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刀法,達摩神經。”</br> 幽幽大殿里,燭光之下,嚴涉拿著兩門已經泛黃的書冊,平靜的翻看著。</br> 這是他自滅亡少林所得的眾多藏書之中選出的兩門,雖然少林有著七十二絕技之多,其他武功也是數不勝數,但嚴涉并非貪多之人。</br> 魔教本身就有十大神功以及其他的一些絕頂武學,嚴涉作為教主,自然是盡數掌握的,這對他而言已經足夠。</br> 武功從來不是會的越多就越好,就比如飛劍客阿飛,他就只會一劍,但練到了巔峰,便成了江湖上頂尖的高手。</br> 四照神功本就是曠世絕學,幾乎永無止境,對一般人來說,是足以鉆研一生的東西。</br> 嚴涉也將主要精力放在這門武學上,并不想改換門庭,所以雖然少林武學眾多,但他只取兩門。</br> 達摩神經,古龍世界的易筋洗髓,為達摩真傳,凝聚著這位武學大宗師的武學精華。</br> 破戒刀法,少林少有的攻伐武功,堪稱少林武學之中殺性第一,戾氣第一。</br> 嚴涉除了四照神功這門內功之位,另一個主修的便是刀法,魔教十神功之首的如意天魔連環八式,在這段時間里,已經被他掌握,達到純熟的境界。</br> 但嚴涉的目標是像后來的丁鵬那樣,化繁為簡,將三萬余刀簡化成一,臻至那無堅不摧,一刀中份,鬼神皆懼的神刀斬境界。</br> 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他雖然武學修養極高,但刀道境界卻只是一般,最多算刀法大家,所以他需要汲取其他刀法的長處,提升自身的刀法境界。</br> 破戒刀法是一門很類似魔刀的刀法,佛若是破了心中的戒,豈不是便是魔?</br> 佛與魔從來都是一體兩面。</br> 而與魔刀刀法那三萬多種變化不同的是,破戒刀法只有一招!</br> 一個是佛,一個是魔!</br> 一個是至簡,一個是至繁!</br> 是否上天早已注定了什么?</br> 嚴涉拿起那書冊,手中彎刀浮現,對著空中比劃著。</br> 驀然,他神色一厲。</br> 彎刀劈出,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圓弧。</br> 嘭!</br> 刀光落在了外面一根石柱上。</br> 那石柱完美無損。</br> 嚴涉眉頭一皺。</br> 轟隆!</br> 突然一聲巨響,那石柱由整個破碎開來,化為千百塊碎石,灑落地面。</br> 那些碎石的邊緣都是光滑的,似被人用什么利刃切開一般。</br> 若是有練武之人在場,一定會被這場景駭的要死。</br> 憑借刀鋒切開石柱這雖然困難,但只要內功達到一定程度,基本上都能做到。</br> 但一刀把一根石柱切成千百塊碎石,這如何可能?</br> 嚴涉也有些震驚,他之前雖隱隱感覺這破戒刀法很是不凡,但也沒有想到,居然會如此厲害。</br> “好狠辣的刀招,這真的是出家人用的武功嗎,這一刀若是砍在人身上,豈不是直接千刀萬剮,成為一地碎肉?”嚴涉終于明白,為什么他滅了整個少林,卻沒有看見一個修煉這刀法的僧人,實在是這門刀法太過殘忍。</br> 他不知道的是,這門武學并非沒有少林僧人習練,而是這刀法并非誰都可以練成。</br> 唯有最上等的天資悟性,以及冠絕當世的內功根基,才能斬出這鬼神驚怕的破戒一刀。</br> 少林千年以來又有幾個在內功上可以與嚴涉比肩的人物?</br> 而那僅有的寥寥數人,也都是走上成佛之路的僧人,心中已是空無一物,又怎會刻意修煉這樣一門殺伐武學。</br> 故久而久之之下,這門武功在少林其實已是鮮有人知,根本無人問津,少數一些對它有興趣的僧人,也限于自身資質與修為,無法練成。</br> 直至到了嚴涉這個曠世魔頭手上,這門武學才散發出了屬于自己的光彩。</br> 緊盯著眼前碎裂的石柱,嚴涉喃喃道:“剛剛那一刀,我看似只出了一刀,但刀氣在離刀之后,就一下子轉變成萬千道細微的刀氣,所以才能造成這樣的效果。”</br> “這是練氣才絲,一化萬千的手段,武學境界之中似乎也叫做‘徹微’。”</br> 什么是“徹微”,就是觸及到微觀層次,旁人一道真氣打下去,力量作用面積是一個拳頭大小,但厲害的高手一道真氣,卻只有豌豆大小。</br> 后世的物理學告訴我們,壓強等于壓力除以受力面積,同樣的壓力下,面積越小,壓強越大。</br> 放在武學上,“徹微”越深的高手,用同樣的力量,能對敵手打出十倍百倍的傷害,這就是這境界的玄妙。</br> 除此之外,“徹微”境界的高手更能掌控好自身力量。</br> 若是一般的高手,一掌拍在墻壁上,那墻壁必然崩塌,而若是臻至徹微的高手,那一掌之下,墻壁上會留下一道巨大的手印,但墻壁本身不會坍塌,完好無損。</br> 能夠完美無缺的掌控自身的力量,不浪費一絲一毫,精確控制,這便是“徹微”有成。</br> 這個境界是可以無限延展下去的,初步“徹微”的高手只能達到厘米級,更進一步的能夠臻至毫米級,而如嚴涉這樣的頂尖高手,那就是微米級了,用一根頭發絲都能殺人。</br> 而若是有人能夠達到納米級、原子級、夸克級,那就是貨真價實的仙神一流,洞徹宇宙奧秘,超脫緯度。</br> 當然,在這武俠世界之中,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人物,所以假設只是假設。</br> 武學境界除了“徹微”之外,還有“通意”“入神”這兩種。</br> 如果說徹微是微觀到極致,那通意就是宏觀了。</br> 通意的“意”,是意象、意境。</br> 在他們出招之時,總會演變出一種磅礴無盡的意象,震懾人的心靈。</br>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br> 仿佛詩詞之中描繪的浩瀚景色,在領悟意境之人一招一式之間勾勒而出,如一幅畫,層層渲染,栩栩如生,鋪展在天地之間。</br> 徹微、通意,這二者各自是微觀與宏觀的極致,并沒有高下之分。</br> 至于所謂的“入神”境界,縱然是嚴涉,也不曾觸及。</br> “這破戒刀法乃是走的徹微之路,而我施展魔刀刀法之時,卻是感覺自身充滿魔性與孤獨,仿佛勾勒出一副‘天魔臨世圖’,這明顯是通意的路子。這兩套刀法,一佛一魔,一簡一繁,一徹微一通意,當真是天生的對立,卻也是互補互融……”</br> 嚴涉的眼睛突然一亮。</br> “若是我能將二者合一,那未必不能另辟蹊徑成就‘神刀斬’,甚至超越這層次,一窺所謂‘入神’之境。”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