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二十七日下午十時本報專電】 國聯調查團主席英國委員李頓、意委員馬柯迪、我代表顧維鈞、日代表吉田暨各秘書、隨員等數十人,由滬乘德和輪來京,于今晨十時半到達下關江面,當即停泊江心。政府歡迎代表外長羅文干、海長陳紹寬、軍次陳儀、京市長谷正倫等,已先時在江邊迎候。迨德和輪停泊后,羅等乃乘預先備好之澄平輪駛至德和輪旁,登輪與李頓等一一寒暄,代表政府致歡迎之意。旋即分乘澄平等輪傍岸,海軍部軍樂大作,李等亦脫帽為禮。當乘汽車赴勵志社,計第一輛李頓,由外部招待主任應尚德陪坐,第二輛馬柯迪,由王光陪坐,日代表吉田乘第三輛,我代表顧維鈞乘第四輛,顧夫人偕該團秘書眷屬同行,其余人員亦分乘汽車隨行。旋我方隨行人員王景岐、金問泗、顧[顏]德慶、嚴恩槱、張歆海、吳秀峰、錢泰、趙鐵章等,亦追從隨至勵志社。沿途各機關、團體、學校列隊持旗歡迎者甚眾。李等于十時許抵勵志社休憩,由徐謨等招待茶點。至赴杭之該團美委員麥考益、德委員希尼、法委員克勞德等,今晨由杭乘京杭國道汽車來京,正午過宜興,即在該地午餐,沿途及湯山一帶,我國均派有歡迎人員照料一切,今晚亦可到京云。
【南京二十七日下午九時本報專電】 李頓等到勵志社后,京各界代表進見,李約定期詳談。外羅、顧維鈞均往訪,招待委會午晏李等。李在輪次向新聞記者談:“在京時間與北上行程,尚不能確定。際此歡迎者擁擠時,不能與報界交換意見,至歉。在滬時晤各界名流,印象極佳。中日爭端,信當有公平解決。此來在聆華當局言論,俾作調查途徑之遵循。”該團以旅途勞頓,沁(二十七)未晤客,艷(二十九)謁林,陷(三十日)休息,世(三十一)謁靈。聞該團將往鎮游金焦。津浦路備鋼車八、花車二,鐵甲車壓道,備調查團北上。
【南京二十七日下午十時本報專電】 國聯調查團李頓等一行,感(二十七)晨來京。首都警廳為維持沿途秩序起見,特挑選精干警察一大隊,自九時起,由勵志社沿中山路至下關三北碼頭,加派步哨,另派巡邏隊往來巡邏。勵志社門首由憲兵司令部派干練憲兵負責站崗,沿途并有各中小學校男女童子軍維持秩序。各界歡迎團體于八九時即分別整隊,手持國旗鵠立馬路兩旁,靜待歡迎。其行列秩序,為婦女團體、下關學校、社會團體、工人團體亦及農人團體,站立于中山碼頭至挹江門一帶。順挹江門內至鼓樓一帶,則為黨部、行政機關、商人團體等行列。再由鼓樓至勵志社一段,則為大中小等行列。共計到學校及各界數百團體歡迎人員,約數萬人。至本市各商店住戶,俱高懸國旗,以表歡迎。沿途各處均豎有松牌中英文之歡迎標語。海寧門及新街口廣場更搭歡迎大牌樓各一座,懸歡迎標語,如“歡迎公正嚴明的國聯調查團”“歡迎和平使者國聯調查團”“中華民國決不接受喪權辱國條件”“中華民國絕不接受強權屈辱”“抗日決非排外”“中華民族為求生存而抗日”“中華民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上海問題須與東北問題同時解決”等。
【杭州二十七日下午一時二十分專電】 國聯美、德、法三調查員暨秘書及中國招待員等二十余人,及省府特派沿途衛隊約二十人,分乘特備汽車二十余輛,于感(廿七)日晨八時四十分,由西冷[泠]飯店出發,循京杭國道晉京。杭市長、省府要人多至飯店歡送。預定在宜興午餐,由外交部招待,本晚到京。三委員在杭除游覽西湖外,并未察看日機暴行損害情形。又省府昨晚八時歡宴,魯主席因病由曾養甫代表致歡迎詞。美麥考益將軍致答詞,略謂:“中國民族素稱和平,吾人對中國極愿以和平方法解決糾紛。中山先生之主義原與國聯精神吻合。吾人相信中國此種和平之期求,必得全世界之同情”云。又調查團秘書美人勃蘭克思禮語記者:“此次中日事件實系全世界之事件,故國聯為維護全世界之和平起見,務必努力以達最后成功。”
【南京二十七日下午九時三十分本報專電】 調查團美麥考益、法克勞德、德希尼三代表及秘書隨員,偕同中國代表團王廣歧[圻]、張祥麟、朱少屏、朱風[鳳]千、王文彬、蕭繼章[榮],軍部代表張汶等三十余人,由杭分乘外部派往歡迎之汽車十輛來京。京杭國道由軍隊警備森嚴。該代表等于感(廿七日)晚七時半抵京,經中山門至勵志社。軍校樂隊奏樂歡迎,我方顧總代表及羅外長亦在勵志社門前迎接。麥考益等下車與顧、羅握手為禮,相偕入社內休息。顧維鈞感(二十七日)午一時在鐵部六號官舍宴調查團,晚八時又在勵志社宴該團。
【南京二十七日下午九時本報專電】 自杭來京之調查團德、美、法代表,沁(二十七)晚七時由京杭國道乘汽車抵京,即赴勵志社。
【南京二十七日下午九時三十分本報專電】 調查團北上專車,頃津浦路委員會業已備妥,并由該路委員長擬定辦法,推委員錢宗淵為招待主任,趙國楠、程宗陽等為招待員。除現有車輛外,另調集藍鋼車八輛,借用優等花車二輛、飯車二輛,屆時由鐵甲車司令部撥鐵甲車一輛壓道,并派路警十六人隨車保護。
(《益世報》,1932年3月28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