那個嫡出的六妹妹更是自小就養(yǎng)得金貴。
自然翠竹尋常是見不到那位嫡出妹妹的,對方養(yǎng)在修得漂亮挺括的院子里,貼身伺候的丫鬟就有六八個,有吳太太寵著什么都不缺,不像她們這些沒名沒分的庶女畏畏縮縮關外后天一排院子里,輕易不能去前頭。
所以那時候很長一段時間,她一直憤恨而想不通,不知道為何大家都是吳老爺?shù)呐畠海且粋€是被捧著長大,她卻是個隨便一個婆子下子都可以打罵呼和去干粗活的。
直到這兩年,翠竹才轉(zhuǎn)過那道牛角尖,徹底清醒明白過來。
明白因為她娘不是太太,她娘是個連姨娘位份都沒有的下人,是個奴才,所以她也是奴才。
天家的說法是母憑子貴,反過也是子憑母貴。
所以她娘賤,她也賤。
再之后翠竹就徹底老老實實了,她沉默干活,從來不找事,只求吳太太能看在她尚且乖巧聽話的份上別把她隨意賣給別人。
她記得她前面三個姐姐,都是被吳太太送給別人當妾了,之后不久,她就聽人說有兩個姐姐病死了。
這事給了翠竹很大的打擊,那時候接連做了好幾日的噩夢。
原以為自己的下場就是同前面幾個庶姐一樣,隨意被送去給哪個老頭子。
只沒想到,忽有一日,吳太太命人提了她和四姐去正院,說有一件事吩咐她們做,做得好了,她們以后的日子也就好了,她們的姨娘也能享福了。
那話里半是誘惑半是威脅,其實她們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
翠竹不是姐妹中生得最好的,但卻是最老實聽話的。
所以,最后吳太太在她和四姐之間還是選擇了翠竹。
以后她才知道的任務是監(jiān)視李家勾搭李成則,不能讓李家夫婦和睦。
她記得就是那一次,向來沒出現(xiàn)在她們跟前過的嫡妹召見了她。
當時人家看她的眼色帶著點冷意和不耐,無頭無腦說了幾句奇怪的話,隨后賞給她一塊碎銀子,叫她老實些,莫要起二心。
翠竹當時面上唯唯諾諾應下了,可過后越琢磨越覺得對方不對勁,她有心想探聽點東西,無奈沒人沒錢,更是連嫡妹的院子都進不去一步。
之后才好容易想了個折,尋著機會故意去幫著嫡妹沒院子里的那些粗使婆子做活,一來二去就面熟了,她也不主動問什么事,人就降低了戒心,然后有一次婆子說話說漏了嘴,言屋里姑娘那幾日日日做噩夢,做了有半個來月,后來還是請了太太來寬慰才行。
那夢自然不是噩夢,只是吳姑娘弄出了動靜,怕人看出什么就故意這樣說,再一個也是借口讓吳太太過來給她拿主意。
翠竹聽進了心里,覺得吳太太把自己送去給家可能同這個有些關系。
但是再多的她也想不出來了。
再然后,她就被安排了個身份送來了李家。
來了李家后她也非常老實,漸漸察覺到這家的奶奶因為嫁過來快一年了還沒懷身子,故而老太太有些著急,白氏完全就是不喜歡奶奶。
她們要把自己送過去伺候大爺翠竹沒什么好想的,她本來就是被吩咐了事的。
翠竹為了自己姨娘,一早也是咬了牙關勢要將李成則籠絡住。
只是當她來了西院,見了顧青瓷和李成則后,心里就抖著打了個狠哆嗦。
這位奶奶竟生了副天仙似的模樣,通身的氣勢,怕是宮中的娘娘都是這樣了!且還不說主子,就是主子身邊的兩個丫鬟,都是面容姣好,身段窈窕,頭上戴的身上穿比吳家的那個嫡妹還要氣派。
這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家?翠竹心里頭直打鼓。
后來再見了大爺,她越發(fā)不敢生出什么心思了。
這般俊逸非凡的人物,翠竹十幾年生活再鄉(xiāng)下,再沒見過。
先前十分的決心和氣勢這一個照面就去了五六分。
接下來發(fā)生的事就讓她的心完全涼了,很不敢抱什么期望。
那位天仙模樣的奶奶,竟是個不怕婆母的,婆母送來的人,她當時就甩了臉子和大爺鬧起來,大爺恐怕是極寵愛妻子的,對此也沒多生氣,第一條反倒是叫了小廝進來把自己送出去。
隨后的事她就再不知道,只等被分派了灑掃漿洗的活兒后,大爺奶奶早就和好,后面她才得知大爺去了書院讀書。
李成則半個月回來一次,可就算回來,翠竹也沒機會上前說一句話,更別提邀寵離間兩人。
一個月時間,李成則前頭回來兩次,翠玉這次又想明白了。
這事,她做不成。
想明白了,翠竹心里就更難受了,她辦不成事,姨娘在吳家的日子恐怕更不好過。
她沒讀過書,也沒多少見識,在李家這里,雖然不能近身見著主子,可是餓不著,活也不重,甚至比在吳家的時候要輕松許多,畢竟,這里沒有一個懸在頭上的吳太太,永遠叫你恐懼。
其實翠竹是個非常識時務會趨利避害的人,自從見了主子一面,她打心底里認為李成則是個非常厲害的人,明白了自己無法在這里作什么幺蛾子后,在思考了一個月后,她決定向?qū)Ψ酵墩\。
她身上編造的身世來歷都是假的,這里面是白氏和吳太太的交易,她愿意把這些都告訴大爺和奶奶,只求她們能答應她一個要求。
翠竹原本是想先跟顧青瓷示好,但是顧青瓷這段日子忙得很,根本不得空搭理她,且那些丫鬟婆子都對她防備,看她看的嚴,稍有不對就要警告。
翠竹就一直沒找到機會,只沒想到今天李成則會突然回來,顧青瓷也出門了,她覺著這是個機會。
于是,就在李成則正經(jīng)過的時候,從走廊走下來,一下子就跪在了李成則跟前,狠磕了兩個頭,顫聲道:“大、大爺,奴婢有事要稟告!”
李成則腳下一頓,看著跪在地上的人,眉頭挑了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